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缘-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急忙补救道:“我那天也是……给老大气昏了头。”

林里正笑道:“上了年纪,谁没点脾气。不说了,都是亲家了,再说那些也没意思。”心里冷笑不已。

林春接道:“都是我不好。”

众人见他大包大揽的样子,哄笑起来。

小宝拍了他一下,笑道:“你就多烤几串肉给我爷爷吃,算赔罪了。”说完,拉着他出去了。

不一会,外面就传出众少年的哄闹声,道等开春了,大家凑齐了,一块上山打猎。

跟着黄鹂、小顺又各端了一碗烤肉进房送给女客们吃,冬生拿一把筷子跟在后面,三个娃儿叽叽喳喳说不停。

黄老爹和黄老二看见这情形,有些发怔。

林太爷意味深长地看着黄老爹道:“你家小宝倒跟我几个重孙子合得来。将来他们姐夫郎舅肯定和睦的很,遇见事也能帮一把手。”

他这是点拨黄老爹:黄家就两孙子,黄家的孙女嫁去林家,对他孙子只有好处,老糊涂了才会要林家退亲呢。

黄老爹能说什么?

就算明白那道理,心里依然堵着一口气。

只是,这口气他这辈子也甭想出了。

房里,女客们也正说得热闹。

黄大娘原本还想重提前事,言语间把冯氏踩踏一顿,证明她是如何欺倒了公婆,然林老太和儿媳妇孙媳妇们东西南北、古往今来扯一通,她哪有插话的份儿。听到关键处,还不由自主地跟着询问、附和,完全被牵着鼻子走,忘记了两家前儿还吵架呢。

就这样,黄家和林家终于结亲了。

轰轰烈烈一场闹剧落下帷幕,好歹没有闹到抬棺材进门的下场。

不管承认不承认,这次黄老爹没能拗得过大儿子。

泉水村人不由得感叹世事变化无常,对于林春和杜鹃的亲事期待起来,不知是顺利结亲呢,还是会闹出新的变化来。

ps:

这章四千字,今天忙,就一更了,还欠一章和氏璧加更,明天再加。o(n_n)o谢谢!

感谢“aila305”打赏的平安符,感谢“逍遥九世”投的粉红票票。

第168章又五年

泉水村的春夏交替,秋冬变换,一晃五年过去了。

五年间,黄家三个闺女如同早春的花儿徐徐绽放,不仅出落得水灵灵的,连家业也撑起来了。

为此,杜鹃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在这深山里,别说前世当教师的她并没有多少经济头脑,就算她想出发财的办法,也没有实力实行,只能靠山吃山,全凭一双手,一点捣巧的机会都没有。

然这正是她想要的田园生活。

天道酬勤,种地她是不会的,养猪养鸡不在话下。

黄家一年到头始终保持二十多只母鸡下蛋,外加两头大肥猪,配合地里收的稻麦和玉米、黄豆南瓜土豆等杂粮,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油润润的。

养鸡就不说了,前面有交代,就拿喂猪来说,她们姊妹为了打猪草很是吃苦,然到了冬天还是没东西喂。

后来,杜鹃在菜地里扯草时,看着满地垄都是野马齿苋,便生出一个主意:大把收集野菜种子,随地撒。这东西野性的很,几乎落地生根,成片生长。她们姊妹便收集了洗净晒干储存。到了冬天,再泡开掺上山芋渣(洗山芋粉过滤的渣)和黄豆渣,以及玉米皮等喂猪,效果很好。

这样的干菜,别说喂猪了,用肉焖了人也喜欢吃。

至于肉么,猪喂大了不就有肉了!

有了肉,农家收储的各种菜蔬、粗粮和山货都变得有滋味起来,小日子甜甜蜜蜜。真个是逍遥赛神仙了。

要问杜鹃为什么不扩大养殖?

一是因为养多了顾不过来,二是因为山里没市场,养多了也没处卖,够吃就成了,省得白让人眼红,自己还累得要死。

除此外,杜鹃思索再三,最终决定还是选择了渔猎生涯。做个娇娆的女汉子,真正撑起家业,让未来生活更有保障。

因为有练暗器的底子,她便在任三禾指点下,每天早晚各练一个时辰投掷石子,白日里也是一有空就练。

这一练就是多年。

最后,她投掷的准头几乎百发百中,就是力道不够。

任三禾特地为她定制了一兜铁钉,她便也行猎起来。

她那手艺。打兔子野鸡等小动物是一点问题没有,一投一个准,然大动物就不行了。有次她打中了一只鹿的眼睛。那鹿却跑了。后来。她又碰见那只瞎眼鹿,自此后便再也不射大动物了,免得造孽。

杜鹃这样,小黄鹂更是立志要“娶”个女婿回家撑门户,因此她全身心地跟任三禾学武功,十分肯吃苦。

大姐黄雀儿更不用说。屋里屋外都是一把好手。

于是,泉水村人就发现,只有三个闺女的黄家日子过得分外红火,还融洽,黄老实一天到晚都是乐呵呵的。冯氏也经常满面笑容。

黄大娘轻易不敢像以前一样上门找茬,杜鹃姊妹长大了。都厉害的很,老大家再不是他们能辖制的了。

每当早晚,黄家院子里总传出娇笑和呼唤:

“爹,搬捆柴到灶屋里来。”

“娘,大姐,吃饭了!”

……

夏天在院子里乘凉时,时常听见黄鹂娇声问:“我要喝茶,谁给我倒?”

黄老实就高声道:“爹给你倒!你还要吃什么?爹一块拿来。”

杜鹃和黄雀儿:“……”

冯氏在厨房里接上就骂:“就你惯她!像什么样子?这几步路就不能跑了,你腿断了?”

一边骂还一边问“杜鹃,雀儿,绿豆汤冷透了,现在喝还是等下再喝?娘端出来。”

不等杜鹃二人回答,黄鹂就质问“娘,我是捡来的?”

隔壁林家人听得忍俊不禁,放声大笑。

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让人羡慕又眼红。

别人家的日子也好过,可谁家有这样温馨幸福?

就说林家,四个儿子大了,也得力了,家里就算不养猪也是肉食不断,更有房屋也翻新了,但还是没法跟黄家比。

因林春学出师了,林家有祖训:每一个出师的弟子,第一单活计就是把自家屋子翻新,并制作全套屋内家用物什,算是检验出师后的能力,也是招牌。

首先盖的是东西厢房。

林家老大秋生的亲事一直没着落,只要他的亲事定下,夏生跟着就要娶黄雀儿。这样,林家两个媳妇差不多一块进门。所以,林大头让儿子先盖东西厢房,并制作屋内家什,好给哥哥娶嫂子用。

除了筑墙基等工程请了人手,其他都是林春和夏生在父兄的帮助下,一点一滴拼凑起来的,前后共花了一年多工夫,东西厢房并屋内陈设全部完成。

林老太爷等人来看后,都震惊不已!

屋子外观大气,内部格局合理,正房、套间、隔间、客房、书房、杂物间、洗浴房、厨房、茅厕等,无不安置得妥妥当当。

其中家用器具更是各具特色:大的如床柜屏风等物,都雕刻各种草木鸟兽或山水,俨然艺术品;小些的如椅子板凳和盆桶等物,无不简便实用,足见林春用了大心思。

据林家一干人评论,林春如今的成就已经远超历代族人,只是火候略有欠缺而已。另外,夏生的石匠手艺显然也不是他师傅能教出来的,有了创新和发展。

这其中,有杜鹃的功劳。

林春每日忙着建屋子,每当累了或者有想法和疑问的时候,转身就去隔壁跟杜鹃探讨。

杜鹃总担心长大了不方便教他,然总也不能放下他,初中高中代数几何教完了,就教微积分、物理等。又把在大学里和社会上学的东西,想到哪教到哪,只要觉得对他有用。

如此一来,林春劳作之余,一天也要往黄家跑好几趟,或早或晚。

杜鹃看着他进步神速,不禁感叹天赋的奇妙。

像她自己,绘画天赋平平。早就教不了他了,只能给些见解和提议。她的天赋在舞蹈上,便是动作做的不到位,看上去也非常优美,浑然天成。当时老师都建议她选舞蹈专业呢,她没当回事。

而林春做木工的时候,常能极快地沉入相关境界,感受到花草的灵性自如、飞禽翱翔的逍遥、走兽的野性奔放、高山的沉静巍峨、流水的欢快奔腾,心随意动。做出来的东西都带有灵性,宛如艺术品一般。

因经常全神贯注,少年渐渐话语少了。总是一副沉思神情。看人与物也特别专注,形成独特的气质,目光仿佛能洞察人心扉。

房屋全部竣工后,杜鹃过来参观。

看着那些大气的床、柜、精美的屏风和墙上装饰,她忍不住羡慕道:“好嫉妒哦!恨不得我马上搬进来住。”

林春无声笑了,看着她两眼亮闪闪的。

杜鹃意识到自己这话有些不妥。却也没大惊小怪,她知道林春不会瞎说瞎想的,反而对他道:“这里面也有我的功劳的。我不管,将来你也要帮我造一栋这样的屋子,价钱还要便宜。”

林春笑着点头。十分喜欢她敲诈自己。

厢房盖起来后,衬托得林家上房老屋格外寒酸和小家子气。林大头便对四个儿子说。趁热打铁把上房也翻盖了吧。于是,林家兄弟又忙了起来,上房推倒了,院里堆满了木料和石料。

林家这样兴旺,还说他们日子不如黄家,不为别的,是因为这个家女人太少了,阳盛阴衰。

林家四个儿子,连最小的冬生都十一岁了,一个个都高大壮实,齐刷刷往那一站,跟一片树林子一样。虽然都很能干,各有活计做,但那些洗洗刷刷、烧锅捣灶的事就全都落在了大头媳妇身上。

四个儿子,每一顿至少都是三大碗饭,大头媳妇成天在厨房里忙,一煮就是一大锅饭,还要炒菜,整天忙得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另外还要洗衣裳。

也不知是不是受隔壁黄家三朵花的影响,林家四个小子都很爱干净,换衣裳可勤了,洗澡也勤快,然后他们的老娘就受罪了。

新房子盖起来后,这里里外外要收拾的家务就更多了。

有一次,大头媳妇上新屋子的阁楼拿东西,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摔坏了。这还是林春设计了木楼梯,要是还跟以前一样爬梯子,准要出人命不可。

出事后,林家日常运作就瘫痪了。

幸好林家兄弟常帮黄家干重活,积攒了好人缘,这就得到回报了:冯氏让黄雀儿过来照顾未来婆婆,帮忙煮饭洗衣忙家务,才撑过那段时间。

黄雀儿在林家的时候,让这个家焕发了不一样的光彩,以至于等大头媳妇好了,一家人都舍不得放她走。

经此一事后,林大头给秋生下死命令:年底要是他还选不到中意的媳妇,就先给夏生娶亲。

他能不着急吗?

瞧瞧隔壁黄家,院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天天吃的都不重样,娇滴滴的几个女娃喊爹娘的声音听得他心痒痒,黄老实的笑容让他嫉妒,连冯氏也越活越年轻;再瞧瞧自己这边,乱糟糟的,媳妇累得腰都伸不直了,越来越老相。

之前可不是这样的,之前冯氏哪比得上他媳妇年轻。

所以说儿子都是来讨债的!

他再不能等了,今年必须娶一个儿媳妇回来。

其实,村里盯着林家儿子的人非常多,连山外都有。

当厢房盖起来后,这一排三户人家,林家的大户形象格外凸显,上门提亲的就更多了,其中有一半是奔林春来的。

林大头得意之下,又十分烦恼。

ps:

感谢“aila305”投的粉红票。

感谢“安雀mm”、“enigmayanxi”打赏的两枚平安符,还有“aila305”打赏的和氏璧。原野接连收到和氏璧,很愧疚,亲真的太破费了!别再打赏了,不如去找自己喜欢的书订阅,的好书还是不少的。花钱定书,亲多了书看,也不至于为了等更着急。要是十分肯支持原野,就把粉红投给原野,也能让原野的粉红名次往前攒一攒。原野也不会因为你太破费而愧疚了。当然,粉红涨了加更也是一样的。还有,我有了存稿就算没有粉红也会加更的。今天三更,把两枚和氏璧的欠债都还了。

再次谢谢大家!

第169章受伤(aila305和氏璧加更)

二更求粉。

三月中的一个清晨,秋生一早就上山打猎去了,林大头帮媳妇挑水做家务,夏生在院里“叮叮当当”凿石板,林春自然埋首在木料堆里,一家人也就冬生闲些,在东厢书房写字。

这时,就听院外有女娃叫“杜鹃!”

“来了!”

杜鹃在隔壁脆声答应。

林大头探头朝院外一看,原来是桂香和槐花来了,背着篓子,想是喊杜鹃上山摘茶捡菌子呢,跟着二丫也来了。

紧接着,黄雀儿和杜鹃就从院里出来了。

姐妹俩一红一紫,都是一身利落打扮:头发用帕子包住了,收窄的袖口和裤脚扎得紧紧的,腰中也系着宽皮带,露出纤腰一把,十分窈窕;然下身自臀部至裤腿,却很宽松适宜,脚上穿着羊皮短靴。

黄雀儿身材纤细秀美,十四岁的杜鹃却比姐姐身材还要高挑,奶白色的面庞上,一双秀目清亮无比,不可逼视;樱唇比早春的杜鹃花还要娇艳,仿若涂脂。

林大头忙问道:“杜鹃,去摘茶叶?”

杜鹃朝他望过来,笑盈盈道:“嗳!”

正要走,黄老实从门内撵出来,对两闺女叮嘱道:“雀儿,你和杜鹃当心些。别跑远了,下午早些回来。”

闺女越大,他越不放心她们出去。

可是春耕了,他和媳妇要下地,就不能陪闺女一块上山了,每次出去。都要唠叨叮嘱半天。

黄雀儿安慰爹,说她和杜鹃又不是第一回上山,要他放心。

夏生听见黄雀儿的声音,忙扔下手中活计跑出来,对她道:“雀儿,等下我去接你。”

桂香和槐花听了一齐偷笑。

黄雀儿满脸飞红,白了他一眼道:“我就是采茶。下午就回来了,你白跑一趟做什么?家里那么多事呢。”

夏生就呵呵笑了。又叮嘱道:“那你当心些。”

望着雀儿的眼神亮得闪人。

林大头不禁打了个寒颤,心道:“死小子这样眼馋。也不瞧瞧地方,旁边还有人看呢。”

黄雀儿不好意思,转过脸去催着杜鹃,很快几个人就没入白茫茫的雾气中不见踪影。

在村子西头,她们碰见一群七八个小女娃。一人招呼道:“槐花,等你们呢,咱们一块。”

槐花就迟疑地看向杜鹃。

她和桂香、二丫一向跟着杜鹃姐妹的,然人多挤在一块。却容易摘不到茶。

一个叫青荷的女娃不悦道:“杜鹃不肯带我们?”

她也是林家的,是九儿的堂妹。

杜鹃本未在意,忽觉大家都看着她。遂失笑道:“都看着我干什么?这山又不是我家的。我还能不准你们去。咱们一块走吧。到了山上也是要分开的,不然挤一块采不到茶。你们要小心些,最好两个一起,注意不要走散了,回头有事找不到人帮忙。上回我跟我姐两个人,还差点走散了呢。”

说完一挥手。带头走了。

桂香快人快语,对青荷道:“我就说杜鹃人最好了。”

众女娃都笑了,遂一起跟上。

一路上,莺声燕语不断,给山野增添了一份别样景致。

槐花紧跟着杜鹃。

这几年。她一直跟杜鹃学习。

杜鹃本不想搭理她的,可她聪明。又肯下功夫,开始只是瞅机会请教识字。也不是整天缠着杜鹃,也有跟自己家识字的兄弟学,有特别不懂的,才来问杜鹃。来的时候,必定和桂香一块来。若遇见杜鹃忙,还会主动帮忙干活,然后才请教。

杜鹃见她如此上心,倒不好拒绝太明显。但她也不会像教林春和九儿一样准备教案,槐花问什么她就说什么。只是在解答的时候,稍稍引申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希望能对她有所启迪。

并非她刻意保留,在这深山古村里,女孩子学了书本上的东西,若是能通透还好,如不能通透,反而坏事。

像黄雀儿和黄鹂,杜鹃教的时候都很慎重,更何况槐花,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