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缘-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倒攒了不少粪,用来培养她的向日葵。

她在院墙根下种了十来棵向日葵。

当时也被冯氏骂了一顿,说一院子的鸡,这东西肯定长不起来。于是,她又看着鸡,不让啄向日葵。

唉,她是真心觉得乡下不好混,至此方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内涵。

好在小鸡死了五只,余下的终于长大了;向日葵也垂下沉甸甸的大葵花盘子,快要收了。

这番成果的影响,就是冯氏认可了两姐妹的作为,不再骂她们不干正经事了。黄老实下地干活也带个篓子兜小鱼。

且说眼前,杜鹃和黄雀儿将小鱼收拾完毕后,黄老实也将院子里的东西都搬完了,冯氏也恰好喊吃晚饭了。

于是,黄老实笑逐颜开地坐到了桌子上方。

这时候,他是最有一家之主形象的。

杜鹃和黄雀儿则像小鸟般,在堂屋和厨房间飞来飞去,帮着冯氏端饭菜、拿碗筷,很有劲头,并不觉辛苦。

冯氏不放心,高声阻止道:“杜鹃,你搁那。把碗打了,看我不打你。”

杜鹃笑嘻嘻地不理她。

全摆好后,共四个菜:一碗红辣椒炒秋茄子,一碗蒸水蛋,一碗韭菜煎鸡蛋,一碗菌子。

当下,黄老实在上,冯氏在下,杜鹃和黄雀儿在左,大家坐定开吃。

冯氏将那碗色泽金黄,如同果冻布丁一样的蒸水蛋直接搁到杜鹃面前,“先把蛋吃了,再喝玉米糊。”

杜鹃点头,用木勺从蛋中间一划两半,示意黄雀儿,“姐姐,我俩吃。这是头生蛋呢。”

黄雀儿便凑近了和她一块舀着吃。

这场景已经不是第一回了,冯氏看了也喜欢。

黄雀儿毕竟是她的亲闺女,若杜鹃霸道、吃独食,只怕也不得她这样偏爱了。

黄老实先搛了一大块韭菜煎蛋送进嘴,吃了,满意地长出了口气,笑道:“剩下那些母鸡过些日子也该下蛋了。都养了这么多天了。”

杜鹃三两口把自己那一半鸡蛋吃了,这才端起玉米糊,故作凶恶地说道:“它们要是不下蛋,就杀了吃。省得白费粮食。”

黄老实一听,忙对冯氏道:“她娘,咱把那公鸡杀一只吧。留着没用,还老打架。”

黄雀儿和杜鹃不禁相视一笑。

ps:

谢谢“1968”的平安符和“may妹妹‘的香囊。今天有三更呢!

第073章好日子天天有(二更)

冯氏瞪了男人一眼,道:“那公鸡我准备用来换盐的。”

外公带来的盐早吃完了。

黄老实立即耷拉下脑袋。

冯氏冷笑一声道:“你不是会送么?都送给你爹才好。”

杜鹃见气氛要变,急忙转移话题,对冯氏道:“娘,地里活计都忙完了吧?从明儿开始,你就专门上山捡菌子。我好喜欢吃菌子呢。”

要说这山里,杜鹃最喜欢的就是菌子了。

地道的山珍,虽然是素的,没肉的时候完全可以拿它来当肉填补空虚的肠胃,怎么吃都吃不厌。

要说菌子烧出来的卖相一点都不好,不像杜鹃前世吃的香菇,圆圆的很完整;这菌子晒干后,很容易碎,一小块一小块皱巴巴的好像破烂碎布。

但是,只要桌上有这道菜,杜鹃必定胃口大开。

她跪坐在长板凳上,胳膊伸老长,一个劲地往碗里搛菌子,好像怕搛少了,等会再来搛就没了一样。其实她是怕费事再搛,胳膊伸着很难受呢。

黄雀儿就抿嘴笑了。

冯氏也忍不住笑了,嗔着她道:“少搛些。又不是没了。”

隔了会又道:“你想得倒好,那也要山上有才成。到处找,可不容易。我还要打板栗和榛子呢。去年你外公就没进山。今年要多准备些山货,等过年时候,送些出去。”

山里人,走人情就指着这个了。

过日子也指着这个,没菜的时候能凑一碗菜,没粮的时候还能填肚子,所以秋天收山货跟种地一样重要。

黄雀儿往杜鹃身边移了移,凑在她耳边嘀咕了两句。

杜鹃笑着连连点头。

冯氏仿佛知道她们说什么,把脸一放。对黄雀儿道:“你要敢带着妹妹上山去,我打断你的腿!你当那是好玩的?就不说狼了,踩上条蛇你就要死了。”

黄雀儿低头不敢吭声。

她刚才的确跟妹妹说。等哪天她们上山掰笋捡菌子。

杜鹃急忙道:“姐姐是说等长大了上山。娘,等我和姐姐长大了。帮你砍柴、捡菌子、摘茶叶,还能挖草药卖钱呢。”

冯氏瞅了她一眼,“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道:“那我就等着了。别真能干活了,叫你又不动了。”

黄雀儿和杜鹃就笑了起来。

大多小娃儿总是贪新鲜的,等真长大,就怕劳累了。

杜鹃又对黄老实道:“爹。你也加把劲,把地里的活计做完了,跟娘一块上山去弄山货。任叔就喜欢吃菌子烧肉。你多弄些,等冬天的时候。我找他要些肉来烧笋、烧菌子、烧栗子。”

她总不忘给老实爹的前面吊根“胡萝卜”。

冯氏沉脸道:“不许跟你任叔要东西。”

杜鹃忙道:“我又不白要,我喊他吃饭。”

黄老实连连点头道:“对!不白要,不白要。”

他无限怀恋去年秋天的日子。

那时任三禾把猎物拿来,媳妇贴补些山货烧了,大家都吃得欢喜。那日子过得。那才叫舒坦。

冯氏没理他,却问黄雀儿:“剩下的盐都倒盐罐子里了?”

黄雀儿点点头。

迟疑了下,又道:“大妞姐姐前两天来借了些。”

冯氏脸就沉了下来。

婆婆那边来借盐也不止一次了。

杜鹃吞下嘴里的粥,靠近冯氏小声问:“娘,咱们攒了许多鸡蛋。要是奶奶来借鸡蛋怎办?”

一脸不放心的模样。

冯氏听了把眼一瞪,道:“不借!谁家没鸡蛋?”

杜鹃却不管,神秘兮兮地对她建议道:“娘,咱们煮些茶叶蛋吃吧。吃到肚子里,家里就少些了。我就跟人说,我家的母鸡还没开窝。”

冯氏见她明明想吃茶叶蛋,却说孩子气的话,忍不住好笑。不过,杜鹃的话倒提醒了她:有这么多鸡蛋,为什么不煮了吃?

不吃等婆婆来要不成!

于是,她故意板脸道:“你想吃,娘晚上就煮。别扯那些话,叫人听见说是家里大人教的。”

杜鹃大喜,和黄雀儿相视而笑,在桌下握手相庆,一边点头道“我不说”,一边又对黄老实道:“爹也不许说!”

这桌上,就老实爹最不靠谱。

黄老实听媳妇说晚上煮茶叶蛋,那真是喜出望外,忙应承道:“不说,爹不说。咱家母鸡好些都没开窝呢,哪有鸡蛋。”

这下,冯氏母女三人都笑了。

一时间,大家精神振奋地吃完,各干各事:黄雀儿收拾碗筷洗碗;黄老实则用大扫把扫场院,因为鸡已经进笼了;冯氏和杜鹃去房里捡鸡蛋,

鸡蛋装在一个细蔑篓子里,放在冯氏床头。

“煮多少?”杜鹃问。

“煮……四十个。”冯氏心里默算了下答道。

“煮五十个吧。”杜鹃嫌少,“我想送些给任叔。”

冯氏没吱声,低头数起来。

娘俩捡了五十个红皮鸡蛋端到厨房。

见黄雀儿已经手快地把碗洗好了,杜鹃立即脆声道:“爹,喂猪了。”

黄老实忙扔下扫把进来,把一桶洗碗水拎了出去。

这里,冯氏就下汤料,除了茶叶、盐和酱,还有一种香叶,也是从山上摘来的。山里买不到酱油,用的都是自家晒的豆瓣酱。

杜鹃和黄雀儿清洗鸡蛋皮。

洗好就下锅了。

黄雀儿在灶下烧火。

冯氏吩咐道:“火小些烧。大了把蛋煮破了。”

黄雀儿答应一声,用小小的火烧着。

冯氏和杜鹃靠在灶边等。

约莫觉得差不多了,冯氏便道:“好了。”一边揭开锅盖。

杜鹃急忙端了个小凳子往灶边一靠,站了上去,手扶着灶台,问道:“娘,煮好了?”

冯氏摇头道:“等明早再吃。我先敲一遍。”

说着,用竹笊篱捞起鸡蛋。倒在小筲箕里。然后拿起一个鸡蛋,在锅沿边轻轻敲打,边敲边转动鸡蛋。

黄雀儿也起身来看。

杜鹃忙问道:“这么敲干什么?”

冯氏道:“把鸡蛋敲裂了壳。放在汤里焖着,容易进味。”

说着。把鸡蛋递给两闺女看,果然上面呈网状裂纹。

杜鹃和黄雀儿恍然大悟。

冯氏将每个鸡蛋都敲了一遍,再丢进茶叶汤里,盖上锅盖,拍拍手道:“好了。雀儿把灶洞里火灰拢拢。不要添柴了。就这些底火焖到明早,那味道才香。”

黄雀儿忙答应。

杜鹃意犹未尽,问道:“娘。这茶叶汤明儿就倒了?那不可惜?不如煮些别的。”

冯氏道:“煮什么?”

杜鹃想,卤肉最好,就是没肉可卤,便道:“煮些栗子吧。”

冯氏想了想。觉得可以试一试。不说别的,那汤可是加了酱和盐的,丢了实在可惜。

于是,杜鹃又争取到一样零食。

当下,大家又各处收拾一遍。方洗完心满意足地睡去了。

第二天清早,冯氏捞起茶叶蛋,果然又煮了些栗子。栗子都用刀切开一个小小的口子才丢进汤,便于入味。

她捡了十个茶叶蛋出来,用个小篮子装了。让杜鹃送去隔壁林大头家。

大头媳妇给杜鹃喂奶的恩情,她一直都记着。

杜鹃也是这么想的,忙提了那鸡蛋飞跑去隔壁。

林大头一家正在吃早饭。

杜鹃笑弯了眼睛,挨个叫了遍人,再把茶叶蛋送上。

秋生兄弟几个大喜,当即丢下碗,各自拿了个鸡蛋敲打、剥壳。

杜鹃见林大头也伸手拿鸡蛋,忙道:“大头伯伯不许吃。”

林大头愕然道:“怎么不许我吃?”

秋生故意问道:“杜鹃,十个蛋,怎么分?”

杜鹃一本正经地说道:“秋生哥哥和婶子都分两个,夏生哥哥和林春哥哥分三个,大头伯伯没有。”

秋生和夏生哈哈大笑,林婶子也忍俊不禁。

林大头黑了脸,郁闷地问道:“杜鹃,大头伯伯哪得罪你了,这么讨厌我?”

他就不信了,小时候的事杜鹃能记得。

杜鹃的确记得,却不能说出来,因而一扬小下巴,神气活现地说道:“就不喜欢你!一辈子讨厌你!”说完往林婶子身上一靠,甜甜道:“喜欢婶子。”

大头媳妇一边笑,一边搛了块腊肉喂给她吃。

秋生和夏生则笑得前仰后合。

若是别人这样说他们爹,早扑上去就揍了。然杜鹃那小模样只让他们觉得好玩。甚至,看着爹吃瘪的样子觉得幸灾乐祸。

林大头见了忍无可忍,用筷子敲夏生的脑袋,怒道:“死小子,人家讨厌你爹,你还笑得出来?”

夏生双手捂头躲开,嚷道:“妹妹怎么就只讨厌你?你肯定干坏事了。”

林大头怒道:“老子干什么坏事了?”

父子俩吵上了。

最有趣的是小林春,他先跟着干笑了两声,趁杜鹃和娘说话的工夫,从桌子底下悄悄递了个茶叶蛋给爹,示意他藏起来,等妹妹走了再吃。

林大头感动万分,觉得小儿子就是好。

林春且不吃鸡蛋,却爬下凳子,对杜鹃道:“杜鹃,来,我拿好东西给你。”牵着杜鹃的手往外跑去。

大头媳妇见他那架势,便笑道:“什么好东西,不就是山芋。秋生,你去灶洞里掏出来。别让春儿弄一脸灰。”

秋生一边咬鸡蛋,一边忙忙地去了。

林春果然带着杜鹃来到厨房,往灶门边摸去,“娘烧了山芋。这个不黑。”

原来杜鹃喜欢吃烤山芋,便让黄雀儿煮饭的时候把山芋塞在灶洞里烧。却总是烧得跟焦炭一般,黑乎乎的,吃一手黑灰。

林春说这个不黑,也不知怎么回事。

林春在灶洞后坐下来,双手费力地端起火钳去灶洞里掏山芋。

秋生从后边赶来,道:“让我来。你把头都要钻灶洞里去了。”

说着上前拽起林春,单手接过火钳掏摸。

果然从灶洞里刨了两个山芋出来,外皮的颜色一点没变,还是原来红色的皮,就是有点发皱。

秋生用手使劲拍打两下,将灶灰拍干净了,才递给杜鹃。

杜鹃接了过去,还温热的,因问道:“这熟了吗?”

秋生道:“熟了。你捏捏,都软了。”

三人一路说着,回去堂屋。

ps:

谢谢“may妹妹”和“净?莲”的平安符,还有“1968‘的香囊,还有“h‘打赏的黄金猪;

还要感谢“糖小妖”和“may妹妹”投的粉红票票,谢谢大家!

下更晚十点。

第074章家贼猖獗(三更)

见杜鹃好奇地端详那山芋,大头媳妇笑道:“夏生和春儿淘气,把山芋放灶洞里烧。火大了,烧得漆黑。我就教他们:等饭煮好了,火灭了,再用热灰把山芋埋起来。到第二天早上,那山芋就熟透了。省得像他们烧得那样,跟个黑炭似的,吃一手黑。”

杜鹃听得两眼发亮,道:“真的?这样能熟?”

大头媳妇道:“能熟。这慢慢捂熟的,还香呢。”

林大头不屑道:“烧山芋有什么好吃的!吃了净放臭屁。真要想吃,洗两个切成块,煮饭的时候贴在锅边蒸,不比烧得好?”

杜鹃白了他一眼,固执道:“就要吃烧的。”

真没见识!

这世上有一样东西,闻着比吃着香,那就是烤红薯。

还有,小孩子就喜欢干这些,大人是不能理解这其中的乐趣的。

她见大头媳妇用手摸肚子,忙问道:“婶子,小弟弟又动了?”说完好奇地上前用手轻轻摸了摸。

大头媳妇又怀上了,估计年底生。

秋生失笑道:“你怎知是弟弟?”

杜鹃很有把握地说道:“你们春夏秋冬四兄弟,还少个‘冬’呢,当然要生个‘冬生’了。”

林大头听了笑得合不拢嘴,以为这是好口彩。

他是一点不嫌儿子多的。

夏生嫌弃地看了一眼大哥和三弟,纠正道:“生个妹妹!妹妹也能叫冬儿。”

林春看着杜鹃没说话,黑眸却闪闪发亮。

因为,他也好想要一个跟杜鹃妹妹一样的妹妹。

大头媳妇用手摩挲着杜鹃的脸,向往地说道:“婶子也想生个闺女。这一堆小子,整天吵得我脑瓜子生疼。要是能养个跟杜鹃一样贴心的闺女,那婶子可喜欢了。”

林大头瞅了杜鹃一眼。没吱声。

他心里想,这丫头哪里贴心了?整天对他没好脸,他才头疼呢。

又跟林家人说笑几句。杜鹃才提着小篮子走了。

林春一口气将碗里饭吃完,又摸了个茶叶蛋揣口袋里。追到杜鹃身边问道:“杜鹃,跟我去九儿哥哥家玩,好不好?大爷爷在做一张大床,雕花儿呢。可好看了。”

杜鹃听了心动,很想去看看,可是家里离不开,便道:“忙。走不开。等哪天我娘在家,我跟你去。”

林春忙点头。

如今他不像先前那般整天跟在杜鹃身边了。

男娃的眼界天生宽敞,他和九儿满村满地跑,无所不至。

他当然每次都喊杜鹃去。可杜鹃不去。

于是,他便自己去。

若在外边得了好吃的,好玩的,见了有趣的事情,回来就送给杜鹃吃。送给她玩,再把趣事讲给她听。

杜鹃觉得这样很好。

回到家,早饭已经摆上桌了。依然是玉米糊,不同的是桌上多了茶叶蛋。

这是杜鹃第一次吃这里的茶叶蛋。

她坚持不让冯氏和黄雀儿帮她剥蛋壳,要自己剥。掰开一扯。扯下软塌塌一张鸡蛋皮,里面有一层白色的内膜连着。

蛋白颜色微红,晶莹滑腻,咬一口,咸津津的,特别爽滑,且散发着茶叶和香叶的清香味;蛋黄则不同,入口即化,满嘴的粉香浓腻。

这是杜鹃两辈子加起来吃过的最好吃的茶叶蛋。

她和黄雀儿笑眯眯地对望,却不敢张嘴,怕露出满牙的蛋黄。

杜鹃和黄雀儿都只吃了两个鸡蛋。

黄老实却一口气吃了四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