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书香门第-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顾笑道:“讲太祖皇帝开国的事;说起当年太祖皇帝大战元兵;还眉飞色舞的,我们都听得入了神。”
明姜也笑了:“怎么想起说太祖皇帝的事?”
常顾拍了拍几案上的书:“说武举说起来的。他说太祖皇帝登基以后,本就有意文武并举;可是赶上襄阳王造反;太祖皇帝伤心兄弟反目,对武将的信任大减,这事也就此搁置了。如今漠北的鞑靼人又开始蠢蠢欲动,沿海也不太平,国家军事废弛,陛下又有雄心,武举之事才能这么快就议定下来。”
关于襄阳王这段故事,明姜也有耳闻,当初太祖打天下的时候,和襄阳王本是结拜兄弟,待打下江山,太祖登基为帝,第一件事就是封了这位异性兄弟为王,却不料到天下平定以后,第一个有造反之心的,也是他的这位兄弟。
“那么从今日开始,你也该收心在家里读书了吧?”明姜笑着问常顾。
常顾点头:“那是自然。岳父大人和三叔都给我讲了讲着重要看的部分,我从今日起就要在家用功了。”
明姜给他添好了茶,起身出去:“那就不扰你了。”带着鹏哥儿去常太太那里坐,常太太那里也已经吩咐下去,无论什么事都不准去打扰二爷,让他专心读书。再出去应酬的时候,也只带着两个儿媳妇,不再要常顾陪着。
自明姜回家那天后,又过了七八天,严家接了所有出嫁在京的姑太太、姑奶奶回去相聚,刘氏当真叫人请了一班小戏来听戏。明姜也终于跟从未谋面的二姑母和几位堂姐见了面,二姑母长得跟刘氏颇为相像,也是温婉的性子,明姜看了天然有一种亲近感。
大堂姐明姗长得像二叔,是严家人的长相,为人比较沉默寡言,只静静陪坐;二堂姐明婉很爱搭话,但明姜私下看见二婶瞪了二堂姐好几眼,二堂姐也就老实下来;三堂姐明姝只比明姜大两岁,最跟明姜聊得来,说话也活泼有趣。
这么些人回来,自然也带了好几个孩子来,明姜准备了一样的见面礼,一一都给了。二姑母还带了个十三岁的小表弟来,人生的十分清秀,刘氏似乎很喜欢这个外孙,特意叫到跟前来说了一会儿话,才放他出去。
明姜陪着看了半天的戏,觉得有点累了,就想去看看被送到刘氏房里的鹏哥儿,刚回到正房那里,门口守着的小丫头就起身行礼说:“四姑奶奶回来了,老太爷在里面。”明姜一愣,没想到祖父这时候会回来,又觉得这样正好,自己也有机会和祖父多说几句话。
进门的时候严景安刚从西次间出来:“哟,你怎么自己回来了?戏不好看?”
“不是,孙女惦记着鹏哥儿,过来瞧瞧。”明姜走过去搀着严景安到椅子上坐。
严景安笑了笑:“他睡的正香呢,不用惦记。”又问常顾,“在家读书呢?”
明姜点头:“说是爹爹和三叔给留了功课,在家里用功呢。”
严景安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笑道:“他自小是跟着我们读书的,这种考试,其实没什么难的。”说完喝了口茶,又说:“你送来的杨南乡的书稿我看了,有些不能确认的,我也写了信去问人,有些还没回音,那些能确认的,一会儿我把清单给你。我让你三叔给你找了几个书商,等手稿确认了,你选一家就可以付印了。”
明姜有些惭愧:“本是孙女自己想为先生尽一份心,倒让祖父百忙中还操这个心,更连三叔都劳动了,孙女真是惭愧。”
“你如今真是长大了,跟祖父都客气起来了?”严景安不太高兴,瞥了明姜一眼,“不是小时候爬着拔我胡子的时候了?”
明姜忍不住一笑:“祖父真是的,还拿人家小时候的事来糗人,孙女哪是客气,是怕您累着,心疼您呢!”
严景安这才转怒为喜:“这能累到哪去?不过动动笔的事。等你把书印出来,可得先给祖父多送几本来,祖父答应了要送人。”
明姜笑着答应:“好好好,先给祖父送一百册来,祖父留着送人。”
严景安捻须微笑,又问:“你如今可还在画画儿?有了鹏哥儿了,是不是搁下了画笔了?”
“回京以后还没动过画笔,在登州的时候倒常画的,还给鹏哥儿画过几幅肖像。”明姜答道。
严景安很感兴趣:“哦?画的鹏哥儿?几时拿来给我瞧瞧。”
明姜就说:“那明日我叫人送来,祖父给我看看,可还有哪里不足吧。正好我手上有些画儿,自己瞧着怎么也瞧不出到底哪里不好,却总觉着不对劲,您孙女婿又不懂这个,我可真少个先生呢!”
祖孙两个人说定了,明姜当天回去就把自己的一些画儿找了出来,第二日命人送去严府。明姜这里则照着严景安的清单,先把确认了不是杨清写的作品挑了出来,单放在一边儿,正忙着,严家却遣人传话说梁阁老突然病逝,严景安眼下没有空儿,画就先放在他那,等过了这一阵再说。
梁家和严家是姻亲,梁阁老又是内阁首辅,他突然过世,严景安这里确实忙得翻了天。严家众人都去梁家吊唁,元景帝还命太子亲自上门替自己去吊唁了一回,命礼部协理身后之事。
梁阁老这么一去,严景安自然就成了首辅,肩上的担子陡然重了许多,朝里又要推举新的人选入阁,忙忙活活吵吵闹闹的两个月才定下来。等梁阁老停灵期满,子孙扶灵返乡,元景帝赐了谥号文恭,新的大学士也正式入阁了。
接着在乡试前,元景帝又下旨加封严景安为太傅,兼兵部尚书,仍为文华殿大学士,终于是给了他的老师最高位置。
严家自然要摆宴招待来贺的客人们,这一天常家人也都早早的到了严家,明姜和常顾更是跟着一同应酬往来宾客。刘氏把明姜特意带在身边,向各家的夫人、太夫人们介绍自己的孙女。有些不明就里的,不免私下里议论:“严家长房就这么一个独女,怎么舍得嫁给了一个军户家里?”
明姜虽没亲耳听见这话,却架不住有人来跟她学,明姜看着眼前一脸不平的二堂姐明婉,只是一笑:“这爱说人是非的人哪里都有,二姐姐快别跟她们一般见识,没得掉了自己身价。咱们自己的日子,只要自己过得好就成了,管旁人说什么?”
她们两个虽是躲在一旁说的这话,却有旁边侍候的丫鬟听见了,回去学给刘氏听,当晚宴席散了,临走的时候刘氏特意拉着明姜说悄悄话:“乖孙女,你嫁给常顾这些年来,可有委屈?”
“没有啊?怎么会委屈?您孙女婿对我再不能更好了,就是我们太太待我也跟自己家女儿似的,孙女何来委屈?”明姜以为祖母也听见别人闲话,是心疼她了才问,于是十分肯定的答了。
刘氏一脸欣慰的笑:“你能知足惜福,这就最好。人这一辈子啊,有高低起伏都是常事,但有一颗知足常乐之心,那便没有过不好的日子,祖母很放心你,回去吧,好好伺候你婆婆,天晚了,当心脚下。”
明姜答应了,请祖母好好保重,回身去扶着常太太告辞,一起回了常家。
…………………………………………
武举乡试是在文科乡试之后,直隶定的日期是十月初三日考,此时文科乡试早已放榜,也不会和武科有冲突。常顾在家闭门读了几个月的书,等文科乡试放榜之后就常往严家跑,和岳父舅兄几个研究试题。
到十月初三这天,严诚带着两个堂弟,和常颂一起陪着常顾去应试,第一场是考弓马武艺,常顾马上射箭,驰马三趟,发箭九支,九支皆中,还有五支中了红心,赢来满场喝彩。再考步射,一样发箭九支,常顾有七支皆中红心,再一次赢得满堂彩。
最后考技勇,常顾虽然不擅长这种拼力的,但是拿个中等成绩也不在话下。于是第一天考完回去的时候,众人都很高兴,纷纷鼓励常顾,让他放松心情,以备明日的试策。
到此时常顾反而心情非常放松,晚上吃完了饭,就和明姜一块逗鹏哥儿玩,还跟鹏哥儿说:“待爹爹明日去给你考个武状元回来!”
当晚好好睡了一觉,第二日辞别常太太和明姜,又由常颂、严诚等陪着去考试。明姜和常太太在家等了一天,好不容易等来消息说二爷已经考完回返,过了一会儿却又说直接去了严家。
“想来是想去默给我爹爹他们看看。”明姜跟常太太解释。
常太太点头,长出了一口气:“考完了就放心了,中不中的过后再说,咱们也不等他们了,吃饭!”带着儿媳妇们和孙辈一起先吃了饭。
常顾他们却直到戌时中才回家,回来先去见常太太:“母亲放心,虽不敢说一定能中,却也有那么几分把握了。”
常太太看儿子目光明亮,脸上有着自信的笑容,也就没多说:“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快回去吧,不早了,你媳妇都等了一天了。”
常顾应了告退,回去的时候,明姜正挑灯等他,见他进来还笑问了一句:“武状元回来
162中了
常顾嗤的一笑:“你又笑话我,鹏哥儿呢?睡了?”
明姜迎上来帮他宽衣:“嗯;早都睡了;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祖父和岳父给我评判了一下作的文,都说作的还似模似样。家里今天得了一个好消息,祖父和岳父大人都很高兴;所以大伙留着多说了一会儿话。”常顾脱去外衣,坐下喝了一口茶,就倚在迎枕上歪着。
明姜接过小虹投好的帕子给常顾擦脸;问道:“什么好消息?还没放榜就有好消息了?”
常顾擦完脸觉得舒服多了,轻轻叹了口气;才说道:“我们是刚考完没放榜,可文科乡试不是放榜了吗?你想想家里谁参加了这次乡试?”
明姜思量了一会儿,严谊几个都没下场,还有谁呢?她坐到常顾旁边,想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是大哥!他考中了?”
常顾笑着点头:“是,虽然名次靠后,但终归是考中了,我瞧着祖父和岳父是真心高兴,倒像是谦哥已经中了进士一样。”
“那么大哥明年要来京会试么?我听祖母的意思,似乎祖父和爹爹都是想叫哥哥最后考这一次,就是考不中也不要紧,反正家里书院家塾都要人打理着,哥哥真争气,竟真的考中了!”明姜是真心的替严谦欢喜。
常顾点了点她的额头:“偏心鬼。谦哥来信的意思是他就不参加会试了,自觉难以考中,又说家里兄弟们皆有出息,他正可安心在家照管书院,还有他那点儿田地。”
明姜并不意外,闻言只笑了笑:“也好,大哥在读书应试上一向不如二哥,如今他能踏踏实实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已很好了。而且现在书院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人也多,若是没有个自家人好好照管也不行。祖父和爹爹及两位叔叔都耽于仕途,几个弟弟年纪也小,只能靠着大哥了。”
两人说着话,慢慢都觉得有些困倦,明姜就收拾了和常顾一起歇了。考完了试,常顾也就放松了一些,偶尔出门探亲访友,和严诚、黄悫还约着一同出去喝酒谈天,过了几天闲适日子。
此番直隶武科乡试,参考的一共有三十七人,武艺那一场都是当场即出成绩,而试策其实阅卷也难度不大,因为好多参试的人会写的字就不多,于是在十月十八那天,直隶武科乡试的阅卷结果就已经呈到了内阁,严景安和几位阁老看过,就呈送给了元景帝。
元景帝看完照准,第二日武科乡试就放了榜,常顾不出意料的榜上有名,且还位列第二,常家上下实在是喜不自禁。隔日十月二十是范氏生辰,明姜和常顾回了严家祝寿,严景安悄悄的告诉常顾说:“别灰心,第一的那一个只是文章比你写得好,回去好好温书,明年好好考会试。”
常顾很听话,和明姜回家以后就拦着常太太,不让大肆庆祝,只说要等会试中了再说,常太太也没有多坚持,她心里觉得自己的儿子有本事,又有个好岳家,那武进士应是没什么难的了,就听了他的话,没有宴客庆祝。
从此常顾又开始闭门读书,闷了也只往严家或是顾家去,就连过年也都只是往各家拜完了年就了事,应酬等事一概皆无,只关在书房读书。反倒是明姜带着鹏哥儿整日出去做客,鹏哥儿还收了许多见面礼回来。亲友都知道常顾在备考,也没有人挑他的理,倒真的让他安安生生的过了年。
冬去春来的时候,严景安那里也终于给了明姜确切的消息,将能确定为杨清作品的清单给了明姜。明姜此前已经跟三叔谈过,那几家书商都分别遣人去见了见,严诚听说此事,还替她又去看了两回,跟黄悫两个着重推荐了其中一家,还把那家出过的别的名家诗集拿给明姜看。
明姜也就没再多费事,就此定了这一家,将自己整理好的清单和书稿一起交给了那家书商,让他先期版印两百册,再手抄一百册。书商知道这家雇主来头不小,一看又是南乡居士的作品,赶着就给印了出来,于是在各地士子齐聚燕京的时候,南乡居士文集也正式面市了。
明姜说话算话,将印刷本和手抄本各带了二十本先送去给严景安:“祖父先拿着送人,余下不够的,孙女再叫人给你送来。”
严景安将文集翻看了一遍,满意的点头:“不错,印的还真挺齐整。swisen。你记得给你师母送一些去。”
“孙女知道,对了,祖父先头留了我的画儿,可没给评语呢?你别是还没看过呢吧?”明姜笑着问道。
严景安一拍额头:“啊哟,只看了一半,唉,你祖父如今可真是尘世中忙忙碌碌的俗人一个了,你的画呀,合该喝着清茶,吹着竹风慢慢儿的赏,祖父总想着哪时空闲多了再看,这一耽搁就是大半年。”说着让人取出画来,“这幅鹏哥儿画的憨态可掬,我和你祖母都喜欢,我们就留下了。再就是这幅春游图好,我也留下了。”
明姜失笑:“你别光顾着留下,也给孙女评点评点啊。”
严景安用扇子柄敲了敲明姜的额头:“你的画意已经圆熟自如,超出祖父多矣,祖父没什么可评断的了。你只需记着万物自然四个字,就足够了,至于画法技艺反倒是末节。若能一直抱持这个画意,他日不愁成不了一方大家。”
说得明姜倒有些不好意思:“祖父看着我自然什么都是好的了,既如此,改日我给您和祖母画一幅肖像如何?”
严景安赶忙摇手:“别别别,你画的无论是人还是花鸟虫鱼,总是带一股天然喜悦圆满之意,要是画我们两个老的,还不得画成寿星老啊?剩下这些画儿你拿回去好好存着,留待以后给鹏哥儿他们看。”
“原来您前边儿都是哄我呢!后边儿说的才是真心话!”明姜跺脚不依,硬讹走了严景安一套好画笔才罢。
………………………………………………………………………
还没等会试开考,南乡居士文集就已经售罄,书商又加印了两百本,还是被抢买一空。明姜特意叫了书商来嘱咐,让他不可为了多印就降低质量,务必要把书印的规整制的精美,剩下的手抄本她并没叫书商拿去卖,而是自己拿回来,给严谦捎过去了一些,剩下的都送了亲友。
连常顾都捧了一本看,感叹道:“你说老天爷多偏心,把这么多的才华都给了杨先生。”
明姜却不同意:“老天哪里偏心了?杨先生一生际遇坎坷,晚年更是生活困顿,才华并没带给他太多好处。”
“可是他终归有身后令名,受天下读书人的景仰和传颂。”常顾伸手握住明姜的手,微笑说道。
明姜叹息一声:“也许这便是所谓有舍必有得吧。”出了这本诗集,明姜陡然觉得心里空荡了许多,似乎再没什么要她自己努力去做成的事儿,很是失落了一段时间,还是常顾忙里偷闲时常哄她,和鹏哥儿两个故意作怪逗她欢喜,她这才渐渐打起精神。
天渐渐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