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妾倒是想每天跪在陛下面前,就是不知道能否天天见着陛下。”周玉凤闭上凤目,在朱由检的怀里拱了拱,让身子舒服。

“嘿嘿。”朱由检只得苦笑,自己每天是否回宫都说不定,“这样吧,朕要是回宫,就让凤儿来参拜参拜,如何?”

一直立在宫门口等着伺候二人的宫女采儿,听到此处,“噗嗤”笑出声来,旋及觉得不对,赶紧掩口而止。

周玉凤微微抬起头,略略瞪了采儿一眼,“小妮子,让你笑,一会让你好受。”

“皇后饶命,奴婢再也不敢了!”采儿口中虽然讨饶,却连下跪的意思都没有,只是向周玉凤福了一福,便转过身面对宫墙,兀自笑个不停,虽然没出声,两翼单薄的嫩肩却是抖个不停。

“凤儿不用生气,犯不用和一个宫女一般见识。”朱由检轻拍着周玉凤的脸蛋。

“哼!”采儿回过身,却又不敢对朱由检使脸色,只好有些愠地怒转回身。

周玉凤有些恼了,“陛下在此,小妮子还敢翻了天不成?先出去。”声音不大,却透出一股威严。

采儿再不敢贫了,她忙给周玉凤叩头赔罪:“是,皇后娘娘,奴婢这就出去,奴婢在外面伺候着。”

朱由检在周玉凤的额头上摩挲了一会,示意她不要生气,对胎儿不好。

周玉凤显然没有真正生气,“我那生他的气呀——这小妮子,三天不打,就敢上房揭瓦了,陛下面前,也敢出言无状。”

朱由检也不管采儿,“凤儿,要不要起来走走?”

周玉凤依在朱由检的怀里,哪里肯起来?她闭着眼睛慵懒地答道:“不用了,臣妾刚刚散步回来,身子都有些乏了。”

见周玉凤真是疲乏的样子,朱由检也不忍打扰,他像搂着孩子似的,一动不动。

时间仿佛静止了。

周玉凤不舍朱由检的怀抱,朱由检不忍扰了周玉凤的清梦。

过了好久,周玉凤忽地睁开眼睛,“陛下……”

“凤儿,醒了?”朱由检低头看着周玉凤漂亮的凤目。

“嗯。”周玉凤轻轻哼了声,她迟疑了半响,到底还是说出来了,“陛下,臣妾身子不便,婉儿、玉儿也好不了多少,晚上就让采儿侍寝吧,这小妮子等了很久了。”

“不用,凤儿,朕今晚就留下来陪凤儿,看看凤儿是怎么虐待朕的皇儿的。”

“皇儿?”周玉凤轻轻念叨一声,“臣妾真希望是皇儿,陛下,你说,真的是皇儿吗?”

“一定是皇儿。”朱由检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尽管他不是医生,也不会透视眼,实际上他也希望皇后生的是儿子。

周玉凤还有些不放心,“陛下,万一要是公主呢?”

“是公主也没关系——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嘛!”朱由检轻抚着周玉凤的小腹。

“噗嗤!”周玉凤被逗乐了,“陛下,孩子还没出生呢!这么就考虑出嫁了?”

“再说,凤儿还年轻,将来还可以给朕生下一大堆皇儿。”朱由检也是憨憨地笑。

“陛……下……”周玉凤笑得花枝乱颤,眉宇间却是饱含春色,“臣妾又不是……怎么会生出一堆皇儿?”

“哈哈,哈哈……”朱由检脱靴上床,挤在周玉凤的衾被边。

“陛下……”

“咋了?凤儿?”

“陛下身子重,要是压坏皇儿,那怎么得了?”周玉凤嘴上说着,身子却往朱由检身边靠了靠,又缓缓闭上凤目。

“那……朕打地铺!”朱由检在周玉凤精致漂亮的脸蛋上抚了抚,好像永远摸不够。

“陛下身子金贵,当心地下湿气侵染身子,那臣妾可是罪人。”周玉凤伸出胳膊,环住朱由检的腰身,小手也贴上了朱由检的胸脯,“陛下还是让采儿去侍寝吧!”

采儿是周玉凤从坤宁宫带出来的陪嫁丫头,如今又随着周玉凤回到坤宁宫,算得上是周玉凤的贴身丫头,朱由检想了想,无论身段还是脸蛋,都是上乘,但朱由检不愿辣手摧花,“雪儿不是在吗?”

“雪儿身子也是不便,月事……”

“采儿还小。”

“婉儿那时,还没采儿大呢!”

“没见过这样的皇后,将朕向宫女的房里推。”朱由检在周玉凤的脸上轻捏了一把。

周玉凤已经幸福的一塌糊涂,明知自己身子不便,还要腻歪在自己身边,她不知道其他的皇帝是否也是这样,在朱由检的身边,她已经满足了,发自内心的满足,红莹莹的小嘴还不忘调侃一句:“没见过这样的皇帝,送到嘴边不吃。”又向宫门外叫了声:“采儿,伺候陛下沐浴。”

采儿打了一个激灵,她顾不上羞怯,上步入宫,“奴婢伺候陛下沐浴更衣!”

朱由检细看采儿,柔顺婉转,杏腮上已是一抹猩红,想到以三女的身体状况,自己怕是要苦上数月,又因为周玉凤的坚决推荐,也就在周玉凤的额头上亲了一口,算是同意了。

周玉凤恋恋不舍起抽回环抱朱由检腰身的玉臂,随着朱由检的离去,心里却是一种说不清的空落。

采儿欢喜得像要飞起来,这一刻她已经等得很久了,今晚多亏皇后娘娘成全,她低着头,向周玉凤投去感激的一撇。

正在这时,寝宫外人影一闪,一名小太监急匆匆奔过来,在宫门口停下了,“陛下,国防院急报,是南洋的讯息。”

“南洋?”朱由检皱皱眉头,难道与荷兰人谈判破裂,打起来了?他接过快报,飞快地浏览一遍。

“自治省?”朱由检轻轻念叨着,心里在飞快地盘算着,忽地眼睛一亮,“有了。”发现小太监还在门外,便一挥手,“你先下去吧!”

“是,陛下。”小太监答应一声,闪出了坤宁宫。

“陛下……”周玉凤被朱由检弄得一惊一惊的,李春烨既然半夜追到坤宁宫,必定有什么军国大事发生。

“没什么,凤儿不用担心。”朱由检看向采儿,“走采儿,给朕引路。”

“是,陛下!”采儿迈着小碎步,跟在朱由检的后面出了周玉凤的寝宫,她真想上去挽住朱由检雄壮的臂膀,却又不敢上前,连手都不敢拉一下。

快到采儿的房间时,朱由检停下脚步,“采儿,先给朕冲杯热茶,朕要去书房处理一封信件。”在坤宁宫,朱由检没有独立的寝宫,只有隶属于他使用的一个书房,用于临时处理政务,书房内侧有一张永远准备好的床榻,如果困了,可以在此临时休息,但朱由检从来没有使用过这张床。

“是,陛下!”采儿答应一声,却没有移步,难道陛下要在书房……

直到朱由检已经入了书房,采儿才醒悟过来,她快速冲了一杯热茶,给朱由检送过去。

朱由检喝了口热茶,又展开一张地图,仔细看了看,然后摊开一张白纸,挥笔自如,一气呵成:

一、原则同意在婆罗洲设立自治省;二、岛上应该有不少于五千人的大明驻军;三、建立汉人为主的地方官府,所有的主要官员,一律为汉人;四、开放南部的坤甸、北部的巴加为贸易口岸。

(多谢冬临渊、布伯、douyuntao、秋雁长风、书友17101240、悠悠闲人ln、木泊云、原是儒医的红票,多谢朋友们订阅支持)

第450章婆罗洲

朱由检又对即将发给郑芝龙的急件仔细查看了一遍,确信没有误差,这才收拾起来,他要感谢斯佩克斯,给自己、给婆罗洲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选择,一种他几乎要遗忘了的管理体制。

如果选举制度在大明内地突然空降,必然会遭到士林的猛烈反对,这些大明的精英阶层,实际上也是大明的特权阶层,他们受到圣贤书的影响,是及其保守的,任何新鲜的事物,凡是圣贤书没有记载的,又损害他们特权地位的,他们一定会不惜用死谏来阻挡这些新生事物。

婆罗洲远离大明的核心统治区,又是新收复的土地,现在对大明的影响是及其微弱的,它根本就在大明士林的视线之外,即使曾经建立过超大帝国的蒙元,也未能征服婆罗洲,那里最多只是他们名义上的属地。

如果在婆罗洲上实行选举制,岛上必然营造出一种以商人为主流的政治文化,商人将成为岛上的政治精英,普通百姓既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参加选举活动,这将有利于提高岛上商人的地位。

士农工商,连商人都可以担任省长、知府等,按职业划分的不平等,必然会在政治生活中逐渐消失,即使不平等任然存在,那也是经济上的不平等,有穷人与富人之分,这完全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逐渐消除的。

荷兰人在岛上建立了初步的商人文化,已经为大明打下了基础。

婆罗洲将成为大明的政治试验田,它对整个大明的影响是微弱的,可以忽略不计,即使选举制度失败,岛上经济衰退,朱由检也可以接受,反正有大明这颗大树,一个婆罗洲暂时还不会成为大明的晴雨表。

如果婆罗洲上建立的选举制度成功了,说明汉人也适合选举制度,它将为朱由检,为大明的发展,提供一条全新的道路。

让农耕社会瓦解,迅速建立起现代国家,就像日本的明治维新、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大明不再依靠体量上的庞大,而是以列强著称。

朱由检也曾考虑过,现在婆罗洲上的汉人很少,他们不太可能脱离大明而独立,岛上的汉人需要大明的绝对支持,而大明的海军和自己的后世经验,恰好可以为婆罗洲的即将建立的选举制度保驾护航。

在政治体制上,大明到底要走向何方,朱由检曾多次考虑过,但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也就是说,他也弄不清什么样的体制最适合大明,他只知道,现在的皇权绝对不适合大明,数百年一个轮回,根本不能推进社会的进步的,愚民政治以及走进了死胡同,一旦与西方的现代制度大碰撞,大明就会被击得粉碎。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体制才适合大明?是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制度吗?

朱由检原本还在回避这个问题,以人的正常生命值计算,那不应该是他考虑的问题,至少现在不必考虑这个问题。

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的选择,必须考虑本国的文化、历史、现状等,探索社会制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前面到底是平坦还是陷阱,必须不断调整、修正,虽然朱由检有后世数百年的经验,却不能为大明提供一条永久的道路。

按照朱由检的理解,将来的政治制度,除了极度落后或者自然资源极端丰富的国家,还会存在君主掌权,现代国家基本上只有三种模式。

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选举制。

日、法、德等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发达国家韩国、巴西等,基本上都实行这种政治体制,这是最主要的体制,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纳,虽然落后的国家采用这种政治体制后,并没有让国家走上发达之路。

这种制度的优,是名义上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他们因为自己的国籍而感到骄傲,国民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宽容性强,不管国家是发达还是落后,国民的生活不会压抑,因为他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不管行政官员是否听取。

但这种制度也有自身的不足,由于每个公民的意见、性格、需求等不一样,国家又强调个性的独立,因而很难找到找准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这种模式虽然能预防独裁人物的出现,但国家的大政方针缺少灵活性,对国际国内的热变化,反应比较慢,容易在争吵中错过采取措施的最佳时机。

朱由检根据后世的经验,这种模式要深入人心,没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酝酿,国民素质积累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很难深入人心,容易被一些利益集团所绑架,给民族、国家带来重大的灾难。

泰国街头“红衫军”与“蓝衫军”的对立,差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动乱,台湾街头“百万民众倒扁运动”的闹剧,成为国际的笑料,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朱由检研究过这种模式的成功国家,早期的探索者,都是以古希腊文化为底蕴建立起来的商业文化,适合的土壤在欧洲,至于其它成功的国家,如韩国、巴西等,都有一些共同。

他们本身都是地区强国,或者由超级大国保护,在建立这种模式的初期,很少能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且这些国家的国民,受教育程度很高,国民基本不会沦为利益集团的工具。

二是以苏联、东欧为代表的苏东制。

亚非与拉美地区也有不少国家实行这种体制,中央王朝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也是这种体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体制吸引了大量的国家走上独立之路。

但这种体制已经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抛弃,证明这种体制只能适应特殊的阶段,特别是受压迫民族在他们取得独立的过程中,一旦国家走上发展的正轨,这种模式绝对会阻碍社会的进步,至少也会拖累社会进步的速度。

三是以中央王朝为代表的体制。

这种体制逐渐被称为“中央王朝模式”,其实探索最早、实行得最为成功的,倒是淡马锡岛上的新加坡,只是中央王朝在国际上影响太大、吸引了更多的眼球而已。

这种模式的优,是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国家政局稳定,国家政策具有连续性,由于精英人物不是集中在商界,而是在政界,他们能根据国际和国内不断净化自身的领导层,修正国家对外对内政策,甚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动用全国的力量,也就是举国体制,如新加坡的卫生环境、中央王朝的两弹一星、特区建设、竞技体育的发展等。

但这种模式的缺同样突出,由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国家,没有彻底的选举制,领导人的更迭基本上是采用内定的方法,更加重视国家的整体利益,个人的政治和利益诉求常常被严重压制,社会矛盾难以通过领到人物的更替而得到化解。

这样的社会,虽然国家在科学、文化、经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进步,比其它任何国家都快,百姓也能从社会进步中得到红利,但由于个人生活得比较压抑,容易滋生反对派,从而被敌对的国家所利用,如新加坡的总理之争、中央王朝一度出现的港独、台独、藏独等。

现在的婆罗洲,荷兰总督斯佩克斯希望它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但朱由检根据斯佩克斯的要求,果断将它纳入自己的思路,让它成为大明的政治试验田,就像后世的历史上,改革的总设计师那样,先让国民看到改革的成功,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婆罗洲上的选举制度完善之时,大明统治的核心区,国民的教育水平应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也许可以在全国推广这种选举制度。

如果这种选举制度真正在婆罗洲得到落实,那么大明将士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选举制度的国家,尽管采用选举制度的只是大明的一个自治省。

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采用选举制,但那是一个具有部分国家性质的商业公司,不知一级政府,更不是国家,而且东印度公司的最高领导——总督还是任命,选举的只是东印度公司的中层执行领导。

这个大明新的土地,叫做什么自治省呢?绝对不能叫婆罗省,更不能叫加里曼丹省,一定要取个汉话的名字,甚至将来的岛名都要修改。

朱由检盯着地图,他突然眼睛一亮,坤甸,这是汉人相对集中的地方,一百多年后,两个叫陈兰伯、罗芳伯的汉人,在这里建立了“兰芳共和国”,比美利坚合众国还要早上几年,这是世界上以第一个实行选举、共和的国家,国名就是取自这两人的名字。

“兰芳共和国”由于国力较小,又没有得到中央王朝的足够支持,所以被荷兰人灭国。

现在朱由检来了,他要改变这快土地上的历史。

“兰芳共和国”是不会存在了,它只会是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