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人生-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奶娘郑氏的帮助下,孙淑婷把湘姐放在铺好的床上,自己则在一边轻轻的拍着湘姐的后背。
等着湘姐完全睡熟,还继续轻轻拍着她后背的孙淑婷,也迷迷糊糊的在一边睡着了。
**********************************
作者言: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第二十一章 定亲准备

等在外室的奶娘郑氏,等了半天也没见大小姐孙淑婷出来,轻轻的进入内室瞧了瞧,看见大小姐和八小姐都睡着了,又轻声慢步的退了出来。
三刻钟后,睡姿并不是很舒服的孙淑婷首先醒了过来,看了看紧挨着自己的妹妹,正呼呼的睡的香甜。
孙淑婷从床上下来,轻轻活动了一下麻木的手脚,走到外室拿起桌子上的茶杯,从茶壶里倒了一杯清水,喝了下去。
孙淑婷走出卧室,看到在室外树底下阴凉处,扇着扇子的奶娘郑氏和其他一些年长的嬷嬷正在聊天,王妈妈也在其中,正对着房门口坐着。
王妈妈坐的位置很微妙,一抬头就能看到太夫人的房门口和湘姐的房门口,主子们一有动静就能看到。从这一点也能看出,王妈妈受太夫人重视,不是没有原因的,起码这份谨慎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保持的。
孙淑婷走上前,各位妈妈、嬷嬷们听到声响,回头见大小姐孙淑婷走过来,不约而同的停止说话。
王妈妈率先起身问好,其他的妈妈和嬷嬷们也都纷纷问好,并没有因为资格老就摆架子。
大小姐孙淑婷一直受太夫人宠爱,现在八小姐孙淑湘更是养在了太夫人身边。对孙淑婷姐妹,这些妈妈嬷嬷们越发的恭敬。
孙淑婷受了妈妈和嬷嬷的礼,亲自把王妈妈扶了起来,又依次问其他各位妈妈、嬷嬷们好。
看着主子在这,妈妈和嬷嬷们就不约而同的和孙淑婷打招呼离开了。
孙淑婷叫住准备离开的梅香的未来婆婆“大海家的,等一下,我还有话要对你说”。
孙淑婷先吩咐身边的郑奶娘道:“奶娘,你去湘姐身边看着,等她醒了就叫我一声,注意湘姐身边别离了人。”
郑奶娘正羞愧于擅离值守,听见大小姐的话,忙应了一声,转身去了八小姐孙淑湘的房间。
奶娘离开后,孙淑婷就低声对王妈妈道:“王妈妈,再有一个月冬梅就定亲了,还缺什么……都准备好了吗?”
虽然说定亲的礼节并不多,不过冬梅在府里没有家人,孙淑婷请王妈妈来把关,既是给冬梅添光,也表示对冬梅婆家的重视。
王妈妈看了眼身边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大海家的,解释道:“不是你们家喜旺和冬梅过两天要定亲嘛,大小姐请我当冬梅那边的娘家人。老妹妹,你们老家那边要是有什么特别的规矩,就早点提出来,省的我们这边不知道,失了礼节。”
大海家的一听,儿媳妇这么长脸,能请到王妈妈这个贵人,忙接声道:“我们乡下老家哪有什么大规矩,再多的规矩也没有京城的规矩大。王妈妈您儿女双全,操办婚事的次数比我们多,有您这个有福气的撑着,就盼着您给出主意呢?”
王妈妈一想大海家的这话也算在理,分析道:“冬梅是云贵那边的,家里没有老人,那边的规矩谁也不懂,而且冬梅从小跟着大小姐,可以算是半个京都人;大海一家很早就在京都谋生,喜旺更是在京都出生,老家那边的规矩好像与京都差不多。”
看出大海家的是诚心要自己拿主意,并不拿捏,也就不再推辞,拿定主意:“那就按京都的规矩来办。”
从选择定亲的礼节就可以看出,大海家的很满意冬梅,诚心相待。王妈妈为冬梅的好眼光暗暗点头,有个宽容的婆婆能少很多家庭事端。
请王妈妈拿主意,一是王妈妈年长,身份摆在那;二是王妈妈对这事的经验只比大海家的这个生手要强。大海家的也没觉得不被尊重,双方都是为了喜旺和冬梅好。
这次孙淑婷留下王妈妈和大海家的,就是让她们面对面的把规矩、礼节说明白,讲透彻。该请什么人,准备什么礼品,需要什么回礼等等都弄清楚,省的到时候哪家心生不满。
别看定亲的礼节不多,里面的道道却不少,再加上各地风俗不同,规矩更是千差万别。以定亲观礼的来客为例,男方一般为父母以及至亲的伯伯、叔叔陪同;女方那边有的地方只有自家人参与,有的地方还邀请伯伯叔叔、姑姑舅舅参与。总之,差异的地方很多。
这些事情处理不好,一个不小心,不知那边就会觉得受了怠慢,心生不满,婆媳间容易产生隔阂。请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来协调、说和,才能让双方求同存异,共同把事情办好。
方方面面孙淑婷都考虑周全,可见对冬梅的重视。
王妈妈和大海家的守着大小姐孙淑婷把大概的礼节说了说,大概花了一刻钟的时间,还有一些具体细节需要二人细细商议,王妈妈怕有的礼节,时间太仓促一时想不周全,就和大海家的约定晚饭后再碰头商议。
孙淑婷在一边感兴趣的听着,也算是长长见识。
大海家的和王妈妈商定完,规规矩矩的给大小姐孙淑婷行了礼,回了厨房。
孙淑婷和王妈妈待在树荫底下说了会儿话,孙淑婷替孙姨娘转达谢意道:“王妈妈,湘姐在祖母这,您费心照顾了,孙姨娘和我都很是感激。”
王妈妈谦虚的推辞道:“大小姐,那都是奴婢应该做的,再说了八小姐活泼可爱,奴婢看着也心生欢喜。”
孙淑湘在芷兰院住的这几天,孙姨娘很是挂心,知道王妈妈和沉香都没少出力气,很是感激。虽说奴才伺候主子是应当的,不过能不能让奴才用心还要看主子的为人。
王妈妈因为姻亲的关系,很是关照孙淑湘,孙姨娘和孙淑婷也不能因此就觉得是应当应分的。前几天,孙姨娘为王妈妈赶制了一身衣服,通过外婆孙张氏给亲家王妈妈送端午礼的时候,一起送了过去。
王妈妈拿着衣服还直对自己的老头念叨,说孙姨娘会为人。现在孙淑婷又正式的道谢,王妈妈里子面子都有了。对孙姨娘和大小姐孙淑婷这样识趣的人,王妈妈也乐意在职权范围之内帮帮她们。
王妈妈和孙淑婷没聊几句话,就看到太夫人房间里的丫鬟出来,到隔壁的耳房取开水泡茶。
二人知道太夫人午睡醒了,孙淑婷和王妈妈就一前一后的去了太夫人的屋子。
孙淑婷坐在祖母身边,讲着她们兄妹几个逛街看到的情景,当孙淑婷说到年纪小的几个弟弟妹妹在捏泥人的老汉那,都围在老汉的摊子迈不动脚,非让老汉照着他们的样子捏个泥人。
太夫人听着,笑了:“还是小,见得世面少了,咱们京都捏泥人最像的八大街的铁老汉,他捏的泥人活灵活现的,速度也快,听说是家传的手艺。祖母小时候有不少他捏的泥人,不过这么多年都没有留下来,就是不知道铁老汉现在还在不在那儿?”
王妈妈听了太夫人的感叹,想想道:“奴婢年前听孙子说铺子还在,人家现在不在街面上捏泥人,在八大街买了铺子,在铺子里捏……现在不仅捏泥人,还能按模样烧陶泥人和瓷泥人呢!”
太夫人听了,很是意外,高兴道:“那真是一代比一代强,就是不知道铁老汉还在不在……”
孙淑婷看祖母很是上心,能够理解这种急切的心情,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老物件总是带来温馨的记忆。宽慰道:“祖母,那还不容易,我给您画张画,明天让不上课的承哥他们去见识见识您说的最好的泥人店,让他们长长见识,再打探打探消息不就行了。”
太夫人抿抿嘴,“都老太婆了,还眼巴巴的让人捏泥像,不是给人取笑嘛”,一副很是心动又带着一丝犹豫的表情。
王妈妈很是了解太夫人的心思,“您哪老了,整天和这些漂亮丫鬟在一起,说您是她们的姐姐也有人信……我们家那口子还说我越来越年轻了,是不是在您这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说着还佯装羞涩的用食指托着下巴低下了头。
太夫人哈哈大笑,指着王妈妈道:“您看看,你看看……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这样爱闹腾……还灵丹妙药,那不就在仙境了?”
孙淑婷也没有料到王妈妈能这么的语出惊人,看着开怀大笑的祖母,趁机添了一把火道:“您这要是没有仙气,哪来的这么多仙女,不纸大师能不能允信女所愿。”说着还假模假样的顺手合十拜了拜。
“好好好……我要不答应还成了罪过了”,太夫人被孙淑婷搞怪的模样逗乐了,指着她道:“你看看你这幅模样,菩萨知道了肯定怪罪”。
听出祖母语气中的打趣,孙淑婷身子一扭,坐到太夫人身边,“祖母,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在菩萨面前,三跪九叩绝对心诚……笑一笑,十年少,菩萨看在我孝顺的份上,也不会怪罪的。”
“就你理多,平时看着是个稳重的,没想到也有这么调皮的时候。”太夫人宠溺的刮刮孙淑婷的翘鼻。
“那还不是您惯得”
“好好好,我惯得,我看看能把我们婷姐惯成什么样?”三岁看早,七岁看老,孙淑婷从小就是个稳重的孩子,太夫人相信孙淑婷也变不了多。,现在有点调皮,那也是小孩子的权利。年轻人没点朝气,太稳重了也不好。
孙淑婷趁热打铁,吩咐身边的丫鬟去取来笔墨纸砚,她要在竹塌的矮桌上给祖母作画。

第二十二章 泥娃娃

孙淑婷让丫鬟把把矮桌收拾干净,把取来的画纸铺在桌子上,一边磨墨,一边在脑海里构思着怎么画。
孙淑婷先用画笔画了一幅太夫人的小像,画像里太夫人正带着老花镜,乐呵呵的,一幅富态、安详的样子。
孙淑婷把画像放在一边晾干,一边提笔继续作画。灵感来自于王妈妈说的现在铁老汉的铺子可以烧制泥人和瓷人,孙淑婷画了一幅行乐图。画中太夫人就像现在这样,安然自在的坐在宽榻上,矮桌的另一边,湘姐则调皮的趴在宽榻上,双手扒着桌沿,下巴顶在双手上,大大的凤眼直直的盯着桌子上的几样点心,一幅娇憨、可爱的模样,整幅画洋溢着淡淡的温馨。
因为要烧制瓷人,孙淑婷又调好颜料,把颜色加了上去,无论是衣服的样式颜色,家具的颜色还是果盘中的点心、水果,都细细的勾勒出来。
在孙淑婷给第二幅画上颜色时,郑奶娘抱着睡醒的湘姐进来,太夫人乐呵呵的接过湘姐,把她抱在自己的腿上坐着。
湘姐坐在祖母的腿上,好奇的看着从自己进来,就一直拿着笔不停点着的大姐。湘姐扒着桌沿,好奇的往前探探头,也没看明白大姐在画什么。
“祖母,祖母……大姐姐……画……”孙淑湘回过头,着急的缀着太夫人的袖子,急切的想知道大姐姐画的是什么。
孙淑婷把太夫人的衣服花样画完,才放下笔。拿起那幅太夫人小像,摆到孙淑湘面前,“湘姐,你看看这是谁?”
孙淑湘闻言,掉过头来,趴在桌子上看了看小像,又掉头看了看太夫人,犹犹豫豫,充满疑惑的说着“祖母?……祖母?……”好像很是不能理解祖母在自己身后好好的,怎么跑到纸上去了。
太夫人亲亲湘姐,把小像拿到手里,指着小像,一点一点的对湘姐解释道:“祖母在这,这……”边说还边指着自己,“这是大姐姐画的”还拿起毛笔比划了比划。
连续解释了好几遍,直到湘姐明白了,又问了一句“是不是很像呀?”在自己和画像之间比划了比划。
湘姐歪着头,搂搂太夫人“这是祖母”,指指太夫人手中的小像,“这是画的,不是真的祖母”。说完还一副明白的点点头。
太夫人被湘姐的小模样逗笑了,亲亲她的脸蛋,夸赞道:“湘姐真聪明”。
湘姐高兴的咧着嘴直笑,从太夫人怀里爬出来,走到孙淑婷面前,讨好的叫着“大姐姐,大姐姐……”。
埋头作画的孙淑婷抬头,问道:“怎么了,湘姐?”对妹妹话音里的讨好有些疑惑。
孙淑湘兴奋的摇摇手里祖母的小像,不停的说着“湘姐,湘姐……”意思是让大姐孙淑婷也给她画一幅小像。
孙淑婷看着兴奋的妹妹,又看看宠溺的看着孙淑湘闹腾的祖母。好脾气的把自己正在画的那幅画放到一边,在一张新纸上画起了湘姐。
在孙淑婷的画中活泼、机灵的湘姐跃然纸上,只见画像中湘姐趴着,脑袋好奇的回头看看,一幅充满未知的样子。
孙淑婷把画好的画,放到湘姐手中,指指太夫人道:“湘姐,去祖母那,让祖母看看像不像你。”
孙淑湘攥着画像的一角,利索的站起来,稳稳的走到太夫人面前“祖母,湘姐……”
太夫人接过湘姐手中攥着的小像,看了看,搂过湘姐亲了一口,“湘姐真可爱!”虽然湘姐来到太夫人身边才几天,可太夫人对湘姐的怜爱之情日益加添。
只有四分相似的湘姐,在太夫人眼中无论是样貌还是行为,越看越像自己在七岁就去世的女儿,满腔的感情都移到湘姐身上。
大家只当孙淑湘入了太夫人的眼,只有在太夫人身边伺候极久的王妈妈和对大小姐还有印象的孙姨娘等人才能猜出一丝实情。
孙淑婷抬头看着妹妹可爱、娇憨的表情和动作,灵机一动,画了几幅简单的Q版画像,为了不显得过于另类,只画了大大的脑袋,做出各种可爱的表情,几个小像在一起,表现出怪异的喜感。说是怪异是因为这种画法不符合现在的审美,不过可爱、丰富的感情表达又让整幅画能让人会心一笑。
孙淑婷把画好的Q版画像摆到湘姐眼前,指着湘姐流泪的那个头像,笑着说:“湘姐,你怎么在哭啊?”
湘姐疑惑的摸摸脸颊,没哭啊?顺着大姐的指头,趴在大姐孙淑婷拿过来的画像上,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是自己。看不明白的湘姐,抬起头,认真的纠正大姐孙淑婷道:“湘姐,不……哭……”。
听着姐妹两人不明就里的说话,太夫人疑惑的往前伸了伸头,看到孙淑婷画的怪异画像。
太夫人愣了一下,又把画像拿到眼前,仔细的瞧了瞧。才看明白每个怪异的头像都是孙淑湘,太夫人也被画像中湘姐丰富的表情逗乐了。
太夫人边笑边搂着湘姐,拍拍她的后背,笑骂孙淑婷,“你看都画了些什么怪东西,和脸谱似的,还用了湘姐的脸,怪不得湘姐不认识。”话虽如此说,可太夫人的表情显示对这些不正规的画像很是喜欢,太夫人是一个很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人。
孙淑湘没有认出自己也值得理解,一是现在湘姐还小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二是Q版头像夸大了表情,要一个不到二岁的小孩来辨认,还是有不小的困难。
太夫人看明白孙淑婷想逗湘姐的心里,就让她回去继续画画,自己则指着各种Q版头像告诉湘姐,哪个表情是哭,哪个表情是笑,哪个表情是惊奇等等。这幅画生动的表情可以让湘姐直观的认识一些情绪,相当于早教图片了。
太夫人逗着湘姐,不让她再去打搅作画的孙淑婷。对于孙淑婷给她画的小像很是满意,对花了更多时间的第二幅画更是期待。
孙淑婷用了近一盏茶的时间,第二幅画像才最终完成。
孙淑婷把画像递给祖母,问道:“祖母,看看我这张画的怎么样?”
太夫人接过来一看,很是满意的点点头,“不错,这些年跟着先生没白学”,孙淑婷也知道论水平自己不如二妹孙淑琴,可祖母的夸奖还是让她心里美滋滋的。
孙淑婷见祖母都满意,就把这两张画收起来,准备待会去找弟弟孙环承,让他明天带着画去八大街的铁老汉的泥人铺子。
孙淑婷指挥丫鬟把作画的东西收起来,把矮桌上的点心水果重新摆上来,祖孙三人在榻上说话、吃东西。
申时二刻,王妈妈从外面进来,提醒太夫人又到了下午该活动的时辰。
湘姐听见要活动,立刻兴奋的站了起来,在榻上跳着催促太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