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缘-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夜,皇城是不夜城!

为了太子回归,为了明天的万寿大典,六部官员都在彻夜忙碌,之前的斗争被压下去,成为暗流潜藏。

进入皇城,秦一留下八个亲卫和任三禾,连同灵隐灵烟随护在太子和郡主身侧,余者都进入东宫去了。

八个太监拽着王辇,来到皇后坤宁宫。

到了这,杜鹃很自然打起精神。

炎威太子亲自扶女儿下辇,牵着她走入坤宁宫。

坤宁宫内外伺候的太监宫女们眼睛都看直了——

靖安郡主这势派,公主都比不上!

殿内彩灯高悬,黄幔轻挽,殿堂中央,端坐着正元帝和王皇后。正元帝满脸肃然,王皇后却满脸含笑,掩也掩不住。

炎威太子一抖龙袍,跪下叩首道:“儿臣参见父皇和母后。”

杜鹃在他身后跪下,道:“孙女参见皇祖父和皇祖母。”

正元帝看了半响,才对太子道:“起吧。”

炎威太子站起身,转头想扶女儿一把。

正元帝却道:“朕没让她起来。”

起了一半的杜鹃愣住了,见太子爹也发愣,忙又跪下,心想不就是要给个下马威吗?跪就跪!

于是又端端正正跪好。

炎威太子站到一旁,看着跪在当地的女儿心里难受。

他想父皇心里有气,让杜鹃跪一会也是应该的。

自我安慰后,就安心等待。

然等一会就不行了,觉得杜鹃跪了好久。

这地上虽然铺了羊毛毡子,跪久了也伤膝盖的,因此就把求救的目光投向王皇后。

王皇后今天真是心怀大畅、通体舒泰!

太子没死。还有比这消息更让她高兴的吗?

也有,眼前这个孙女就是锦上添花来的。

她细细打量她,见她行止得体,风采翩然,那喜悦就泛滥了。

她也知道皇帝心里有梗。因此虽然恨不得将杜鹃拉到身边爱怜,却顾忌皇帝面子,很识相地没叫她起来。

见太子对自己求救,她微微一笑,轻声道:“炎儿来,让母后看看。”等待的时候。跟儿子叙叙旧也好。其实前天还才见过他呢,但今天感觉是不一样的。

炎威太子就走到皇后身边。

皇后拉着他手,上下打量摩挲,眼中泪光闪闪。

杜鹃跪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等待。

她感觉到皇帝的视线一直盯着自己,但她却没紧张。

她不想来皇宫可不是怕皇帝,只是不喜欢拘束而已。

她坦坦荡荡的,从未做过亏心事,也不想皇家富贵,所谓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

可是跪着跪着觉得不痛快了:这要跪到什么时候?

于是。她抬眼看向正元帝。

正元帝见丫头跪着挺规矩,心里很满意,觉得她到底还是忌惮皇威服管教的。心头气消了些,于是端起身边宫女手中托盘上的茶盏喝茶。

杜鹃黑亮的目光就射向他,一下子就望进他眼底。

他便含着一口茶愣住了。

从来没有人敢这样直视他!

这还不算,就听一声清脆娇嗔的声音:“爷爷——”

“噗!”

正元帝喷出口中的茶,朝杜鹃瞪大眼睛。

就有宫女急忙上前接过茶盏,替皇帝收拾。

皇后和太子慌忙看过来。眼中净是担心。

杜鹃无辜地看着老皇帝,道:“爷爷。孙女知道你老人家心里有气,怪我闹大了。可凡事都有因才有果。人家不把我一个姑娘家掳走,我怎么会闹事呢?”

见老皇帝不出声,继续道:“若孙女是寻常人家女儿,这口气也就忍了;可既然生在皇家,就不能这么算了。管他是谁,敢掳我,就是藐视皇上,藐视秦氏皇族!我若忍了,那是丢我爹的脸,丢皇上的脸,丢大靖皇室的脸面!”

正元帝眨眨眼,愣愣地看着她——

这么说,她是为了他这个皇帝的脸面才闹的?

杜鹃见他还不开窍,继续循循善诱:“别说孙女是故太子之女,就算是个普通低贱之人,十三叔也不能如此随意践踏。‘疥癣之疾,可酿大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这样为所欲为,怎能担当大任?就算这一次不被孙女逼迫,也终究有一天会被其他人报复,狗急了还要跳墙呢。孙女大闹,就是要向全京城人宣告此事,以警示民心,也警示朝中官员;还要告诉天下:我秦氏皇族,不仅男儿是俊杰,女子也绝不可轻视,岂能任由人欺辱?”

大殿中静悄悄的,从皇帝皇后到太监宫女都张大嘴听靖安郡主慷慨激昂,那话语掷地有声,比太子晚间在朝堂上表现不遑多让。

炎威太子看着不发一声的父皇,使劲闭嘴。

他怕他闭不紧的话,会笑出声来。

这个女儿,像他!

杜鹃说完了,又叫道:“爷爷,你老人家别生气了。罚跪也没意思,不如罚我做些事孝顺爷爷,那才是‘人尽其才’,跪这还碍你老人家的眼呢。”

说完,对他展开一个明媚的笑颜。

一边心里想:这么大年纪了,老板着脸你累不累呀?

正元帝那个别扭,说不出来的别扭!

不仅因为杜鹃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还因为她的笑,不是谄媚讨好的笑,也不是虚伪应酬的笑,更不是嬉皮笑脸,她就那么自然一笑,叫人眼前一亮,仿佛看见花开,心情不由自主就温暖。

伸手不打笑脸人,面对这样干净的笑颜,正元帝根本聚不起来训人的情绪,想挑刺又找不到合适的词。

“你倒是伶牙俐齿!”

没好气地甩出这一句,他又转头找宫女要茶掩饰情绪。

皇后见状忙对杜鹃笑道:“起来吧。来皇祖母这。”

杜鹃却问正元帝道:“皇爷爷气消了没有?要是没消,孙女再跪一会也不要紧。刚才不是不愿跪,是怕跪这爷爷越看越生气。”

正元帝差点又喷出一口茶。

他张嘴就要骂她“装乖巧”,然看着那笑脸,又忍了下去。

他便瞪眼道:“你不用表孝心!你参加兰桂会不是还报了厨艺吗,怎么没比?你要真有孝心,今晚就为朕和皇后做一顿宵夜;再让皇后考校你皇家礼仪规矩,看花嬷嬷教的你到底如何,省得明天当着百官丢朕和太子的脸面!”

哼,他就不信了,换个法子惩治这孙女!

******

谢谢亲们打赏,弱弱地求个粉红。

第462章无法惩处

一场纷乱,最终逼出太子,这结果正元帝还算满意。

棘手的是如何处置十三皇子。

他舍不得这个儿子。

然太子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弟弟的。

想到这,正元帝就迁怒杜鹃,都是她不依不饶闹的!

所以,他也不肯放过她。

杜鹃却正中下怀,开心极了。

她跟花嬷嬷学规矩有几个月了,成果很明显,当下起身,一套一套地演示给几位长辈看。

正元帝看得纳罕不已:这孙女举止言谈十分得体,更难得的是她在集皇威于一身的长辈面前,态度恭敬却不失自然,比宫中女子多了一股纯净天然的气质,当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这般人儿,怎么就能做出当街追杀胡鉴的事呢?

怎么就能在十三叔房顶上坐一天一夜呢?

还哭闹要自杀呢!

杜鹃从不死板地学东西,她把所学融入平常言行,坐卧行止无时无刻不练习,便是在山上行走也比往常更翩然。

她主动提出为长辈泡凤尾茶。

亲自用炭炉烧水,拨炭火、冲洗茶具、提壶冲茶、挨个献茶,所有动作如行云流水,优雅利落。

将茶盏奉给正元帝,含笑叫一声“爷爷!”

明亮的双眼闪着盈盈波光,“爷爷”二字叫的十分顺口,于恭敬规矩之外多了一层家常的亲密和体贴孝敬之心,叫人心动。

正元帝挑不出毛病,接过茶盏低头喝茶。

王皇后喝了一口,立即对皇上道:“还是杜鹃泡得好喝。”

正元帝“哼”了一声。道:“她整天伺候这东西,也不足为奇!”

杜鹃点头道:“爷爷说得对极了,这是熟能生巧。每次孙女摘茶回来炒了,都要亲自泡、亲口尝,区分生长在不同高度和方位茶叶口感。还有炒制的火候和揉制轻重,以便下次改进。”

她很自然地说着,那三人却都没声了。

尤其是太子,看着女儿眼神一暗,随即垂眸。

阅女无数的正元帝不得不承认:这个孙女太讨人喜欢了!据他评来,从宫中的公主起。到各皇子府的皇孙女,统统都比不上她;他也不记得哪个嫔妃曾有这般魅力。

她虽然容貌出众,却不是靠容貌迷惑人的。

宫中的女子,若是太妖媚了,那绝对活不长。

靖安郡主的美与妖媚挂不上。她的笑容干净又温暖,让身边的人不由自主跟着愉悦,想到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这方面,连她的母亲衍庆郡主也要差一筹。

衍庆郡主性子天真烂漫,然更多是因为不谙世事,是娇养出来的;而靖安郡主在贫寒中长大,聪慧善解人意,再辅以率真性情和柔中透刚的个性。实在让人无法不喜。

老皇帝看着孙女,觉得惩罚她有点困难。

杜鹃毫无所觉,转身问宫嬷:“崔嬷嬷。可都准备好了?”

她要做宵夜,或者说,完成兰桂会未完成的厨艺比试。

崔嬷嬷急忙道:“回郡主,都预备妥了。”

说着转身招呼,太监们宫女们便将炉子、铁锅、砧板和食材等都搬进来,摆在殿堂下首靠近宫门口的地方。

杜鹃笑眯眯地走近绕圈查看。

兰桂会没比试厨艺。她是很遗憾的。

这项可是她的专长,她觉得自己一定能得头名。

兰桂会各项比试都有其独到之处。并非浪得虚名。

如厨艺比试便规定:在限定的时辰内——通常只有半个时辰——用普通的食材做出可口的饭菜,口味越好、数量越多的为佳。为防止有人投机取巧。每年用的食材都不同。

那些想用昂贵稀有食材取胜的便没了主意;还有,比试时只准带一个丫鬟帮忙烧火,余下活计都由比试者自己完成,如此一来,那些千金贵女们平日可要真下工夫了。

而由此历练出来的贵女们无疑多了些踏实作风,少了些骄矜之气,嫁人后持家侍奉公婆夫君也更得心应手,此是兰桂会受人追捧一大缘故。

杜鹃想,任凭她们如何锻炼,还能比得过自己煮饭次数多?能比得过她经验丰富?

所以,她最后因赶不及没参加厨艺比试非常遗憾。

现在能当皇帝面补上,那是她求之不得的。

当下,她将水袖一挽,缠成箭袖掖紧,就开始干活了。

先将一个老南瓜掏出内瓤上火蒸,再将青菜掰去外边菜帮子,只留中间菜心,连掰了七八棵。

正元帝见了心想,这些都不要了?

这么浪费可不符合兰桂会比试要求。

因此他记下这点,想等会好挑刺。

然杜鹃掰好了,把菜心连同菜帮并红萝卜等菜一块交给宫女清洗,她则和面;等菜洗来了,才开始切菜。

先将菠菜焯水后细切,装入一个青花瓷碗中。

然后切红萝卜、青菜帮、酸笋。

就听“哒哒哒”一阵密集又均匀响声,看得众人咂舌不已:萝卜丝一束束就跟宫女们用的丝线被剪断了码起来似的,青菜帮也是一般粗细长短,笋丁一粒粒像细沙。

皇帝震惊,太子自豪,皇后欢喜。

然都忍不住想:这刀工得练习多少年?

皇后眼圈就红了,靠近皇帝悄声道:“怪道说从四岁就开始煮饭呢。”

皇帝听了一声不坑。

炎威太子笑容一收,喉头*辣地发堵。

杜鹃很快切好了菜和姜等,分别装入碗中,然后剁肉。

又是“哒哒哒”一阵密集的响声,肉糜剁好了。

接着她又亲自拨弄炭火,将两个鸡蛋炒成糊,然后和肉糜搅拌在一块。再将先前切的菠菜酸笋等加入进去调拌。

众人先还不知她为何要自己动手烧火,后来才看明白:是怕宫女烧火不合用呢。用生蛋液太稀了,但鸡蛋炒老了成块也不好,只有用微火炒成蛋糊,和肉糜搅在一块才均匀。

再下来就是擀面皮、包馄饨。

她擀面皮的速度并不快。包馄饨却飞快,一个个元宝、菱形馄饨只有指头大小,精致如雕,排在木盘内赏心悦目。

这中间,她还抽空去看蒸南瓜的火候,告诉宫女将炭火退些下去。用文火慢焖。

所有的活计,她几乎一个人包了。

然并不见她手忙脚乱,每一次旋身都飘然若仙,每一个动作都优雅从容。熟能生巧,技进乎道。就如“庖丁解牛”般,她将这低贱的厨艺演绎成了挥书作画般高雅的活动。

正元帝、皇后和炎威太子不知不觉走下座位,一齐来到近前观看。

馄饨包好后,杜鹃便将南瓜起锅,捣南瓜泥做饼。

中间添了一点蜂蜜和细葱,然后煎饼。

接着滚菜心,另锅调制了些菌子盛在装盘的菜心中央。

再清炒胡萝卜和青菜梗,配上黑木耳。红黑青白交错如画。

最后,她用蘑菇做了一道清汤。

两菜一汤外加一道点心和馄饨就新鲜出锅了。

看看时辰,还不到一个时辰。

杜鹃洗了手。笑盈盈地和宫女们将菜和馄饨端进东次间北炕桌上,伺候正元帝等人用宵夜。

炎威太子大口吃着,并不出声,偶尔看向女儿的目光温柔如水,满脸幸福,表示他很喜欢这味道。

正元帝和皇后也无声吃喝。暂未发言。

但正元帝吃完一碗又将碗递给杜鹃,示意再添些馄饨。等待的时候还很随意地搛菜心吃,便知他也很满意。

皇后见了含笑。吃完一碗,也示意杜鹃再帮她添些。

杜鹃正高兴,就听正元帝问道:“你擀面不快?”

杜鹃做的菜,虽不能说绝美——皇帝在宫中什么美味没尝过——但胜在用普通食材做出来,清爽可口,对于第一次吃的皇帝来说,隔锅饭的效果很大,加上他这两日心烦,都不曾好好吃饭,因此胃口大开。

他实在挑不出毛病,只好问出心中疑惑。

在他看来,若不是杜鹃擀面耽误工夫,还能更快些。

杜鹃愣了下,解释道:“因为擀得少。我们那里麦子是有数的,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饺子、包子,都是玉米杂粮多些。孙女可不就手生了。”

正元帝怔了下,忙低头继续吃馄饨。

他觉得自己不能开口,否则一听孙女回话就膈应。

不用说,皇后和太子听见这话更难过了。

皇后就夸杜鹃手艺好。

皇后乳母年嬷嬷笑道:“不是奴婢奉承,郡主这手厨艺,要是那天参加了比试,取头名是一定的。”

杜鹃笑得十分开心,挨在皇后身边,诚心诚意地说道:“要说有多好,那是皇祖母谬赞了。孙女手艺再好,还能比得上宫中御厨?因为皇爷爷和皇祖母吃惯了精美的食物,偶尔尝了孙女做的,又是现做现吃,所以才觉得新奇。这是隔锅饭香。”

正元帝见她并不矜傲自夸,忍不住瞅了她一眼。

杜鹃察觉,也转眼笑看他。

正元帝不自在,举手中的南瓜饼问:“这个南瓜饼就添了点蜂蜜?”

杜鹃点头道:“嗳!这不叫南瓜饼,叫黄金糕。”

说着忍不住就笑,把当年送南瓜饼给干娘做人情,为了好听所以取名“黄金糕”;后来送给养父家的爷爷奶奶,因想是自己人,就没讲究了,就说是南瓜饼,结果奶奶以为孙女看菜下碟,用南瓜饼糊弄她,把饼扔了的事当笑话说了出来。

炎威太子脸色顿时难看无比。

正元帝看看手中的饼,这已经是他吃的第三块了,心里也忍不住怒气,暗道怪不得那老东西死了,福气太薄,受不住他孙女的孝敬。

杜鹃见他们脸色不对,这才察觉自己说错了话。

她忙道:“乡村的人就是心思简单,有什么说什么,刀子嘴豆腐心。黄家爷爷奶奶其实都是忠厚人……”

皇后不想坏了气氛,忙拿话岔开,问杜鹃其他事。

一时吃完了,宫女们撤下碗盘,沏上茶来。

正元帝看着围坐在旁边的皇后和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