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女毒心邪王嗜宠无下限-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皇上是金口玉言,说了这事如果不是事关重大就是欺君之罪,那这崔大人就已然是死路一条了。
看着这跪在红毯之上酒醉之下却还是一脸刚正不阿的崔大人,许多人原本对他的不屑和厌恶到如今都变成了钦佩,毕竟直谏君王之错,弃生死而不顾之人太少了,要做到也需要太大的勇气了。
而感受着这四面八方投来的钦佩和佩服的眼神,崔大人心中却是暗笑,暗笑他崔云帆也有耍滑头的一天,不过感觉倒是挺好的。
唇角不动神色的勾勒起一丝贼笑,崔大人再度俯身一拜,高喊道:“皇上,此事不仅仅是事关重大,更是我们南楚和西黎之间一直以来的未解之谜,今日,微臣就要将他全部揭开,臣要启奏之事是——镇国侯府通敌卖国一案乃是污蔑,铁真真的污蔑!”
这话一出,整个太极殿内顿时能够清楚的听到一阵倒抽冷气的声音,众人皆惊愕得不知所措的看着崔大人,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原本以为崔大人要说的不过是直谏皇上今日的过错罢了,没想到竟然是镇国侯府一案的事情,不仅仅是当着众人和皇上以及厉天冥的面提及了这件原本该是不能提上台面的事情,还直言说镇国侯府是被污蔑的,这……这可真正是事关重大了。
而皇上也被崔大人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给打得是手足无措,没想到他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说出镇国侯府这件事情来,还这般掷地有声的说是污蔑,让他顿时慌张了起来,嘴角止不住的颤抖,呼吸也不由得变得急促了起来,声音略有些哆嗦的厉呵道:“胡言乱语!镇国侯府通敌卖国一案早已经有所定案,铁证如山怎么可能是污蔑!”
“臣没有胡言!这镇国侯府一案也从未有过所谓的铁证如山,不管是皇上,还是在这殿上的文武百官,还是这金陵城里的百姓,就连那城北最底层的乞丐都知道,这件案子一直一来都是破朔迷离的,数月前臣便就上奏过皇上,此案事发突然,前因不满,后记潦草,根本就构不成一个案卷。
此为密事,皇上不愿提及,但好在圣明,并没有阻碍微臣的暗地调查,历经两月,臣翻阅了大量卷宗,查到了当年遇此案有关的不少证人,最终苍天不负有心人,让微臣最终查明了事情的真相。
微臣已然将一切记录在卷,也将与此案有关的证物证人带入了宫中来,恳请皇上今日当着黎帝的面,让微臣将一切真相披露出来,还忠臣良将一个清白!”
第687章 微臣这便就开始了
这话一出,整个太极殿内是一片哗然。
书写成卷,证人。证物都已经带入了宫来,这崔大人完全就是有备而来的,方才那一番话事关重大模棱两可的话为的就是能将这一切顺利的说出来,让皇上无法下台。
而他确确实实的做到了。眼见着高台之下左右两侧席位上已然开始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这件事的群臣们皇上是恨透了崔大人,没想到这个一向来的直肠子竟然也会这样用计。他这一时疏忽就掉进了他挖好的坑里。
如今他在这大殿之上,当着厉天冥。当着文武百官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无疑是把皇上赶到了绝路上。容不得他拒绝,也拒绝不了。
原本这件事因为前段时间的舆论就已经让众臣对他所有怀疑了,如今这个崔大人言之凿凿的说是污蔑,更是说有证据,若是他不让他把证据拿出来,不让他说个清楚明白的话,这怀疑只怕就会更深。对他接下去要做的事情可不利,对日后也不利。
可是皇上又怎么能答应呢,镇国侯府是怎么一回事他是最清楚的。他就是罪魁祸首。纵使觉得这崔大人不可能知道宝藏和那个人的事情,也不可能查到其中那些个内幕。但是他哪里又敢去赌呢,如果崔大人真的是有证据的,那么他就完了,彻底完了。
身为君主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宝藏陷害忠臣良将,不用萧落净动手他都无法再在这皇位上坐着了。
答应,不答应,对于皇上来说好像都是一条绝路,思来想去之下到底还是前者对于他来说危害相对小那么一点点。
罢了,就让萧落净再活一段时日!
看着台下那一道又一道开始想他投射而来的等待目光,皇上握着酒杯的手紧握一分,一咬牙,心一横,张开嘴正欲顶着所有压力大发一顿脾气。
可一个音都还没来得及发出来,身旁的厉天冥却突然抬起了酒杯,浅酌一口后饶有兴致问身后的冷瞳:“镇国侯府?可是八年前那个说是与我们西黎有所私/通的黎家?”
“回皇上,应该是。”冷瞳简单明了的回答,像似木偶在说话一样。
“是黎家呀。”厉天冥意味不明的点了点头,放下手里的酒杯,看向皇上,似笑非笑道:“楚帝,这件事朕也是有所耳闻,当时事出突然事后又很快就被解决了,我们西黎现在民间其实都还有议论此事。
说起来这件事可以说是南楚与西黎之间的一道坎呢,如今咱们两国和平,这位大人又说黎家是被污蔑的,朕觉得这件事还是要查个清楚才好,否者老有些个居心不良的人拿这件事从中作梗,不利于咱们两国之间日后呢,楚帝您说呢?”
厉天冥不亏是冥王,气势不凡,这一番话虽说字里行间皆是商量之意,可却无形之中透着强大的威压,这无疑也是在提醒皇上,这件事说起来可不止是他南楚的事情。
镇国侯府通敌卖国一案,当初通的敌国就是西黎,那时的西黎正如前段时间的南楚一样,几位皇子夺嫡,镇国侯府与当时还未成为先帝,也就是西黎上一个皇帝的七皇子暗通,将南楚的情报卖给七皇子。
这就是当初南楚和西黎交战为何会失败的原因,若不是最后萧裕景带兵赶到挽回局面只怕如今南楚边疆的版图就是西黎的了。
只是这件事到底是正如崔大人所说的,前因不明,后记潦草,事发的太过突然,只有几封所为来往的书信而已,就算是平民老百姓都无法认同,所以暗地里坊间一直有所流传,这是西黎的陷害,是西黎为了清除掉黎家这个武将里的中流砥柱故意设计的,而西黎那边自然也不甘示弱,这也是为什么百年和平的契约签订了已经有几年之久了西黎和南楚边界还一直发生战乱的原因。
以前的七皇子是黎帝,他和这件事有至关重要的关系,自然不会提及,而如今厉天冥是新的黎帝了,他的性子向来是阴晴不定,但却也是出奇的倔,他提及了就必然是要做。
更是把一切上升到了西黎和南楚之间政交的高度上,那么这件事就不再是南楚内部的事情了,而是关系两国日后的关系,很有可能皇上一句话说不查下一句这位冥王心情一不好就开战,而且还出师有名不受和平之约的束缚。
这无疑是把皇上的最后一丝退路都给断绝了,现如今不答应远比答应更加来得严重,多事之秋若是开战他南楚必败无疑,内政之中他也可能因此被逼下位,无奈之下他只能选另一条路。
“黎帝说的是,这件事一直舆论不止,更是关乎两国,是该好好查查才是了。”皇上面上赞同的点头,可嘴里的后座牙却是咬得几乎要碎了,转过眸子,看着跪在地上无比坚毅的崔大人真真是恨透了,也害怕透了,但也只能硬着脖子道:“崔爱卿,既然你说镇国侯府一门是被污蔑的,那便把证据都拿出来吧,让朕与黎帝以及百官都看个清楚这件事究竟是如何的。”
“皇上英明。”崔大人点头行礼,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转过身对站在门外的一名太监道:“秋公公,将本官带来的人和东西全部带上来吧。”
秋公公显然是崔大人早已经准备好的人,不等皇上开口转身就麻利的离开,不到一刻的时间,在越来越吵杂激烈的议论之下秋公公领着穿着贫民麻布衣衫的两男一女和捧着一堆卷轴的两个小太监走了进来。
看着这两男一女和那一堆卷轴是越走越近,皇上的心是越来越往上提,事到如今他只能期盼自己当初做得足够隐秘,崔大人查不到有关于他的决定性证据。
只要没有决定性的证据,这件事他将有办法将他压下去,大不了就找一个替死鬼就是了。
而看着皇上眼里的决然之意,崔大人的在心中冷哼一声,但却不露山水的抱拳一礼道:“皇上,黎帝,微臣这便就开始了。”
(这一章是新写的,简化了许多,上一章也修改了不少,剧情在加快但是有些还是不能带过的,这个剧情铺垫了很久,篇幅是会比较长一点点。还有厉天冥这个人物,描写是必须的,因为是下本的男主,两边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哦。)
第688章 他不是那天就死了吗?
话音一落,不等皇上点头,崔大人就直接转眸对秋公公使了个眼色。秋公公从小太监的托盘里拿出一卷卷轴来,弓着身子快步走上高台,将其打开双手捧着跪呈与皇上和厉天冥两章条案中间,让两人能够一道看清楚。
一眼看去就能看到上面的案卷两字。这便就是崔大人将一切记录成卷的卷宗了。
“八年前,十月初二。镇国侯黎耀珉被揭与西黎国七皇子有书信来往,于战时通敌卖国险些将南楚置于战败之地。遂当夜圣上大怒,携一万精兵前去质问。黎耀珉拒不认罪且负隅顽抗企图弑君,最终一门二百二十三口与当夜就地剿灭,以正纲纪。
短短数百字就将一件这般大事草草记录,一直以来此事都被人怀疑诟病,微臣也觉此事蹊跷,在查阅数百卷前后相关联的卷宗后发现所谓当初指证镇国侯府的证据都不能作为证据。
首先,同年的三月南楚才与西黎因事起战。镇国侯一门奉旨领兵前往迎战,战两月节节败退后萧王领兵支援,最终才逼退西黎大军。签百年和平之约。同年九月才回到金陵。
而当初作为铁证的书信其记录上的时间却是八月底,那时的战事已然成定局。而且书信里的内容更是和当时的战事不符合,述说的是一月之前的战况。
其信之中镇国侯是同西黎七皇子说七日后会在路过飞鹰崖让其在那埋伏,然而众位大人都应该知晓,特别是萧王应该是最清楚的,那日/本要走的是另一条路,是突然山体崩塌才改走的飞鹰崖,所谓的埋伏也不过是走过了飞鹰崖之后才平谷才两军相遇的,这信实在太过牵强,而且与时不符。
随后微臣收集了大量当初黎耀珉的书信,研究其笔记发现,这封信完完全全就是伪造的,皇上和黎帝以及给各位大人都看看吧,其中我都已经圈出了不同之处。”
崔大人说着转身对另一个拿着托盘的小太监点头,小太监率先将两张信纸交给跟在皇上身边的李公公,转身从左侧首位的太子起挨个给第一排的每个人分发,用于向后传阅。
见所有都已经分发出去,众人也都开始看起来,崔大人才接着道:“诸位手中的右手拿着的是当初黎耀珉与西黎七皇子的通信,右手里的是收集来的黎耀珉平日里写给朋友的书信和家书,虽说两封信的笔记几乎是一模一样,但是诸位仔细看标注圈出来的字,仔细之下就能看出在写黎,顾,均,这三个字的时候黎耀珉在其尾笔那儿都有一个细不可闻的小勾。”
这话一出,太极殿顿时想起一边恍然大悟一般的低呼声,这不说其实真的是没有一个人发现不同,可一说起来,仔细一注意,人人都看到了那几个字尾笔的小勾,只是太过细小,几乎可以说是看不见。
而皇上看到那被崔大人用朱砂墨圈出来的字,拿着信的手慌张之下更紧了一分,青筋都爆了起来,紧咬着牙齿暗骂当年那仿造书信的人无能,竟然没有发现这里,也更恨这崔大人的细致入微,居然能发现这么微小的不同,而且连当年的战时是什么情况都查得一清二楚。
“其实这几个字不难发现,想必当年和黎耀珉关系较好的武将都应该知晓一件事,黎耀珉膝下只有一子,那便就是当年的少年将军黎顾均,黎耀珉对其子虽说严厉但是小时却是极其宠爱,当初黎顾均学字,初写自己名字的时候字字尾笔带勾,黎耀珉觉得是趣事自此写这三个字都学着带勾,当初还在武将之中是一件趣事。”
“的确如此,当年黎侯爷这勾写得本是挺大的,随后才渐渐变小的,说是儿子大了,勾该慢慢小了,省得一直被人笑话。”崔大人话音才落一位当年跟在黎耀珉麾下的将军就开口证明起来。
随之附和的声音是越来越多,这事自然也是板上钉钉了,只是这话落在苏子衿的耳里却让她心疼的看向身边的黎顾均。
一个如此疼惜自己的父亲,最终死在自己的眼前,自己却无能无力,如今再听到这样慈父宠爱的趣事,对于别人来说或许觉得温馨,可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把剑刺在心头最柔软的地方。
见苏子衿如此,君故沉却是淡淡一笑的微微摇了摇头,抓起她的手轻轻握了握,示意她没事。
而眼角余光看着两人这微弱动作的崔大人心里倒是有一份觉得欣慰,这黎顾均到底不算太惨,找到了苏子衿,也走到了今天,一切真相都该大白于天下了。
定了定决心,崔大人将双手紧握了一分,嗓门提高一分道:“所以,这些书信全部都是伪造的,根本就不是证据,更不能指认黎耀珉通敌卖国。不过这样无法证明黎耀珉完完全全是无辜的,所以微臣又继续查了下去。
这三人,一人是当初给镇国侯府送蔬果的果农,一人是当初黎夫人身边的丫鬟,而这一位,请诸位仔细看看,可还认识。”
崔大人转身手指向站在自己身后的一个身材相对果农更高大一分的中年男子。
男子大约四十三四的模样,皮肤黝黑还有不少斑点,可见是常年暴露在烈日寒风之中,一把络腮胡把他的嘴和下巴是遮盖了个严严实实,虽说长相平常,可是那一双眼睛却是极为有特色。
是一双剑目,细长之下眸子却是神色奕奕,好像两把难得的宝剑散发着与众不同的光芒一样,而这光芒也一下子将有些人的回忆拉回到了八年前。
“秋峰!”一身穿轻甲的将军一下子从席位上站了起来,指着男人难以置信的惊呼一声。
而他这一喊,一下子让所有人都记起了这个人来,更让皇上脸色顿时一青,看着那双眸如剑,寒光凌然盯着他的秋峰是嘴角止不住的颤抖,不敢相信。
他……他…他不是那天就死了吗?
第689章 秋峰
秋峰,开国元老秋其贵之子,当年也是响当当的武将。与黎耀珉是师兄弟,并称当年的龙虎双雄,但镇国侯府被血洗之后秋峰就好似人间蒸发了一样,完完全全的消失了。
秋家在秋其贵死后完全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人。随之没落了下去,而那跪在高台之上的秋公公正是秋峰的儿子。
秋峰如今的出现无疑的让人咋舌。也更加心生猜测的。
当年在黎家倒下的时候消失的人,现在以证人的身份出现在了这里。无疑证明了他的消失和镇国侯府通敌卖国案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他的眼睛从入殿开始就一直盯着皇上。如今更甚,所指什么已然有些明了了。
而皇上也是被他看得浑身发毛,当年的事他就是其中的意外,活怕他知道什么决定性的东西,慌张之下,想要开口说什么,可还不等他嘴唇张开。崔大人就恰到好处的再度开了口。
“这三人在起镇国侯府被血洗时都在府内,所见所闻各有不同,如今便让诸位听听当日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崔大人说着侧退一步。给这三人让路。
果农率先往前走了一步。笨拙的跪下来行礼后才有些颤抖的开口道:“草民叩见皇上,叩见各位大人。启禀皇上和各位大人,草民是南郊的果农,给各位大人府上送蔬果,当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