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祺-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人说话彬彬有礼,半莲心里有气也不好发作,道:“这回没事也就罢了,下回可要仔细了。”宋祺心里牵挂着宋老爷,催促道:“快回去吧。”
半莲哎了一声,那小厮却忽然下马拦住了,半莲警惕的看着他:“你想干什么?”那小厮咧嘴一笑:“姑娘,对不住了,我们对这不熟,你能不能给我们指指路啊。”
宋祺不耐烦,拨开半莲道:“真是奇怪,你们不知道路出来瞎跑什么,也不怕丢了。”又指着左边的路道:“这是通往青乡县的,右边的是通往玉山村的,你们要想出去,还是走左边的道吧。”
说完便拉着半莲朝右边的路匆匆走了。留下一脸尴尬的小厮,那小厮朝在马上的主子一笑:“主子,这丫头嘴倒是厉害。”那少年恩了一声,眼含笑意:“人家也没说错,你不是说你认识路吗,再走不回去,我就扣你的月钱。”那小厮惨叫一声:“不要啊,主子,我这就带路。”
宋祺回到家里,徐氏急得要命,在屋子里转圈圈,宋祺看她这样子,反倒冷静下来了,道:“娘别着急,爹不会有事的,给他们胆子,他们也不敢对爹动手啊。”
徐氏道:“这话虽不错,可掺和里面到底不好。”冯氏倒是安稳,道:“放心吧,有知文呢,还有你派过去的小厮跟着,闹不起来,那群人我最清楚了,色厉内荏,不过是仗着辈分高些,整天的倚老卖老,我是个妇道人家,不好插嘴,不然非去骂他们一顿不可。”
宋祺道:“祖母,您就别说气话了,先叫人去打听打听是怎么回事。”徐氏早就派人打听了,是排行第八的一位宋老八,年轻无子,还没来得及娶媳妇就一命呜呼,名下有当时成年后分的五亩地。
按理说,是该给亲兄弟侄子的,可是宋老八也没什么亲兄弟,只好交给族长处置,要是按以往的例子,是谁家艰苦些,分给他们贴补贴补,或是谁家子女多,多分些。
可是这回,族长要按规矩分的话,五亩地要分三亩给宋老四,两亩给宋老七,可是宋老三一开始就是打着这五亩地的主意的,宋素娘要出嫁了,那家人要不是看在宋素娘的堂叔是县太爷的份上,才不会看上宋素娘,虽说定了亲,可嫁妆是一项,总不能太寒酸,二来,二丫头玉娘也该说亲事了,正好赶上这两件事,宋老三便觉得这五亩地应该给自己,因此提前派了宋三婶过来说情,冯氏虽未答应,可那意思也是不会不问的。
因此今天一提出分地,宋老三便狮子大开口,族长自然不会愿意,宋老四宋老七更不愿意,两边吵起来,还是要看宋老爷,宋老爷本就烦这事,给宋老三吧,宋老四宋老七那边孩子嗷嗷待哺,若是给了宋老四宋老七,宋老三这边又要打饥荒,两边为难,索性不管了,说任凭他们处置,于是,宋老三就和宋老七宋老四闹起来了。
赵知文赶去时,两边的人马已经把人拉住了,宋老爷一脸愠色,坐在上头,最后还是族长发话:“依我说,老三家今年也确实艰难,素娘玉娘的亲事摆在那,可老四老七更艰难,不如今年把地都给了老三,等老三的饥荒过去了,明年再分给老四老七,你们看怎么样。”
宋老二笑道:“叔祖,就这五亩地,这么折腾也麻烦。”族长瞪他:“你有主意?”宋老二嘿嘿笑道:“要我说,这地仍旧分给老四老七,老三家今年困难,素娘出嫁,咱们这些叔叔伯伯多少要有点表示,七弟是最富贵的,不如叫七弟多出点钱,帮老三过了这个饥荒就好了,你看怎么样。”
这法子自然好,只要宋老爷全包了,那还争什么呀。宋老爷冷笑道:“二哥打的好算盘,一样的叔伯,为什么叫我多出,打量着我不知道是吧。”
宋老二道:“七弟,你和我们哪能一样,你是县太爷,吃着官粮,七弟妹嫁妆丰厚,还差这一个两个?都是兄弟,你可不能小气。”
宋老爷气的说不出话来,赵知文上前道:“宋二叔这话可不对了,既然知道宋叔是朝廷官员,为何你们还这样放肆,不怕到时候一纸状子,将锁进牢里,治你们一个藐视官员的罪名吗?”
赵知文语气严厉,大家都吓住了,宋老二干笑两声,道:“知文也别说这话,纵然外头是多大的官,回到老家还是得按着辈分来,就是皇帝老爷,他下了朝也要给他爹娘磕头呢,你说这话可是忘了本了。”
赵知文道:“这倒奇怪了,要你们按规矩行礼你们说是一家子不拘礼,要说出钱,反倒说宋叔是当官的,应当出大份,一样的话,礼都叫你们占了,这可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话说得大家脸上讪讪的,都不说话了,宋老爷道:“知文,不许无礼。”又道:“我既是姓宋,该出的钱我一分不少,可不该出的,我也不会多拿一个子,要说素娘出嫁,我娘和祺儿的娘都是送了礼的,这是长辈的心意,且不算,你们出多少礼金,我照样给就是。”
又道:“这地的事你们自己掂量,我也不要,管不着这么多。”说完便要往外走,还有人想拦着,可都给宋老爷身边的小厮拦着了,大家都不敢动,只得看着宋老爷扬长而去。
族长冷笑:“打量着人家好欺负,不好意思跟你们计较这三瓜俩枣是不是,可错了主意了,自讨个没趣,以后在老五跟前还抬得起头来?仗着人家的势,不知道知恩图报,反而越发的上脸了,老五当年那么艰难,也没见你们按份子掏钱,不知廉耻的东西。”说完也回屋了,留下一院子人面面相觑。
013。生病
更新时间2013126 16:40:15 字数:2299
这事一闹,冯氏也动了怒,本来想着多住两天,这也没了心思,等宋老爷一回去就张罗着叫打点东西回去,宋祺知道冯氏生气,乖乖的陪在一旁安慰道:“祖母别生气,他们不讲理,咱们就不和他们讲理,任凭他们闹去。”
徐氏也劝道:“祺儿说的是,咱们左右一年回来一回,要是跟她们较真,可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冯氏叹气:“都说守望相助,都是一家子,但凡有些出息,我也叫祺儿的爹提携着了,偏都是一群不争气的东西,整天想着不劳而获,上回老六的儿子说要念书,也不知念到哪里去了,倒叫祺儿的爹假公济私,给他一个秀才的功名,我不答应,就什么酸话都出来了,什么飞高了就忘本了,什么不顾家人死活了,你们听听这叫什么话,当年祺儿的爹进京赶考,需要盘缠,他们做哥哥嫂子的一分钱没出,反倒是知文的爹把积蓄都拿出来了,如今到好意思说这话。”
徐氏道:“这是没法讲道理的,说来说去,总是他们有理,您老放宽了心,那些往事就别说了,免得伤心,如今他们不仁义,咱们也不必讲亲戚的情分。”
冯氏道:“你说的是,你赶紧叫人收拾东西,我可不想一会又都跑到我这来哭穷。”徐氏乐得答应,支应丫头收拾东西,宋祺道:“今儿个亏得知文哥哥在,要是爹的话,肯定不好意思撕破脸。”冯氏道:“我就说知文有出息。”
这边收拾东西,那边宋老爷等晚上了又去了一趟族长家,留下十两银子,族长倒是明事理,只是渐渐年迈,管束起来也力不从心了,反倒是宋老爷安慰了他好一会才罢。
第二天一早,宋老爷便带着又回了青乡县县衙,老家的一摊子事,只交给族长处理。告了这几天假,宋老爷越发的忙了,听说好像还有什么人来拜访,宋老爷不在,叫人摸了空,宋老爷还以为是京城徐氏的娘家来人了,一打听不是,也就没放在心上。
后院宋祺也没了空闲,整天上学念书,学针线,学丹青,练书法,忙的团团转,赵知文更忙,还有四个月便是乡试了,每天晚上都要熬夜读书,倒是徐氏和冯氏清闲下来。
榴花绽,杏子肥,春日的桃红柳绿转眼间变成了夏木阴阴,南边热,若是下了雨,更添了几分阴霾闷热,连下了三天的雨,天气转晴,渐渐晴朗起来,徐氏指挥着上下的丫头把被褥衣裳拿出来晒晒,一下雨,屋子里也特别潮湿,床铺什么的一摸一手的水意,徐氏是北方人,习惯干干爽爽的,纵然来江南十几年了,也没习惯这儿的气候。
香薇到宋祺的院子去帮忙了,回来道:“夫人,姑娘说,这两天天气闷热,没有胃口,说要喝酸梅汤,还要冰的凉凉的,奴婢没敢答应,就说来讨夫人的示下。”徐氏道:“这天气热,也难怪,酸梅汤也就罢了,不能喝冰的,用井水冰一冰就是了。”
香薇应了,徐氏又道:“一会去吩咐厨房,准备些清爽可口的饭菜,头一份就是老太太那儿,老太太年纪大了,饮食可要精心。”香薇笑道:“这还用夫人说,我早就嘱咐了。”
晚上徐氏去给冯氏请安,冯氏正和宋祺一块喝莲子汤呢,熬的极淡,放了少许的冰糖,清润可口,祖孙两个说说笑笑煮的一小锅已经见了底,徐氏见了忙拦住:“婆婆,这东西好喝也要少吃些,当心伤了脾胃。”
冯氏摆摆手道:“我知道分寸,前两日总觉得吃不下东西,今儿才好些,就想着多吃一点。”徐氏笑道:“明儿叫个大夫来瞧瞧,开两服药调理调理。”
冯氏道:“我可不想喝那苦药汤子。”冯氏这么说,徐氏也就不说话了,可到了晚上冯氏就病倒了。
一来是前些日子胃口不好,今天吃的多了,有些受不住,二来到底冯氏年纪大了,稍有不适便成了病症。冯氏身体不舒坦,也说不上哪里不舒服,宋老爷请了林大夫过来把脉,最后还是一句,老人家年纪大了,病痛总是难免的,要仔细调养才成,这天气不好,冯氏不舒坦也是难免的,说到底也是暑气闷的。宋老爷和徐氏一商量,打算把冯氏送去避暑。
避暑的地方倒是现成的,宋老爷做官后也置办了些田产地产,将来打算给宋祺做嫁妆的,也不远,就在邻县的栖霞山上,修建了一所小小的田庄,名唤栖霞庄,小小的三进房舍,却最是清凉雅致。
徐氏亲自送冯氏过去避暑,到说不上有几分是真心的孝顺,只是徐氏明白,若是冯氏去世,宋老爷就要丁忧,三年后就算能够再度为官,可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谁还搭理你啊,而且那时候宋祺都要说亲了,这亲事可就彻底没了指望。
徐氏殷勤的服侍冯氏半个月,就不得不回家了,家里还有宋老爷,赵知文,一家子上上下下需要打点,都离不开人,徐氏便留了宋祺侍奉冯氏。徐氏一走,宋祺就如出了笼的小鸟,立刻欢实起来。
栖霞庄四周都是参天的大树,夏天尤为阴凉,冯氏的病也缓和了不少,闲时虽不能走动,却爱坐在窗边,看着外头欢快的宋祺跑来跑去,这心里就熨帖了一大半。
要么怎么说是血浓于水,宋祺其实跟徐氏有七八分相像,可冯氏看徐氏不顺眼的地方,却对宋祺怎么看怎么顺眼,无论宋祺做什么,冯氏光看着她花朵一样娇俏的身影跑来跑去,心里就甜似蜜。
栖霞庄出去沿着山路走上一刻钟就可看见一条小溪,溪水清澈,宋祺这段日子迷上了钓鱼,整天央着冯氏带她出门。
冯氏身体好了大半,也乐得惯着宋祺,再说了,溪边也有树荫,在树荫上摆上躺椅,小几,她只在躺椅里休息,身边还有丫头伺候着,不远处的宋祺也不会离开眼半分,再合适不过。
宋祺钓鱼的本事不太高明,也没有那个耐心,看着几个小厮在下游赤着脚站在溪水里,挽着裤脚摸鱼,心里也十分痒痒,毕竟那样要爽快的多。
可宋祺却不能脱鞋,平日再怎么胡闹,男女大防也要守,冯氏也决不会答应,可宋祺有法子,宋祺把那些小厮都赶得远远地,溪水四周围上布帛,她带着几个丫头再怎么折腾也不用怕。
青兰给冯氏扇扇子,道:“姑娘的心思可真是古怪精灵,只是可惜了这几匹好布。”冯氏无奈:“都是跟她娘学的,惯出来的毛病,左右不过几匹布,随她去吧。”还是护着。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叫冯氏好生后悔,再不肯叫宋祺出来,反而拘着她不叫出门,无他,宋祺走丢了。
014。相识
更新时间2013127 13:27:46 字数:3006
宋祺是怎么走丢的宋祺也不清楚,也许只是一小会,那一会,冯氏凑巧就眯了一会眼,那一会,几个丫头凑巧都偷懒跑去玩了,那一会,贴身跟着宋祺的半莲凑巧湿了裙子回庄里换,那一会,宋祺凑巧专心致志的摸鱼,压根没注意自己走到了哪里。
宋祺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到了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还是站在溪水里,白玉兰花一样的白嫩脚趾踩在鹅卵石上,溪水轻柔的游过,宋祺发晕了,她想按着原路回去,可是却忘了是该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只好随便选了个方向走,没想到越走越远,树林越发的幽静,宋祺光着脚在溪水里走路的声音被无限的放大。
宋祺前看看,后看看,怎么看怎么觉得四周的景色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分别。宋祺终于忍不住了,被吓哭了:“祖母,你们在哪?”
天色将晚,溪水越发的凉,宋祺忍不住了,光着脚上了岸,上了岸她也不敢乱往林子里走,只是沿着河边无目的的走,走了一会,前面豁然开朗,还有袅袅青烟,宋祺吓了一跳,扒开草丛偷偷一瞧,却是两个男子露宿再次,地上燃着柴火上面一个陶碗里咕嘟咕嘟的不知在煮什么,散出阵阵清香,那两个男子一个坐在溪边的石头上发呆,另一个则来来回回的捡柴禾。
宋祺的出现也吓了他们一跳。那个捡柴的男子率先发现,然后惊叫起来,柴掉了一地:“你是从哪冒出来的?”坐在溪边的男子被惊醒了,立刻跳了过来,可看清宋祺的样子,又立刻别开了眼,宋祺如今也不管是好人坏人了,呜呜的哭:“我迷路了,我想回家。”
楼霜傻了眼,看向自家公子,赵景深咳了两声,道:“不知姑娘家住何处,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宋祺哭道:“我不知道,我在河里摸鱼,不知怎么就到这了。”
楼霜道:“那姑娘家是住上游还是下游?”宋祺摇头,赵景深想了想,道:“我们二人是游学来到此地,对这并不熟悉,不如这样,天色一晚,姑娘先将就一晚,待到明天我再帮姑娘找家。”
宋祺看看渐黑的天色,又看看那两个年轻俊秀的公子,想来不是什么坏人,便轻轻点点头。
赵景深看宋祺一脸的疑惑,便解释道:“我姓赵,这是我的小厮楼霜。”宋祺点点头,道:“我姓宋。”赵景深微微一笑:“宋姑娘。”
楼霜却看了宋祺半天,弄得宋祺很是不好意思,赵景深不悦道:“楼霜,怎么一点规矩都没有。”楼霜忙道:“公子,我觉得宋姑娘有点眼熟。”
忽的一拍脑袋:“对了,是上次指路的那个姑娘,在玉山村,有点凶,对,就是她。”宋祺有些尴尬,那天她记挂着宋老爷,连对方什么样都没看清,更别说记住了。
赵景深一看也觉得有些相似,道:“看来当真是有缘,上回是宋姑娘给我们指路,这回倒要我们给宋姑娘指路了。”宋祺低着头不敢多说话。
赵景深见她还赤着脚,那脚跟羊脂玉似的细腻白嫩,赵景深移开眼,想了想,将自己的外衫解开递给宋祺:“天凉,姑娘裹上脚当心冻着了。”宋祺不好意思接,却更不好意思继续赤着脚,低声道了谢,将外衫把脚包住了,顿时觉得暖和不少。
楼霜见赵景深脱了外衣,赶忙从包袱里又拿出一件给赵景深披上:“公子也要当心才是。”楼霜用采的菌菇熬了一锅汤,清新香甜。
楼霜用自己带的银碗盛了一碗递给赵景深,赵景深却给了宋祺,楼霜撇撇嘴,将自己用的铜碗洗干净了盛了一碗又递给了赵景深,公子就是这样,最是怜香惜玉,总见不得女子在自己跟前受委屈,不过这个香玉倒还有几分姿色,虽说年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