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人生-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疏总是有别,我不该抱太大期望的。”压下心底的那丝失望,孙淑婷脸色恢复了正常。
秋水和秋月不知该如何安慰孙淑婷,毕竟二小姐和三小姐都是主子,不是她们能编排的,只能默默的陪着孙淑婷。
过了一会儿,孙淑婷自己缓了过来,对着秋水说道:“从来闲话就没几个是好听的,咱们的日子过得好好的就行。”想了想,问道:“除了二小姐和三小姐身边的丫鬟,咱们院子的仆妇有没有搀和进来。”
秋水摇摇头,说道:“没有,这些人都有分寸,话不敢乱说。”这也是秋水和秋月尤为不忿的地方,怎么就二小姐和三小姐身边的丫鬟这么大胆呢?打狗还要看主人,孙淑婷想处置这些说闲话的丫鬟都不好动手。
听了秋水的话,孙淑婷还是有些欣慰的,她院里的这些人还知道分寸,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孙淑婷慢慢的说道:“要是二小姐和三小姐的丫鬟再说这些话,你就教训她们一顿,主子岂是她们能任意编排的,还知不知道规矩?”虽说会有些得罪二妹和三妹,孙淑婷还是下定决心要敲打敲打她们的丫鬟。
要是不处罚她们,孙淑婷以后想要好好约束下人就难了。毕竟规矩定下来,就要遵守,要是因为犯事的人北京深厚,就轻轻的放过,对孙淑婷好不用意树立起来的威信可是沉重的打击。
威信一旦动摇,可不是件好事,孙淑婷不会因小失大。
孙淑婷看着有些糊涂的秋水和秋月二人,把道理给她们讲了讲,然后才说道:“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不想让我生气。可是咱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只有咱们的消息互通有无,才能把日子过得更好。”
秋月和秋水受了孙淑婷的教训,找了一个机会,当着众人的面,敲打了二小姐孙淑琴身边,肆无忌惮的说着主子闲话的二等丫鬟碧花,让院子里的众人都清楚了孙淑婷的态度,二小姐和三小姐身边的丫鬟都不敢再乱说话了。
孙淑琴更是亲自带着碧花来给孙淑婷赔礼道歉,姐妹二人笑语晏晏的聊了半天,可是二人心底都清楚,彼此的关系的确疏远了。
等留在皇宫的秀女们陆陆续续的指婚后,孙府也等来了指婚的圣旨。
宣旨的日子是四月三十,大老爷孙志远和太老爷孙怀博都沐休在家。
前来宣旨的是嘉乐皇帝身边的总管大太监杜德,他与太老爷孙怀博很是相熟,先是透露了口风,一定要孙淑婷前来接旨。
太老爷孙怀博一听这话,就心中有数了,一边让太夫人身边的丫鬟快去让大小姐前来接旨,一边陪着杜德说着闲话。
孙淑婷听了丫鬟的话,心里很是紧张,逄嬷嬷心里有数,把孙淑婷打扮的很是正式。
很快,孙府一家子人都聚集到大厅,跪着聆听圣旨。
杜德捧着圣旨,看着一脸严肃的大老爷孙志远和太老爷孙怀博,暗暗点点头,真不愧是皇上的心腹重臣,心胸气度不凡,又看了看跪在下面的孙淑婷,不由一笑,她还真是好运气,能让皇上记住她。
杜德展开圣旨,朗声念道:“奉天承喻,皇帝诏曰:宁昌侯孙怀博孙女,孙志远之女,孙淑婷,温婉恭谦,德容兼备,今配于永平侯嫡子董嘉鸿为妻,钦此。”
孙怀博作为一家的大家长,带头领旨谢恩,“臣孙怀博领旨,谢主隆恩。”
孙怀博从杜德手中接过圣旨,顺手送上喜钱。
杜德笑嘻嘻的受了,这可不同于其他,沾些喜庆也好,“孙尚书,皇上知道您的孙女年纪还小,不能立刻出嫁,就没有限定日子,成亲的日子让您和永平侯商量着定。”
皇上为孙淑婷和董嘉鸿考虑的很周到,给了孙府和董府很大的自由,也算是给永平侯保守秘密的一个奖励。
太老爷孙怀博听了杜德的话,先是一愣,毕竟按照规矩,皇家指婚之后,一般都是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婚礼的,没想到皇上这么大方的让他们两家自己决定时间,这可真是皇恩浩荡啊!太老爷虽然觉得意外,可立马欣喜的说道:“臣谢过皇恩。”
杜德等着再次跪下谢过皇恩的太老爷孙怀博起身后,才说道:“孙尚书,皇上可是很看好您孙女和永平侯嫡子的,他们两人的八字被皇上送去钦天监核实,说是天作之合。”


第一百零一章 赐婚下

这是多大的体面啊!
皇恩浩荡,推及子孙,越发的显出皇上对宁昌侯和永平侯的重视。
太老爷孙怀博对着杜德又是连连谢过皇恩。
总管大太监杜德该说的话都说完,就辞别了太老爷孙怀博,继续去永平侯府宣旨去了。
孙家年长的几位小姐对孙淑婷的好运气很是羡慕、嫉妒。成为正妻出人头地,是她们这些庶女都盼望的,何况皇上还给了她这么大的体面,就是出身比孙淑婷更好的也没有几人得到。不管是借了永平侯府的势,还是看在太老爷孙怀博的脸面,孙淑婷都会风风观光的出嫁。
二小姐孙淑琴和三小姐孙淑雅两人心底暗暗后悔,不该放纵身边的丫鬟编排大姐孙淑婷,都在琢磨着找机会缓和一下和孙淑婷的关系。孙淑婷前程已定,如果姐妹能继续交好,对她们以后都有好处。
孙淑婷听完圣旨,心底很是高兴,终归是尘埃落定了。
对围着自己道喜的弟妹们,孙淑婷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卑不亢的应对着,没有表露出太多兴奋之情,表情拿捏的比较到位。毕竟她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早就对董嘉鸿心有好感,以免传出不好的流言。即便现在已经赐婚了,孙淑婷还是要注意影响的,毕竟名声对于女人来说就是命啊!
大老爷孙志远亲自送杜德出府之后,直接和太老爷孙怀博到书房商议事情。
这段时间赐婚的旨意已经陆陆续续颁布出来,作为臣子不能只看表面,还要从这些指婚的旨意领悟出隐藏的圣意,特别是皇子指婚,尤为需要关注。就像这次定国将军的嫡女刘雨盈。被指给了十皇子为正妃;五皇子纳了手握西北兵权的陕西总兵之女为侧室;二皇子并没有选择手握重权的武官、或文臣之女,而是选择了一个才情出众,家世一般的江南女子。
大老爷孙志远略带一些忧虑的说道:“爹,皇上这样安排,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把皇位传给五皇子吗?”现在皇子中呼声最高的就是二皇子和五皇子,二皇子是长子。能力出众;五皇子是嫡子出身。有一批大臣支持。
太老爷孙怀博看了看大老爷孙志远,知道他是希望二皇子胜出的,现在有些关系则乱,看不明白情形了。摇摇头。提点大老爷孙志远道:“皇上的平衡手段用的是愈发的娴熟了,你别忘了定国将军在西北镇守多年,培养了一批心腹。势力不弱。前面五皇子求娶陕西总兵之女,意在兵权,皇上会不清楚?现在皇上满足了五皇子的请求。又让和二皇子亲近的十皇子牵制五皇子,到时候西北兵权能不能用还是两说呢!”
大老爷孙志远听了太老爷孙怀博的分析,眼睛闪闪发亮,对皇上心理的把握,大老爷孙志远比太老爷孙怀博差了几分火候。现在听太老爷这么一分析,大老爷孙志远总算是想明白了。
太老爷孙怀博微微一笑,感叹的说道:“还是二皇子聪明。不争就是争,轻轻松松的立于不败之地。五皇子连错两次。皇上该是失望了。”虽然说太老爷不会参与皇子的皇位斗争,可还是乐意看到与自己亲近的二皇子登上皇位。
大老爷孙志远问道:“爹爹,皇上要下决心了吗?”
太老爷孙看着头顶的横梁,慢慢道:“快了,皇上一定会把事情都安排妥当的。”皇上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了,按皇上的性子,继承人的选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
在大老爷和太老爷父子二人在书房商议事情的时候,孙府上下都知道了孙淑婷指婚给董嘉鸿的事情。
郑妈妈作为大太太的心腹,疑惑的问道:“太太,这件事怎么一点苗头都没有?”按理来说,大家族之间结亲家,即便是指婚,通常也要事先透露一点口风,永平侯府现在这样做不能说不对,但也不太通人情了。
大太太冷哼了一声,“不是没有苗头,而是只有太太我从头到尾都不知情,太夫人该是知道的一清二楚。”颁布圣旨时,太夫人就跪在大太太身边,大太太可没从太夫人脸上看到一丝吃惊,显然是心中早就有数了。
大太太平虽然平日里对孙淑婷不亲近,可作为嫡母,在儿女婚事上,她还是有知道的权力的。现在太夫人不声不响的就做了主,这让大太太很是气愤。大太太不能抱怨太夫人,因为太夫人也是孙淑婷的长辈,由太夫人决定孙淑婷的婚事没有错,况且这件事大老爷和太老爷肯定早就清楚,吵闹出来只能是大太太没脸,所以大太太只能憋在心里生闷气。
太夫人插手孙淑婷的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大太太也习惯了。
郑妈妈对大太太了解甚深,开口替大太太出气道:“这次大小姐赐婚的对象不就是董府的那个瘸腿三少爷吗?要长相没长相,要前程没前程,真不知道老太太是真疼大小姐还是假疼大小姐,怎么应承了这么庄婚事?”
在郑妈妈的眼中,董嘉鸿除了出身好点,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的。毕竟董嘉鸿不能不能进入官场,封妻荫子。
女人的荣耀,在娘家时,来自于父兄;出嫁后,来自于丈夫,年老时,来自于儿女。
大太太说道:“以大小姐的出身,和咱们门户相当的人家,哪个愿意把庶女娶回去当正妻;想要当正妻,就要嫁给那些家世差些的人家。”如果孙淑婷嫁给个家世差的,还需要仰赖孙家,对大太太来说根本不足为虑;或者嫁给家世好些的人家为侧室,嫡妻和侧室毕竟不能同日而语,孙淑婷也不能对大太太造成多大的影响。
孙淑婷嫁给董嘉鸿,虽然在大太太看来,董嘉鸿自身没有多少出息,可永平侯府不是摆设。只要孙淑婷得永平侯夫妇看重,她就能借助永平侯府帮到孙姨娘和孙环承、孙淑湘兄妹,大太太再想为了自己的儿女打压她们可就难了。
王妈妈比较正直,不愿说孙淑婷的坏话,从另一方面宽慰大太太道:“太太,您过虑了,女人只要嫁了人,就离不开娘家的支持,家里只要是您当家作主,大小姐就不能不靠着您。您想想您那几个庶出的姐妹,是不是这个理?”
郑妈妈顺着王妈妈的话,说道:“奴婢说句诛心的话,大小姐即便想靠着老太太,又能靠几年呢?”正常情况下,有几个婆婆寿命比儿媳长的。孙姨娘和大小姐兄妹在府里靠的就是太夫人,要是太夫人去了,府里还不是大太太说了算。即便大小姐以后过的再好,也影响不了大太太和谦哥。
大太太知道郑妈妈和王妈妈的话在理,心里觉得偎贴,可还是脸色一板教训郑妈妈道:“老太太你都敢编排,真是讨打。”
郑妈妈看着大太太脸色虽然严肃,眼神并不严厉,知道并不是真生气,逗着大太太开心道:“哎呦。。。。。。奴婢这张臭嘴。。。。。。” 边说边轻轻的煽了自己的脸颊一下。
大太太展演一笑,这件事就算这样过去了。
*******孙姨娘住处*******
宣旨的时候,孙姨娘是没有资格去接旨的,不过消息也很快的传到了孙姨娘耳中。
孙淑婷告别了弟妹们之后,想把消息亲自告诉孙姨娘。
孙姨娘前脚刚从丫鬟那得到消息,孙淑婷后脚就来了。
孙姨娘拉着孙淑婷的手,坐在宽塌上,笑眯眯的说道:“大小姐的婚事总算是定下来了,姨娘也就放心了。”
孙淑婷没想到孙姨娘这么快就知道了,笑着说道:“女儿还以为姨娘不知道,想亲自来给您报信,没想到姨娘消息这么灵通。”
“这种事传的最快了,”看了看四开的门窗,孙姨娘低声说道:“你和姨娘说实话,嫁给董府三少爷你觉得委屈吗?”想要说私密话,并不是紧闭门窗为上,毕竟还有隔墙有耳一说,把门窗打开,周围有什么动静都能听见、看见,这才是密谈的方式。
“姨娘为何这么问,这由得我选择吗?”孙淑婷不想对关心她的孙姨娘说谎,选择了避开这个话题。
知女莫若母,孙淑婷的表现就透露出她的几分心意,要是真不喜欢,孙淑婷就不是这个表现了。“你愿意就好,你对董三少爷有救命之恩,他看着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以后必不会亏待了你。”想起第一次见到董嘉鸿时,董嘉鸿对孙姨娘的态度,孙姨娘还是有些把握的。
“你和董大小姐的关系好,永平侯夫人也喜欢你,嫁过去以后,日子也能轻松些。姨娘就怕你因为出身差遭到轻视,王公贵族哪个是好相与的,什么都要攀比,永平侯的世子妃出身好,又有嫡子傍身,地位稳固,将来你们成了妯娌,你可要早做好心里准备。”


第一百零二章 帝薨

说实话,孙姨娘对孙淑婷嫁给董嘉鸿还是心有顾虑的。不是担心董嘉鸿和孙淑婷二人的感情,而是担忧二人以后的处境,毕竟永平侯府的情况比较复杂,董嘉鸿虽是嫡子可不能接替永平侯的爵位,而有资格接替爵位的世子董嘉礼和董嘉鸿还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俩人感情一般。
现在永平侯府是董嘉鸿的母亲永平侯夫人掌管,她总不会亏待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儿媳,可总有一天永平侯府要交给世子妃打理,董嘉鸿假如没有立身的本事,只能仰仗永平侯府生活,那孙淑婷在世子妃面前可就要矮一头了。
在很多人眼中,董嘉鸿出身不错,依靠家族生存也很正常,不算是大缺陷。可孙姨娘了解孙淑婷,孙淑婷虽然看着并不是心高气傲的性子,可要是让她一辈子仰人鼻息的生活,孙淑婷是不会开心的。在孙姨娘眼中,董嘉鸿最大的不足,就是不知道他的前程在哪?
当孙姨娘依依把这些讲给孙淑婷听时,孙淑婷越发的体会到孙姨娘对她的关爱,只有真心的疼爱她,才为她打算的长远。
为了让孙姨娘安心,孙淑婷把选秀前孙家和董家的约定,以及选秀时永平侯夫人态度都告诉了孙姨娘。
孙姨娘拍着孙淑婷的手,感叹道:“你爹爹和你祖母都疼爱你,既然他们都觉得董三少爷好,姨娘也就放心了。”以前大老爷孙志远就对董嘉鸿赞誉有加,想来董嘉鸿还是有些本事的,不然也不会入了大老爷孙志远的眼。
永平侯夫人是孙淑婷的婆婆,她既然满意孙淑婷,那孙淑婷以后的日子就好过许多。世子妃身份再高,入府再早,也没有孙淑婷和永平侯夫人关系亲近,毕竟董嘉鸿才是永平侯夫人亲生的,亲疏总是有别。孙姨娘能看到董嘉鸿前途问题,永平侯夫人这个母亲也该早早的考虑到了。永平侯夫人可不是见识浅薄之人。作为继室能得到丈夫和婆婆的疼爱,永平侯夫人的见识和手段自是不少。
孙淑婷把头埋进孙姨娘的怀里,轻声的说道:“姨娘,你不用担心。我会过的好好的,也会扶持弟弟妹妹们。。。。。。我还要让你享我的福,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对孙淑婷才说。董嘉鸿的聪明才智无一不缺,即便不能进入官场,俩人以后的日子也不会过差了。孙淑婷从不认为只有高官显位才能男人获得成就感。世上有很多有意义的事值得去做,也能获得成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不是虚言。
孙姨娘笑着说道:“好,姨娘等着。”
先不说孙家众人对孙淑婷和董嘉鸿的婚事如何反应,在永平侯董家接完圣旨后,董家人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
大总管杜德给永平侯府颁布的赐婚旨意除了董嘉鸿和孙淑婷的婚旨外。还有和董嘉鸿同岁的庶出弟弟董嘉全的赐婚旨意。
与孙淑婷和董嘉鸿的家世相当不同,董嘉全的未婚妻家世要差一些。是从三品的云南指挥使同知之女丛碧云。
从碧云虽是嫡女,可在世子妃王晴的眼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