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娘画骨香-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一怒,刚才出列的几位文臣全都噤若寒蝉,一边的数位武将却全都紧皱眉头。

太子轻咳几声。拱手出列:“儿臣以为,理应一战,而且此战刻不容缓!”

皇帝瞥了一眼太子那略显焦黄的小脸,冷冷道:“依你之见,朕应派何人出战?”

太子侧过脸,目光掠过武将队伍,朝堂之中,太子党人多是文官出身,武将中人太子虽然也试图拉拢过,但却没有几人肯为他效力。

就算是站在太子这边的,也多是三品以下的武将,这种战势,绝对轮不到三品以下的官员为帅。

“儿臣以为,不如请丰、广、陆三位将军出战。”这三人是太子党成员,平时收了不少太子暗中给予的好处,这时听到太子点名,纷纷出列,拱手而立。

皇帝冷冷扫过三人,鼻子里不屑的哼了一声。

有人见这三位将军出列,立即反驳道:“这三位将军以前都在南方任职,北方气候不比南方,此为不妥。”

“依臣之见不如请单将军出战,早些年间,他曾守卫北方边城,战功赫赫。”估在叼才。

“单将军今年好像已七十有二了……”不知谁默默补了一句。

太子暗自咬牙切齿,但他推荐的三位将军确实不合皇上心意,可是其他人所推举的也没入得了皇帝的眼。

朝堂之上,众位大臣直争论得面红耳赤,皇帝终于忍无可忍,直接摔了书案上的玉如意,“废物!全都是些废物!平日里看你们一个个胸有成足,眼下战势已近,你们却连个主意都拿不出,朕再问你们一次,何人可出战?”

众位武将紧抿着嘴唇,全都低着头,非是他们不想出头,而是这事真的轮不到他们头上。

北方环境极其恶劣不说,而且英王被困,若能救得出还好说,若救不出,或是英王有个好歹,他们纵然最后得胜而归,只怕也要落个贻误战机,救援不当的罪名。

谁让英王是皇子呢,而且现在后宫里他的生母丽妃娘娘正得着宠信,英王要是出了事,丽妃娘娘还能饶过他们?

别小看了这些在后宫的女人们,枕边风的威力可不容小觑。

众臣正在互相推诿,忽听寂静的大殿外响起激烈的马蹄之声。

众人无不面露惊骇之色,纷纷转头向殿向望去。

皇宫大内,朝堂之上,平日里莫说战马,就连轿子也是断然不可能进来的。

“什么人,竟敢在此处纵马?”殿外侍卫喝道。

随着一声战马嘶鸣,一匹全身乌黑闪亮的战马在殿外停下脚步,铁蹄踩踏着地面的白玉方砖,不住喷着鼻息。

自马背上跃下一人,一袭皂色麒麟一品武官官服,足蹬朝靴,弃了战马大步往殿内而行。

殿前侍卫立起手中长戟,交叉横于那人面前。

太子站在人群后,看得清清楚楚,目光隐隐露出狠厉之色。

皇帝微微一蹙眉,朗声道:“何人在殿外喧哗?”

内侍总管屁颠屁颠的跑出去,没一会功夫又跑回来,“启禀皇上,是南王世子到了。”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嘈杂的议论之声。

皇帝眉头一展,“快让风爱卿进来说话。”

内侍总管立即尖着嗓子道:“请南王世子觐见!”

外面的侍卫闻听急忙撤去拦路的长戟,风暮寒眸光微凛,面无表情的自他们身边走过。

其中一名领头的侍卫长不易觉察的垂下头去,在南王世子经过时低声下气道:“方才乃是属下职责所在,还请将军莫要怪罪。”

风暮寒似没听见一般,目不斜视的自他们身前迤逦而过。

直到他走远,那些侍卫才悄悄长出一口气。

站在领头侍卫长身边的人嘀咕了句:“威武将军许是没听见您的话吧?”

侍卫长脸上隐隐见了冷汗,“将军自然是听见了。”

“那他……”

“刚才若是他没听见,这会咱们许是都已经躺在地上了。”侍卫长看了一眼南王世子刚才骑乘过的战马,有些话他没敢说出口。

敢在皇宫大内骑马横行的将军,信手杀几个宫里的侍卫,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风暮寒进了大殿,面色沉静,撩官袍躬身施礼:“微臣见过皇上。”

皇帝在御座上挪了挪身子,面上神色缓和了些,“风爱卿快快请起。”

风暮寒起身后复拱手道:“微臣今日上朝来迟,情急之下便将战马骑了进来,还望皇上恕罪。”

朝堂上的众人闻听此言,惊得眼珠几乎掉了满地。

明明上早朝来迟了,竟然还敢如此堂而皇之的进来。

当着皇帝的面,骑战马入宫不说,就连这认错的态度,都极其令人怀疑他的这片诚心。

太子站在那里脸色更加难看,紧紧咬着后槽牙,狠不得把风暮寒立即生吞了,方能解他心头之恨。

皇帝脸上却没有丝毫不悦之色,虽然他也看到了殿外立着的那匹战马。

不过现在正值用人之际,风暮寒平日就是个极难安抚的主儿,他要翻了脸,只怕北方的战局,便是输定了,赔了城池不说,还要搭上他的一个皇子。

“风爱卿来的正好,朕来问你,此次北方战势,谁能应战?”

☆、第533章 降旨北伐,打破太子脑袋

皇帝当着众人的面,将话说完后便直接盯着风暮寒的脸,似在观察对方神色。(。 ’)

风暮寒不慌不忙,拱手挺身而立:“启禀皇上。微臣自请应战。”

此言一出。太子脸上更加阴沉,他悄悄与几位大臣递了个眼色。

立即有人出列禀奏:“皇上,此事万万不可!”

皇帝审视的看了眼那人,“哦?为何不可?”

人群中又站出数人,先是讲述之前康乐王世子失踪一案,称若派他前去必会与康乐王之间徒生罅隙,对战势不利。

而后又有人提及南王世子校场擅自行刑,无视皇帝口谕,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皇帝坐在上面,越听脸色越暗。

太子在一旁时不时偷看皇上脸色。太子党众人纷纷出列,弹劾起风暮寒来。

风暮寒凤眸微合。站在那里面无表情,就好像这些人说的话全与他无关一样。

太子觉着事情进展的差不多了,便主动上前一步道:“儿臣之前也多有听闻风将军在校场之事,于他手下致死的新兵不下百人。如此生性残暴之人岂可为帅……若依儿臣之见……”

“咚”的一声,太子忽觉额角受到重物一击。

朝堂上众人俱都被吓了一跳。(。 ’)

皇帝竟将御座旁龙书案上的白玉镇纸丢了出去,正中太子额头。

太子鬓角眨眼间便被鲜血染红,尖锐的镇纸边缘在他的额角割开了一道血口子,血滴滴答答的顺着脸颊滴落下来。

太子捂着头上的伤,惊得面无人色。

他怎么也想象不到皇帝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在他堂堂太子的头上来了这么一下子。

头上的伤再重。也难以弥补此刻他心中的惊惧,众目睽睽之下,这简直比要任何羞辱都令他难以忍受。

御座上皇帝暴跳如雷:“你们只言他残暴不仁,狂妄不羁,但他却可使那一盘散沙变成可供朕驱使的利刃!为将者当披肩执锐,勇于身先士卒,临难不顾,赏必行,罚必信!为将者当执法无情,守法当先,治兵有道,领军有方,鼓舞士气,振奋人心,使士兵情知一死也愿决一死战,而临难不退!试问将帅如不残、不暴、不狂、不狠,又怎能统帅得起三军,担得起重任!”

皇帝一席怒言只说得文官个个面色惨白,武官却是不少为之动容。

这些安身于朝中的臣子们,又有几人能知北方边境战况?

天寒地冻,北番异族横行,劫持商队,乱杀境内无辜百姓,很多村落与城池连年征战不断,就连安稳的生活都成了奢望。

皇帝最后看了眼血流满面的太子,重新在御座上坐定,恢复了为帝者惯有傲慢之态,朗声道:“风暮寒接旨。”

风暮寒神色波澜不惊,撩袍接旨。

皇帝沉声口述:“封风暮寒为北伐大将军,着副将三人,调大军十万,征讨北番,解寒沙城之围!”

“臣,遵旨。”风暮寒当众领旨。

皇帝复又吩咐身边内侍总管道:“明日于宫中设宴,为风爱卿践行。”

皇帝此举极为迅速,北伐的众将名单便这么定下了,而且还将选副将的权利完全交由了风暮寒。

太子党人皆目瞪口呆,有些人还跃跃欲试,想开口劝阻。

皇帝却一拂龙袍衣袖,怒道:“若有不满朕之决议者,视同通敌叛国之罪,按律当斩!”

言罢怒冲冲退朝而去。

众臣子齐呼万岁,谁也不敢再行造次。

风暮寒默默转身,拉战马独自出了宫门,一路上不少武将本打算上前向他讨北伐副将之职,但见他面色冰冷,许多人的舌头瞬间便打了结,都似觉察出此刻南王世子的心情有些不美丽,这种情况下还是少些招惹这位祖宗为妙。

出了宫门,青衣带着众侍卫等在那里。

风暮寒翻身上马,却是没回军营,直接往镇国公府方向而去。

“皇上下旨了?”杜薇见到他的第一句话便是如此。

“嗯。”他静静凝视着她,任凭她眼中倒映出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陪我去园中走走?”他忽然提议道。

杜薇愣了愣,心知他定是有话要说,于是乖巧的跟在了他的后面。

两人进了园子,不知为何,今日府里的丫鬟和侍卫都没有跟来,就连平日与南王世子紧紧相随的青衣也没有露面。

“今早战报,北番异族侵占多座边境城池,屠城五座,劫持粮草辎重不计其数。”风暮寒语气幽幽,“你们虽是自战道而行,却也并非十分安全,我本想将青衣留在你身边,但有些事离了他有些不便。”

杜薇上前悄悄将小手塞进了他负于背后的掌中,“你不是已经派了两名将军照应我了么,不会有事。”她感觉到他粗粝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心中酸楚与甜蜜混杂在一处。

“虽然青衣不能留给你,但我找了柳无言,他的身手想必你是知道的。”

柳无言的身手自是远远高于青衣,杜薇只是没想到他竟会安排的如此细致。

“不知何时出征?”问到这个问题时,她发现自己竟有些害怕听到这个答案。

风暮寒剑眉深蹙,“明日践行宴,后日出征。”估在宏弟。

“我以何名义随军?”军队里是不允许随意带女人行军的。

“明日宴后,我自会向皇上请下旨意,你奉旨随军,无人敢说半个不字。”

出征在即,杜薇心中微有酸楚,却不想让他发现,于是戏谑道:“若真有人说不呢?”

“那为夫就将他绑在马上,带他一同北伐。”

杜薇听了,心中小人不禁暗自汗颜,心忖这个时候朝中若是有人敢得罪他,只怕都会被直接绑去了北边……

通通有去无回。

风暮寒又跟她说了今日太子被皇帝当众用镇纸打破脑袋的事。

尽管谈话气氛有些沉重,她仍是没忍住,终于笑出声来,“看他过的如此不开心,我也就安心多了。”

风暮寒无奈的抚着她的小脑袋,“看你这点鬼心眼,以后若有了孩子,全都像你可怎么得了。”

小狐狸生了一窝小小狐狸,光是想想他都觉得有趣。

这本是随口之言,杜薇听了身体却是一滞。

孩子……

这一世,她很可能已经不会再有机会拥有与他的孩子了。

风暮寒似觉出自己刚才说错了话,大手揉乱了她的一头鬓发,“待这次北伐归来,为夫便卸甲归田,我们一同南下归隐可好?”

她悄悄隐去眼底的水光,颔首道:“我们一言为定。”

☆、第534章 马踏秋意饯别难,帅将一呼皆百应

宫中践行宴散后,皇帝借口留下风暮寒伴驾,只带了他与内侍总管去了偏殿。

皇帝席间也饮了不少酒,面色微酡。信手丢给风暮寒一面金牌。“军中三品以下军将你可自行令封,若有违者斩立决,见此金牌者如朕亲临。”

风暮寒面无表情将金牌收好,仿佛只是得了个普通的物件。

一旁内侍总管暗暗乍舌,有了这东西南王世子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如虎添翼,就算太子堂的人也不会再敢轻易动他。

皇帝看着风暮寒那张妖冷沉静的面孔,苦笑道:“风爱卿,朕不得不说,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现在就连在朝堂之上你也敢给朕脸色看,你难道真不怕被朝臣弹劾。有朝一日因此而丢了脑袋?”

“微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若是皇上觉着臣有不轨之心不妨收回这将军之职。”风暮寒说着解下腰间令牌,连同刚才的御赐金牌也一并丢在桌上。

皇帝瞪了眼珠子,“朕只不过是说说而已,风爱卿可真开不得玩笑。”

“这种玩笑,皇上还是少开为妙,不然微臣每次都会当真。”风暮寒神色肃穆。皇帝见状又气又恨却又无可奈何。

若真撤了他的职,他手里还真就没有可供驱使的利剑可用,留他吧,若不是他自己放宽心,早就被他气死了。

“待风爱卿得胜归来,朕自当再重重赏你。”皇帝习惯性的抛出诱人的“胡萝卜”。

“微臣不求封赏。”风暮寒突然起身而立,态度竟是鲜有的恭敬,“臣只有一事相求。”

皇帝微微一愣,“风爱卿所求何事,但说无妨。”

风暮寒拱手沉声道:“微臣只求此战归来解甲归田。”

此言一出,皇帝立时愣在当场,就连后面站着的内侍总管也是目瞪口呆。

要知道风暮寒可是一品大将军,能坐上如此高位者。手握军权,就算是几位皇子也没有他的这般风光,可是他现在竟然要放弃这一切?

“……风爱卿,你这是……”皇帝半天才回过神来,“何出此言?”

“臣若得胜,只求皇上允臣携妻退隐,从此永不过问政事,与之相伴终老足矣。”

皇帝干咳几声,他本心确实犹豫的很,这种虎将若是将他放归,只怕再难将其驯服于麾下,日后待新帝即位,只怕没有大将能助其站住脚。

不过他转而又一想,以风暮寒与太子的关系,只怕就算是太子真的即位,他也不会相帮的吧?

而且经此一劫,他已隐隐对英王生出些期待来,又觉着风暮寒与英王关系更近些,日后一切仍是未知。

“好,朕应了!”皇帝长叹一声。

“谢皇上恩典,微臣现另有一事相求,恳请皇上降旨,命女国公奉旨随军……”

次日一早。

京城南门外,城门大开。

十万精兵驻扎城外,自城楼上向下望去,但见秋水长天,千里一色,玄铁狂潮,更添萧瑟。

军前立着主帅大旗,迎风招展,帅旗旁,另有一面黑色绣金大旗,上绘露齿猛虎,正是威武将军的标志。

城门下,风暮寒一身玄铁战甲,腰悬佩剑,身披大红战袍,目光深沉,似瑟瑟寒冬,冰湖冻结。

四周军旗飘扬,于风中猎猎作响,气势庄严。

城内看热闹的百姓俱都鸦雀无声,万人翘首,目光不错的盯着城外大军。

风暮寒单手拉着战马缰绳,右手倒持银枪,静候皇帝仪仗。

青衣身着软甲,骑马立于风暮寒身后,目光直视前方。估在余巴。

城楼上,杜薇身披厚氅,戴着兜帽站在人群里。

玲珑跟羽儿分别护在她左右,玲珑目光不错的盯着青衣的身影,眼底隐隐涌出水雾。

杜薇深知她此刻心思,也不点破,这时候就连她都不免有些伤感。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

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

眼前这十万大军,不知又有多少人魂断他乡。

她抬手轻轻拂过自己腕上系着的三生石,一半光华陨落。

轮回生死何处魂归,不思量,难相忘,唯有不悔,刻心上。

隐隐城中传来金鼓隆隆,紧接着,低沉的号角声响起。

众人寻声望去,但见城中闪出一擎黄罗伞盖,群臣伴圣驾而至。

风暮寒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