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复贵盈门-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来都是他算计头尾,不如就交给她一次。

……

琳怡早早就起来亲手给周十九换好衣衫,夫妻两个一起吃了饭,周十九这才出了门。

睡了两天琳怡精神格外的好,拿起周十九的腰带来绣。

不到一个时辰,天微亮了,巩妈妈带着媳妇过来伺候。

巩二媳妇准备给琳怡梳个偏月髻,鸦青的长发散开,巩二媳妇用梳子沾了泡好的桂花水,慢慢湿润着梳通长发,“奴婢出去打听了,还是从宗室手里买来的那几个庄子。”

就是周永昌千方百计要要回去的那些庄子。

“宗室营那边又有想要收回庄田的宗亲,听说是敬郡王哥哥家的田地,就在山东肥城县里,十多年前连着三年蝗灾、旱灾,宗室趁机将手里的田地强卖给当地的何家,现在何家种起了果树。”

这两年肥城县的水蜜桃很有名。

“敬郡王的哥哥就想要将土地买回来。听说山东那边已经寻了人说通了,可是不知怎么的,突然间如何也不肯卖了,说是逼急了还要进京告状。敬郡王让人去打听才知道,那边听说了葛家和周永昌的那段公案。”

宗室强买强卖土地已经是常有的事,周永昌的事一出竟然一下子传到山东那么远的地方去,这里面若是没有人安排,那就真是太巧合了。

接下来琳怡猜也能猜个七八成,因甄氏的族姐是周永昌的母亲,周永昌一家是怎么发配去奉天的甄氏自然清楚的很,敬郡王妃出面问甄氏整件事到底如何,结果甄氏在宗室长辈面前帮她说了话,宗室长辈自然就会觉得她将叔叔婶婶一家握的死死的,谁都不敢说她和陈家的坏话。

她娘家不过是勋贵,就将甄氏吓成这样,宗室人稍稍一想就愤愤不平起来,她是新进门的媳妇,一没有在婶娘那里博得孝贤的好名声,二没能像琳婉一样怀上子嗣,小小年纪管着康郡王府,何德何能。

巩妈妈听了皱起眉头,“这不是睁着眼睛说胡话,那件事出的时候,我们郡王妃还没有嫁过来啊,一个未出阁的小姐跟这个能有什么关系。”

现在她嫁过来了,当时的事也有周十九一份功劳,看起来就像是陈家借着周十九帮了葛家。

话说到这里,琳怡也就不往深叙,只是吩咐巩妈妈一家多将消息带回来些。

巩二媳妇梳好了头发退下去,白芍进来道:“姻语秋先生来看郡王妃了。”

姻先生怎么知晓她病了。

琳怡忙让橘红拿来件褙子穿了,出门去迎姻语秋。

姻语秋见到琳怡,立即伸手将琳怡身上的披风又裹了裹,“病了怎么还出来。”

琳怡道:“已经好多了,还说明日要去看先生。”

“怎么会好多了,嗓子哑的这样厉害。”姻语秋说着和琳怡进了屋子,让丫鬟送上小圆枕来给琳怡诊脉。

姻家已经是这样的情形,姻语秋先生不但没有怪她,还这样关切她,只要这样想想就难免黯然。

姻语秋开了方子吩咐丫鬟去抓,“你身子虚,不宜用太急的药,趁着这次病好好调理调理。”

“先生,”琳怡拉起姻语秋,“我给先生看一样东西。”

琳怡拿出刻花镶贝的匣子,递给姻语秋来看,上面精细的孔明锁已经打开,掀开盒盖里面露出一面珐琅镶宝石的小手镜。

比她们从前见过的镜子都要光亮。

“这是私商从倭国带来的,”琳怡顿了顿,“先生,从前都是番邦觊觎我们,现在转眼之间番邦又有多少东西是我们不曾见过的。”

姻语秋微皱起眉头。

“先生不是一直想要治好天花,听说番邦对类似的病症有别的法子。”

姻语秋凝视着琳怡。

琳怡迎上姻语秋的目光,“先生说过,无从改变的事,也只能去适应。前朝就已经海禁,说不得现在已经是改变的时候。”

姻语秋神色冷峻,半晌才道:“我哥哥是不是已经没有了退路?”

这件事早晚要让姻语秋先生知晓。

现在不止是姻奉竹没有了退路,整个姻家都在刀尖上。

姻语秋看向琳怡,“现在唯有你肯和我说实话。世事不停地变化,谁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过去。”

琳怡颌首,姻家真的想要避世,首先要放下从前,若是不然就是要将整个姻氏一族推向灾祸。

姻语秋道:“皇后娘娘的病有了起色,我已经将方子留给太医院,明日我就收拾行装回去福宁。”

能不能有转机,已经不能看皇上,要看姻家如何思量。

【第一百八十六章】疑心

送走了姻先生,巩妈妈和申妈妈将中元节的诸事单子拿给琳怡看。

琳怡看了一边笑着看向申妈妈,“还好前些日子选了人进府,否则人手还真的不够用。”

申妈妈笑着道:“是郡王妃事先想了周全。”

琳怡抿嘴笑,不光是她想着,周老夫人那边也盯着进府的人手,这次的下人有不少是宗室里常用的家仆,不是这个引荐就是那个拿帖来拜,这些人在宗室营里通着气,她也不能一个也不选用。

琳怡将单子放在矮桌上,“我今天精神好些,就跟着妈妈去抱厦里点卯。”

申妈妈的嘴角微深,还是不放心这些新进府的下人,所以才迫不及待地想要出面立威。

巩妈妈应下来,“奴婢这就去安排。”

琳怡在抱厦里坐下,下人陆续地走进来,很快抱厦里就挤满了人。

巩妈妈亲自拿着名册点人。

琳怡端坐着一个个瞧过去。

凡是能在宗室家当差的,都学过规矩,表面上个个恭谨有礼,不像那些从牙婆手里买来的小丫鬟进屋就悄悄地东张西望。

这些人和琳怡心里记得差不多,三个管事都是带着举荐信来的,四个婆子也是通过府里的管事进府的。

琳怡在旁边喝茶,巩妈妈将中元节的事说了。

到了琳怡这里就留下新进府的下人。

巩妈妈将琳怡的意思说了一遍,“不管从前是在哪里当差,既然进了康郡王府就要一心一意为府里办事。”

言下之意要听从郡王妃的话。

申妈妈老神在在地听着,眼皮不多抬一下。

等到琳怡放下手里的茶碗开口,申妈妈才又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大家都是拿了帖子进门的,懂得规矩,到府里也是有定规,大家照着规矩来自不用说,若是哪一个乱了行。不论是谁都一律按定律处置。”

众人忙呼不敢。

琳怡道:“家宅安宁与你们离不开干系,从前你们在外如何我不追问到底,只要从今往后守我的规矩,我自然不会亏待,否则,我定要查到底,别怪我不顾情分。”

淡淡的声音没有半点波澜,却让人生出敬畏来。

众人又表了心意。

琳怡这才让大家散了。

申妈妈从抱厦里出来到周老夫人面前将琳怡的话说了。

周老夫人正和小丫鬟玩叶子牌。听得这里缓缓道:“那就提点他们办好差事,谁也别马虎了。”这话不是说给下人听的,而是要让下人将话递给身后的主子。

陈氏办事还真是不加遮掩。

第二天周大太太甄氏早早就来看周老太爷和周老夫人,并将老宅子中元节准备的花灯样子提给周老夫人看。

甄氏笑着道:“今年的花灯比往年都漂亮。我也是才选出几个模样特别的,就拿来给娘看看,一会儿也让郡王妃选选,郡王府用得上我就让人多做些。”

周老夫人颌首,让人将样子拿给琳怡看,“瞧瞧能不能用得上。”

屋子里没有了旁人,周老夫人喝口茶看向甄氏,“元景最近如何?怎么都不见他过来。”

提起周元景,甄氏满脸笑意。老爷要入仕的消息早在宗室营传开了,不少人上门宴请老爷吃酒,正好她想要开个绸缎铺子,就让老爷借着宴席打听消息,看看铺子开了有多少人会捧场光顾。

周老夫人道:“让元景收敛些。”

甄氏立即收起脸上的笑意,“您放心,宗室入仕也不稀奇。我们哪里敢张狂了。事事都会听娘的。”之前因老爷入仕和周老夫人起了争执,甄氏这些日子一直小心翼翼地侍奉,生怕周老夫人就此不肯再管他们,哪里敢再有半点忤逆周老夫人的话,“老爷这些日子酒喝的也少了,是听了娘的话,做事稳当多了。”

周老夫人不做声,在她面前说的好听。她自己的儿子自己会不知晓,多少年养成的性子不可能立即就变。

甄氏陪着周老夫人说了会儿话,就去厨房里张罗饭菜。

走到廊下,早就等在那里的成婆子向甄氏行了礼。

甄氏道:“起来吧!”

成婆子忙将今日的事向甄氏说了,“您没瞧见,郡王妃那架势着实吓人。我们可不敢怠慢。”

那又如何。甄氏冷笑,“不过是唬人的罢了。”十几岁的小姑娘学着旁人立威,说出来的话让人听了可笑。

什么不顾情分,她和新进府的下人有什么情分。

成婆子道:“姻家先生今日来府里,郡王妃说起姻家的事,奴婢正好在穿堂里等巩妈妈吩咐,就听了一耳朵,郡王妃的意思是姻家公子没有救了,姻家先生因此还哭了一阵,郡王妃好容易才劝好。”

姻家公子不过是跟商船出海,怎么会没救了,定是郡王爷知晓其中内情,陈氏这才提点姻家。

康郡王从前在家里可是什么话都不说的,却全盘托给了陈氏。

要知道女人是最会坏事的,要不然怎么内宅不听政事呢。特别是陈氏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表面上看着聪明,其实担不得大事。

皇上还没有惩办姻家,这样的消息就传出来,可想而知外面是什么动静,皇家颜面何存。甄氏想到这里立即来了精神,陈氏想要救姻家就该想到一不小心就会被姻家拖下水。

甄氏让人拿出十两银子赏给成婆子,成婆子笑眯眯地退下去。

甄氏甩甩帕子走出穿堂,心里舒畅,走路也轻便起来。怪不得姻家人急着离京,原来是因为这个。

……

琳怡忙着操持中元节,陈家长房老太太的身子也好了些。

小萧氏这才敢告诉长房老太太,琳怡这几日没过来也是因病了。

长房老太太听了直心疼,让人捎了不少补身的药给琳怡。

周琅嬛和齐三小姐来做客正好见到,齐三小姐笑着道:“祖孙两个互相惦念着还真是让人眼红。”

齐三小姐的婆婆也是疼媳妇,将家里的中馈早就交到齐三小姐手里,平日在外面对齐三小姐也是交口称赞。

齐三小姐笑着看琳怡,“还不是你劝的我。”开始婆婆端着架子,齐三小姐是每日去跟前伺候,耐着性子慢慢地磨,婆婆病的时候又搬去婆婆屋子里住下,这样一来二去就打动了婆婆。

齐三小姐在琳怡面前抱怨婆婆总冷着脸,琳怡却觉得外表冷的人倒不一定难相处,就劝齐三小姐别着急慢慢来。

那些日子齐三小姐不知道背地里难过多少回,现在总算是峰回路转,想到这里,齐三小姐和琳怡相视一笑。

周琅嬛想起姻家的事,“姻先生回去福宁了?”

琳怡颌首,姻奉竹暂时留在经历,姻先生找了镖局护卫回去了福宁。

屋子里没有旁人,周琅嬛低声道:“外面传言不大好,你可知道?”

琳怡也听说一些。

周琅嬛道:“小心着些,别连带上了你。”本来已经风平浪静了,谁知道又会起波澜。

琳怡微微一笑,“周姐姐放心吧。”有些事她现在还不方便和周琅嬛说,等过几日大家也就清楚了。

周琅嬛松口气,“倒是我多惦念了你,生怕你吃了亏。”

琳怡看着周琅嬛抿嘴,“姐姐不念着我,外面人说我,我哪里知晓。”

齐三小姐笑道:“这般肉麻,我也替你们两个脸红。”

琳怡这几日咳嗽,正好吩咐小厨房熬药膏子,齐重轩每逢天气变化也常犯咳疾也离不开膏子吃,周琅嬛要跟着去瞧瞧,“你这正经师傅出来的东西说不得和我们做的不同,我也仔细看看。”

琳怡笑着让橘红引路。

橘红带着周琅嬛出门,齐三小姐正好得了空,将琳怡拉去一旁,“你到底清不清楚整件事,要我看,你可惹了大祸,我听哥哥说……”

周琅嬛去而复返正好看到齐三小姐拉着琳怡在旁边说话,不知怎么的心里觉得有些异样。

桂儿看向周琅嬛欲言又止。

周琅嬛没多加理会,撩开帘子进了门,见到琳怡就道:“将熬膏子的方子给我一份,这次我定要好好学学。”

琳怡干脆放下手边的事陪着周琅嬛去小厨房。

三个人说说笑笑到了下午才散了。

琳怡将周琅嬛和齐三小姐送上马车,眼见这马车出了胡同才回去。

周琅嬛坐在车里若有所思,旁边的桂儿道:“奶奶没瞧见郡王妃身上的香囊吗?那金桂的绣法怎么和二爷一件青色袍子的斓边一个模样。”

这也不稀奇,定是三小姐或是五小姐从琳怡那里学来的,琳怡的针线是出名的好……

桂儿道:“奶奶别嫌奴婢多嘴,三小姐有什么话不好当着奶奶的面说,非要等奶奶出门了才……”

周琅嬛听得这话皱起眉头,冷冷地看向桂儿。

桂儿忙低下头,“都是奴婢多嘴多舌,以后再也不敢说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挂念

马车路过街口,车轮下有些颠簸,桂儿忙扶住周琅嬛,“奶奶小心些。”

周琅嬛看着车厢里刺绣的帘子眼睛一花。

桂儿还是将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奴婢是觉得奶奶对郡王妃太好了些,将心比心郡王妃可及不上奶奶。”

周琅嬛道:“郡王妃那里但凡有新奇的东西都送我一份,亲姐妹也无非如此。”

桂儿仍旧不服气,“那……还不都是表面文章……郡王妃有些话也不和奶奶说,三小姐也藏着掖着,枉了奶奶对她们的一份心。”

姻家的事,琳怡的确遮遮掩掩,“郡王妃有她的理由,她也知道我不计较这些。”本来是她关切琳怡,只要琳怡没事她也就安心了,扯出许多来又有什么意思。

桂儿低着头,“奶奶就是好性子,换了旁人定不能这样。”

周琅嬛打开手里的盒子,看到里面精致的纽袢,康郡王的袍子才穿了几次,京里就兴起这样的顶珠纽袢来,她在外面看到的虽然漂亮,终究不如琳怡编的精致,琳怡将编纽袢用的丝线里捏了一根孔雀羽的线,在阳光下随着活动色彩斑斓。不过是一根线,区别竟然这样大。

现在才要入秋,琳怡已经让人去选紫貂和青狐来做端罩,齐重轩的秋褂她还没做好。周琅嬛想着将盒子盖上,最近她也不知怎么了,下意识地将自己和琳怡来比,这样计较下来,她事事不如琳怡做的好。

……

齐三小姐还是爽朗的性子,周琅嬛就算眉开眼笑时也遮不住心事。

应该是为了齐重轩。

琳怡让橘红将熬好的梨膏送去广平侯府给长房老太太。

橘红道:“还余出一罐呢。”多出一罐,齐三小姐向郡王妃要,郡王妃只说不够没有给,当时她就觉得奇怪,以为郡王妃另有用处。

琳怡端起茶来喝头也没抬,“就放在一边备着。谁有个不舒服正好用。”齐三小姐是为了齐重轩要的,周琅嬛有心亲手为齐重轩熬梨膏,她何必做这个挡路人,于是顺水推舟就将梨膏留下。

再者,这次她和齐三小姐说话的时候,周琅嬛看她的目光怪怪的,如果是因她和齐家走的太近,她也愿意尽量划开距离。

琳怡微微出神。

橘红撩开帘子。见到周十九进了院子,忙站在一旁恭谨地行礼。

琳怡放下手里的东西,起身去迎周十九。

周十九笑着问,“院子里在做什么?”

琳怡抬起头来道:“我让人烧几个小泥炉。秋猎的时候郡王爷拿回来野味也可以烤着吃些。”

刚才齐三小姐和周琅嬛也觉得好奇,她答应了齐三小姐到时候将她们一起叫过来烤着顽,上次烧小泥炉还是在福宁的时候,她和哥哥让府里的管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