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浮世经-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她之前那番是为什么!

徐大老爷一窒,却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瞒过徐夫人的把握。那么,她远在姑苏冷眼旁观,却已然是高高在上,仿佛是在嘲讽地说,她是故意放过了他们一马似的!

哈!

那他们,他徐元慎和如今高坐皇位的新帝,简直就像是跳梁小丑了!

想到此,徐大老爷不禁咬牙切齿,面容狰狞起来。

徐清发现了,动动唇想要说些什么,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口。

“老爷,小姐,皇上来了。”流苏走进来,低声禀告道:“皇上微服前来,已经到了内书房,传话请老爷您过去。”

徐大老爷闻言回神,端起茶盏将其中已经放凉的茶水一饮而尽,放在茶盏时候,面色已经恢复许多。他看向徐清,见她目光关切,便朝她道:“你的想法,一会儿我会找空子向皇上说明的。只是皇上答不答应,我并不敢保证。”

“多谢父亲替女儿费心!”徐清忙道:“女儿其实也觉得,身为徐氏女,若是这般不清不白地进了宫,丢的也是徐家和父亲您的面子!皇上若当真看重您和徐家,就不会让父亲您为难的。”

“但愿吧。”徐大老爷似乎觉得自己仿佛一下子颓然了,又立即振作起来,道:“你说的对。徐家女,的确珍贵。”

☆、171 新帝

太子府。

书房之内,龙涎香氤氲,散着让人沉醉的气息。

新帝深坐在宽大的椅子中,隐在这样的香氛之中,面容有些缭绕不清。

徐大老爷走进之后,匆匆看一眼,就不敢再看,恭敬行礼:“草民徐元慎,请皇上大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唔。”新帝若有若无一般地应了一句,揉了揉眉头,仿佛十分疲倦,突然开口道:“说起万岁,徐卿你说,这古往今来,是否真的有万岁之事?父皇的那所陵墓,说不定真的藏有万岁的秘密?”

不然,明帝为何笃信不移,花费那么多的心思。

徐大老爷闻言心头一跳,不敢相信新帝竟然也对那所谓陵寝的秘密起了心思,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才好。也是,若为废王,当然是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但如今既然已成九五至尊,站在了天下最高位,有了无限的风光,又怎么会不想这样风光的日子长长久久?

古往今来,民间求长生者才有几人。而迷信道教服用仙丹的皇帝,却数不胜数!几乎没有那个皇者能真的对“长生”完全不屑一顾!

“如今天下皆在陛下您的掌控之下,皇陵离京城不过几百里路,转瞬即至……若是陛下好奇,或许可以去看一看,任何秘密,都在陛下您的天目之下了。”徐大老爷斟酌之后,谨慎地道。

新帝闻言久久不语。

龙涎香愈发浓郁起来。

良久,新帝仿佛轻叹了一声,才开口道:“还是算了。朕怕自己去去看了,说不定也会被所谓的‘长生’所诱惑。朕心中很清楚,朕不如父皇良多。”声音之中,有着微嘲。

明帝那样一个铁血君主,都被诱惑了。而且是在曾经年富力强的时候,就对那座陵墓倾注了无数心血!新帝绝不敢说,自己的定力能够强过明帝!

他不敢去。

他怕自己一但去探究内情,就会深陷其中。

甚至,他直接下令将整个陵墓封存起来,另外找了一个地方重新开始为明帝修陵!

又或者,他心中未尝没有一种藏得深深的念头:将来,十年二十年之后,当他不再年富力强,当他开始衰老了,当大夏不再有内忧外患重新强大,当国库之中有了余银……他或许可以重启陵墓,去发掘其中的秘密?

“皇上谦爱世人,乃是我等百姓之福。”徐大老爷盛赞了一句。

新帝将关于陵墓的一切抛在了脑后,回过神,将双手放在桌面上,坐直了身体略微向前倾向徐大老爷,将他威严的天颜从香雾之中露出了些,注目徐大老爷,道:“徐卿,朕与你也算是故交……因此,朕也不准备与你说客气话……你知道如今国库艰难,西南张贼不得不讨,朕急需兵饷物资,不说能足额发放,至少能有一笔钱让将军们能够吃饱了有气力到战场上去……”

他肃然逼视徐大老爷,问道:“朕走投无路,只能来问徐卿……短期内,你有没有法子给朕筹到至少五十万两银子,或是相等的粮草物资!”

五十万两而已。

并不多。

甚至说,很少了。

若徐家还是当年那个徐家,他还是徐家大公子是徐家家主继承人之时,五十万两,根本就是动动嘴巴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多费心思去筹集!

但今日不同往日了。

从他决定投资仁德太子的时候起,就意识到两手空空不成,所以也努力地去做了准备。奈何,他准备了许久,甚至关注起了他从前不会关注的“小钱”,如今也才备下了三十万两而已。

这其中,包括从李家拿出来的二十万两。而这笔钱,李氏还不知道。当然了,李氏这些年紧紧跟着徐夫人身后讨好,手里的小金库肯定也攒下了不少……但徐大老爷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服自己去向自己的妻子伸手拿这笔银子!

一来是怕李氏不同意心疼钱财后脚就去向徐夫人打了报告;二来是,他也没脸!

徐大老爷暗自握住拳头,不敢看新帝的脸色,低声道:“回陛下,自从属下结识陛下一来,就暗中开始筹备银两物资,以备陛下不时之需。只是,陛下也清楚,如今属下已经很难插手家族生意,能力有限……”

“你有多少?”新帝打断了他的解释,声音有些阴沉。

徐大老爷心头一颤,道:“草民手头筹集到了近三十万两白银。其中有十万两白银的粮食,约有十万石,随时可以提供给陛下。”

比起白银,显然如今新帝更需要粮食。

这些粮食,多少能够解了新帝的燃眉之急。

这也是徐大老爷自觉自己能拿出的银子太少了,想法子利用徐家在商界的关系,换成了粮食囤起来,好显得自己并非不努力,也不是无能无用。

果然。

粮食这两个字一说出口,徐大老爷只觉浑身压力一轻。

但新帝一直沉默地看着他,不发只言片语,让徐大老爷丝毫不敢得意放松,额头又渐渐有了冷汗。

这些东西不够。

徐大老爷心中清楚的很。

没有足够的投入,就不会有足够的回报。这一点,他也十分清楚。

他躬身站在那里,心思急转,突然一咬牙,低声道:“陛下,属下方才得知,徐元真的丈夫和小女儿,此刻就在京城。”

“你想说什么?”新帝淡淡地道。

“徐家拥有无尽的财富,犹如在大夏朝吸血的蚂蟥!从前不肯反哺大夏,实乃大不敬!”徐大老爷沉声道:“陛下急需银子,若正常手段去筹集显然来不及……非常时候行非常之事,不若以徐元真丈夫女儿为质,让她吐出一笔钱财来!”

咬牙说罢,徐大老爷又觉得,屋内的气氛又松动了些。

但新帝依旧沉默,没有开口。

他身为一国之君,又如何能够公然行匪盗之举!

徐大老爷跪地请命,低声道:“属下愿为陛下分忧!”顿了顿,他开口道:“只是属下在京城身单力薄……”

☆、172 所托

“倒是朕疏忽了。”

良久,新帝方才轻声道:“徐卿身份贵重,的确需要有人随行保护,听从调遣。嗯。徐卿放心,稍后,会有人来找你报道的。”

“多谢陛下关怀!”徐大老爷大喜,道:“属下感激涕零,定不负所托!”

“嗯,起来说话吧。”新帝淡淡地道。

徐大老爷平身站起,偷眼一见新帝重新深坐进了椅子里,明显已经放松了许多,心中也跟着放松一些,想了想,趁着机会,将徐清的想法要求委婉地说了说。

“唔,住在这里,也挺好的。”新帝淡淡地道:“其实朕也很喜欢这里。朕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习惯了地方,回来后总能舒心放松许多。”

“那陛下今后有空常来,清丫头肯定会欢喜的。”徐大老爷道。

只是新帝并没有想要见一见徐清的意思。徐大老爷等了许久,没有等到他的回应,抬头一看,却发现新帝在椅子之中禁闭双目,仿佛已经睡着了。

徐大老爷不敢打扰,想了想后,悄悄退出了书房。

他走出来,站直脊背,长舒一口气后,方才对把守的太监低声道:“周公公,皇上仿佛睡了。”

周公公头发花白,满脸褶皱,年纪很大了。他怀抱拂尘,向内看了一眼之后,没有进去,低声感慨道:“皇上已经有好几日没能合眼了。能睡上一时片刻,乃是大喜啊。”

“说句大不违的话,皇上这是临危受命,怎能不辛苦。”徐大老爷感慨一声,道:“我等小民,只盼着多少能为皇上分忧一点半分,也是尽忠了。”

“徐老爷有心,皇上会知道的。”周公公道。

徐大老爷又与周公公谈论了几句,便告辞离去了。至于皇上什么时候醒来离开太子府的,他并不知道。

是夜,他见到了皇上派来的,保护他的人。

……

徐玫身子好的很快。

这一日,她看着外面时隔许久又纷纷扬扬飘起的大雪,只一会儿就将院子里的地面铺成了白色,时不时的捧着鲜香嫩滑的鱼片粥喝了一口,心情颇为不错。

新帝并没有找上夏长渊。

据夏长渊分析,太平观的存在一直都只有皇上等寥寥几人才知道底细,他最初进宫面圣的时候新帝连太子都不是呢,当然不会知道这个秘密。而太平观又早已从皇家视线里消失了多年,即便当年知道有这么一个组织的人,也将他们忘了。

又或者,新帝隐隐约约知道一些,但眼下他要抓紧的事情太多,根本顾不上这一头,所以才没有费心思来追查寻找……

总之,新帝没有找上来,夏长渊也没有主动现身。徐玫看的出来,一向十分洒然的夏长渊,最近似乎开始纠结了。

徐玫准备怂恿夏长渊离开京城。

——人人都知道要防备洪光道长……在徐玫看来,夏长渊留在京城,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坦白说,他现在已经是草民一个了,根本操心不上那种朝政大事好不好!

不如回去。

她搅动着勺子,又抿了一口粥,心中不禁赞道:没想到莫仁除了剑法高明,煮粥也十分有水准的……虽然他貌似只会煮粥,并不会烧别的菜……

嗯,夏长渊貌似擅长煮面条?

徐玫想起很小时候的那一碗青菜面,眼睛眯了起来。

莫仁踏雪而舞,身影幻动,快的仿佛要隐隐于纷纷落雪之中看不见了。徐玫忍不住有些手痒,心道:若是自己用暗器偷袭莫仁,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真的很想试试呢……

徐玫将一碗粥用完了,放下碗,想了想,走出门,踏进了纷飞的大雪之中。

雪落如同白鹅绒一般,干燥蓬松,沾衣不化,很快让她白了头。

没有风,一点儿也不冷。

徐玫摸着手腕上的手链,迈着轻快的步子,踩着地上蓬松的白雪,走向莫仁。

她才走近一些,尚未分辨清楚雪花纷飞之中的那团影子,却见莫仁突然收剑停了下来,出现在徐玫身边不远,目光从她青丝上的雪花掠过,轻声道:“怎么出来了?应该披个斗篷的。你的病才好了些。”

“病好了,想要出来活动一下。”徐玫遗憾地放开了手链,朝着莫仁微笑伸出了手,道:“既然师兄不练了,就将剑借我用用吧?”

莫仁想了想,将长剑剑柄朝向徐玫,递给了她,后退了几步。

徐玫再次朝他笑了笑,拿着剑,就在雪地之中,摆开了架势,一招一式地演练起来。

她真的是为了活动身体。

所以,她的剑法中规中矩平平淡淡,甚至都没有一点儿凌厉之气。

一套剑法比划完了,身上热起来,感觉松快了许多。

徐玫将长剑抛给莫仁,转身往屋里走,边走边道:“师兄,最近父亲是不是带你见识了很多?”她转头看莫仁,见他抿了唇,笑眯眯地道:“师兄别紧张,我不是要问你什么具体的内情。”她又继续走,道:“我就是想了解一下,若是父亲交待的差不多了的话,我们也该回去了。”

“姑苏这会儿该有迎春花开了吧?”徐玫抬头看了看天,立即有几朵雪花落在了她长长的睫毛上,又化成了水珠点缀其上。她眨了眨眼,睫毛上的水珠才滚落不见:“哪像这里,还有这么大的雪。”

“晚上我会给师妹堆出许多雪人。”莫仁轻声道。

“啊?”徐玫有些惊讶:“你的意思,咱们最近还不能启程吗?”

莫仁点点头:“大雪封路,也不适合远行。”

“那好吧。”徐玫有些淡淡地失落。

今天的夏长渊,又不知在忙些什么去了。

徐玫回到书房,找了一本《齐史》,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看起来。

过了一会儿,莫仁叩了叩门走了进来,目光落在厚厚的史书上看了几眼,在徐玫桌前站定,轻声道:“皇上开始准备动员调兵,前往西南平乱了。且,好像是皇上已经筹到了第一批的粮食出来,给兵部下了命令,要求调集十万大军,前往西南边疆。”

☆、173 被掠

新帝会有这般应对,是理所应当。

莫仁原本不会觉得有任何的怪异之处。

但不知为何,他却总是想起徐玫曾经漫不经心地说起:仗,打不起来。

或许是因为他依旧惊异于徐玫曾经成功预测过之前那一场宫变?

是以,他一得到消息,就告诉了徐玫,想要听听徐玫怎么说。

徐玫怔了一下,并没有太在意,随口道:“哦,那就打吧。”

莫仁对此觉得十分不满意。

他抿了抿唇,看向徐玫,提醒她道:“但之前,你说过,这场仗,不会真的打起来。”

感受到了莫仁的视线,徐玫合上书本,托腮道:“那师兄知不知道,朝廷哪里来的粮食?这粮食到底有多少,能不能支持一场十万人的大仗?不提其他兵饷,若是粮食不够,让将士们打着打着饿了肚子,丧了士气的话……”徐玫微微一顿,挑眉道:“届时会有什么后果,便是师兄也能想到吧?”

吃得饱,才有力气打仗。

没饭吃,定然会溃败。

两军阵前一旦溃败,直接就能导致一面倒的追杀甚至屠杀!十万将士,能活着逃出来的,不知还有几人!

而在如今的大夏,每一个还有力气打仗还愿意为大夏卖命的士兵,都是异常珍贵的。

徐玫相信,从新帝到朝廷上的百官再到街头市井的老百姓,没有人会愿意看到十万将士前去送死!

“大夏粮食连年短缺,官仓一粒存粮都没有,全靠着即刻收集,真的会容易吗?”徐玫再次问道。

若大夏的粮食问题那么容易就解决了,那前世的后来,怎么还会有那么都的事情?

莫仁摇摇头,转头道:“我这就去打听。”

徐玫不置可否,目送他出门之后,出神了一阵,再次翻开书本,慢慢看了起来。

傍晚的时候,纷纷扬扬的大雪停了。

徐玫走出书房,看了看银白色的天,低头踩上了厚厚的积雪。

夏长渊和莫仁都不在,看书也看的眼睛酸涩,徐玫觉得有些无趣,踩着厚厚的积雪随意行走,耳中听到了两个小女孩儿的欢笑声,不禁循着声音走过去,果然见到欢儿喜儿正在雪地上玩耍,穿着厚厚的大红色棉袍就像是两个红色的雪团,滚在雪地里打着雪仗,玩的十分快活。

徐玫看了片刻,生出了童趣,弯腰抓了一把积雪团成两团,分别向两个小女孩儿打去,正中她们厚厚的衣襟上,向两个小女孩儿道:“来来,我一个打你们两个。”

欢儿和喜儿本来还有些害怕,此时见徐玫要玩,想着小姐好像也没比她们大许多,在徐玫又击中了她们之后,她们终于忍不住,抓了雪团反击起来。

“哈,没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