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难得岁月静好-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依稀剩下的活物,只有那食用腐肉的老鸹,不时冒出一只盘旋一下就落不见了踪迹,呱呱两声,仿佛饿鬼哭号,直刮人的后背。
刘易的雄心壮志渐渐就这么消磨了下去。
而当他看到鞑靼人将杀戮的天朝子民的尸体筑成的京观之后,更有些吓破了胆。
数万的残破的尸首被收集起来,就在通关的大路两边,筑成一座座塔型的京观。
天气寒冷,却冻不住那血腥之气,更是将那一垛垛的尸体冻的青?。那一张张肿胀的,青?的,死不瞑目的脸吓崩了这只大秦朝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远征大军的最高统帅。
刘易慌了,自见到了京观之后,就开始发热。开始失眠,开始不停召见随侍的大臣,不停的跟他们征询意见。
说到底,他的雄心壮志已经没了,他甚至乎连最后一点战意也都没了。他絮絮叨叨的说来说去,只就想问一件事。
到底能不能不战,就让他回到京城去。
当初在京里的时候,朝臣也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刘易代天子亲征,一派不支持,可到了如今这一步。不管是松的还是不松的,却没有一个人敢于说出来。因为只要说出来了,就必须面对,千夫所指,万世骂名。
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华夏数千年来,多少都要讲点儿节操。
可现如今,谁能想得到?那不要颜面,不要节操的,却是代天子亲征的太子殿下呢!
刘易不管问多少人,都是得不到他想要的答案的。
他突然觉得这些臣下非常的可恶,他们没有一个人能体会到他的恐惧,却一个一个道貌岸然的,用那样奇怪的表情看着他,仿佛每一个人都能看穿,他的怯懦和惊惶。
每一个人都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鄙夷着他。
就连他贴身的大伴安平都劝他,“殿下不必恐惧,天威浩荡,鞑靼人不过是些跳梁小丑,只要天兵压境,自然土崩瓦解……”
可刘易这个时候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他的态度日渐疯狂,安平都不敢让他外臣接触了。
刘易可以不见外臣,可他身边也有贴身的护卫。
有一天,一个天生的大内护卫说了一句实话。他说,“若是先太子没有死就好了,现如今太子的节操尚不如一个太监……”
这话传到刘易的耳朵里,刘易自然勃然大怒,疯狂的下令,让东厂对这个侍卫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不说千刀万剐,挫骨扬灰,都是些技术活儿,离开了东厂的炼狱,厂公们还未必能做得来这样的活计。
就现如今东厂的太监也就只敢打些小报告了,他们可不比锦衣卫。锦衣卫除了诏狱,还有提缉天下,探寻情报的职责。
更不用说,锦衣卫自成体系,也算军中一派。
而他们这些太监,离开了京城,就变得百无一用,别说刑杀侍卫。
不被人暗地里捅刀子就算是好的了。
安平只能与袁兆商量之后,让人偷偷给那侍卫的饮食里下了些不知不觉的药物,让他死的跟肠绞砂一般就算了。
回头还骗那刘易,人已经挫骨扬灰扔在野地里了。
反正这个时候个人顾个人,刘易大约也不会去查他到底是怎么办的。
随行的大臣们不管是文武,都在奉劝刘易,下定决心打起精神,鞑靼有十几万的骑兵,虽然攻下了悬浮,但是在大同城下吃了大亏,前进京畿,也并没有捞到十足的好处。
如今集中的天兵30万,那是大清朝精锐中的精锐,面对鞑靼人的疲惫之师,八九成的胜算是妥妥的,
可他们谁都不比安平了解刘易。
刘易这个人不仅暴躁自负,他还非常的固执,哪怕是宽慰他的话,他也听不进去,
他被那些死人吓坏了,
现如今一门心思就是想回京去,哪怕是为了鼓舞他的斗志,大军在经过张家口的时候,特意停留了3日阅兵,他依旧是一副面无人色的样子。
以至于安平再也不想让他在众人面前露面了
他想宣称刘易重病,不能再前进
可是只要是精明的大臣都猜的出来,刘易是装病的,现如今大秦的命运,大秦的脸面,大秦国家的稳定,都压在刘易的勇气上。
他就算死,也得死在进军的路上,决不能后退一步。
因此过了张家口,又因为刘易的病,在遂平停留了六天,大军才重新开拔,踏上了西征的征途。
而且一路走的极慢,安平,袁兆,以及刘易身边的所有人,都期望着鞑靼人看到天兵将至望风而逃。所以宁可走得越慢越好。
原本预计着10月底出发,他们将在腊月初,到达宣府城下,而实际上,他们消耗的时间,预计的足足多了二十天。
这二十多天内,盘踞在宣城的鞑靼人中,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自古以来,中原民族因为礼教和王权双重统治而形成大一统局面,相反,北方游牧民族,曾一直处于散乱。而相互残杀掠夺的局面。
所以,一旦北方的游牧民族,出了个可以一统北方的铁腕人物,恰恰中原王朝又遭遇疲弱或无能的政权,那么中原王朝的噩梦就来了。
在这二十天内,鞑靼人召开了一次草原大会。杜杜尔汗杀了想要回草原过冬的温都尔汗,收服了想要避开京畿再往内陆劫掠的阿兹尔目赤,再一次统一了鞑靼大军的意志。
十几万鞑靼大军枕戈待旦,就在宣府城下,打算和大秦大军决死一战了。
而且,杜杜尔汗不仅是个有雄心的霸主,他还很有谋略心计。他知道鞑靼与大秦的军队相比,冲击力是鞑靼的强项,而大秦地军队则因为步兵和骑兵综合配备,加上严格的训练以及火器的精良,而具有综合性的优势。
他如果冲不垮大秦军队的营垒,反而被大秦军队用火炮和骑兵进行了反冲击,那么战争的结局就会和上百年来鞑靼与大秦的战争结局并不二致。
那就是他的骑兵的锋锐被中原人的火炮即弩轻松粉碎,一旦开始后退,就变成中原人击杀的对象,只留下一片的杀戮。
因此他唯一的胜算,就只有打乱大秦兵马的阵列,才有可能获胜。
也就是说,只有在大秦军队行进的过程中,让他们乱了阵脚,才有可能机变取胜。
他就好像一只伺机而动的猛兽,就等着强大的对手犯下致命的错误。
无端的休息了数日之后,刘易的大军终于离开了张家口,继续向宣城方向前进,鞑靼人开始不断的向北边撤退,不断的有消息传到刘易的大军中,让畏惧瑟缩的刘易,陡然之间振奋了起来。
原来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有天威赫赫这样的事情。
原来真的只要他这样的真龙天子亲临前线,敌人就会不战而溃!
他兴奋得手舞足蹈!
不断下令,前军骑兵快速追击鞑靼人的溃兵。
可如果鞑靼人真的是在退却,他这样的命令也不能说是错,因为千百年来便是如此,鞑靼人只擅长进攻,一旦溃败,稍加冲击,就可能建制全乱,变成一群乌合之众,流散于草原深处。
而实际上,杜杜尔汗的撤退是一个假象,他这样做,不过就是为了引诱大秦军队的追击,从而让它的建制产生混乱而已。
不是没有人怀疑过鞑靼人的用意,但是他们要不是不敢表露。要么就是觉得说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除了刘易,还有很多人也都将命运赌博在这一场胜利上,他们宁可相信天威赫赫,也要赌这一场的荣华富贵。
只可惜,他们都赌输了。,
在刘易的指挥下,前军都督云鹤独自带领骑兵追击鞑靼人,在恩宁遭到鞑靼人的伏击,五万精锐骑兵,一战尽没。
后军增援上去,但见遍地尸首,一片狼藉。
刘易瞬间慌了,立刻命令大军调转方向,往大同方向靠近,可却因为跑得太快,将辎重和神机营留在了身后。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杜杜尔汗的计谋成功了,大秦精兵自己将自己的特长彻底抛弃,一支庞大而分崩离析的军队,在经过一个叫做九龙山的地方,陷入了鞑靼军队的重围。
这地方选得极其巧妙,九龙山固然山势陡峭,并不十分适合骑兵进攻,大秦军队虽然建制不整。但是毕竟人数庞大,死守也未必不能一战。
只可惜偌大的九龙山,居然没有一处水源。
人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天,可人不喝水,却一天也坚持不了。
唯一的一处水源,却被鞑靼人用重兵固守,在四处高地全部布置了重兵弓箭,所有来抢水的大秦官兵,一律遭到凶残的射杀。
一拨拨抢水的兵士被射杀,鲜血将那处不大的水洼染得鲜红。鞑靼人继续他们的恐吓伎俩,还在滴血的尸首被拖到谷口,堆叠成一座长长京观,就陈列在水源附近。
就仿佛一道尸体筑造的城墙,死死堵住了外人来山谷中抢水的通道。
再想获得水源,就要从自己的同胞兄弟的尸体上踏过去。
最终,这支号称帝国最强大的军队,不过三天,就彻底崩溃了。
鞑靼的骑兵,像凶残越过草原的一股戾风,把他们像屠鸡杀羊一样砍杀殆尽,一片片的尸首,从山的这一边一直铺到山的那边,兵部尚书郭平战死。户部尚书李汾战死,接班韩毅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吴江战死,随行官员四十六人自尽……
可太子刘易,代天子亲征的太子,却做了鞑靼人的俘虏。
帝国最精锐的三十五万大军,除了行动不便的辎重部队和神机营,全军覆没在九龙山,逃回来的少数人,裹挟了毫无抵抗的辎重部队和神机营,一路疯狂西撤,在途中遇上了前来接应的大同总兵韩毅这才飞鸽传书,用锦衣卫的密使将大败的消息传入了京城。
举朝哗然,朝野巨震。
皇帝一听到消息,就吐血昏迷了。
同样,袁家的天也塌了。
国公爷一听到消息,就赶了回来,大约到了明天,这个消息就会被传开,想也不用想,这天下就要大乱了,
太子虽然已经二十八岁了,却只有两个女儿,
皇帝这一年来身体急转直下,虽然还在位。但是也不过是风中之烛,谁知道什么时候就灭了。
各地前来勤王的兵马,倒是陆陆续续都在路上,可是太子被俘啊,谁知道鞑靼人会用太子来做什么样的事情?
天下要大乱了呀!
鞑靼的兵马在冬天的时候,险些围困了京城,难道他们就此卷土重来了吗?
这些还只是一般人担忧的事情,袁家更担心的是,袁兆如何了。
死了,还是跟着太子被俘了?
死了,天算塌了一半,毕竟袁家不止他一个儿子。他为国捐躯了,好歹还能给个恩荣,袁家再熬个十年,袁毅长大了,就还能顶上。
可要是被俘了,可要是做出什么有辱门风的事情来,那么袁家……这天可算是全塌下来了。
袁老太爷坚信,他的孙子不会怂,男人大丈夫,不就是一死么?都这个时候了,死有那么为难吗?
他就看不惯儿子媳妇那一副怂包的样子。如丧考妣,他还没死,他们还有儿子,他们还有一整个家要撑着呢,怂包样子给谁看?
三老爷四老爷五老爷都陪着老太爷,可他们谁都不知道这个时候该如何是好。
一屋子的男人沉?以对,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出能有什么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房门突然一下子被推开了。
披头散发的小关氏几乎是摔进了屋子。
她茫然地看了一屋子的长辈一眼,突然就扑倒了老太爷的膝前,嘶声地喊道,“祖父,救救大爷吧!”
听到袁兆失踪的消息,她一下子就崩溃了。她很清楚她在这个家里的地位。没有了袁兆,或者袁兆不是世子了,那么她就什么都不是了。
她自从嫁到了袁家,一直都是温和以示人,在谁跟前连高声说话都没有过的。
可在这个时候,居然一头就撞倒了在老太爷的脚下,拼命给老太爷磕头,求老太爷想办法,把袁兆给找回来。
三叔一个男人,不好伸手去拽侄儿媳妇,只能指挥那些仆妇将她扶起来,“大郎媳妇。你不要乱,这不是都在想办法呢么……”
可小关氏就死死抓住老太爷的衣摆不放手,“祖父,救命,救救大爷的命……,大爷不回来,我还活着干什么,不如死了去……”竟然打算一头撞在老太爷跟前的炕几上。
众人都惊呆了,不知道她突然发了什么疯。
好在她身后还有两个麻利的婆子,立刻就给拽住了。
可她如今有三个多月的身孕,虽然还没有显怀,可最是危险的时候。她怀相又不好,这么一闹腾,立时就见了红。
老太爷怒极攻心,加上哪里又是真的不担忧长孙的命运,这一急,就真的躺倒了。
他几次晕厥,都是气血攻心。
可是这一回,他是真的没能再爬起来,当天下午撅过去的,请了太医又是扎针又是吃药,第二天凌晨才醒了过来,可醒过来人已经不能动了。顶多就是右手抬抬手,说话都漏风。
原本总是红光满面的脸一下子枯?萎败了。
跟着一同枯败的还有一向慈眉善目又胖又滋润的老太太,自分家之后,她就廋了,而这一回,她是跟着垮了。
三太太抱着新生的孩子给她看,她都打不起精神来了。
按她自己的话说,她是真的老了。年轻的时候,男人没了,都能带着三个儿子支撑起一个家,可现如今男人倒下了,她连喘气都觉得累的慌。
她唯一精神起来的一回,就是不肯安心养胎的小关氏稍微好了一点之后,就让丫头婆子抬了她到老太爷病榻前哭,求老太爷帮着袁兆想想办法。
连太子都被俘虏了,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老太爷能有什么办法?
就是派人去找,也没有这样快的。
国公爷夫妻两个哪能纵容儿媳妇这样闹病中的老爷子?亲自过来劝她,偏生她疯了一样的不肯回去,居然还说出了,你们有三个儿子,可我就一个丈夫的话来……
老太爷当场又晕厥了过去。
国公爷只得吩咐人将小关氏锁在自己的院子里不许出门。
小关氏是老太太亲自从老家聘回来的,向来也多有回护,可是这一回,老人家颤颤巍巍地亲自追到小关氏的屋里,就抽了小关氏一个嘴巴子。
然后什么都没说,就又回去守着老太爷了。
总归,家里是一切都不好的。
旁的事情不说,袁兆的下落成了悬在所有人心上的一把刀。
而对于袁兆,他的命运关乎袁家所有人的未来,而所有的人却都对此无能为力。
张静安在蝴蝶巷里??地听着这一切的消息。
也只能??地听着。
上一世发生的事情,这一世还是都发生了。
区别只在于,上一世刘易是做了皇帝之后才作死的。他作死的时候已经有了儿子,被俘之后,群臣因为拥立刘易才一岁半的儿子直接登基做皇帝,还是从宗室里再选成年男子做皇帝闹得不可开交。
要是从宗室里选,那刘璞做过皇太孙,成年了,素有贤名威仪。当然就是不二的人选。可是偏生刘能把持了朝政,和太子妃徐氏的父亲和娘家联手,愣是将一岁半的刘旦扶上了皇位。
然后刘璞本来勤王的兵马顺势就过了长江,造反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本来就是先皇敵长一系,他本来就做过皇太孙,他本来就有义务不能看着先皇打下的天下毁在奸佞小人的手里。
他赫然宣布,刘能,廖太妃,徐光等一干外戚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就是想做曹操。作为刘家嫡系子孙,清君侧,捍卫天下正统,乃是应尽之责。
正是因为他造反了,而且声势很大,那个还不到两岁只会吃奶的皇帝根本无法稳定朝堂和众臣的心,刘能倾尽国库,用20万两?金,七百万两白银,再加上宣府,富平,恩林,大广四座城池才将刘易作为太上皇换了回来。
结果回来了的刘易,直接将儿子废掉重新登上了皇位,然后不去考虑西北那边的鞑靼,也不去考虑势如破竹的刘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