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炷香的功夫,红日才终于挣脱羁绊,急速离开大海,挂上远处的云层。

“额真,起床了。”亲兵在阿古拉的大帐外,小声地呼唤着。

阿古拉从睡梦中惊醒,他的上下眼皮依然牢牢地粘在一起,“吵什么吵,这天没没亮呢!”

“额真,太阳早就出山了。”

“啊?”阿古拉一骨碌钻出皮被,光着身子将脑袋从帐篷里探出来:“奥,真的。要死,我怎么睡到这时?”

阿古拉揉揉眼睛,将挂在眼角的两陀眼屎搓掉,然后快速地穿好衣裤。

“士兵们都起来了吗?”

“还没有。”亲兵小声地说,“他们说,反正只剩下一百二十里,一上午就到。”

“放屁,立即吹号,全体集结。”阿古拉扭开盖子,将马奶酒倒进肥厚的嘴唇里。

“是。”亲兵答应着离开了,不久,犀牛角做成的号子声打破了渤海湾的宁静。

士兵们集结在阿古拉的大帐周围,阿古拉慢吞吞地从大帐出来:“半柱香的时间,必须出发。”

士兵们散去,回到各自的蒙古包内早餐。

“额真,这些女人怎么办?”亲兵提醒着阿古拉。

第138章目标宁远

“女人?全部杀了,然后将尸体扔进大海。”阿古拉边说边啃牛肉干,别说女人,连身后的帐篷他都没有力气再看一眼。

“杀了?”亲兵瞪大眼,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些汉人女子,一个个婀娜多姿,杀了多可惜。

阿古拉的眼睛瞪得更大:“蠢货,你想让大金国的人知道这那汉人是我们杀的?”

亲兵一缩脖子,又舔了舔舌头,低头从阿古拉身边走过,“我去通知他们,将这些汉人女子都杀了,尸体扔到海中喂鱼。”

帐篷里的女人,都还没有起床,她们正光着身子,躺在发出膻味的皮被中。

蒙古士兵将她们一个个从被子里拖出来,她们没有穿衣,没有吃饭。

她们已经麻木,一个个目光呆滞,任由蒙古士兵将她们牵到海滩上。

光着身子走在陌生的男人群体中,她们没有羞涩,连光脚走在泥土和碎石混合的小路上,她们也不会感到疼痛。

海岸边,蒙古士兵将女人夹在腋下,一手揪住她们的头发向后拉,让女人伸长脖子,另一只手握住弯刀,迅速一划。

女人解脱了,蒙古士兵解放了。

蒙古人杀人的技术,是从狼身上得到的启示,割喉,既省力,又彻底,被杀的人没有痛苦,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一场屠杀,只持续半分钟。

女人的尸体被就近抛入大海,海岸恢复了平静。

只有海滩上留下殷红的鲜血,比初生的太阳还红。

阿古拉很快就忘记了海滩上的鲜血,他扬鞭纵马,一溜烟直奔前屯。

在距离前屯城墙大约一千步的地方,阿古拉发现,在大道的中央,堆着数十具烧焦的尸体,有的尸体只剩下一截断肢。

“咦!这儿没有森林,怎么会发生火灾?”阿古拉昨晚没有休息好,脑子还转不过弯来。

“额真,他们是不是大金国失踪的那个牛录?”阿古拉的亲兵比阿古拉清醒多了。

“怎么可能?谁能杀死这么多的大金国士兵?”阿古拉向前屯的城头望去,守军比平时更加不堪,歪七横八地趴在女儿墙上,这样的士兵怎么可能杀得了大金国的勇士?

“额真,如果这些尸体是汉人的,按照他们的风俗,他们一定会下葬的。”阿古拉的亲兵在战场上不如阿古拉勇猛,但他对汉人的了解远远超过阿古拉。

“找个人去城下问问。”阿古拉还是不信,但亲兵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亲兵问了个遍,却没有找到会汉话的人。

“混蛋,我亲自去城下看看。”阿古拉骑在马上,缓缓向前屯踱去,蒙古士兵全部跟在他的后面。

前屯城头,女儿墙的后面。

袁崇焕对李行说:“这些人的脑后没有猪尾巴,肯定不是建奴,难道是汉人?”

“军座,看他们穿的皮甲,以及骑马的姿势,应该不像汉人,难道是蒙古人?”

“对,蒙古人,‘海东青’发回的讯息上说,宁远城中有三个牛录的蒙古士兵。”袁崇焕眼中泛光:“让这些蒙古人也尝尝燧发枪的滋味。”

李行也是兴奋,就像在等待猎物自动进入攻击范围的狮子,“军座,要用火炮吗?”

“不用,才百十人。”百十人的蒙古牛录,已经不能充分吊起袁崇焕的胃口,“李行,你还是带着士兵,择机出城,去收拾受伤的蒙古士兵,如果有少量的蒙古士兵逃跑,不用追赶。”

“军座,是有意让他们回去报信?”除了这个理由,李行想不出,为什么让蒙古人出现漏网之鱼。

袁崇焕头,宁远才几百建奴,而第一军有三万多人,就是前屯的第一旅,也有三千人,如果在野外遇到建奴,袁崇焕相信,即使不用燧发枪,第一军也不会落于下风。

他希望将建奴引出宁远,然后在野外消灭他们,然后趁势占领宁远。

如果袁崇焕的计划能够实现,宁远,将是大明在辽东收回的第一座城市,这首功,自然是他袁崇焕。

阿古拉在距离城墙约一百五十步的地方,步伐缓了下来,他紧紧盯着墙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袁崇焕一惊:难道蒙古人不打算向城头射上几箭?他向士兵们做了个手势。

几名歪瓜裂枣的士兵,立即从城垛口向阿古拉放箭。

明军的弓箭射程只有四十步左右,箭矢在离阿古拉很远的地方就坠落了。

“这些汉狗,离得这么远就开始放箭,真是白白地浪费体力和箭矢。”阿古拉笑骂着,浑然没将明军的箭矢当做威胁。

突然,他看到城头有两名明军士兵,从城垛口掏出jj,正对着他的头方向撒尿。

阿古拉大怒:“这些汉狗,欺人太甚。向前推进到六十步,朝城头放箭,我要将他们的jj全部割下来喂狼。”

阿古拉知道自己的实力,他没打算攻城。六十步距离,是蒙古人箭矢的有效射程,蒙古人的箭矢可以射到城头,但明军士兵,即使借助城墙的高度优势,箭矢也射不到这么远。

“是,额真”传令兵迅速将阿古拉的命令传达出去。

蒙古士兵迅速向城墙推进,阿古拉和他的亲兵们在稍后一观战和督战。

“军座,已经七十步了,快要进入蒙古人的射程了。”负责观测的士兵再次提醒袁崇焕。

袁崇焕从城头向下看去,果然,蒙古人已经在准备向城头放箭了。

“射击!”袁崇焕低沉的声音迅速传遍城头。

“砰!”

“砰!”

“砰!”

……

首批四百名士兵的子弹立即倾泻向蒙古士兵最集中的地方,超过一半的蒙古士兵突然坠马。阿古拉在队伍的最后面,暂时不是明军的目标。

“咦!怎么了?难道有陷马坑、绊马索?汉狗打仗不行,却十分狡猾。”阿古拉的目光投向地面,但什么也没看到。

“目标后方的指挥官。”袁崇焕向第二批射击的三百名士兵下达命令。

三颗子弹,从不同的方向射入阿古拉的前胸,正在低头观测地面的阿古拉感到胸口一热,他伸手一摸,数股暖流从皮甲溢出。

看着手上殷红的鲜血,阿古拉头一歪,从马上栽下来。

“不好,额真受伤了。”他的亲兵大叫着跳下马,想要扶起阿古拉重新上马。

无情的子弹,无情地从亲兵的后脑穿入,他身体前倾,重重地压在阿古拉的身上。

明军射出一千四百发子弹后,马上的蒙古士兵只剩下五人。受伤的士兵发出惨叫声,终于让他们清醒过来。

阿古拉已经死了,战场只剩下他们五人。

一名蒙古士兵调转马头,转身就跑,其他的士兵立即追随他往回奔,似乎他就是他们的额真。

又有一名士兵坠马,但其余的四名士兵已经跑出了燧发枪的射程。

城头上的袁崇焕乐了:“上次建奴死战不退,结果一个不剩,而蒙古的士兵却学会了逃跑,难怪蒙古人的战斗力不如建奴,渐渐依附在建奴的羽翼之下。”

李行已经出城,他没有追赶那四名逃跑的蒙古士兵,而是奔赴城下,直接收割死伤的蒙古士兵首级。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李行的士兵没再犯下错误,也没有意外发生,真正的零伤亡。

蒙古士兵的脑后并没有建奴那样的猪尾巴,为免兵部怀疑战功,李行将蒙古士兵身上的皮甲一具具扒下来,作为首级的佐证。

“李旅长,这次收割了多少蒙古人的首级?”又是完胜,袁崇焕已经忘记了上次对李行的呵斥。

“报告军座,一共九十八个首级。”李行也觉得有些遗憾,如果不是有意放跑了四名蒙古士兵,首级应该能够过百。

“还不到一百呀?”袁崇焕已经看不上这些首级,而且还是蒙古人的,“不过,第一旅零伤亡,可喜可贺。”

袁崇焕带着这些蒙古人的首级和皮甲,来到山海关,面见孙承宗。

孙承宗再次瞪大老眼,在嫡系下属面前,他再顾不得形象:“九十八个蒙古人的首级?第一旅零伤亡?”

袁崇焕只是傻笑:“是大人指挥有方。”

孙承宗摆摆手:“别给老夫灌迷魂汤,老夫在山海关呆了近一年,从来没有这么大的斩获,崇焕,你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大人,说到底,还是依靠燧发枪。”袁崇焕将战场的细节详细说给孙承宗说了一遍。

孙承宗敛起目光,微闭着双眼:“崇焕,建奴覆灭的日子就要到了吗?”

“大人,属下估计,宁远的建奴肯定不甘受辱,所以属下打算在野外伏击他们。”连孙承宗都心动了,袁崇焕决定大干一把。

“野外伏击?崇焕,你们真有把握吗?”野外作战,一直是大明的软肋,特别是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即使他孙承宗镇守辽东,可以依靠城墙的优势,取得局部胜利,但在野外,明军从来没有取得过对建奴的胜利。

“大人,宁远的建奴,包括汉人,也不过六百,他们至少要留一个牛录守城,能来前屯的,不会超过五百,我第一军有三万多人,即使没有燧发枪,也不会落在下风。”袁崇焕现在依然是孙承宗的部下,没有孙承宗的同意,他的计划便无法执行。

孙承宗看着袁崇焕,他明白了,袁崇焕不仅要全歼宁远的建奴,他这是要趁机收回宁远。“崇焕,伏击建奴,依据地形优势,亦无不可,但不要轻易占领宁远。”

第139章为大金国的士兵送葬

“大人,为什么?只要歼灭这股建奴的主力,宁远差不多就是一座空城。”如果孙承宗担心野战不利,或者即使取得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太大,袁崇焕还能理解。收复宁远,不仅可以依靠城墙的优势和建奴对峙,还可以将明军的防线向北推进,大大减轻山海关的压力。

这样的好事,孙承宗还是反对,袁崇焕搞不懂,这还是他的那个恩师孙大人吗?

“崇焕,宁远的建奴虽然不多,但城墙特别厚实,攻城多有不易。况且,建奴一下子损失两个牛录,他们的甲喇额真一定会向锦州、广宁通报,建奴马快,锦州的建奴轻骑兵一日就可能赶到宁远。”

孙承宗见袁崇焕不以为然,担心他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即使你能在建奴的援军到达之前,一举袭占宁远,建奴的援军到达之后,还是会包围宁远。宁远城中原来的建奴只有八个牛录,人数不到千人,粮草一定不会太多,而我们又无法给你运送粮草。”

袁崇焕相想也对,如果建奴的骑兵切断宁远与前屯、山海关的联系,粮草运不过来,那时宁远城中的明军必然不战自乱。

这和他数年前的宁远大捷可不一样,那时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城中粮草、器械充足,守上三五个月,根本不是问题。

“大人,属下明白了,属下一定会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决定下一步行动,属下会小心从事,更不会拿士兵的生命去冒险。”

“崇焕有此想法,老夫深感欣慰。其实,我们不要在乎一所城池,关键是要消灭建奴的的士兵,建奴的人口远远少于大明,他们更承受不起大量的伤亡。”孙承宗也想收回宁远,他是蓟辽总督,如果收回宁远,无论如何,功劳簿上少不了他的名字,他担心的还是野战,担心袁崇焕的第一军不能在野外击败建奴的大量援军。

建奴的援军到底有多少,孙承宗也不清楚,‘海东青’只是在宁远,他发回的也是宁远的讯息,至于更北边的地方,别说沈阳,就是广宁、锦州的情况,孙承宗都不清楚。

“大人说得是。”袁崇焕微微有些失落,宁远还是无法占领,除非他有足够的时间向城中运进大量的粮食,可是,建奴会给他足够的时间吗?

袁崇焕回到前屯,亲自去城外视察地形。

前屯周围的地形,他早就非常熟悉,但他离开山海关已经很长时间,他担心地形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会因为军事上的原因,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前屯的北面,距离前屯大约十五里的地方,是一块十分开阔的平原地带,东边是大海,西边是悬崖,都不适合伏兵,而这块平原南边,靠近前屯的方向,有有一块微微的凸起,正适合埋伏失败。

“就这儿了。”袁崇焕终于定下了伏击建奴的地。

四名“侥幸”逃得性命的蒙古士兵,立即向巴克什汇报了蒙古牛录的遭遇,当然,他们只汇报了明军屠杀他们的情况,对于他们屠杀汉人百姓的事,他们一个字也没敢提。

一个蒙古牛录只剩下四名士兵,而且,那个失踪的牛录,也可能被明军全部消灭了。

巴克什怒火冲天,如果这儿有火焰山,他一定要与火焰山比比温度。

他一拳将离他最近的那名蒙古士兵打翻在地:“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自大汗起兵以来,从来没有整个大金国的牛录被明军消灭过。”

“额真,可是我们蒙古人被杀,却是千真万确,我们是阿古拉额真的亲兵,走在队伍的最后面,才侥幸逃得性命。”蒙古人就是直肠子,根本不会看巴克什的脸色。

“那是你们蒙古人无能。”巴克什觉得还不解气:“你们的阿古拉额真已经死了,你们还有脸逃回来?”

他不安地在蒙古士兵面前走来走去,双手时而握拳,压得指关节“啪啪”直响,时而张开双拳,像是要抓住什么东西。

四名蒙古士兵再也不敢说话,生怕挨上巴克什的拳头。

“你们亲眼看到我们大金国牛录的踪迹了吗?”巴克什还不死心,总希望他的牛录能够“意外”地回来,哪怕只剩下一半败将,也好过整个牛录被明军消灭。

四名蒙头士兵都是缓缓地摇摇头。

“废物,真是一群废物,滚!”巴克什将最前面的蒙古士兵狠狠地踢了一脚,似乎他就是最无能的蒙古士兵,“我要亲自去前屯看看,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四名蒙古士兵好像遇到特赦令,一溜烟跑出巴克什的大帐。

“额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还是报告旗主吧!”作为巴克什的亲信,也是他的军师,乌烈善意地提醒巴克什。

“大事?什么大事?现在还不能确定大金国的勇士们就是为国捐躯了,他们一定躲藏在什么地方,你让我如何向旗主汇报?”巴克什的语气逐渐软了下来,如果这个牛录被明军全歼了,那将是大金国第一个被全歼的牛录,想到旗主的愤怒,巴克什不寒而栗。

“额真,不管大金国失踪的牛录在什么地方,但蒙古牛录被全歼,总是事实。”乌烈知道巴克什不敢相信整个牛录被歼灭,他自己也是不愿相信,但大金国的一个牛录被歼灭的事实,让他更加相信,大金国的牛录不是失踪,而是被明军全歼了。

“好吧!”巴克什只好让步,“那你派人去说,就说一个蒙古牛录损失惨重,一个大金国的牛录无故失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