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中记-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三郎吓得缩手,里头王娘子也握着右手,王掌柜呆了呆,捉住她的手看了会,果然撸下一个银戒指来,走出来看那张三郎手上的,却是同样的一对戒指。
王掌柜跟韩伯曹对视一眼,王掌柜咽了口唾沫:“这、这个……”狐疑不定。
谢凤仍是泰然自若,道:“王掌柜,你再认一认,张三郎手中这把伞。”
王掌柜一呆,举头看去,顿时惊叫起来:“这是我的伞,如何在你手中?”
韩伯曹很是意外:“这是王掌柜的伞?”
王掌柜早一把将那把伞夺了过去,翻来覆去看了会儿,气道:“这可不是我的伞?前天还用过的,何况……”将伞倒转,便见伞柄上刻着一个“王”字,道:“这是小儿淘气才刻上的……还有错儿么?”
张三郎目瞪口呆,支支唔唔。
这会儿,那王娘子见势不妙,忙出门来道:“不错,正是咱们家的,不过、是因为他方才过来照顾买卖,我见下雨,就借给他使唤,又有什么?你别跟着一惊一乍的!”
王掌柜拿着伞,不知如何,虽然已经有些怀疑,尚不肯全信。
韩伯曹心里有些为难,就看谢凤,却见少年清隽秀丽的脸上仍带着很淡的笑,依旧气定神闲。
在场众人也都指点猜测不休,老谢叔上前,道:“凤儿……”
谢凤抬手示意他不必担心,才又说道:“既然王娘子如此说,就证实这位张三郎今儿来过的了?”
张三郎有些胆怯,不敢回答,王娘子却掐腰道:“不错!来过又怎么样?我们开门做生意,一天来的人没有成百也有几十。”
谢凤不愠不恼,只轻轻扫她一眼,便道:“伞可以给人,那……娘子的私物呢?”
王娘子一愣:“什么私物?”问了这句,猛地抬手在胸口一按,有些惊疑不定地看向谢凤,这会子,才透出几分做贼心虚来。
谢凤回头又看张三郎,慢慢说道:“三郎颈间这是何物?”
韩伯曹离的近,又比张三郎高,闻言低头,却见他后颈处有些衣裳褶皱,衣领底下,却透着一丝水红系带。
王掌柜也抬头来看,却不知怎么样。
只张三郎抬手在颈间一抹,竟是一个字也说不出,面如土色。
此刻王娘子便向着张三郎使眼色,张三郎会意,咽了几口唾沫,脚下往后,竟是个要逃的模样。
韩伯曹早留意到他神色异常,当下一把揪住衣领,手指勾起,就把底下那水红色系带往上一拉,竟拉出半幅的红肚兜来,然而看着小巧精致,却不似是男人家的东西,何况张三郎这个年纪,哪里还用这种肚兜,可见必然是女人家的私物。
韩伯曹心中已经有数,而王掌柜低头仔细盯了会子,忽然叫道:“这个是……天杀的,原来真的是你!”他跟王娘子自是夫妻,对婆娘的贴身之物如何会不认得?双手一拍大腿,便冲上来揪着张三郎便厮打。
看热闹的众人也大声叫嚷起来,有笑者,有骂者。
王娘子见状,再也不敢叫嚷,捂着脸跑回里屋去了。
谢凤看到这儿,便才后退一步,旁边几个捕快便去拉扯那两人。
韩伯曹转头看向谢凤,想了想,便走到跟前:“小公子如何知道他身上戴着王娘子的私物?”
若说伞,桂花油、戒子都是多加留心就能发现,那这私物藏在里头,纵然露出了一角系带,又怎会猜到是那王娘子所有?何况王娘子的私物,寻常也不会展露给外人看,他又怎会一眼认得。
谢凤温声道:“起先我来店内之时,这张三郎便曾去隔壁,当时他衣冠楚楚,不料片刻王掌柜来,他仓促外出,便有些衣冠不整,我又看见那水红系带,自忖男子绝不会无缘无故系这般肚兜,便斗胆一猜,谁知竟中了。”
韩伯曹听了,倒也合情合理,挑不出大错儿,便只一点头,不再追问。
正要将张三郎拉回衙门,忽地又见街头处人头攒动,依稀有人叫道:“不好了,出了人命了!快来人啊,公差,公差!”
韩捕头见叫嚷的不像话,忙叫一个捕快押住张三郎,他自己却带人往那一处飞奔赶去。
踏过青石板路,飞奔来至题扇桥上,却见桥上已经站了一堆人,正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看往桥下绿波上,把栏杆前挤得满满当当。
一个捕快叫道:“让开让开,捕头来了!”
众人方让开一个空子,韩捕头上前一步,也放眼看去,目光所及,却见桥下的河面上,浮着一顶常见的乌篷船,这倒也罢了,再细看,却见里头依稀躺着一个人,直挺挺地动也不动。
旁边的捕快见了,惊呼道:“那人是死了么?”
韩伯曹见状,倒吸一口冷气,忙稳住心神道:“快下去,把这船拉到岸边!”两个捕快匆匆地便下桥而去。
韩伯曹凝眸细看,这乌篷船内光线自然是暗的,却依稀看出那倒在里头的,正是个“艄公”的打扮,胸口处似有些血迹。
那船儿将飘到桥下之时,有几个公差乘了船拿着长钩,便来将这小船儿勾住,硬生生拖到岸边去了。
此刻那些撑船的艄公们探头探脑,有人已经认出来死者是何人,正在议论纷纷。韩伯曹飞身下了题扇桥,便到那乌篷船内查看究竟。
听周围艄公们说,这死者原本叫做杨老大,原本不在本地做活,前几年才从苏杭地方回来的,在此以撑船为生。
这杨老大其貌不扬,性情却还过得去,也不知得罪了什么人,竟落得这样下场。
韩伯曹入内查看了一番,见乌篷船内自有一张小桌,桌上却空空地,只是才一进来,便嗅到一股微淡的酒气。
杨老大仰面躺着,瞪眼张口,喉咙处血肉模糊,也不知是被何利器所伤。
韩伯曹看了会子,便退了出来,让手下快传仵作,然后就问那些艄公们今晨杨老大都接了什么生意,载了些什么人。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大致有个究竟,原来杨老大从西施桥那边儿接了一宗买卖,是送货物到八字桥去。
忽地又有一个人说道:“我从西仓街过的时候,依稀看到有个男人拦住了杨老大,还接了他上船,可那人戴着毡笠,因此看不清脸。”
韩伯曹忙问地方,又命人沿着这条河往前一路搜寻戴毡笠的男子,看有没有可疑人等。
这会儿雨已经停了,底下忙忙碌碌,众看热闹人等也都往那一处聚拢,桥上的人反而少了。
却有两道人影拾级而上,正是方才的谢凤跟老谢叔,谢凤站在桥至高处,远眺底下碧波荡漾,宛若一股玉带,两侧宅子鳞次栉比,仍有乌篷船点缀河面,好一派水乡风光。
老谢叔低声道:“今儿恁般事多,小主子不如且改日再去那榴花书屋?”
谢凤摇头道:“不妨事,只一会儿就到了,我看片刻自会回去。陈叔不必担心。”
老谢叔又看一眼桥下韩伯曹等人,便又低声道:“可知方才替我出头,我又捏着汗呢?叫他们拉了我去,顶多是问上几句罢了……只不好再跟公差们有牵连了。”
谢凤道:“我知道了,以后自会留意。”一笑之下,清丽动人。
此刻,便听底下众人议论那半路上传的“嫌疑男子”,又听韩伯曹命人去追踪等话,谢凤微微蹙眉,若有所思喃喃道:“并不是男子啊……”
老谢叔并未听清:“小主子说什么?”
谢凤笑了笑:“没什么,陈叔,你回去照顾店铺生意罢了,我自去看看,顷刻便回来了。”
老谢叔道:“很该让个人跟着才是,你一个去,我不放心。”
谢凤笑笑,却负手自去了。
老谢叔一直望着那背影下了桥,沿着河边长廊一路往前去,才轻叹了声,转身自也下桥回铺子里。
谢凤自沿河廊下往前徐步而行,河畔清风徐来,十分惬意,渐渐入了一条深长巷落,走到尽头,果然便见榴花书屋在望。
此刻又出了日头,日光浅白,映着紧闭的乌漆大门,青瓦青墙,有花树枝子自墙头探出,随风招摇。
谢凤见大门紧闭,不敢乱闯,正在外头看那门首,便听吱呀一声,门扇打开,却是个青年书生从内出来。
这书生一眼瞧见门外有人,先是一愣,待看清楚后,不由眼前一亮,竟走到跟前儿,含笑拱手,行礼道:“这位小公子是?”
谢凤亦拱手回礼,道:“弟姓谢,早听闻榴花书屋名头,故而特来一观,只是看着有人,不便冒昧。”
那书生听他不是本地口音,便笑道:“原来是远客,不妨事,请进来自看就是了,这儿虽然是我家所有,但向来不拒天下有志之士,尤喜读书之人。”又见谢凤品貌谈吐不俗,自然更喜。
谢凤听了竟是书屋主人,便道了多谢,那书生本是要离去,此刻却并不急着走了,反陪着他重又折回。
原来这书生姓徐,名志清,正是这榴花书屋的少主人,一路引着谢凤浏览,一边儿说道:“弟是几时来会稽的?可看过周围盛景了?沈园、兰亭去过不曾?”
谢凤道:“虽来了多日,只还并不得闲四处游逛,今日才得空,便先来了此处。”
这榴花书屋虽然有些名头,可到底不如那王曦之耽留过的兰亭、陆放翁题诗过的沈园有名,可谢凤却先来此处,可见慧眼独具。
徐志清更喜,同他从花格长窗经过,一路过竹园,自在岩等,统统看了一遍,又来堂中落座,自有童子奉茶上来。
谢凤便道:“劳烦相陪已经惶恐,很不敢再叨扰徐兄。”
徐志清因喜他人物,又见风雅恬淡,便道:“左右我也没要紧事,是了,弟初来乍到,若是要去别处游览,不嫌弃的话,兄仍可做个识途老马。”
谢凤见他这般亲切,却并不愿多劳于人,便只借故搪塞过去,吃了半盏茶,因告辞,徐志清亲送他出来,又问他住在何处等话,方彼此作别。
谢凤出了长街,才略松了口气,此刻日影偏斜,眼前长街古屋,都浸润在淡淡地昏黄之中,有一只花白大猫,趴在一户人家门口的石鼓上,晒毛色似的,见人来了,亦不睁眼,只毛茸茸的长尾轻轻一抖,慵懒无比。
如此回到了西仓街,见老谢叔正叫两个小伙计收铺子,自己站在门口张望,见他回来,才松了口气似的,道:“如何耽搁这许久呢?”
谢凤便把认得徐志清之事说了,当下收了铺子,沿街往回而行,谢凤看着那成衣铺,因问道:“这里是怎么样了?”
老谢叔道:“这老王有些痴傻,那王娘子这样相待,他却还是不肯休离了,只早早地关了门,不知两口子想如何。”
两人且说且行,却见天色渐暗,各处灯火点亮,忽地鼻端嗅到一股香气,却是卤肉的味道,谢凤见老谢叔掀动鼻子,便笑道:“不如去买些肉回去,给您老人家下酒。”
两个人挑了一只肥鸡,卤猪蹄,豆腐干等……才用油纸包好,就见韩伯曹领着两个捕快,匆匆从前方经过。
谢凤看了眼,韩捕头却也瞧见了他们,便一点头,复去了。
身后那店家便道:“这下儿捕头可要忙了,眼见年下,偏又生出命案来,若不破案,这个年只怕也不好过。”
老谢叔点头道:“可不是么,怪怕人的。”便拉着谢凤离开,因见他面上有些思忖之色,便问道:“又在想什么呢?”
谢凤道:“没想什么。”
老谢叔道:“只别再想这些案子的事儿呢。白日里你指出那张三郎,可知就有许多人指点议论,纷纷问你的名字?”因见左右无人,便又小声谆谆说道:“虽说如今做男儿装扮,等闲无人认得出来,可也不能掉以轻心呢。”
第148章
这“谢凤”,自然并不是什么男子,正是先前于京城太平河中失了踪的崔云鬟,如今改头换面,便在这会稽安居,老谢叔便是陈叔,在此并不以主仆相待,对外只假作是自家叔叔而已。
先前早在鄜州的时候,云鬟叫陈叔前往南边儿,假作“讨债”,实则便是来购置田产房屋的。
后本要举家搬来,怎奈被赵黼透了消息,无奈之下,云鬟只好上京,私下里却叫陈叔带着晓晴等来到此处。
崔侯府众人只以为他们是在鄜州,岂会知道云鬟的安排?
后来云鬟因发现了“卢离”案件提前发生,知道一切终究避无可避,果然仍是到来了……她便托季陶然前往崔侯府,说了跟林奶娘私下约定的安好。当林奶娘听见那句话的时候,就说明是她该动身之时了。
没了后顾之忧,剩下的便看着简单了许多。
这两年来云鬟虽看着没算计,实则会定时地跟陈叔通信,而陈叔也在京内自安排了人,只等云鬟的信号罢了。
两人回到可园,门口小厮正也张望呢,见了便笑道:“可算回来了,嬷嬷问了好几遍,催我们出去找呢。”喜喜欢欢迎了入内,又关了门。
这可园也算是所老宅子,论地方,却跟素贤山庄差不多大小,只是建筑自然跟北方大不同,雅致隽秀,格外可喜。尤其细微之处,比如斗拱,廊画,景窗等,以及院子里的各色花朵树木,都有可观,自不必提各处房屋了。
云鬟先前虽不曾来,心向往之,前几日到达,见是如此,真真儿十分可心意,休息两日,便按捺不住出外走动了。
她因一心要隐姓埋名,跟先前各种隔断,便从来以男装示人,可园上上下下,除了林奶娘晓晴等,其他人都不知她是女孩儿,也都以“小公子”称呼。
拐过游廊,直到进了里间儿,便见厅门口灯火辉煌,林奶娘靠在门扇上,露珠儿跟晓晴两人,站在廊下说话,见了他们回来,林奶娘才露出笑容,两个丫头便忙出来接着。
林奶娘上下打量一番,含笑道:“怎么一出去就这整天,身边儿也没个人跟着,可知我心里很惦记着?”
云鬟笑道:“这不是好端端地回来了么?”当下又去盥洗收拾了,才出来吃饭。
夜间,林奶娘在灯下做活计,晓晴跟露珠儿便在外间闲话,声音低低。
林奶娘因才跟云鬟重逢不多久,因此也不愿离了她,缝了几针,便对云鬟道:“今儿出去,可有什么新闻么?以后可还是带个人罢了,我看前头那个叫旺儿的小厮倒是挺机灵忠心的,我跟陈叔都喜欢。他又是本地人,最适合陪着你东走西看的呢。”
云鬟因是男装,却有些担心若多了个身边儿的人,只怕有些细节逃不过人的眼去,晓晴跟露珠儿又是女孩儿,终究不便带着出去乱走,因此宁肯一个人。
听了奶娘说,云鬟道:“说起新闻,今儿却见题扇桥底下死了个人。”
大夜晚里说起这个,林奶娘不由有些胆虚:“就没个有趣儿的新闻了么?”
云鬟方笑道:“是了,在老谢叔身旁的那家成衣铺子,倒是有个新闻。”说着就简略提了一句,林奶娘听完,噗嗤一笑:“也难为那老王,陈叔这把年纪了,还要往他身上扣这屎盆子,得亏你在跟前儿,不然你陈叔这一辈子的名声可就毁了。”
云鬟只是笑。
当时韩伯曹问她如何发现那水红肚兜,云鬟却并未说实话,只因这王娘子素来有些不安于室,云鬟早上来时,偶然见她在楼上掀窗户往下探头,脖子上便系着肚兜带子,这种私密贴身物件儿,多是各家妇人亲手缝制出来的,自然独一无二。
谁知今早上,这张三郎溜溜达达而来,两个人在屋子里鬼鬼祟祟的,张三郎再出来之时,神色有些慌张,边走边整理衣裳,却给云鬟扫见了他脖子上多系着这物。
这种肚兜对世人来说自不足为奇,可却哪里能逃过云鬟双眼。
倘若云鬟说是看见他偷跑出来,只怕众人会以为她护着陈叔,因此云鬟才直接提起证据,果然让那两人辩无可辩。
是夜,云鬟盥洗完毕,至榻而眠,夜深人静,虽然身处这江南水乡,鼻端也是那比北国微微潮的气息,云鬟反复深吸两口气,心里也有些安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