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武生-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答案谁都知道,杨凤楼在等机会,等着大唐勤王兵马的到来,只要大唐兵马一到,就是他里应外合颠覆长安之时!

仅仅一个杨凤楼,就吓得所有人心惊胆战,要是到了那时候,数不尽的唐军里应外合,兵危将险之下,谁能保证自己不死?

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早离开长安才是。

而且越早越好。

郑畋已经在凤翔整顿好了人马,等他一到,如果杨凤楼发动的话,想走,恐怕也走不了了!

这个论调,在长安城中流传越来越广,最终,甚至流传到了黄巢的耳朵里。

黄巢初闻,勃然大怒。

结果事后冷静下来,也不得不承认,很有道理。

所以,他将大齐军中的重要将领,全部召集到宫城之中,准备好好商量一番……

第464章 尚让论长安

出乎黄巢预料,参加朝会的众将,俱都沉默以待,就连黄氏兄弟中领兵才能最强的黄从业,也鼻问口、口问心,一眼不发。

黄巢顿时大怒。

“那郑畋不过一书生,麾下凤翔军不过几千而已,厉兵秣马?不日将进攻长安?不过是一个笑话!

我大齐上将几十员,兵卒十万余,竟然被一书生吓到这种程度!?

你们身上的血性哪里去了,难不成这长安真是英雄冢不成!?我大齐建国这才三个月而已,荣华富贵就已然消磨掉了你们的雄心壮志不成!?

你们太让我失望了……”

黄巢在朝会上勃然大怒,厉声训斥大齐将领,结果这些将领依旧一言不发,逼得急了,就一起躬身请罪,气得黄巢都快控制不住独属于江湖二品小宗师的“势”。

这个时候,黄巢第一次发现,建国登基也有不好的地方,起码不能像行走江湖一样快意恩仇,要是他还是那个人人称颂的江湖大侠,就算拼着“大侠”的名头不要,也要掌毙了这帮贪生怕死的东西!

“尚让,你说,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黄巢苦闷之余,只能把矛头指向了尚让。

尚让心中暗暗叫苦,黄巢虽然一力标榜自己心胸开阔,对麾下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过从这件事情上来看,他绝对是有偏有向,这种触怒所有人的事情,不应当去找自家兄弟发飙么?再不济也得私下了解了解情况再说吧?何必在朝会上弄个水落石出?

尚让被黄巢点名,心中不满,不过面对威严日盛的大齐天子,即便不得不低头,也要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黄巢见状,故作一声长叹。

“尚家兄弟,我与你大哥尚君长交情莫逆,即便后来因为王仙芝分道扬镳,却也从来没有正面对抗,当初他丧命狗脊岭的时候,黄某被悲痛欲绝……

你是尚君长留在世上的唯一亲人,我一直拿你当做亲兄弟看待,怎么?难道我坐上了这把龙椅,咱们之间的兄弟情义,反倒是淡薄了么?亲兄弟之间都没有诚心以待,我要这皇位又如何?”

尚让听了,忍不住腹诽,当初都在王仙芝麾下的时候,谁不知道黄家兄弟和尚家兄弟不和,怎么一到了黄巢的嘴里,就能成立交情莫逆?还悲痛欲绝,恐怕大哥尚君长身死的时候,黄巢指不定多高兴呢?

至于什么“亲兄弟”之说,更是无稽之谈,要不是王仙芝兵败被斩,尚让又一心为自家大哥报仇,他才不会再和黄家兄弟打交道呢,事实上,尚让带着王仙芝残部投靠黄巢,在这两年多的时间中,饱受猜忌,嫡系部队也被拆得七零八落,要不是黄巢麾下实在没有一名优秀将领统领全局,他尚让能不能活到中和元年,还在两可之间。

最恶心的,却是黄巢还在不断强调对尚让多好,就像刚才的这番话,不明真相的人听了,还会以为黄巢有情有义呢。

尚让虽然腹诽不已,不过黄巢既然都这样说了,他也不能开口了。

一咬牙,躬身开口。

“微臣认为,理应放弃长安,不与郑畋争一时短长。”

尚让一语出口,黄巢脸上就是一沉。

“郑畋不过一书生,竟然吓坏了我大齐的大司马?整整十万兵马,被一书生吓得放弃长安?千军万马避白袍,也不是这么个避法!”

尚让不为所动,仿佛听不懂黄巢言语之中的揶揄,既然开口,就要把话说清楚,再一次行礼说道:

“郑畋不足为论,凤翔军不过几千,自然不是我大齐人马的对手,不过,大唐军州四百,郡县千五,郑畋的凤翔军,不过是其中一支罢了,就算打败了凤翔军,我大齐的十万人马,又能对抗多少大唐兵将?

以前我大齐军卒,在陛下的率领下转战天下,虽然辛苦,却也牢牢掌握的战争的主动权,和唐军对战,打与不打,该怎么打,都是我们说了算,即便大唐坐拥天下,我大齐军又有何惧?

而现在,我大齐建都长安,等于放弃了这种战场上的主动,打败了凤翔军,还有泾原军,打败了泾原军,还有义成军……无休无止,没有尽头!

这就等于困守长安一城!

如今说来,长安城那是我大齐的死地,困守于此,乃是兵家大忌!”

说完之后,尚让偷眼看了看黄巢,只见他面沉似水,便鼓了股勇气,继续说道:

“另外,长安城的情况,也不好……

长安民众,因为某人的原因,早早被迁移出去,城中无人,城外也无人。

如今长安,普通百姓,不过原来的十之一二,如此人数,供应我大齐十万兵马的后勤,实在是不堪重负,如今的情势还不明显,主要是因为我大齐抄没大量城中富户,用他们的钱粮供应我大齐所需,不过,这只是坐吃山空而已,一旦用完,我大齐就像无根浮萍,钱粮没有,粮秣没有,还如何能够争胜于天下?”

“所以说,如今的长安城,对我大齐来说,不过是一处毫无根基的死地而已,留恋不得,应当早早撤离才对!”

尚让说完,黄从业也站了出来。

“大司马所言极是,如今大唐兵马还在筹备之中,而我大齐又在长安攫取了足够的财富,如果现在离开,正是良机!

要不然的话,等大唐兵马云集,而我大齐钱粮消耗一空的时候,再想走,恐怕就来不及了!

此事,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说完之后,黄从业和尚让一起,拜伏在地。

其他将领纷纷景从,也同样拜伏,异口同声地说道:

“臣等请陛下早做决断!”

黄巢高坐龙椅之上,目光略过大殿之中的众将军,不由得眉头紧锁。

这些将军,有的是黄家军的嫡系,有的是才华横溢的天才将领,大多是随着他转战多年的老部下,他对每一个人都很了解,黄巢深知,他们虽然有可能心存私念,不过却牢牢绑在了大齐的这辆战车之上,断然不会无中生有。

不过,撤离长安……

黄巢又不得不犹豫了,用手轻轻拂过自己坐下的龙椅。

难道,这张龙椅,只能坐百天而已……?

就在此时,黄巢的目光,突然一闪,只见一个人影,在大殿之外探头缩脑。

第465章 盐

黄巢一看,认识,来人乃是原来大唐的宦官,在天子逃离的时候,由于职位低下,被遗留在宫城之中,和他情况一样的宦官宫娥,足有几千人。

等黄巢入主大唐宫城,自然接收了他们,将年岁大一点的宫娥,都赏赐给了军中有功之人,至于宦官,便挑选机灵的,服侍在他的身边。

这个小宦官,就是如此,他年岁不大,很是机灵,处处又表现得忠心耿耿,很是得黄巢欢心。

却没有想到,今天竟然这么没规矩,在天子议事的时候探头缩脑。

黄巢顿时脸色一沉。

“无理!还不退下!”

却没有想到,这个小宦官虽然吓得面无人色,却没有离开,反倒是快步走入大殿,跪倒在地,报告了一个消息。

“骑兵陛下,宫城外来了一军中令官,说是有消息,十万火急,需要马上报告尚将军,结果在军营中得知尚将军起来宫城参加朝会,这才前来宫城……宫城守卫的刘将军派人来到大殿之外请示……小人斗胆,这才来报……”

“哦?”黄巢一愣,将目光投向尚让。

尚让也是一愣,他自从投靠黄巢之后,知道自己麾下的嫡系人马,毕竟和黄巢的黄家军有所区别,就连他自己也少不得被猜忌,便刻意低调行事,除了在战争中提调人马统领全军之外,平日中很少与军中将领来往,更是严令麾下兵将小心做人,不得无故惹是生非,事实上,麾下的这些兵将,自从投靠了黄巢一来,当真算是夹着尾巴做人,处处小心翼翼、与人为善,就算偶尔受了欺压,大都以忍气吞声为主。

却不想今日,在朝会时上报消息,还追到了宫城之外,这实在让尚让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也深知部下谨慎的个性,要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页不会做出这样出格的举动。

想到这里,尚让先是向黄巢请罪,随后上报,必然是有要事。

黄巢一听,那就叫进来吧。

不多时,尚让麾下的传令官被带入大殿。

黄巢见过此人,他名叫王播,本是尚君长在盐帮锐金堂的一名下属,自从王仙芝起兵之后,就一直追随尚君长,后来尚君长身死,他就在尚让麾下做了传令官,同时还兼官着尚让麾下的中军,算得上尚家兄弟嫡系中的嫡系。

王播一进大殿,行礼之后,抬眼看向尚让,就要凑近回禀,却被尚让所阻,让他直接禀报就是。

王播也不再多言,直接把所知的消息说了出来。

这个消息一出,太极殿上顿时一片哗然。

大唐勤王各军,比想象中的动作,还要快!

郑畋在凤翔整顿凤翔军,不日就要开拔,自然不必多说。

更关键的是,郑畋以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的名义传檄天下,共同讨贼。

根据王播的情报,其他的唐军将领,得到檄文之后,纷纷景从,蠢蠢欲动。

义武节度使王处存,听闻长安失守,顿时痛哭流涕,也不等诏令,直接开始整顿义武军,等到郑畋之事疯传天下,更是直接起兵,如今已然快到长安城了。

宥州刺史拓跋思恭,汇同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同盟保唐、讨伐黄巢,如今正在鄜州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出击。

奉天镇使齐克俭,派人前往凤翔,与郑畋约定,一旦凤翔军出兵,奉天军也会同时出击。

……

一时之间,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大唐的忠臣良将,仿佛在一夜之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那真是个个赤胆忠心,恨不得即日克复长安、擒杀黄巢。

这让黄巢等人很是郁闷,他们于乾符元年和王仙芝一同起兵,折腾到现在,已然五六年的时间了,也没见大唐军将有多少忠于国事,倒是前有宋威,后有高骈,让黄巢对大唐的领军将领的认识,全停留在拥兵自重上面,还真没见多少敢于死节之人,说实话,以黄巢等人的立场来看,大唐天下兵马给他们造成的麻烦,还不如一个杨凤楼呢。

结果,到了现在,一个郑畋传檄,搞得黄巢有种千夫所指的感觉。

王播最后报告的消息,也是最让黄巢等人心痛的。

王重荣,也反了。

王重荣原是大唐的河中节度留后,在黄巢攻克潼关的时候,就已经投黄,可以算是大唐地方藩镇中向黄巢投诚最早的一方诸侯。

在得到王重荣的投诚之后,黄巢喜形于色,相对于金吾大将军张直方投诚,只能带来象征性意义不同,王重荣不但给后来人树立榜样,还给黄巢送上了一项大礼——

盐!

更确切地说,是盐利。

提到盐利,就不能不说河中方镇在大唐所有方镇中的特殊性。

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大唐最重要的两处盐池,解县和安邑,就地处河中方镇。

这两处盐池,不但为长安和洛阳提供食盐,还未大唐财政提供盐利。

有唐一朝,解县和安邑两处盐池,每年向大唐提供盐水一百万贯,高峰时能够达到一百五十万贯,而大唐一年的整体财政收入,才仅仅是一千三百万贯!

也就是说,仅仅这两处盐池,就为大唐解决了将近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王重荣率领河中方镇投黄,怎么不令黄巢欣喜若狂?

而且,无论是黄巢兄弟八人,还是盐帮出身的江湖好手,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身份,那边是私盐贩子。

要说他们如何经营天下,他们可能不知道。

但是要问他们盐利如何,那简直是烙印在灵魂之中的事情,从来不敢有一刻或忘!

但是成也是盐,败也是盐。

正是由于黄巢等人对盐利知之甚深,也加速了他们对王重荣的掠夺。

在王播的报告中,王重荣正是受不得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压,这才反叛,甚至拿出盐利大肆封赏军卒,准备到长安和黄巢拼个你死我活。

其实,刚才尚让分析长安局势的时候,有一点没有说对,黄巢之所以能够在长安养兵,根本不是依靠富户家中的钱粮,而是依靠河中的两座盐池,这才是他最大的底气所在。

现在,王重荣一反,等于切断了黄巢最大的经济来源。

黄巢枯坐大殿之上,一时之间,竟然沉默了起来。

第466章黄家两兄弟

如果说尚让众将分析局势的时候,黄巢还被“天子”的虚名蒙蔽的双眼,心中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奢望,那么,等到王播来报,大唐兵马眼看就要云集,尤其是王重荣反叛,直接给黄巢敲醒了警钟。

外有大军云集,内无粮饷来源,彻底地苦守孤城。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能清新,黄巢也不可能荼毒天下多年,把大唐江山闹了一个地覆天翻。

不过,座下的龙椅,眼前的太极殿,远处的宫城,这美轮美奂,又象征着无上权势的一切,难道就这么放弃么?

黄巢不由得一声叹息,说不出的落寞。

听到这一声叹息,大殿中众人都是和黄巢走南闯北多年的心腹,怎么又听不出黄巢心中的纠结?

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最终,把目光都投在了黄从业的身上,现在只有他说话最为合适。

黄从业果然不负众望,上前一步,轻轻一咳,随机用最平缓最深情的语气说道:

“二哥,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啊……

我等自广西渡江而来,一直认为,拿下了东西两都,擒拿大唐天子,便足以击溃大唐的所有反抗势力,尤其那些分镇天下的节度使,必然会佣兵自重,只要他们不联合到一起,我等作用东西两都,就可以徐徐图之,各个击破,最终谋夺了这大唐的天下……

只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恐怕是有点简单了……

说实话,小弟也没有想到大唐天子竟然如此无耻,只不过在我等大军兵进灞桥的时候,就果断西逃,到最后,也没能抓到他。

另外,这关中乃是大唐龙兴之地,二百余年经营之下,关中军民都对大唐忠心耿耿,这才有了郑畋等人出兵勤王的事情。

如此看来,我等当初攻陷洛阳之后,就应当停下脚步,经营中原,而不是进击潼关、谋夺长安,这关中,嘿,对咱们来说,就是一个烂泥潭,深陷其中,足以败坏局势,如果当时经营中原、稳扎稳打的话,至少也能和大唐平分天下,而且将潼关堵住的话,说不定还能逼得大唐困守关中,到了那时,才是真正的进可攻退可守……

不过,现在也不晚,咱们撤离长安,重回洛阳,照样能够逼得大唐苟延残喘……”

黄从业说完,黄雀点了点头,却依旧不置可否。

黄从业抿了抿嘴唇,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其他人却在心中暗自叫苦,这黄家老三,果然和传闻中的一样,除了带兵,还真是什么都不懂,现在的局势这么明显,离开长安已然是最好的选择,恐怕黄巢的心里也清楚得很,他之所以还没有放话,只不过是面子上不好看而已,需要一个台阶,黄老三,你倒好,大家让你出言劝慰,你却对以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