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浮世经-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么早已经病死冻死了!

“这算是到了天子脚下了吧?”徐玫问夏长渊道。

他们跟了这群人三天了,沿途州县没有一个肯收留他们进城的!任由他们留在城外,自生自灭!

徐玫在第二天的时候再也看不下去,卖掉了一个银手链,买了些干柴和大米,让人送出了城去,总算是让他们能生起火堆能煮上一口热水热粥,寒夜不那么难熬!

今天,她原本准备卖掉自己的金手链的。

越往北,粮食越贵。银手链不值多少,轻易就被用光了。而金手链则要值钱多了。

眼下看来,应该是不需要了。

徐玫看着想着,忍不住长出一口气。

“算是吧。”夏长渊似乎有些不忍心看那些难民,目光转向城门,道:“走吧,我们进去。”

因为离京城很近,地理位置的重要,就算是规模不大的小镇,也筑有高墙坚城。城门口有士兵守卫,入城费……

不收,却要一人十个铜板作为担保。

一路上,这样类似的规定很多。

“我们也没法子,让难民进了城,后患太多,根本不是我们一个小地方能解决的,只能硬下心肠。”有盘查的士兵做出了解释。

所以有了担保费,用以辨别旅行赶路的人,和挣扎求生的难民。

一行人走进小镇,住进了客栈,准备休息几日。

新年临近,雨雪不停,一路走来,他们没觉得多艰难,但却感觉到了异常的疲倦。尤其是徐玫,她总是劝说要调整心境轻快地过日子的,这一阵子的所见所闻,却让她许久没有露出笑容了。

“好好泡个澡,吃点儿好的,休息休息吧。”夏长渊看着徐玫苍白的小脸,有些心疼。他其实没想到,这一路会这么难!若是早知道,他肯定是不会让小女儿做所谓的游历了!

她年纪太小,一直都活在丰盛之中,怎么能够一下子就承受的住这种地道艰难!

徐玫勉强露出笑容,道:“嗯嗯,爹爹,我要大吃一顿!”

“好,咱们就大吃一顿。”夏长渊疼爱地道。

莫仁吩咐伙计点菜,果然点了一大桌子。让徐玫欣慰的是,店里基本上南北的特产都是有的,只是价格有点儿让人咋舌。

不过,他们三人,也不怕贵。

菜式上来,莫仁特意点了好几道姑苏的风味。

“今年怕是要在外面过新年了。”夏长渊轻叹道:“之前收到你母亲的信,说是惠儿也没有回家的打算,像是也向京城来了,只是同我们走的不是一条路。”

“徐立前人在南通不会离开,你也不在……也就是说,她要一个人度过新年了。”夏长渊有些感慨。

“啊。”徐玫才想到这一点,不禁道:“那娘亲会不会太可怜了一些?”往年,至少她总是要从五柳观回到徐家过年的。

夏长渊失笑,摇头道:“你母亲年轻的时候,曾带着船队走南闯北,多少个新年是在外面度过的。若是子女不在身边就能让她生出自怜自伤的话,那她就不是你母亲了。”

徐玫歪头想了想,点头承认了夏长渊的话,道:“那也是。”

不论徐夫人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但她无疑是坚强的女人,绝不会伤春悲秋,自怜自伤。

**********

推荐作者君完本作品《第二春》(章节内容字数还是足足的哦。)

一场灾难,林家被下了大狱。

林氏出嫁女也跟着倒了霉,低头做人之下,也免不了被送进佛堂别院,得到一纸休书也是稀松平常。

林宜佳悲怆之下心底又有一些庆幸,因为她的丈夫更加体贴她了。只是,在喝过夫君亲自送上手的安神汤之后,再醒来时,突然回到了十二岁那年,母亲开始为她精心挑选夫君的时候。

《江南春》

沈氏家族有一道族墙。

沈柔凝耐心地在族墙内生活到十二岁,才终于有机会踏了出去。

瞧瞧这江南建宁京城的繁华盛景。

也想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使得她的母亲对情痴的父亲,对亲生的儿女,从来都是漠然相对?

世家朝堂,涉及闺阁女的风波从无新意。

真相在意料中又在意料外……且不管****……世家那么大,她想要先去看看。

☆、154 惊闻

放开了心思,徐玫这一顿饭用的很香。

太久没有放松了。

这家客栈干净宽敞,供给的服务勉强能对不上的索要的高昂费用。徐玫要了一个新的浴桶,在炭火温暖的房间里美美的泡了个澡,擦干净头发,便沉沉睡去。

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了。

连绵几日的落雪此时暂停下来,只是看样子依旧没有放晴。

徐玫找了个薄棉袄穿上,打开房间门,向外张望了一下。

一个大嫂正站廊下偷偷地抹眼泪。徐玫认出来她,正是昨日给自己送热水然后收拾房间的一位十分年轻的妇人。妇人身子骨比较宽大,个子也高,听口音是山东人。她似乎没有料到徐玫突然开门出来,连忙擦干眼泪,向徐玫哈着腰赔笑,讨好地问道:“小姐是不是要水洗漱?茶水间一直都有热水,奴家这就给小姐送来。”

徐玫点了点头,笑道:“那就多谢你了。”

外面冷的很,她吩咐出去之后,就赶紧退回了屋里,虚掩了房门。没一会儿,那位大嫂便拎了一小桶热水匆匆走进来,叩了叩房门,得到回应,方才推门进去,哈腰赔笑,走到洗脸台边,给徐玫调试温水。

她的眼睛鼻子和脸都是红红的,像是雪地里的胡萝卜。

刷牙漱口洗脸……

“这位大嫂,你刚才是不是哭了?遇到了什么困难吗?”徐玫问道。

她昨天与这个年轻的妇人说过几句话,那时候她的情绪还很不错,一直在庆幸自己一家人出来的早,不然根本找不到一个这么一个能收留他们小夫妻干活管吃管住还不嫌弃她带着小孩的店。

或许是因为徐玫眼神真诚,那为年轻妇人双眼一下子落了泪,道:“小姐不嫌弃,唤奴家顾嫂子好了。”她像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一般,低声道:“昨天听小姐说有一群难民是从山东来的,奴家回头想着家乡也是遭了灾,越想越不放心,怕里面有自己的亲人进不了城,于是今天赶在干城门的时候就出去找,哪知道,哪知道……”

她掩面悲泣,不断地耸动肩膀,用力压抑却压抑不住的哭声听的徐玫心头格外不好受。

“顾大嫂,到底怎么了?”徐玫问道:“难道难民之中真的有你的亲人?”但昨夜那些人不是得到安置了吗?或者说,她只是询问到了失去亲人的噩耗?

顾大嫂勉强抬头,眼泪止不住地流,道:“奴家娘家的两个哥哥全都被带走了!只剩一个小侄女成了孤儿!”

“带走?带到哪里去?”徐玫没有听明白。

“还能去哪,当然是被带去修皇陵去了!”顾大嫂见徐玫一直没有不耐烦,哭道:“这几年,不知道多少人被抓进去服役了!进去后,就再没回来!听说早就死在里面了!附近几个地市都没人了,可不正好来了难民!外面的安置点,说是给吃的给喝了,就是为了不让人走,然后连夜就将所有能干活的男人给带走了!留下妇孺才给送去安置村关起来,多半要被活活饿死在里面!”

顾大嫂大哭起来。

徐玫闻言愣住了。

半晌,她才回过神,艰难地问道:“顾大嫂,你是说,昨天来的难民,都被抓去修皇陵去了?”

“何止是昨天的,只要经过的流民没有户籍通行证的,没有人能走的过这个镇子。”顾大嫂双眼红通通的,似乎悲痛到了麻木的地步,反而有些平静了。

外面仿佛有人在喊她。

她连忙擦干净脸,朝着徐玫鞠躬,哀求道:“是奴家不懂规矩,在小姐面前说了些不中听的,扰了小姐心情……还请小姐能原谅奴家,别让掌柜的知晓了……”说罢,她朝着徐玫连连鞠躬几次,提着废水桶快速地走了。

房门被带上了。

徐玫怔怔地站在门边,只觉得头脑一片混沌,完全无法思考什么。

直到莫仁过来叫门,叫了几声之后尝试着推开了门,外面冷风铺面吹过来,徐玫才猛然打了个激灵,惊醒过来。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莫仁看见徐玫就在门边也是愣了一下。他目光快速地从徐玫身上扫过,见徐玫穿的整齐,放松了一些,但很快又关切地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那些难民,被抓去修皇陵了。就在昨天夜里。一点也没耽搁。”徐玫俏脸僵硬,眼神直愣愣的。

“哦。”莫仁点头道:“这个啊,我早上也听说了。”

徐玫转动眼珠,定定地看着他。她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莫仁能够如此淡然地将这样的话说出口。

“皇陵没有竣工,但民工却是损耗严重。正好难民过来了,弄过去干活,也算是一种‘以工代赈’吧。”莫仁以为徐玫不明白,随解释道:“朝廷没有赈灾的粮食,皇陵那里缺少劳力……不这么做,两方面都没有办法,只能是皇陵进展缓慢,难民挨饿受冻而死。”

如今,难民被抓去修皇陵……虽然说皇陵仿佛已经成为了吞噬人命的险恶之地,但对于别无他法的难民来说,那也是一条路!还是有活下来的可能的!

可是……

可是……

徐玫不知为何突然愤怒起来,她一把将莫仁推开,猛地一下关上房门,扑倒在床上,蒙着被子,大哭起来。

她卖掉了一个手链,救了他们一个晚上。她以为那一个晚上说不定就救下了许多人命,哪知道到头来,是徒劳无功!

终究一个都活不了!

徐玫的哭声渐渐小了。她看着屋顶,眼神空洞,眼泪却是不停地淌。

“玫儿。”夏长渊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来:“你怎么样?我要进来了。”

徐玫盯着屋顶,没有开口。

夏长渊推开门,返身将面色木然的莫仁关在了外面。他走到床边找个凳子坐下,轻声道:“我刚才想过了,选择这个时节这条路线领你游历,是我错了。之前看天时不对,就应该立即回转的。不然,我们也能在姑苏陪你母亲过年。”

☆、155 不

徐玫她还是一个小小的姑娘家。

往日,她的眼中,何曾见过一点儿人世间的不好。

便是之前莫仁在南通杀了几人,那在她心理也是因为那是正义反击想着“恶人就该死”的一种直接直爽的意气。而不能说明她本性不善良。

徐玫无疑是一个善良的小姑娘。

她不过是从前被保护的太好,无从接触什么,所以也无从展示她的“善良”而已。

也不是。

她捡到莫仁,肯收留他却不强迫他卖身,这桩事情,当然能说明她善良。

夏长渊心中一时闪过许多心思,缓缓地,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说道:“嗯,我们现在往回赶,应该还能赶得及除夕。南边并没有这么大的雪,路肯定要好走的多。我们依旧乘船的话,路过南通,你说不定能劝说徐立前同我们一起回去。那样的话,你母亲一定会格外高兴,赏你许多的好东西。”

他没有提起难民的事情,没有言说是非对错,只是温声述说着接下来的打算。

母亲。兄长。新年。团聚。南方。

全都是美好的字眼,怎么能不让一个处于悲伤之中的小姑娘分外向往。

徐玫的眼泪却再一次汹涌起来。

她转头看向夏长渊,哑声问道:“我是不是什么也不能做?”

她没有说“我们”。

就像之前卖掉银手链换来大米柴火的时候,她知道夏长渊有钱,却因为那是自己的想法自己想做的事,是以并未让他付账。

夏长渊沉默片刻,方才缓声道:“是的。你暂时没有法子。”顿了顿,他又道:“我们都没有法子。”

就像徐立前指责徐家坐拥财富却不肯去赈灾救民的这种指责不正确一样,他们三人,加上太平观,面对这个困局,都是没有任何办法。

“别想了。”夏长渊眼中露出不忍,摸着徐玫的脑袋,温声道:“就这样说定了,我们回去。京城过几年再来也不迟。”

“不。”徐玫坐起来,擦干了眼泪,低声难过地道:“爹爹,我没事的。”

“我就是觉得,冤枉了我那个手链。”徐玫抬起头,似乎已经不难过了,道:“爹爹,我们去用早饭吧。我都饿了。”

“用了早饭,趁着没下雪,我们再往京城走一阵。”徐玫抱怨道:“这里用的什么木炭,炭味儿熏的慌。到了京城,我一定要住最好的客栈。”

“你真的决定了?”夏长渊看向徐玫,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她明明非常伤心难过,但怎么一瞬间就想明白了,能硬下心肠了。

“嗯嗯,我决定了。”徐玫露出一个笑容,仰脸迎上夏长渊的目光,道:“书上不是总说,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么?爹爹你也说了,惠姐姐也进京了,我们说不定能碰上呢。”

“好吧。”夏长渊看到徐玫憧憬期待的笑容,只能点头应下来,起身道:“那我等你。”

徐玫才哭过,要收拾一下,才能出去。

夏长渊离开之后,徐玫用热水敷了一会儿脸,见脸上痕迹少了些,重新梳了一下头发,整理了一下裙子,穿上了大氅,方才走了出去。

早食是在大堂用的。

也许是因为风雪滞留了不少人,此时大堂上客人还不少,有许多都是青年学子打扮,正在高谈阔论。

徐玫听到了有人说起“用难民修皇陵”,赞为善举;也听到有人在谈论今年各府的扬名在外的才俊,分析着谁明年春闱能够高中夺魁,其中就有人提到了苏州府魁首胡不为,但胡不为年轻且从前没有名气,是以不被多数人看好;她也听见有人在谈论诗词,提到了“五柳居士”的新诗,对他畅游山水的洒然格外羡慕……

诸如种种。

没有人将坐在大堂里的五柳居士认出来。三个人静静地用过了一餐,因为决定了要走,莫仁问店里的伙计能不能雇到一辆马车,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夏长渊道:“车子的事情,我会解决。你们先收拾行李吧。”说罢,他迈步出了店门。

徐玫和莫仁对视一眼,朝楼上走去。

大堂依旧是喧哗不休的谈论声。

到了徐玫门口,莫仁突然低声道:“小师妹,早上,是我不对。”

“你没有不对啊。”徐玫已经恢复了平静,道:“是我自己没有想明白。”她点点头,用力道:“嗯,我现在已经想明白了,你放心。”

莫仁张了张嘴,没有说什么。

徐玫打开房门,示意莫仁跟她一起进去。

房间内很暖和,徐玫脱下了大氅,挂在了衣架上,在桌边坐下,定定看着不知什么地方。莫仁不敢打扰她,安静地站在桌边。

徐玫走了一会儿神,收回视线,看向莫仁,开口道:“莫仁你说,若是废王成了新君的话,他会不会继续替今上去修这个貌似怎么也修不好的陵墓?”

“从以往看,废王还是有些抱负的。”莫仁想了想,道:“而即便仅仅是从孝道论,陵墓都是一定要修的。只是我想,大约应该会很快竣工吧。”

一个陵墓,怎么会修了几十年还修不好。

其中肯定有蹊跷之处。

而这蹊跷之处,登基之后的新帝就算是心中好奇,但为了巩固地位赢取民心维护江山,新帝肯定是不愿再向“蹊跷”投入更多的。赶紧修个墓穴,让先帝有葬身之地,就够了。

“也就是说,那些民工还有解脱之日了?”徐玫问道。

她还是放不下那些难民。

莫仁望了徐玫一眼,迟疑了一下,微微摇头,低声道:“今上有洪光道长护佑,寿元当还长的很。”

也就说,短时间内,不会有新帝。那自然也不存在陵墓完工的问题。

除非是,修了几十年的陵墓,真的就在这一两年竣工完成了。

“那我告诉你,就在这个新年,废王会发动政变登基为帝,你相信吗?”徐玫突然出声道。

莫仁闻言怔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