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缘-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鹃心里直摇头,暗道还是年纪小,这爱炫耀的虚荣心改不了,当着槐花面,倒叫自己为难。又想,这人情有亲疏,自己跟槐花只能算认得,若是也给她带礼物,那岂不是全村的小女娃都不能落下?

这么一想,便心安理得了。

因点头道:“二丫也有一个。”

又把自己买不起,在外婆家要了些边角布料做荷包的经过说了一遍,省得人以为自己好有钱,这么大方。

桂香听了感激不尽,和杜鹃讨论荷包的样式、花色针线等小女娃的话题,又问山外都有什么。

她叹道:“往常我爹他们出山,也都买许多东西回来。可他们是大粗人,不像杜鹃你,挑的东西最合我们小女娃心意。杜鹃,你该多买些。你没钱,先跟你小姨借,等回来我再给你就是了。”

杜鹃听了哭笑不得,嗔道:“你真是富人家的娃,不知穷人家娃的苦。我怎么好意思跟小姨借钱?我又怎么知道你喜欢哪样东西?回头买的你不合心意,别人还以为我故意哄你赚你钱呢。”

桂香听了不好意思地傻笑。

槐花安静地听着,并未怎样。

因见厨房里就黄雀儿在忙,便问道:“杜鹃,你娘呢?”

杜鹃道:“我爷爷把我娘打伤了,躺着呢。”

这事也没什么遮着掩着的,杜鹃就不信她不知道。

槐花听了慌忙道:“杜鹃,我……我不该……”

桂香瞪了她一眼,道:“就你多嘴!刚才又不是没听大人说。”

槐花低声道:“我忘了。真的,杜鹃。我跟桂香就是想来瞧瞧你娘醒来了没有。刚才一说话,我就忘了这回事。”

杜鹃搓好了衣裳,站起身笑道:“这也没什么。反正全村人都看见了。桂香,我也不留你了,你看我还要洗衣裳呢。等我有空了再找你玩。”

桂香忙道:“我就是不放心婶子,才来看你。婶子没事,那你忙你的,我们走了。等有空的时候,咱们去挖野菜做饼子。”

遂跟杜鹃告辞。

第165章幸福的女人

白日里连闹两场,并未影响杜鹃家的温馨。

或者,是杜鹃姊妹竭力转圜,不想被扫兴的事破坏自家的生活。

晚饭的时候,任三禾跟黄老实在堂间,冯明英和几个侄女干脆把饭菜端到冯氏房里,一边吃一边陪她说话。

冯氏已经坐了起来,靠在床头喝汤。

她额上缠着红布。本来是用白布包扎的,黄雀儿说不吉利,因此便在外面加了层红布。

冯明英捧着饭碗吃着,瞄一眼姐姐,噗嗤一笑,道:“你这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做月子呢。”

杜鹃想起冯氏当年在山上生了孩子,孩子丢了,又捡了自己回来,其中种种苦楚,忙道:“娘就当做月子好了。娘以前日子苦,生娃的时候没好好养。如今我们都大了,正好借这次的机会,把那受的苦补回来。”

黄鹂急忙插嘴道:“娘,我已经好了。明天我就伺候娘。”

冯氏听了小闺女软糯糯的声音,心里也一软。

“好,娘就让你伺候。”

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眼神也很柔和,倒真像月子中的女人,散发着母性的温柔光芒。

冯明英看得一呆,羡慕道:“姐,瞧你三个闺女,多叫人眼红。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冯氏没吱声,小口喝着汤。

喝完了,把碗递给盯着她的黄雀儿,又接过杜鹃递来的帕子擦了擦嘴,才道:“我是没什么想不开的了。我都想开了。我告诉你,我今天一点都没怄气。”

似乎觉得这么说不太准确,又改口道:“有一点气,不过一会就好了。今个是我嫁到黄家来最舒心的一天。她爷爷砸我一碗,我才不难受呢。哼,让他砸!再闹,连他儿子也不认他了才好呢。”

说完。她往后一靠,长出了一口气,顺手还把凑在她身边讨好她的黄鹂搂进怀里。就跟抱着一只小猫似的,不停地摩挲她柔顺的头发。

杜鹃看着娘那慵懒惬意的神情,惊得张大小嘴儿。

若不是娘头上还捆着绷带。她都要以为她遇见喜事了。比如真的生了娃。还生了个男娃,以至于如此幸福。

对,就是幸福!

冯氏一向愁苦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神情。

都说幸福的女人从脸上能看得出来。杜鹃以为这话是真理。因为一个人幸福不幸福,是很难伪装的,心态会直接表现在脸上,哪怕你再会装都不行。

看不出来那是看的人眼睛不够毒。

冯氏还是那个冯氏,但她很明显解了心结,那份从容、满足和舒心,便立即反应在她的脸上。即便头上还带着伤,脸色也不好,但她的轻松和惬意却仿佛有感染力。令身边的亲人觉得亲切和安心。

杜鹃便对黄雀儿看去,发现她也惊喜地看着娘。

冯明英抱怨道:“哟,闹了一场,姐就跟没事人一样。早晓得这样,我就不出头了。村里人肯定在背后说我,说我像泼妇。”

事儿都过了。她才担心形象问题。

杜鹃一下子笑出声来,黄雀儿也忍俊不禁。

黄鹂安慰道:“小姨一点都不像泼妇,和气的很。”

冯明英听了,忍不住用手捏她小脸,“就你会哄人。”

冯氏白了她一眼。道:“爹把你嫁在这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帮你姐撑腰。你姐被人打,你当然要出头了。”

说得冯明英喷了一口饭,大家都笑起来。

开心地吃完后,趁着大家高兴,杜鹃问道:“娘,小姨,二月二那天,咱们要不要喊爷爷奶奶过来?”

冯氏道:“喊。不喊你奶还不蹦翻天了。”

冯明英道:“咱们喊咱们的,来不来是他们的事。真不来就算了。犯不着跟往常一样,把他们供着。我瞅他们就是不识好歹。哼,惹火了我,再去砸一回。这回把他瓦都给掀了!”

冯氏瞅了她一眼道:“你还砸上瘾了!才说怕人骂你像泼妇,说话也不晓得过过脑子。”

冯明英笑道:“我又没在外人跟前说。”

冯氏道:“黄鹂还小,回头不留心在外学出来怎办?”

黄鹂急忙道:“娘,我不在外瞎说。”

“嗯。”冯氏低头叮嘱她,“跟人说话要想着讲,不要抢着讲。娘这辈子就是吃了不会说话的亏。你别学娘。”

黄鹂乖乖点头。

说说笑笑的,等外面男人也吃好了,冯明英叮嘱大姐好好歇着,便和任三禾告辞了。

杜鹃要把娘当月子伺候,自然要在饮食上下功夫。第二天清晨,姐俩一齐在厨房忙开了。

黄雀儿一面煮油茶,一面擀饺子皮。

杜鹃则去园子里掐了些菠菜回来,做饺子馅儿。

她将洗净的菠菜在开水里捞一遍,然后挤出水,细细地切成碎末。接着又切了一小块肥瘦相间的腊肉。肥肉炸油,瘦肉切成肉丁。等油炸出后,才把腊肉丁下锅炒熟。

然后又炒了两个鸡蛋,跟碧绿的菠菜、粉红的腊肉混着搅拌在一块,盛了两大海碗,和黄雀儿开始包饺子。

灶上外锅里油茶已经煮好了,香气四溢。

油茶,本是杜鹃前世在皖北吃过的一种面糊状的浓汤,里面有千张、面筋、芝麻、花生米、海带,和搅碎的蛋花,吃的时候根据口味加油辣子。喝油茶,配上煎饺、包子等,可香了。

但她前世只会吃,不会做。

这时只好秉承“一法通,万法通”的饮食之道,根据想象和试验,自创杜氏油茶,口味倒也别具一格。

她先把花生煮熟,芝麻炒熟,和着面粉煮面糊。因为没有千张、面筋和海带,便把泡开的菌子撕成小条,再加些五香笋干代替。鸡蛋如今是不缺了,打两个鸡蛋搅碎了,再撒些细盐下去,那油茶味儿丝毫不比她前世吃的差。

有时她又用栗子粉或者豆粉或者玉米粉代替面粉。另加炒熟的瓜子仁,或者腊肉丁,根据食材变化做出各种风味来。

因为闺女的巧手,黄家连早饭都丰富起来,再不是千篇一律的玉米糊、玉米饼子。

黄老实经过昨天一场大闹。媳妇又被爹砸伤了。本来心上似压了块大石般沉甸甸的,哭丧着脸,然见媳妇和闺女们并没有受影响。他又是心里不存事的人,立即跟着高兴起来。

他见闺女早上蒸了饺子,十分高兴,笑道:“咱们把饭端你娘屋里陪她吃,不然她一个人闷。”

这是昨晚见她娘儿们一块吃饭热闹,才想起的。

杜鹃见爹能想到这个,巴不得,就跟黄雀儿动手,将油茶饺子。一齐找东西装了,父女往冯氏床前搬。

冯氏见这样,忙问道:“都弄这来干什么?”

黄鹂高兴地说:“陪娘吃。人多热闹些。”

她见姐姐们忙,便亲自用小木盆打了洗脸水,摇摇晃晃地端进房来给娘洗脸,还剥了根柳枝。蘸了盐让娘漱口,伺候得有模有样,十分尽心。

本来冯氏和黄老实早上都不刷牙的,因闺女刷牙,任三禾夫妻也刷牙。他们渐渐也跟着改了习惯。

才洗漱完毕,黄老实便搬了小桌子进来,放在屋子当中摆好,一边开心地对冯氏道:“雀她娘,杜鹃和雀儿包了饺子呢。等下你多吃些。”

说罢,见她洗了脸,忙顺手接过木盆端了出去。

看他们父女忙前忙后,都是为了迁就自己,冯氏将溜到嘴边的“费这事做什么”给咽了回去。又见黄雀儿和杜鹃各端着大砂锅油茶和一屉蒸饺进来,忍不住还是埋怨道“大早上包饺子,也不嫌麻烦。”

黄雀儿将饺子摆好,文静地笑道:“不麻烦。娘,我擀面皮可快了。杜鹃炒饺子馅儿也快。也没用别的,就打了两个鸡蛋,炸了点腊肉做油,菠菜馅儿的。”

冯氏听了心里一酸。

这点东西,要是以前也不能常吃,现在他们可是经常吃。

都是闺女聪明勤快,一春一秋养两季小鸡,一年喂两三头肥猪,家里鸡蛋和腊肉就没断过。依然还是玉米山芋等粗粮为主食,那日子却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顿顿饭菜都是花样翻新。

看着几个闺女,她满心感慨,真心觉得一般男娃配不上她们。夏生那小子捡了个大便宜,跟雀儿定了亲。杜鹃么,她可要好好帮她挑个人家。看林春长大好不好吧。不好的话,她也顾不得了,一定不能把杜鹃许给他。

正想着,她们姊妹已经装了一碗油茶来,又捡了一碗蒸饺放在床头矮柜上,让她自己吃。

黄老实父女也围坐在桌前吃起来。

老实爹一连吃了五个蒸饺,喝了一碗油茶后,在等待杜鹃帮他舀油茶的空儿,问黄雀儿道:“这饺子可有多的?送一碗……”

总算他还没笨到家,看见冯氏头上包扎的绷带,想起昨天的事,就说不下去了。

杜鹃忍笑,问道:“爹,送一碗给谁?”

老实爹不惯耍心眼,很老实地回答道:“我本来想说,要是有多的,就送一碗给你爷爷奶奶吃。算了吧,先不送了。”

黄雀儿微微一笑,和杜鹃交换了下眼神。

黄鹂则大力表扬老爹:“爹真好!”

冯氏瞪了小闺女一眼,对杜鹃道:“待会你捡一碗送去。”

******

晚上有加更。

ps:

感谢“小米020903”、“1968”、“长白山£雪”、“0953996203”、“aila305”投的粉红票票。

感谢“tantasyhu”打赏的平安符,还有“aila305”打赏的和氏璧。o(n_n)o谢谢!(真惭愧,存稿不多,这几天一直保持双更,就是用的存稿。因为原野有时忙,有时又卡文,不能保证每天都写出一定的字数补上,因此写顺了的时候,就攒一点备用。除了要预备粉红打赏加更,还有网站给本文上重要推荐位置的时候,就算粉红不够,原野也必须加更的,所以很紧迫。请亲们谅解,只要有可能,原野尽量双更。然后你们就期待我哪天突然抽风来个爆发吧!(*^__^*))

第166章乖顺的小堂弟(粉红40加更)

黄老实对冯氏咧嘴笑道:“雀她娘,你不气了?都怪我。我不答应杜鹃的亲事,爹就把气撒到你头上去了。”

杜鹃心想爹真是太实在了,爷爷岂止是撒气这么简单。

她也不会听冯氏的,真送饺子给爷爷奶奶。

当然,她也不会说恨爷爷奶奶,所以不送。

她对黄老实道:“爹,还是别送了吧。爷爷奶奶正在气头上呢,咱们越往前凑越惹他们生气。昨天的事爹都看见了,要是娘没去,哪会闹起来。”

黄老实听了连连点头,想起那情形,他还心有余悸。

杜鹃将装好的油茶递给他,又道:“等爷爷静两天,心气顺了,咱们要孝顺多少不能呢?何必现在凑上去挨骂。咱们是晚辈,被骂几句不算什么,可爷爷奶奶越骂越气,回头气坏了不是爹的罪过。所以说,爹这些日子也别往那边去了。”

黄老实喝了一口油茶,含糊道:“那就别送了。昨儿你爷爷可气疯了。我从来没见过他生那么大的气。”

看看冯氏又道:“害你娘也挨了打。这要是砸坏了可怎么得了哟!不去了,爹也躲几天再说。”

杜鹃道:“爹是该躲几天。我说句不该的话,爷爷要是气得火头上,真把爹打死了,我们跟娘指望谁去?那时候可不是随便人家欺负了。”

黄老实听呆了,觉得嘴里的油茶忽然没那么香了。

若是昨天以前,他也不会把杜鹃的话当数。

可经过冯氏受伤的事后,他想想便有些不寒而栗。

他胆子小的很,也怕死的很!

冯氏看着男人失魂落魄的模样,有些不忍,白了杜鹃一眼道:“别瞎说!你爷爷……”

她想说“你爷爷恨的是我,不是你爹。”

小黄鹂却抢着道:“怎不会?爷爷连娘都砸呢!”

冯氏瞪了她一眼,不许她说。

杜鹃笑道:“好好的,爷爷当然不会打爹了。就是娘。以前他也没打过呢。可这人要是气上来了,就顾不得想后果了,下手也没轻没重的。所以爹还是小心些。”

黄雀儿给爹搛了几个饺子,轻声劝道:“爹别怕。杜鹃就是提醒你一声,这几天爷爷生气。爹没事别去那边招惹爷爷。等过了这阵再说。”

黄老实听了坚决点头。他还想多活几年呢。

说话间,大家吃完,收拾碗筷桌子。

黄老实见闺女嘱咐娘安心养伤。忙也跟着道:“媳妇,你好好躺着,有什么事叫我去做。”

冯氏一向跟他说话都是带呛的,今天却很温顺地点头。

因为爷爷那一砸,杜鹃姊妹格外齐心乖顺,冯氏也收敛了些脾气,黄老实一直都很“老实听话”,黄家日子越发温馨美满。

杜鹃用尽心思变换花样,帮娘调养身子。

这日上午。黄家杀了一只鸡,杜鹃正在厨房忙,忽听黄鹂在院门口低声跟人说什么。探头一看,却没看见人。

她疑惑地出来问道:“黄鹂,跟谁说话呢?”

黄鹂拦在院门口,道:“小顺。”

杜鹃见小顺徘徊在院外。低着头用脚在地上踏来踏去,仿佛踩蚂蚁,又不时抬头望一眼黄鹂,她手上正拿着一块吃了一半的玫瑰酥,细细地咬。

杜鹃一下猜中小妹子馋人的心思。不禁满头黑线,沉脸道:“黄鹂,给弟弟吃一块。”

说完,从她胸前口袋里掏出一块用油纸包的酥饼,对小顺招呼道:“小顺,来拿着。”

小顺却站着没动,瞥了一眼黄鹂,又低下头去。不走开,也没露出垂涎欲滴的模样。

杜鹃咧咧嘴,看来小妹子的威风比自己还大。

她便将那酥还给黄鹂,命令道:“送去给弟弟。”

黄鹂接过去,却不愿意送,没好气地喊道:“喏,给你!你自己不来拿,还要我送?”

小顺也没装模作样,走过来接了,道:“多谢黄鹂姐姐。”

又抬头喊一声“杜鹃姐姐。”

杜鹃见他精神头不大好的样子,疑惑不已,一边掏出手帕给他擦手,一边柔声问道:“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家里……爷爷好了吗?”

小顺咬了一口酥饼,摇头含糊道:“没好。睡着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