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缘-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氏对着杜鹃发怒道:“我不就是这样想的!每回都在你先喂她。可这死丫头就是不肯吃。死丫头,比鬼都精,吃不到就不肯使劲儿。那怎么到你林婶子怀里就肯吃了?”

杜鹃被她骂得汗颜不已。

她不是婴儿,当然不会凭本能行事;但她又没生过孩子,并不知道产妇哺乳的知识,觉得没奶还吃什么,谁知道还有这窍门。

于是,她认命地叼住母乳大力吸起来。

吸的时候闭上眼睛,来个“眼不见为净”!

若是冯氏有了奶,林大头求亲的算计暂时就会落空,好歹她也能获得两年的喘息机会,等长大些再看情形应对。

小林春见杜鹃吃奶,伸手大叫,就差没说“我也要”了。

大头媳妇灵机一动,忙把儿子也塞给冯氏,道:“让我儿子也帮你吸吸。这娃儿真怪了,好喜欢你家花儿,见了她就往上凑。”

冯氏忙接过去,把另一边胸脯也露了出来,那林春欢喜地抱住就啃。

吃两口,停下来看向杜鹃。

见杜鹃闭眼只顾吃,忙又转脸埋头苦干,生恐落后了。吃的时候还不忘斜着眼睛瞟向杜鹃,引得冯氏和大头媳妇忍俊不禁。

杜鹃还不知道呢,听两妇人说笑,忙睁开眼睛看过去,果然那吃货抱住冯氏一边胸脯卖力地吸得有滋有味,好似每一口都能吸出乳汁来一样。

杜鹃看得心里直抽,心道明明什么都没有,你凑什么热闹?

小林春见杜鹃停下来,忙也停下来,笑嘻嘻地看着她。

杜鹃心想,抓一个免费劳动力也好,没准那奶今天就有了。想毕,忙又转头用力吸吮起来。

小林春不负她望,也跟着吸吮起来。

杜鹃也斜眼看着这娃儿,实在被他逗得忍不住,嘴里含着乳|头呵呵笑起来。

冯氏嗔道:“好好吃,笑什么?”

语气虽凶,面上却是很宠爱的神情,她也觉得这娃儿实在讨人喜、可人疼,怨不得见的人都夸。

大头媳妇也赞不绝口。

冯氏让两娃儿吸了会,才放过他们,递给大头媳妇喂奶,一面和她说起洗三的事来。

原来今天是杜鹃的洗三日,昨天就去请村里的王婆婆了,冯氏娘家和婆家的人也都要来。

快晌午的时候,黄老实才领着岳父岳母、大舅哥两口子和小姨子进了泉水村。

他们赶着两头毛驴,每头驴身上都驮着两只大竹篓子,另外黄老实和大舅哥还各挑着一副担子,冯母和儿媳妇胳膊上都挽着篮子,兴兴头头地走着,见人就打招呼。

一路上,村人都羡慕地看着他们,小娃儿们还跟着撵到黄家来了。

黄老实的小院顿时热闹起来。

先已经来了些人,都是村里的和黄家人。冯氏在床上躺着,黄老实没回来,只有黄老实的爹在外照应。他也是个嘴笨的,因此总觉得缺少些喜气。这娘家人一到,那气氛立即就变了。

众人迎上来招呼、寒暄。

黄老实和大舅哥冯兴发歇了担子,顾不得喘口气,就忙着把驴背上的东西往下卸。

看着郎舅两个搬得很沉重的样子,有那好奇心强手快的掀开篓子,只见花花绿绿的棉布、绸布、针线、衣物和鞋帽等,另外的篓子里有白花花的肉和猪板油,又听见其他篓子里鸡鸭“嘎嘎”叫,众人都看直了眼,无不咂舌。

山外,在山里人心目中代表的是繁华的世界,就算冯家在山外也是升斗小民,那也比山里人有见识,比山里人富裕。

这些东西里面,肉和鸡鸭还平常,反正山里人都养猪养鸡的,就那些布什么的,还有糖和点心在山里可是稀罕物。

这山里连集市都没有,轻易买不着啊!

大家看这些东西的眼光无不带着艳羡。

黄老实嘴巴龇得像荷花,卖力地喊弟弟:“老二,帮哥一把,把这抬进屋去。太沉了。”

黄老二也高兴,答应一声挽起袖子就帮着抬。

黄老爹则把亲家翁和亲家母往屋里让。

***

晚上还有一章。谢谢亲们支持!

第014章两亲家打擂台

更新时间2014…3…1220:54:26字数:2421

谢谢各位亲的鼓励,再求点击推荐票评价票,喜欢的话顺手收藏养肥呗。今后会尽量每天两更的,各位的鼓励就是动力!

******

亲家翁叫冯长顺,身形高大,是个直脾气刚硬的。冯氏的性子就从他传来。自他进门后就一直打量,把院里屋里的人都过了一遍,发现亲家母不在,脸就沉下来了。

他便笑问黄老爹:“怎不见亲家母?”

黄老爹面色便有些尴尬,因老婆子跟大儿媳妇赌气,说不请她她就不去,如今人家娘家人来了,这话可不能说白了。因此笑道:“家里还有些个事,她要忙完了才能来。”

冯长顺却是了解内情的,一路上早从女婿口中得知婆媳俩吵嘴的事。

为的是黄大娘来到儿子家,见了冯氏第一句话就没好气地说:“又生了个女娃!”冯氏心里正难受,回了一句“你老人家看不上就走。”于是黄大娘就气得出来了,站在外面数落。

冯氏受不了她说“攒了多少鸡蛋拎了来看”“好心不得好脸”等语,把那篮子鸡蛋塞回给婆婆,说她不敢吃。婆媳二人就这样闹僵了。

并不是黄老实多嘴搬舌,这话被他岳父套出来的。

冯长顺本没太大气性,他不知闺女丢了儿子,因此觉得她跟婆婆顶嘴是不对的。但眼下冯家人来了,黄大娘还不露面,他心里就不高兴了。

这时,冯婆子和儿媳妇杜氏、小闺女冯明英进房去了,冯长顺大马金刀地往堂上一坐,淡笑道:“亲家母有什么事这么忙?秀英生了三天,忙得都没空来一趟?”

他这是拿话诈黄老爹,心里还抱一线希望,希望亲家母只是暂时有事回家去了,或拿东西,或者干什么去了,等会还是要来的。

谁知此话说中了真相,黄老爹不免面色尴尬。

冯长顺见亲家母居然真的没来,不禁大怒。

那凤姑却是个有眼色的,端了两碗茶出来,放在桌上,笑盈盈地招呼道:“亲家大伯尝尝咱们山里的野茶。这是今年才摘的尖儿呢。”

先岔得冯长顺话头顿了一下,然后立即转身对黄老二使了个眼色,又走到他身边,捏了捏他的手。

黄老二一点也不二,机灵的很,忙就对冯长顺赔笑道:“冯伯伯,我娘前个晚上就来过了。也不知嫂子说了些什么话,两人拌了几句嘴,拿来的鸡蛋嫂子也不要,给推回去了。我娘回去哭了半夜呢!”

冯长顺听后面皮抖了抖。

房里冯氏则气坏了:什么不知说了什么?自己婆婆的脾气还不知道,那一张嘴,一点事能反复说上几十遍。黄老二明明就是知道,话里话外却怪自己这个当大嫂的不对,把婆婆赶走了。

她虽然厉害,却性子刚硬,不惯跟人斗嘴斗心眼的,心里明明不服,却说不上来;今儿来的人多,又不能冲出来理论,直气得胸膛起伏。

冯婆子和她嫂子杜氏忙安慰她。

堂屋里,冯长顺猛一拍桌子,大声道:“这事我闺女不对!对不住亲家了。生了个女娃子,婆婆不喜欢,说两句都不能说了?没本事生儿子,怪哪一个!”

扬声冲房里喊道:“老婆子,你出来!闺女做错了,说不得只好咱舍了这老脸不要,去求求亲家母,磕个头赔个罪,好歹别生秀英的气了,看在我们两个老不死的面子上,过来坐坐,也省得左邻右舍看笑话。谁让我当年自己找来,把一块肉扔到这山旮旯里呢,也不能就不管了。嫁出门的闺女泼出门的水,往后秀英还要靠黄家照应。别再弄得没人管没人问的,把娃生到山上,叫狼叼去了不是造孽!”

这明着赔罪,暗着问罪的话并不深奥,黄老爹和黄老二两口子都听懂了,不禁脸色难看;村人也都听懂了,一个个眼中却闪出兴奋的光芒,觉得有好戏看了。

房间里,冯氏心一抖,眼睛蓦然就红了。

不是因为爹的关心,而是那最后一句“叫狼叼去了不是造孽”的话,正戳在她心窝,针扎似的疼。

她嫂子杜氏忙低声安慰她。

冯婆子就从房里出来了。

跟丈夫不同,她身材娇小,是个精瘦的小老太太,言语也不多,凡事都听老爷子的。

于是,冯长顺和冯婆子就带着儿子冯兴发出门往黄家老宅去了,黄老爹父子都陪着。

那些想看热闹的村人,不好紧跟着去,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嘴里互相说着不相干的事,却把眼睛望着这群人,慢慢往黄家老宅靠近,等着看热闹。

凤姑紧走两步,一边笑道:“亲家大伯和大娘慢些走。我先回去跟娘说一声,客人来了,准备茶水。”

冯长顺对冯婆子使了个眼色,冯婆子忙赶上去牵住她手,笑道:“咱们一块走。都是自家人,客气什么。也不用喝茶,待会叫了亲家母来这边给花儿洗三。这都晌午了,不好再耽搁了。”

凤姑无法,只得跟着他们走。

再说黄大娘,她自那天晚上被冯氏气回来后,絮絮叨叨两天了,总是说自己好心没好报,大儿媳不把她这个婆婆当数。

今日新生儿洗三,儿媳妇娘家人要来,她做婆婆的一定要去的,不然人家要说闲话的。

可是,儿子儿媳妇不来请,她如何肯低头!

于是赌气不去。

冯家人进村的时候,动静挺大,她在家听见了,以为儿子肯定要过来请她。谁知左等右等,也不见人来。

她一肚子火没处发,对黄老二一双儿女道:“不叫咱,咱不稀罕去!哪怕从此不来往,我还省了鸡蛋呢,留着咱们自己吃。”

一边说,一边果真去厨房,一气打了八个荷包蛋。

给孙女大妞盛了两个,孙子小宝盛了三个,她自己盛了三个,因今儿太阳好,祖孙三人便搬了小板凳坐在院子里边吃边说笑。

黄大娘吃着鸡蛋,觉得心里解气了许多。

这情形就被刚赶来的冯长顺等人看见了。

黄大娘直觉不妙,惊慌地站起身,想要把孙子孙女带回家,可是那腿就跟被人钉住似的,挪不动。

主要是看见亲戚上门,不去迎,反转身就走,没那个道理不是。

于是,大家便看家祖孙三人碗里的荷包蛋了,一个个脸色都难看无比。

鸡蛋不是什么金贵东西,但在山里却有不同的意义。

因为这里没有集市,等闲东西都难换成银子,寻常人家买东西走礼等,都是以物易物,其中鸡蛋最是流通多的。

大家攒着鸡蛋当大用,很少有人家这样放开肚吃的,除非是女人做月子。就算小宝是小娃儿,一日蒸一个给他吃顶天了;这么一碗吃三个,不年不节,又没有喜庆事,还真是有些打眼,偏那边大儿媳妇正做月子没人理呢。

冯婆子看着大妞和小宝,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再想一想外孙女黄雀儿,跟他们比就像个小蓬头鬼,脸就垮下来了。

她觉得,就算不管儿媳妇,亲孙女怎么也不顾呢?

大儿子去岳父家报喜了,那一大一小居然没人管,当婆婆的还不如隔壁邻居有良心!

冯长顺直勾勾地盯着黄大娘半响,才笑问道:“亲家母好!吃鸡蛋呢?”

真够忙的!

第015章和前世一样的古村

更新时间2014…3…1312:17:12字数:2279

黄大娘“呃、啊”两声,不知如何接嘴。

当着亲家两口子的面,黄老爹自觉丢了脸面,上前抬手打落老婆子手上的碗,吼道:“吃!你还有心思吃?那边忙得跟什么似的,你收拾好了不过去帮忙,倒在家煮鸡蛋吃。”

那粗瓷碗却结实的很,落地后打了个旋儿,居然没碎;就是里面还有一个荷包蛋没吃完,摔得稀烂,黄白相间,引得几只老鸡一窝蜂跳过来抢啄。

黄大娘脸色顿时难看无比。

院外可是有好些村里人朝这边看着呢,指指点点,脸上充满好奇。

一进院,凤姑见公爹脸色就知不好,早抢步上前,一手一个,牵了两个娃儿进东厢去了,免得他们跟着遭殃。

黄老二急忙笑着打圆场,招呼冯长顺进上房去坐。

冯长顺见亲家公和亲家母僵立着,鼻子里轻哼一声,笑道:“亲家公别发火。也难怪亲家母疼孙子,黄家就这棵独苗,当然金贵。唉,我秀英肚子就不争气……

冯兴发生气地接道:“妹妹又不是没生过儿子。生了两个呢,也没见人稀罕。”

下句话没说出来,稀罕能养死了?

他年轻气盛,口气就冲了些。

黄家父子脸色又变了。

黄大娘总算也回过神来,忙不迭地向亲家澄清自己:“……我一听老实说儿媳妇生了,我就提了一大篮子鸡蛋过去了。——我攒了许多天都没舍得吃呢!原来打算留那伺候她的,可儿媳妇生了女娃心里不好过,拿我撒气……”

反反复复把当晚的话拿来说,说冯氏如何顶撞她,赶她走等语。

黄老爹不住呵斥她,一边将冯长顺等人往屋里让。

一时进了上房,推推让让的都坐下了。

冯长顺便郑重对黄家老两口赔罪,又问闺女每年可少了二老的奉养口粮,逢年过节过生日有没有送肉和鸡蛋来等等,一句话,就是问他闺女可有亏待二老的地方。

黄老爹和黄大娘尴尬万分,忙说没亏待。

这个大儿媳虽然不得二人喜欢,却要强的很,该给的东西、该尽的礼数一点不落,叫人没话说。

冯长顺看二人的情形,心里就有数了。

他知道自己闺女,好胜要强,最听不得婆婆嘴碎,因此宁可不沾他们,明明孝顺了却在公婆跟前也不落好;比不得小叔子和弟媳妇,一双儿女就被两个老的养着,忙的时候二老还时常帮他们干活、煮饭什么的,却在外到处夸小儿子媳妇贴心。

他便长出一口气道:“这就好,这就好。她要敢不孝顺,我打断她的腿。不过秀英嘴笨,不会甜言蜜语哄人,我也不会教她这个,亲家多担待些吧。”

他并不是上门来吵架的。

闺女嫁来了黄家,隔得又远,自己想照应也照应不到,还得靠黄家照应。

黄老爹无话可说,唯有干笑,觉得山外人就是圆滑,这话是怪黄家没好好待他闺女呢。

黄大娘却一直对冯婆子表白,说她没亏待大儿媳,如何对她好,等等。

冯婆子静坐微笑,并不说话。

冯长顺笑道:“真是感谢亲家母。我那年进来收山货,瞧女婿人老实,黄家也是实诚人家,觉得把闺女嫁进来肯定没错,这才结了亲的。既结了亲,秀英可不得靠你们照应!这里隔着山外百八十里地,她要有个好歹,我们就算得了信儿,赶来也是一两天后的事了。只能求亲家照应些!”

不然他有什么法子?

因此心里着实后悔,觉得这门亲结错了。

奸猾的固然不可靠,老实人也未必就可靠。或者说,不是不可靠,而是靠不上。

没气势和担当,怎么能靠得上?

黄老爹和黄大娘再次被他说得无话。

黄大娘心里隐隐不安,觉得儿媳妇在山上生了娃,独自挣扎到天黑才回来,自己见面就埋怨她又生了个女娃,似乎是有些不近情面。

但当着亲家的面,她是万万不会认错的,因此反复说自己把秀英当亲闺女待,还一件件举出例子来,往常日子里给了大儿媳多少东西,帮她干了多少活等。

冯婆子听了忍无可忍,听她说的,好像贴了多少东西给大儿子一家,怪不得闺女不敢沾她。

冯兴发忽然起身道:“爹,我先过去了。看妹妹家有什么活计,能干的赶紧帮着干了,明儿还要赶回家呢。”

说完转身就走了,也不跟黄家父子打招呼。

冯长顺年纪大些,于人事上老道些,不想把事闹大,便就势下坡,请亲家母过去给孙女洗三添盆。

黄老爹这才松了口气,忙站起身,催黄大娘抓两只鸡、捡五十鸡蛋,自己陪着冯长顺两口子就先走了。

黄大娘也一心想在亲家和村人面前挽回面子,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