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步?那不是超过建奴弓箭的射程?”马世龙的眼睛瞪得比手中的酒樽还大。

孙承宗眯上眼睛,细细打量袁崇焕:“崇焕,你是说,你的士兵能打到建奴,而建奴的弓箭却伤不了你们?”

“正是如此。”

“难怪陛下说,只要老夫镇守山海关两年,原来陛下早有准备。”孙承宗也是抱拳,但他不是向袁崇焕行礼,而是侧身向着南方,给朱由检行礼。

“袁将军,新式火器真有这么神奇?”马世龙哪里肯信,大明最精锐的火器都在辽东,最好的三眼铳,射程也只有三十步,根本比不上建奴弓箭的射程。

“今日天气已晚,明天,我让士兵们当众演示下。”袁崇焕暗暗发笑,别说是你,当初我也不相信。

“老夫也要看看。”孙承宗也是半信半疑,除非亲眼看到,否则,他也是不相信。

第133章人惨叫马嘶鸣

训练场上竖起十块圆形的箭靶,箭靶的直径大约和成人的肩膀一样宽。

十名第一军的士兵,蹲在箭靶前百步的地方,一动不动,燧发枪里已经上好一颗子弹。

“每人三发,开火!”袁崇焕轻声命令。

一阵杂乱的“砰砰”声,箭靶剧烈晃动。

全场鸦雀无声,除了袅袅升起的灰白色烟雾,训练场寂静得就像是一片荒漠。

孙承宗缓缓头:“速度比建奴的弓箭稍慢,但射程超过了建奴的弓箭。”他回头对身后的亲兵说:“检查靶子!”

亲兵的声音很快从箭靶传过来:“大人,十个箭靶上,一共有十九个弹孔。”

“十九个?”士兵们一共射出三十发子弹,那命中率已经超过六成,马世龙的眼睛中就现出羡慕的光芒:“袁将军,所有的士兵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马总兵,这十名士兵只是随意挑选的。”袁崇焕波澜不惊。

“袁将军,我的士兵整编后,也能用上这种火器吗?”马世龙眼巴巴地看着士兵手中的燧发枪,“袁将军,能借我一支燧发枪吗?”

袁崇焕淡淡一笑:“马总兵现在不会使用,要燧发枪有何用?回到京师,这种燧发枪有的是。”

“袁将军,我想先熟悉燧发枪,回去好教会士兵使用。”马世龙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使士兵的手。

袁崇焕一努嘴,一名士兵将手中的燧发枪递给马世龙,还简要介绍了燧发枪的使用方法。

马世龙接过燧发枪,在士兵的的帮助下,填装了一发子弹。

“砰。”

子弹飞得无影无踪——脱靶。

他讪讪地笑笑:“我去箭靶上看看!”

见众人没有搭理,他就朝孙承宗说:“大人,既然袁将军已经到了山海关,那属下就按照陛下的指示,早日回到京师——有袁将军在,属下也就放心回京了。”

“奥,那你去准备吧!”孙承宗还沉浸在对燧发枪的期待之中。

马世龙急急离开训练场,回去收拾行装,准备离开山海关,早日回到京师。

“大人,建奴的情况怎么样?”袁崇焕和孙承宗并肩离开训练场,他刚到山海关,对建奴当下的情况不是太了解。

“哎!建奴每天都会派出百人的牛录,来前屯肆掠一番。”孙承宗叹口气,思绪又回到山海关前,“但他们也消耗不起,所以一般不会强攻,随便射上几箭,吓唬吓唬前屯的士兵,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

“那我们……”袁崇焕知道孙承宗以防守见长,话到嘴边,又吞了下去。

孙承宗沉着脸:“建奴如此频繁地在前屯挑衅,我们却无法出城迎敌,只好默认建奴在此耀武扬威。”

“大人,属下请求接管前屯。”既然来到山海关,袁崇焕就打算用建奴练兵,越快越好。

孙承宗紧盯着袁崇焕的眼睛:“崇焕,前屯是山海关的大门,战略价值极为重要,万万不可有失,你有把握吗?”

“大人放心,临来之前,陛下也是一再要求属下,不可犯险,属下不会轻易出城应敌,前屯绝不会丢。”

“嗯。”孙承宗答应着,袁崇焕的新军,战斗力必须通过辽东战场来检验,“但是你刚到山海关,先休息几天吧!我的士兵还得住。”

蓟辽前线一共有三十万军队,其中蓟州后防驻扎了十万,山海关前线驻扎了二十万。在山海关的二十万军队中,总兵马世龙拥兵十万,孙承宗自己统兵十万。

不过孙承宗是蓟辽总督,这三十人军队都归他节制。

“大人说哪里话?”袁崇焕差就叩头了,“属下的军队也是大人的军队,属下希望明天就接管前屯。”

“明天?你的士兵刚到,还是先休息几天,熟悉山海关的情况再说吧!”

休息几天?那第二军,甚至第三军都来了,到时候谁去守前屯还说不定。

袁崇焕急了:“大人,我的士兵都有战马,一路上也辛苦不到哪儿去,经过今天的休息,他们的体力一定能恢复,再说了,守卫前屯,三千人足矣,又不要全军行动。”

“那……好吧!”孙承宗知道袁崇焕的性格,不让他去前屯,怕是觉都睡不好,还谈什么休息?“崇焕小心,建奴的战斗力,你是见过的。”

“是,大人,属下一定会小心从事。”袁崇焕现在真不敢冒险,不是因为朱由检和孙承宗的警告。

毕氏燧发枪是第一次上战场,谁也不知道它真正的威力,必须经过战场的检验才会知晓,万一燧发枪在战场不灵光,而士兵们又没有铠甲保护,那损失可就大了。

第二天辰时,袁崇焕带着李行的第一旅三千多士兵,早早进驻前屯,前屯原来的守军则撤回山海关。

山海关外,左边是崇山峻岭,又有辽东长城的余脉,根本无路可走,右边是渤海,只有中间一条狭窄的通道。

前屯就扼守在这条通道上,将建奴死死地阻挡在关外。

若论起地势的艰险和战略位置的重要,前屯更甚于山海关,是山海关当之无愧的北大门,只是前屯建造得过于狭小,无法部署大量的军队。

建奴对攻下山海关也没做指望,所以并没有大规模进攻,多是以小股军队骚扰,尽量疲惫明军。

孙承宗是“积极防御”政策的倡导者,他组织敢死队,趁建奴人数不多的时候,常常出前屯偷袭,虽然战果不大,但也让建奴不胜其烦。

建奴吃了几次亏后,不再以小股军队骚扰明军,而是动用整个牛录来前屯挑衅,几乎每天都来上一两次。

建奴人数增加,战斗力又是非常强悍,明军无法在野外和建奴对决,孙承宗只好关闭出关的通道,依靠城墙的优势紧守前屯。

午时过后,一队百余人的建奴奔前屯而来。

才一百人,就敢来关前耀武扬威!袁崇焕大怒,他现在有了燧发枪,底气就硬了起来。

“我亲自指挥千名士兵在城头射击,李行,你齐五百士兵,准备最好的马匹,在建奴撤退的时候,出城追击残敌,务要全歼。”

“军座,城头不安全……”李行觉得袁崇焕亲自在城头指挥,太过危险,都说建奴的弓箭厉害,即使从城下射箭,也常常能射杀城头的明军。

“少废话,你出城追敌,更加危险,还是保护好你自己吧!”袁崇焕冲李行一挥手,让他下去。

“是,军座。”李行自去挑选士兵和马匹。

燧发枪在马上无法瞄准,若要出城歼敌,还是要依靠马刀和马匹。

建奴放慢马速,缓缓向前屯踱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明军龟缩在城墙内,只要不进入明军弓箭与火枪的射程范围,他们就是安全的。

袁崇焕将绝大部分士兵隐藏在女儿墙的后面,只有百十名士兵偷偷从垛口露出脸面,和以往的明军完全一样。

如果建奴的观测足够仔细,他们就会发现,今天出现在城头的士兵,身上没有泛出金属光泽的明光铠,而是一身深灰色的布衣。

明军都给燧发枪上好第一发子弹。

建奴的旗帜已经清楚地落在袁崇焕的眼里。

五角方旗,中间血红,周边惨白,旗帜中部的黄龙头朝后,尾巴却是指向城墙的方向。

“原来是镶红旗,岳托的部下。”袁崇焕在辽东战斗过多年,对建奴的的旗帜和旗主一清二楚。

“军座,建奴已经进入一百五十步了。”

“别急,放近了打。”建奴离得越近,燧发枪的命中率就会越高,有厚实的城墙作保障,袁崇焕不用担心建奴会破城。

“军座,建奴进入一百步,已经是燧发枪的射程了。”

“做好准备,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火。”

袁崇焕的周围都是李行第一旅的士兵,他们都是奋武营的老人,经历过山东灭倭和陕西剿匪。

他们的眼里没有恐惧,只有期待。

“军座,建奴已经进入六十步,快要进入弓箭的射程了。”

袁崇焕从垛口偷偷向城下看去,建奴纷纷从身后拔箭,有的已经开始搭在弓上。

“射击,先射头领。”

“砰。”

“砰。”

“砰。”

……

千支燧发枪分成三个批次,第一批士兵射出四百发子弹,然后蹲下身子,开始装弹。

第二批三百人开始射击,射完后,他们也迅速下蹲,将垛口让给第三批士兵。

一千支燧发枪只完成一轮射击,还未等到第二轮。

百余名建奴士兵绝大部分已经坠马,马背上只剩下十余名建奴。

马上的建奴目瞪口呆,不知道战友们为何一个个跳下马,难道是牛录额真下达了什么命令,而他们没有听到?

也许刚才的枪声掩盖了额真下达的命令,明军的火枪令人十分讨厌,射程不过三、四十步,对他们没有威胁,但巨大的声音严重影响了他们之间的交流。

有两名建奴士兵准备跳下马,问个究竟。

但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额真。他们的额真在第一批四百名明军士兵射击后,就早早落马了,身中十余弹。

一轮射击,只有一分钟时间。

地面上没有死透的建奴士兵,开始满地打滚,他们的身后拖着殷红的血线,就像他们脑袋后面长长的尾巴,血线又被滚动着的士兵的皮甲,蹂躏得模糊不清。

这时刻,伤兵们才发出绝望的惨叫,那叫声,如虎啸,如猿啼,如狼吼,女真人就是粗犷,连惨叫都不像汉人那样凄婉。

马匹不是枪手们射击的重,但还是有不少马匹受伤了,伤重的战马已经卧地不起,伸长脖子仰天嘶鸣,那凄厉的的声音,简直将女真士兵的惨呼全部遮盖下去,受了轻伤的战马,还能勉强站立,殷红的血线从伤口一直拖到地面上,它们一个个抖索着伤口附近的肌肉,也许是肌肉在痉挛。

马背上仅剩下的几名建奴士兵,似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他们的额真没有发出撤退的讯息,他们开始向城头放箭。

城头上,第一批射击的四百名士兵,已经填装好弹药。

“砰。”

“砰。”

“砰。”

……

四百发子弹倾泻而出,马背上再也没有了建奴士兵。

第134章海东青

有些受了轻伤的建奴,企图爬上马背,只要上了马,又是他们的天下。

填装好弹药的明军,以十名士兵为一组,只要发现有企图上马逃跑的建奴,就是一顿乱枪,直到那名建奴躺倒草地上再无声息为止。

李行率领五百名士兵,已经出了城,他们没有直奔城下,而是绕道截断建奴的归路。

城头上的士兵停止射击,防止误伤了李行。

根本没有必要绕道后方,马上已经没有建奴,李行发现自己的预案用不上了,他直接指挥士兵们下了马。

遇到能站起来的建奴,就是一顿乱枪。

所有的建奴,无论有没有死透,都在地面上,有的趴着,有的躺着,有的侧身,甚至还有的建奴骑压在别人的身上。

“拔刀,三人一组,割下所有的首级。”李行终于下达了肉搏的命令。

如果马世龙在这儿,他会发现,第一军也是要肉搏的,不过他们肉搏的对象都是死人,或者是接近死亡的人。

第一军的士兵以前没有来过辽东,对建奴的凶残和韧性认识不足,所以袁崇焕特意交代李行,防止建奴垂死挣扎。

每三名士兵一组,一名士兵前面收割建奴的首级,两名士兵在他的侧后方保护。

无论建奴是死亡,还是受伤,前面的士兵只管一刀。这些建奴都没有死透,血液还没有凝结,每一次砍头,都会激起一片血柱。

李三是负责割首级的士兵,他从来没有这么爽过,地上半死不活的建奴,丝毫没有反抗的力量,一个个等着挨刀。

他刚刚阁下一名建奴的首级,这么建奴还没死,只是受了重伤,倒地不起,他的体内还有旺盛的生命特征。

李三在割首级的时候,一大片血柱冲天而起,然后向四周溅落,他的头上、脸上、衣服上都是殷红的血色。

李三用衣袖擦擦脸上的热血,准备收割下一个建奴。

在队伍后面的李行突然感觉不对,一名已经死透的建奴向旁边歪了歪。

“小心……”李行大叫,但他没来得及喊出李三的名字。

李三正在擦拭脸上的血迹,视力严重受阻。

一把弯刀在衣服上摩擦后,闪着幽寒的光芒,从尸体的缝隙里刺向李三。

李三完全没有警觉,但他后方士兵发现了危险,抢先一刀,直接砍向执刀的手腕。

半截小臂被齐齐切下,指向软肋的弯刀稍稍下垂,但去势未尽,深深地植入李三的大腿根部。

鲜红的血液带着体温,沿着李三的军裤流下,这一次,流的是李三的血。

“妈的!”李三大怒,他顾不上大腿上的疼痛,挥刀一阵乱砍,缺少胳膊的建奴没有哼出一声,就被砍成数截。

士兵们一阵骚乱,李行也来到李三的面前,为他查看伤情。

俞小毛暂时停止了收割建奴的首级,转头向右,远远看着李三的伤势。

“啊……嗨……”

俞小毛觉得声音就在自己的耳边响起,“不对……”

已经晚了,一把弯刀从俞小毛的前胸插入,透体而出,刀尖处的血液迅速汇聚成瀑布。

脸上到处都是鲜血的建奴,单腿跪倒在地,似乎在向俞小毛表达歉意,随即头一歪,摔到在草地上,脸上挂着狰狞的笑……

俞小毛缓缓低下头,看了看胸前的刀柄,又看了看已经倒在地上的建奴,右手一松,马刀无声地落到面前的草地上,身体晃了两晃,在口角流出鲜血的同时,“噗通”一声,栽倒在建奴的对面。

李行呆了一呆,接连两名士兵伤亡,他的脑子一时懵了,“撤退。”他勉强喊出这两个字,带头退出了与建奴的接触。

正准备将刺杀俞小毛的凶手挫骨扬灰的士兵,也不得不暂时退开。

李行是倒退着离开的,他的余光瞟上城头,袁崇焕正默默地注视着他。

“废物,连个死人都杀不掉。”李行心中愤懑,只得将怒火发泄在士兵们的身上,“重新组成三人组,再要发生伤亡事故,受伤的士兵和保护他的士兵,一同军法问责。”

这次士兵们小心多了,特别是保护在身后的那两名士兵,瞪大了眼睛左右巡视。直到所有建奴的首级都被割下,再也没有发生流血事件,除非流的是建奴的血。

“搜身。”李行再次下达命令,他倒没指望从建奴的身上搜出多少银两,而是看看有没有军事讯息。

这些建奴的身份显然太低,任何有价值的讯息都没有找到,银两也只搜到百十两,其中有一半是在同一名建奴身上搜到的。

李行唤过一名士兵,让他去城下问问袁崇焕,怎样处理建奴的尸体。

袁崇焕的回复只有八个字:“烧毁尸体,清理战场。”

建奴的尸体被堆叠在一起,李行亲自火。

熊熊的烈火简直可以和夕阳争辉,空气中到处飞舞着灰黑色的尘埃,烧焦的皮毛发出刺鼻的气味,热浪迫得近处的士兵不断后退。

李行紧锁着眉头,他看了看身前的大火,又看看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