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人生-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嘉鸿对岳父交代的事情格外上心,等回家和永平侯夫人说了以后。获得也永平侯夫妇的大力支持。
董嘉鸿亲自指挥,在永平侯府的温泉庄子上和田庄里试验了起来,有经验丰富的老农。和孙家有温泉养鱼经验的管事的指导,二个月后,永平侯府的鱼长势可喜。
董嘉鸿虽然晒黑了许多,可他觉得看着这些鱼一点点长大,这种喜悦和满足于他做生意获取银子的满足是不一样的,董嘉鸿的心态发生了一点点改变。
当然董嘉鸿忙着,永平侯府里也不闲着,喜事一件接着一件。
首先是康元皇帝即位后的第一次选秀,在四月十八如期举行。孙淑琴和董佳容参加选秀,今年的选秀和孙淑婷那届的选秀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秀女都是冲着后宫嫔妃的位置前来的,竞争格外激烈,最终孙淑琴被留了牌子,等三年后再次选秀,董佳容则被皇上指婚给了一个今年的新科进士。
当然永平侯夫人和孙府的二太太关注今年的选秀,可不是因为孙淑琴和董佳容的缘故。主要是因为董嘉杰和孙环勃也到了年纪,该找媳妇了。
不过董嘉杰偷偷的说通了父亲永平侯董惠泽,立志没有建一番功业之前,不成家。永平侯董惠泽考虑道董嘉杰是小儿子,没有顶立门户,绵延后嗣的压力,就多给了他三年的自由时间,也给永平侯夫人的一腔热情泼了冷水。
孙环勃可没有董嘉杰这么幸运,划拉了半天,最后二太太帮他订了一位浙江巡抚之女,虽然容貌不出众,可嫁妆丰厚,父兄官职也高,能给孙环勃以后的仕途提供不少助力。父母之命不可违,孙环勃即便看不中,可只能接受。
等孙环勃的婚事定下来,已经是六月初,二太太离开二老爷孙志杰身边已近半年,等把京都的事情安排好,二太太就快马加鞭的带着孙淑娇回了蓬莱,怕离开久了,后院的姨娘们翻了天,把二老爷迷得不分东西南北。可等二太太回去,发现还是晚了,两个姨娘已经有了身孕,都三四个月了,早坐稳胎了,二老爷还收了下属送来的两房美妾,整天乐呵呵的,二太太回去后只能暂息旗鼓,打算以后徐徐图之。
董嘉杰的婚事虽然让永平侯夫人空忙碌一场,可还有董佳音在后面等着,永平侯夫人也有了用武之地,频频的帮她打听人家,当然对董佳音的婚事最上心的是赵姨娘,还有和她一母同胞的二少爷和二少奶奶。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七月永平侯府又要进新人,七月初十,四少爷董嘉全娶亲日子,时隔三个月后,永平侯府迎来的今年的第二场婚事。
四少奶奶是正阳巡抚的嫡女,虽然品级不高,只是四品,可陪嫁不少,八十八台嫁妆满满当当的抬入了永平侯府,相比于董嘉全的身份来说,这份嫁妆很是丰厚。还有一些无聊的人,背地里偷偷打赌董嘉杰成亲时,他的媳妇会陪嫁多少。
从四弟妹入了门,孙淑婷就不算是完全的新人了,府里人的眼光也不完全之黏在她身上了。虽然难免有人会把孙淑婷和四弟妹做比较。
等到了八月,董嘉鸿亲自监督养的鱼大获丰收了之后,孙淑婷就把自己想的稻田养鱼的方法提了出来。
孙淑婷对着董嘉鸿说道:“三哥,我看着你整天忙着养鱼,忙的挺欢实的呀!”
董嘉鸿知道孙淑婷对自己养鱼的事挺支持的,以为这段时间忙,冷落了孙淑婷,孙淑婷有意见了,调笑道:“淑婷,我前阵子忙,现在已经收获了,我这段时间多陪陪你,冷落了娇妻了,真是不应该。”
孙淑婷脸一红,笑骂道:“谁要你陪来着,我说正事呢!”
董嘉鸿抱着孙淑婷,摇晃着,“那你说,我听着呢!”董嘉鸿以为孙淑婷嘴硬,哄她道。
“我说的是真的,你严肃点。”孙淑婷从董嘉鸿怀里挣脱出来,认真的说道。
“好好好,我听着,”董嘉鸿端正态度,很是配合的坐在了孙淑婷的对面,想听听她到底要说些什么。
“三哥,我想让你帮个忙,帮我试验一下我的一个想法,其实也不是我的想法,是我看杂书的时候看到的,我想试试能不能成功。”孙淑婷不能给出稻田养鱼的出处,只能含糊的说是以前自己在一本杂书上看到的。
“你说,什么事,”真是孙淑婷第一次正式的对董嘉鸿发出请求,董嘉鸿很是看重。
“就是稻田养鱼,把鱼和水稻养在一块,一地两手,看看能不能成功。”孙淑婷又把她知道的大概的种植方法说了出来,其实孙淑婷知道的都很是粗糙,只是大致的知道在水稻扎根。底部硬挺之后再放鱼,至于什么时间合适还得找经验丰厚的老农才行。孙淑婷把她知道的这些说完,继续劝服董嘉鸿道:“三哥,要是稻田养鱼能成了,可不活水养鱼适用的范围广,南方北方、只要钟水稻的地方,都能养鱼,一举两得,多好。”
董嘉鸿皱着眉头,思索事情的可行性,已经跟着养了这么长时间的鱼,董嘉鸿觉得稻田养鱼应该能成,虽然需要摸索的问题有很多,可就像是孙淑婷那样说的,在稻田里养鱼,即便收获不了鱼,对水稻也没有什么损失啊!“我看行,可以试试,最近我就去找人买稻田,接下来就接着试验。”
“三哥,我的陪嫁就有在江南的两处庄子,不用额外购买了,用那两处就行,江南水乡,水稻一年收获三季,有充足的时间来让咱们试验。”孙淑婷把自己知道有江南庄子是的打算说了出来。
“嗯。。。。。。有吗?我记得你陪嫁的两个庄子都是北方的,哪有江南的。”董嘉鸿奇怪孙淑婷忽然冒出了江南的陪嫁庄子。
“那是我爹私下给我补办的,不再陪嫁单子里面,”孙淑婷笑着解释道。
看来这是岳父给孙淑婷的私房,“你就不怕我侵吞了去,”董嘉鸿开玩笑道。
“不会,我相信你,你要是能做出这种事,就不再是我喜欢的人了,”孙淑婷没有一丝迟疑的说道。
“好淑婷,我不会让你失望的,”被自己喜欢的女人信任的感觉真好,豪气顿生,想着以后一定不能辜负孙淑婷的期望。
作者的话:今天第二更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结局

以后的岁月里,董嘉鸿从来没有对孙淑婷藏过私房,赚来的钱从来都是一分不留的上交,当然孙淑婷也拿捏董嘉鸿,银钱从来不缺着董嘉鸿,把他的需用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从不让他觉得在银钱上受委屈。
“你是不是早就有这个想法了,”董嘉鸿脑筋一转,笑着问道。“想的这么周全,那边的水稻该是收了,到了种下一季水稻的时候了吧!”多次到南方去做生意、跑店铺,董嘉鸿对一些南方的水稻何时收获还是大概有印象的。
“我是在祖父对我讲引温泉水沟渠养鱼的时候,想起也可以稻田养鱼的,我爹爹又给了南方的陪嫁庄子,给我提供了试手的条件,只是我一个女人不方便抛头露面的,江南离京都太远,我就是想指挥也指挥不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手帮我实现这个想法。。。。。。天意使然,三哥你出现了,论能力、论信任、论资格,谁也赶不上你。”孙淑婷觉得自己特别的幸运,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就是为了淑婷你的信任,我也要好好表现,”董嘉鸿决定好好努力,早日把稻田养鱼弄成功。
接下来两天,董嘉鸿就找经验丰富的老农,探讨稻田养鱼的可行性,以及会遇到的那些问题。等心里大概有了章程之后,董嘉鸿去找了父亲永平侯董惠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永平侯董惠泽听了之后,没有对稻田养鱼这件事本身做出评判,而是提醒董嘉鸿道:“鸿哥,爹爹不了解农事,不知道你说的这个法子到底能不能成,你想试验,爹爹也不拦着,这终归是好事。”
董嘉鸿听永平侯默认、不阻拦,没有觉得他的想法太过异想天开。很是高兴,连连说道:“爹爹,我不是为了我自己,不是为了名利。单纯的是想为咱们大燕朝的百姓做些事情。。。。。。爹爹,我以前觉得做生意,拿出银钱施粥布药就是为百姓好,比整日里花天酒地,不知做善事的商贾巨富高尚多了。总以为百姓谋福利是官员的事情,却忘了自己身为皇室血脉的责任,这与做不做官。当不当权是没有关系的。爹爹,我觉得这就是我以后该奋斗的方向,我应该去做好这件事,才能无愧于我董家的列祖列宗。”
永平侯董惠泽欣慰的笑了,拍拍董嘉鸿的肩膀,大笑着说道:“好孩子,你长大了,成熟了。爹爹高兴。”一直以来,永平侯董嘉鸿都担心董嘉鸿,如果董嘉鸿是一个纨绔子弟。整天浑浑噩噩过日子的那种,永平侯还不怎么担心,毕竟以永平侯府的权势地位,让董嘉鸿安享一世富贵是没有问题的;可董嘉鸿从小就是聪慧、机灵、有责任感的孩子,他不是那种安于平凡,能躺在祖宗的基业上过一辈子的性格,别看这他受伤后,在商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大燕朝商人的地位不似前朝那么低,可商业上的成就感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成就感是不一样的。现在董嘉鸿找到自己奋斗的方向,董惠泽这个做分亲的特别的欣慰。“你想去做,爹爹支持你,不管成功与否,有这个心就是好的。不过还有一个事情,你要注意。那就是如果稻田养鱼成功,功劳不能落到咱们家身上,起码明面上不能不能让人知道你有多大的功劳。”
“爹爹,”董嘉鸿疑惑的看着永平侯董惠泽。
“这种利国利民的事,如果成功,会有多少百姓感念。盛名之下往往带来的是危险,特别是咱们还是皇族,名声过盛不是好事。居安思危,咱们不能被表面的荣耀拖累了。”永平侯董惠泽考虑的很是深远,多少人因为名声过盛引来杀身之祸。如果董嘉鸿是一个普通的官员,就没有这么多的顾忌,反而还是一个很好的晋升资本。
永平侯董惠泽点到即止,可董嘉鸿已经明白了父亲忧惧的是什么,他想了想,笑着说道:“爹爹,这个主意做出是儿子媳妇提出来的,那等试验成功让岳父上报上去怎么样?”
“的确你岳父是最合适的人,你心里有数,爹就放心了。”这件事的最初提议者是孙淑婷,这件事不能把功劳落到永平侯府上,就要落到大老爷孙志远身上,肯定不能便宜外人。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董嘉鸿一趟一趟的来往于京都和江南之间,平日里和江南庄子上的管事间的信件也不断,孙淑婷通过董嘉鸿的转述和信件,也了解到正在一步步的摸索经验。
董嘉鸿很会安排,把这俩个庄子上的的稻田分为一块一块的,这样就能同时做多种思路的试验,找出什么时候在稻田里下鱼苗合适,养哪种鱼合适,鱼苗在养殖过程中会有什么问题等等,第一季的稻田养鱼算是积累经验的,几乎没有几块田地是双丰收的,大多是鱼在养殖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鱼死亡或者是减产,不过渐渐摸索出了经验,大家并没有气馁,而是再借再励,在今年的第三季稻田里有养起了鱼。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第二次比第一次好了很多,等过年的时,水里自由游动的鱼儿和健壮的稻苗,已经能兆示出来年一定会获得一个大丰收。
等康元四年,大年初二,董嘉鸿带着孙淑婷去孙府的时候,董嘉鸿找了岳父孙志远,把他在孙淑婷江南庄子上试养的稻田养鱼说了出来,积极的邀请岳父亲自去看看,回来在北方也试养一下,等成功之后,请岳父禀报朝廷,推广开来。
孙志远听了,怎么都不同意抢后辈的功劳,让董嘉鸿好说歹说才同意由他上报。等试养了一季,知道永平侯府顾忌什么的大老爷孙志远在对康元皇上上报时,说话也很有分寸,只把功劳说成是董嘉鸿的,但因为董嘉鸿不在朝为官,加之点子是她女儿孙淑婷出的以及和孙家学活水养鱼得来的经验,由他这个做长辈的私下告诉皇上,以皇上的名义施行天下,让百姓都感念皇上的恩德。康元皇帝不是有功不赏之君。借着一个由头,赏了董嘉鸿一个三等伯爵的爵位,赏了孙淑婷一个二品诰命夫人,大老爷的赏赐虽然不明显。可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更高了,有了君心,加官进爵还不是容易的事嘛!当然这都是后话。
董嘉鸿和大老爷商谈稻田养鱼的时候,孙淑婷就待在太夫人院子里,和姐妹们一块聊天、说话,大太太和三太太都带着各自的儿女回家,只留下几个庶出的兄弟姐妹。
太夫人找了一个空。偷偷的问孙淑婷成亲大半年了,怎么一直都没有动静。还说要给孙淑婷找些秘方,不然时间久了,她婆婆永平侯夫人总会有意见的。
孙淑婷红着脸,不太好应声,她最近总是比较乏,觉得自己有了,可大夫也暂时看不出。说日子太浅,要再过几天才能清楚。孙淑婷相等定下来之后再说,怕不是让家人失望。
等一块用饭的时候。因为大太太和三太太都不在家,太夫人把孙姨娘叫了过来,让她陪着一块吃饭。
饭桌上不知为何,孙姨娘吃鱼的时候,忽然呕吐不止。看着孙姨娘的模样,孙淑婷也难过起来,跟着呕吐。
太夫人有些看明白了,忙让人扶着孙姨娘和孙淑婷,到了外室空气好的地方,说道:“看来。你们两个是都有了。孙姨娘,你都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有了也不早说。”
孙姨娘红着脸说道:“妾身今天也是忽然这样,前面几天都好好的,想等着稳稳之后,再给老祖宗您报喜。”孙姨娘毕竟年纪也大了。能再次有个孩子很不容易,所以格外看重。
孙姨娘有经验,虽然年纪大些,可经验多,问题不大,太夫人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孙淑婷身上,“婷姐,难道孩子上身了你也不知道吗?还毛毛躁躁的跑来跑去。你就应该在家好好待着。”太夫人想想就害怕,因为年轻不知事,伤了身子的女人有多少。
“太医也不能确诊,说等过几天才能定下来,”孙淑婷红着脸,把太医的话重复了一遍。孙淑婷也很是期待肚子里有一个她和董嘉鸿血脉相连的孩子。虽然没有确定,可也按照逄嬷嬷的吩咐,平日里行事、饮食很是注意。
“在高明的大夫在这方面也没有咱们女人有经验,祖母敢说,你就是有了孩子了。”太夫人不以为意,乐滋滋的说道。“今年我就能看到重孙子了,婷姐你可要好好保重身体,一切以孩子为重。”
太夫人显示吩咐人去给大老爷和孙女婿报喜,一边和孙姨娘拉着孙淑婷给她讲注意的事项。
听到好消息的大老爷孙志远和董嘉鸿等不及的进到太夫人这,亲眼来证实。
看着乐的脸上的笑容都挂不住的父亲和姐夫,已经知道即将有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以及小外甥或外甥女的孙淑湘,表情严肃的说了一句,“那岂不是弟弟或妹妹与外甥或外甥女一样大。”
听了孙淑湘的话,孙志远抱着孙淑婷团团转道:“乖女儿,就是一样大,姨娘的孩子比姐姐的孩子高一辈。”
十年之后。。。。。。
在京郊一个环山靠水,绿树成林,有一个青砖绿瓦,占地广阔的鸿卢书院隐藏其中,一阵阵的读书声正向远处飘去。
在后山的梅林里,两个年纪相当,模样有些相似的男孩一前一后的跑着,前面的那个小男孩,一边跑,一边回头逗着,“拿不到,拿不到。。。。。。”
后面俊秀小男孩,一边追,一边气鼓鼓的说道:“孙环泽,有本事你就一直跑下去,不要让我抓住了,不然有你好看的。”
“我是长辈,你得叫我叫我小舅舅,不然我把东西扔了也不给你。”孙环泽嘟着小嘴,不服气的说道。
两个人打打闹闹的来到了孙淑婷的院子,扑腾扑腾的声音,吓得刚被孙淑婷红睡的俩个小魔头又闭着眼睛嚎了起来。孙淑婷起的大吼了一声,“董玉昌、孙环泽,你们两个皮痒了是吧!去外面蹲一个时辰的马步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