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多重宇宙的修炼人生-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什么对啊!”丫环整个人都凌乱了。

这也难怪,首先丫环不是林朝英,她不是那么爱武;其次大户人家的丫环,除了服伺姐,还有陪嫁,教导姐姑爷停车入港的工作。

也就是,这丫环往往比姐早熟,比姐更早懂那事儿。

而林朝英丫环的表现,无疑是证明了这点。

不过这种事,除非是洞房花烛,否则丫环知道太多也没用。

“你是真的?”古凡眼睛一亮,急问道。

“你们这是怎么了?还吟什么诗?”丫环再急,也不可能上前按倒他们,直接啪啪啪,这得二人愿意。

“当然是真的。”林朝英着,眼珠一转,又,“不过要比上一首好,还要讲同一件事。”

“没问题,你听好了。爱情诗歌来了。”古凡高声宣告,朗诵,“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知不知?知,知,他是知我的。”林朝英醉了,满面欣喜,就欲取出武功秘笈。

本来这样很好,林朝英得了诗,古凡得了武功秘笈。你好,我好,大家好,圆满结局。如果没有丫环的话。

可是偏偏有丫环,丫环偏偏还知道这首诗,高声打断道:“姐,这是唐诗,不是他做的。”

“什么?”林朝英伸入怀中的手又拿了出来,空空如野。

看着她空空如野的手,古凡狠狠地瞪了丫环一眼。本来都要成功的。

“姐!”

丫环被古凡一瞪,竟然做出惊吓状,跑林朝英身后,求保护去了。

自己有这么吓人吗?

古凡决定了,以后林朝英与王重阳结婚,林朝英立下规矩,不许丫环上床,古凡绝对不帮忙。

嗯,就这么办。

林朝英可没这世界的三从四德,她是极气的。就连她死,也要她身边的丫环发誓,绝对不去见王重阳。

这与二十一世纪的女性要求自己老公只看自己,绝对不许看其他女性,是一个道理。

“你不要吓唬云儿。你必须是自己做的,如果你再用古人的骗我。你就别想看秘笈。”林朝英威胁道。

“好,好!你等一等。”

面对秘笈,古凡被钓住了。他不看丫环,一心回忆好的爱情诗,宋朝之后的。

“有了,听好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是纳兰性德的《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最重要的是这是清人做的有没有。所以除非那丫环也是穿越来的,否则就是古凡做的。

古凡死死盯住丫环。只见她似乎是痴了一样,“人生若只如初见……”不断,不断地重复。

古凡松了一口气,心:好在她不是穿越来的。

丫环没有阻止,这一把总行了吧?

古凡得意看向林朝英,开口:“淫的一手子好湿不难,难的是淫的一被子的好湿。”

不是穿越者,他是赢定了。开开玩笑,她们也发现不了。反而会真心夸赞道:“公子太谦虚了!”

那娇滴滴的声音……噫……美的很!美滴很!

不想抬头不仅没有等到夸赞,林朝英也没有伸手入怀,反而是面布寒霜,就好像发现了自己相公偷情一样。

“孙云,不要发花痴了!”她一抖丫环的手,便率先离开。

“喂!这首诗……”

林朝英打断古凡道:“这首诗太美,本姐消受不起。”完果断离去。

前面过,林朝英就是这时代的女权主义者,她是不许自己的另一半儿出“轨”的,哪怕是精神出“轨”,看了她的丫环也不行。

可刚才古凡偏偏一边吟诗,一边看着她的丫环。吟着什么“人生若只如初见……”

不是看着她林朝英,而是看着她的丫环,丫环啊!

单只这一点儿,古凡在她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全都倒塌干净。想看秘笈,下辈子吧!

从此以后,咱们是拒绝往来户。

林朝英到做到,回了家,第二天,便听林朝英北上,去临安行侠仗义去了。

反倒是那首《木兰辞》,一下子火了起来。

苏州、杭州……云传播。

第53章、完颜洪烈来了

宋,国土不行,军事不行,文化倒是很行,华夏几多王朝,唐诗宋词,却是唯二的存在。

古凡的一首木兰辞,直接让他只脚踏入了文化圈。

咦?为什么是?好讨厌哦。

特别是江南的姐儿们,真心是春心荡漾,急切地欲寻我们的大诗人,好给他送菠菜。

可惜古凡不喜欢吃菠菜,他更喜欢技能书,不管是厨艺技能,还是武学技艺,都比大菠菜要招他喜欢。

所以,任他外面沸反盈天,我自岿然不动。

任你天崩地裂,泰山压顶

“什么?王重阳打仗去了?”

古凡的不动,并没有坚持多久,许宣回来了,而且他还带回了不好的消息。

在黄裳不在皇宫的日子里,赵构挂了,新皇登基。

其实算算时间,赵构也应该挂了,不管黄裳在是不在。

当然了,就算是真因为黄裳离开,没保护好赵构,所以他死了好了。

可是新君为什么派王重阳去打仗?这事与他无关吧!

古凡问许宣,许宣哪儿知道,他只不过是一个药材商人罢了。

不过古凡却知道,他已经在江南呆不下去了。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怎不忆江南?

为了王重阳,他必须去一趟临安。

知道古凡要去临安,太湖的汉子立即准备船,配上人手,送古凡入临安。

宋朝的航运业极为发达,而且在没有高铁的时代,陆地上,你就是行军赶路,都比不上船。

再度回到临安,却已经物是人非,那个被自己忽悠成师弟的王世雄已经北上了,那个封自己为真人的赵构也已经挂了。

好在赵构封古凡的真人封号,新君并没有去掉,所以古凡借着去官府点卯的时候,用心打听王世雄的事。

然而可惜的是王世雄他还是王世雄,并没有成为王重阳。也就是没有成为王重阳的王世雄,依然是个人物,根本没有人知道,毕竟有宋一朝,像王世雄这样的义军太多太多了。

今天在,明天亡。发出圣旨,封赏还在路上,就已经灭亡的,大有人在。

就是宋朝自己也不知道有这样的义军多少支。

王世雄?王世雄是个什么鬼?可以吃吗?

即便古凡很用心地问,也没人知道。

天气转寒,没人会在冬季出军,除非他得罪了什么人。

又使银子,又问人。最后,古凡连九阴绝学中的术都用上了,也只有这么一个答案。

临安城外,徐徐行来一队人马。

队伍的穿着有点怪异,皆着式样古怪奇特的长袍,袍色花花绿绿,腰无束带,头戴翘角皮帽,就好像是一群暴发户衣锦还乡。

不过他们头上的金钱鼠辫,暴露了他们的身份。他们显然不是中原人。

中原没有他们那么高大的马。宋朝陪同人员,在那马前,简直有如幼儿之于大人一样。

队伍很浩荡,大约千余人左右,有男有女,甚至还有僧人,队伍里除了人和马,还有数十辆大车,车上满满载着东西,队伍的末端,数十名大汉挥舞着鞭子,驱赶着近千头羊,一时间马叫羊嘶,好不热闹。

这样一支怪异的队伍,下了江南,缓缓驶向临安城门。

队伍正中,为首的一人大约十多岁,穿着很华丽的长袍,帽子上镶嵌着一串串珠玉,身上的佩饰多如繁星,从古玉到金器银饰,可谓琳琅满目,随着马背的上下颠簸,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像一个移动的五金杂货铺。

穿得虽然怪异,但其人却相貌不凡,是不凡,实在是因为此人长得相貌英俊,不肤白如玉,却也是一个白脸。而且此人性格强干精明,野心勃勃,一心想吞并宋朝,分裂蒙古,让金国成为天下的共主。

他就是金章宗完颜璟的六儿子,母亲为元妃李师儿,封为赵王,完颜洪烈是也。

这一次,他奉其父之命,前来宋朝,一是天气转寒,不适合再打草谷,前来讨要贡奉。

二是交好宋朝文武,以为吞并宋朝打下基础。

三、却是为古凡而来。

没办法,古凡的逼装的太耀眼,金章宗也动心了。

今日,南宋都城外,这个大宋曾经灭辽的盟友到来了,也是大宋最不想惹的国家使者到来了。

颠簸的马背上,完颜洪烈却很舒服地眯着眼,迎着“烈阳”,一眨不眨地盯着远处雄伟巍峨的临安城楼,眼中闪过一抹贪婪的目光,嘴角的微笑却显得那么的亲切自然。

在他看来,这些都应该属于他们大金的。这个季节,他们大金国北方国土已经是冰封千里,草原上的蛮子,不知多少老弱走出蒙古包,走入茫茫大雪中,了结自己的性命。

可是再看这个地方……四季如春。为什么不要?又怎么能不要。

在完颜洪烈身旁,与他并骑而行的是一位中年男子,身穿一身行伍打扮,脸型方正,不苟言笑,眼神略显阴沉,此人正是负责护送六王子的舒克撒。

他也是老王为了避免六王子忘了正事,特意派出来的。

老王坐稳了江山,人也老了,所以老王的正事是活着。不像是六王子这帮狼崽子。一天天长大的狼崽子们更想要的是土地,是他们可以行猎的土地。

再向后,是一个负责陪同他们的宋官儿王道乾,这货一张的骄傲的介绍:“我大宋亿兆子民,临安国都居百万之所,不只一座财似江河,绫罗绸缎须以海装”

知道的,他是以国富而自豪。不知道的,他这绝对是在勾人犯罪。

这么多的财富,露出来了,哪个不想抢一把。他却一无所知,滔滔不绝。

看的金人都发傻了。

舒克撒更是以金话:“看!这就是宋人,读书读傻了。”

可不是读书读傻了吗?以德报怨,就是这个朝代发扬光大的。

华夏人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直接没了。

更不用汉朝的“君子报仇,十世未晚”的大复仇思想了。

“君子报仇,十世未晚”,汉朝按倒了匈奴一顿狠揍,哪怕他们跪舔求饶,不要不要的。

“以德报怨”,大宋君民十万跳了海。

所以性格决定命运。

第54章、****读书人

所有的外族,只要脑门没有被驴踢了,都会喜欢宋,而不是汉。

完颜洪烈笑了笑,一张嘴便是的一口流利的汉话。

“这位大人所言甚是,本王深以为然,只不过上天赐予贵国甚厚,难免引万国觊觎,世间万物不患寡而患不均,贵国如今兵锋之利,横扫天下,可有猛虎啸山林,不知可否有退群狼噬虎之策?”

话得温和客气,可语锋却非常尖锐,王道乾闻言脸色一僵,毕竟只是个官儿,承担不了外交纠纷,也承担不起,只好呵呵干笑两声,闭口不言。

到底,这大宋虽然以****上国自居,但是却连一点儿的汉唐底气都没有。

不要看叫喊起来,比哪个都牛。什么“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但是自从自家的二世祖折腾光老赵家从老周家坑来的精锐后,这宋朝的军力……呵呵呵。

不要看他们在朝堂上多牛逼,似乎是只要挥一挥手,千国可灭。

然而可是,这是吹水来的。

自从北宋联金灭辽想夺回燕云十六州,想重建汉人北方国防生命线,其结果是处置失当,为金兵南侵找到借口。在宋金联合灭辽的过程中,女真统治者看到了宋王朝的腐败,宋军中无能的将士较多,其中攻燕之战把宋朝的腐朽虚弱,暴露无遗。

灭辽后,更使北宋完全暴露在金的侵略威胁之下,金兵挥师南下掳北宋二帝及宗室而去,北宋灭亡。

事后,南宋上下不知悔改,把锅向武人头上一套,关起门来,继续吹水。

就这么一个二傻子国,哪个看的上。

而按照北方蛮族的尿性,这时候当然要顺竿上爬,在宋人头上拉屎撒尿了。

王道乾也认命的低下头去,随他侮辱。本来他被丢出来,便是被人侮辱的。这一点儿他早有心理准备。不然,就是按照宋人律例,迎接外国使节,也不是他一的府官有资格,这至少得是中央部员。

然而这帮没节操的,听来的是金人,愣是把他这个没有任何靠山的推出来了。

他已经认命了。

来吧!来吧!

omeonaa!不管是前面,还是后面。不管是上面,还是下面。都随你弄,只要你们舒服了就好。不过…papa,可不可以轻一点儿。

王道乾已经完全做好了受害者的转变,然而事情却没有这么发展。

完颜洪烈见王道乾脸色不好看,顿时大笑几声,道:“这位大人海涵,本王蛮夷之人,不通中原礼数,话直来直去,冒犯了。”

哈?

这样的转变,与王道乾简直有如从死亡海中,跳脱出来。

惊讶喜悦,不一而足。

不是“宋朝人”素质太差,喜欢围观,我早跪舔了。

这就是王道乾此时的心情。

这种情况,在二十一世纪,有个专属名词,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白了就是强大武力拥有者,没有弄死人质,从而人质跪舔了。

宋朝,斯德哥尔摩还没有出生,不过却不等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便没有了。

有,而且绝对不只一个。

队伍离临安城北朝门越来越近,完颜洪烈眯眼眺望,发现远处城门口有一群穿着官服的人静立,不由笑道:“贵国皇帝陛下实在太客气了,竟劳动朝中大臣相迎,本王深感不安呐。”

众大人,王道乾早看到了,不过他却骂道:“哼!一群人,看老子没死,全出现了。”

王道乾并不是胡乱猜测的,宋朝人很信书。书中有一句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他们才不愿意跟金人打交道。

毕竟金人是非常没有盟约精神的。

北宋时,辽国是北方的强敌。宋太祖致力内政,对辽取守势。太宗时几次伐辽,均为辽所败。真宗时与辽订“澶渊之盟”,这是宋对外屈辱的开始。乃至徽宗,腐败更甚,信用佞臣蔡京和宦官童贯。

此时东北的女真族崛起,建立大金国,威胁辽国。金军先后攻占了辽的东京辽阳府、上京临潢府,声威大震。北宋君臣认为辽必亡无疑,想乘机恢复辽所夺的燕云诸州,徽宗遂遣使赴金与之结盟,相约夹攻辽国。

重和元年,徽宗派遣武议大夫马政率同高药师等乘平海指挥兵船,自登州(地处山东半岛,自古为远征辽东之口岸)渡海,以买马为名,前往金国结好,受到金国响应,于是双方就展开了宋金之间的秘密外交,此后双方互派使节,屡次商谈。

宣和二年宋使赵良嗣等与阿骨打达成协议,决定联兵攻辽,并约定:女真兵自平州松林趋古北口,南朝兵自雄州趋白沟夹攻;北兵不得过松亭、古北榆关之南;宋取辽之南京,金取辽之中京,幽燕原为中国汉地,应归南朝;西京侯挐了阿适,待与南朝;金人助宋收复失地,宋须纳前与辽之岁币于金;平营滦别是一路;其地界,且以古北松亭及平州东榆关为界;要约之后,不可与契丹讲和;西京管下为恐防收捉阿适道路,所有蔚、应、朔三州,近南界,将来举兵,欲先取此三州;其余西京归化、奉圣等州,侯了阿适回日,然后交割;事定之后,当于榆关之东置榷场;并特别强调:“不如约,则难依已许之约。”(《三朝北盟汇编》卷四)双方互换国书,立下盟书,是为“海上之盟”。

然而金人背盟,灭辽后,更使北宋完全暴露在金的侵略威胁之下,金兵挥师南下掳北宋二帝及宗室而去,北宋灭亡。

这样的虎狼之国,岂不是“危墙”?“君子”岂能立下?

他们是读书人,自然要听书的。

什么大汉朝的大复仇主义?

呵呵……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