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付出一些伤亡之后,东吁士兵终于搭起了尸墙掩体,他们开始躲在掩体后面,用弓箭招呼明军。

战场进入双方互射阶段,但东吁士兵有尸墙保护,而明军完全暴露在东吁士兵的弓箭之下。

弓箭像漫天的雪花一样,飞向明军的枪手,但是东吁士兵要是敢露头,就会遭到燧发枪的打击,他们大都是采用盲射的方式,命中率就交给佛祖了。

明军的枪手站得太密,即使是盲射,伤亡率也是不低。

不断中箭,倒下,被抬到后方,明军开始大量伤亡。

郑兴怒了:“这些该死的东吁军,怎么会躲在尸体的后面?有本事就出来送死!”

吉伦海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士兵送死,他终于看到了明军的伤亡,虽然伤亡比他的期待小了许多,他还是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击败明军的希望,也许下一刻钟,明军就支撑不住了。

郑兴的确是心内喋血,看到士兵不断被抬到后方,他急得要自己冲上去。

光是冲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冷静,郑兴一再提醒自己:冷静,冷静,一定要冷静!

但现在是热血沸腾,既然不冷,又如何静得下来?

“师座,怎么办?”

郑兴被士兵一问,突然想到了解决办法:“山地炮,用山地炮摧毁东吁的尸堆!”

“师座,山地炮距离尸堆太近,炮火无法命中尸堆!”

“蠢材,山地炮这么轻,不会移动位置呀?”郑兴恼了,没见过这么愚蠢的士兵。

“是,师座,我明白了。”挨了骂的士兵没有生气,他反而得意洋洋,“东吁的兔崽子们,你们等着吧,老子现在就让你们好看。”

山地炮就是轻便,炮手将山地炮移到阵地的侧后方,炮口瞄准了东吁士兵的尸堆掩体。

“轰……隆……”

“轰……隆……”

“轰……隆……”

……

正在张弓搭箭的东吁士兵做梦也想不到,刚才还在打击后面步兵的开花弹,这时候会落在自己的身边,不等弹片飞过来,他们手中的弓箭就吓得不知丢到哪儿了。

等到开花弹的碎片、冲击波到来的时候,不仅东吁士兵,连战马的尸体都是支离破碎,即使东吁士兵没有死在开花弹下,也会暴露在明军的燧发枪下!

明军枪手们见到这样的情形,哪肯放过机会?暴露出来的东吁士兵,立即被大量的开花弹打成筛子。

郑兴看得高兴,不禁叫出声来:“就这样,打得好,看你狗日的东吁士兵还往哪儿躲!”

吉伦海则是一脸黑线:“妈的,明军。”

“将军,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将战马的尸体集中起来,明军就这么多,杀一个少一个。”

东吁士兵再次收集战马的尸体,但战马的尸体已经被开花弹炸得破烂不堪,他们索性连士兵的尸体都用上了,还有游荡在附近的受伤的战马,也被东吁士兵杀了,作为他们赖以活命的掩体。

整个下午,双方就围绕着东吁军尸墙掩体大做文章,尸墙被不断炸毁,又不断重建,每一次尸墙炸毁的时候,躲在后面的东吁士兵都会被明军射杀殆尽,但尸墙一旦被建立起来,就会有明军被东吁的弓箭兵射杀。

这样的消耗,对双方都是不能接受的。

日落时分,双方似乎商量好的,东吁士兵停止进攻,明军也停止发射开花弹。

哲莱河的南岸,暂时恢复了宁静,但哲莱河已经伤痕累累,不但堤岸被炸得千疮百孔,连河水也被染成了血红色,只有夜晚觅食的鱼儿显得格外兴奋。

夜幕降临,郑兴与吉伦海都是无心晚餐,黑暗给了他们充分的准备时间。

明军士兵在阵后忙碌着什么,郑兴一边观看,随时还指一下。

“师座,东吁士兵出来了。”

“他们去了哪里?”郑兴头也不抬。

“东吁士兵去了战马尸体的地方。”

“难道东吁士兵在清理战马的尸体?”郑兴向前方的黑暗看了一眼,但前方一片暗黑,什么也看不到。

“东吁士兵不但将人马的尸体堆积城一道道提坎,还在这些尸体下面挖土。”

“挖土?难道是在挖战壕?”郑兴闭着眼睛,都能想出吉伦海得意的样子。

“我们不敢靠得太近,黑暗中看不清楚,应该是在挖战壕。”

郑兴想了一想,越发觉得自己今晚是做对了,“注意监视,严防东吁军趁夜偷营。”

“是,师座。”

白天开始了,战斗再次打响,利用人马的尸体和战壕,东吁军住了明军的燧发枪。

但气温过高,尸体开始变质,发出刺鼻的臭味,东吁士兵往往要利用射箭的间隙期,狠狠地吐口吐沫,或者用手掩住鼻孔,才勉强避开尸体发出的奇臭。

明军的山地炮将尸体炸得四分五裂,加剧了臭味的传播。

与尸体发出的臭味相比,士兵的伤亡才是双方的主将最为担心的事,双方都有伤亡,就看哪一方撑不下去了。

现在东吁军有了尸体好战壕的双重掩护,伤亡比明军少得多。

郑兴撑不下去了。

明军第一排枪手,从两侧向后撤退到百步之外,重新列起防守阵型,随后第二排、第三排枪手,也是撤退,在第一排枪手后面列阵。

吉伦海傻眼了,明军这一撤退,增大了双方之间的距离,燧发枪还是可以打击东吁军,但东吁士兵的弓箭,已经够不着明军了。

明军再次占据射程上的优势。

昨晚挖掘战壕的时候,吉伦海没想到明军会撤退,在他的印象中,明军从来没有撤退过,这次撤退,给东吁军出了难题,要想杀伤明军,东吁军必须跳出战壕,在没有掩体的地面上追击。

吉伦海豁出去了。

他命令士兵趴在地面上,缓缓向前爬行,这样暴露在明军燧发枪下的面积小了许多。

开花弹、燧发枪一刻不停,东吁士兵在交出大量的尸体后,终于向前行进了二十余步,新的尸体又称为东吁军新的掩体。

缓慢爬行,伤亡巨大。

东吁军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消除了与明军在火器射程上的差距。

看到东吁军又得到大量的尸体,吉伦海急得快发疯了,郑兴却是一不急。

郑兴的办法,就是再次撤退,战场仅剩的两排枪手,再次向百步外退去,双方的士兵完全脱离接触。

吉伦海终于看到了明军的败势,他分兵两路,一路继续追击撤退的明军,另外派出一支千人部队,一路奔向侧前方,取攻打明军山地炮的阵地,只要拿下明军的山地炮,东吁士兵就不再受到明军的远程打击。

第443章四块争议的土地

正面出击的东吁士兵,在吉伦海的感召下,大着胆子直起腰身,扑向明军的阵地,他们准备进入燧发枪的射程之后,再趴到地上匍匐前进。

“嘭。”

“嘭。”

“嘭。”

……

吉伦海惊呆了,现在还在明军燧发枪的射程之外,难道明军将枪手埋伏在地底下?他分明看到了爆炸来自地下。

“怎么回事?”

“将军,地下有开花弹。”士兵的话,证实吉伦海没有看错。

“难道明军将士兵埋在地面下?”吉伦海欲哭无泪,他发现了一个现象,只要士兵停止进攻,开花弹就不会爆炸,一旦士兵向前冲,就会被炸得死无全尸,难道是佛祖让我们停止进攻?

吉伦海不相信佛祖会帮助明军!

正面战场上的明军,正冷眼旁观,地雷给东吁军带来的恐怖效果,让他们暂时得到休憩,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东吁军趟过雷区,就是他们出击的时候了。

在侧面战场,护卫着山地炮的明军枪手,已经与东吁兵交上火了,明军利用人数和射程的优势,死死地吃住东吁军一千东吁军,在付出六百人的伤亡代价后,却不能靠近山地炮半步。

两路进攻,两路都受阻。

吉伦海实在看不出自己错在哪儿,但战场的局势对他太不利了。

“将军,我们已经伤亡过半了。”

“什么?伤亡过半?”吉伦海没有惊讶,他是呆住了,这才两天的时间,他的士兵就伤亡过半,再有两天……似乎对面的明军根本没有减弱的迹象。

这支军队,乃是东吁灭亡之后,吉伦海赖以安身立命的本钱,一旦士兵打光了,他将成为一名普通的东吁逃犯,谁都可以将他踩死。

山地炮催命鬼似的,还在收割东吁的士兵。

吉伦海仰天长叹:既然生我吉伦海,为何又生出明军?

“撤!”吉伦海终于认输了,明军耗得起,但他是无根之萍,涸泽之鱼,根本无法陪明军耗下去。

得到撤退命令的东吁士兵,转身就逃,退向哲莱河边。

郑兴见东吁兵撤退,立即发出追击的号令,明军像是饿着肚皮的猛虎,眼睛盯住前面的猎物,叫嚣着扑过去。

明军的正面是自己布置的雷区,士兵们只能从两侧绕行,速度顿时慢了下来。

等到明军追击到哲莱河畔时,大部分东吁士兵,已经通过河面上的四座浮桥退回了北岸,明军只是将南岸和浮桥上的数百东吁士兵射杀了。

“师座,追不追?”

“追,东吁军已经伤亡过半,不可能在半路埋下伏兵。”郑兴决定,一鼓作气,先渡过哲莱河再说,也许乌鲁美拉山能阻挡东吁军一阵子。

当明军踏上浮桥的时候,东吁军立即分出一支数百人的士兵,在北岸阻击明军。

郑兴一看形式不对,让明军分散开来,浮桥上没有任何掩体,也无法躲避东吁军的弓箭。

陆战队的士兵三人一组,在浮桥上蹲、半蹲、站,模仿三段式射击,但岸上的东吁士兵太多,陆战队的伤亡也很惨重,双方在比试消耗。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残余东吁士兵在丢下一大半尸体后,开始向乌鲁美拉山撤退,陆战队趁机袭占了哲莱河北岸。

但郑兴发现,东吁军已经越过乌鲁美拉山口,向北而去,已经追不上了。

他干脆放弃追击,开始在乌鲁美拉山附近归化百姓,当地的百姓基本上都被东吁士兵祸害过,现在亲眼看到明军驱逐了东吁军,又有头人苏米丹从中斡旋,归化工作相当顺利。

吉伦海带着三千残兵,在北大年河西岸遇上了第五十八师卢玉峰部,双反激战一天,吉伦海战败,士兵死伤大半,不得已调头向西,但马来半岛此处过于狭窄,军队躲避不及,被卢玉坤部死死咬住。

郑兴在归化完当地的百姓后,重新北上,在卢玉峰部的指引下,在丹让找到吉伦海,一南一北,明军的陆海军将吉伦海余部重重包围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经过两天的战斗,丹让几乎被开花弹夷为平地,东吁军仅剩数百士兵。

吉伦海见突围无望,遂拔刀自刎,余部皆投降明军。

郑兴、卢玉峰休息一天后,各自回军,沿途归化当地的百姓。

马来半岛与缅甸省,在追击吉伦海的战斗中,已经事实上连接为一个整体。

接到郑兴发回的战报,郑芝龙知道陆上已定,他立即唤过身边的亲卫:“通知信使,前往巴达维亚,我要与斯佩克斯谈判。”

斯佩克斯早就准备好了,他还担心郑芝龙不肯谈判呢!接到郑芝龙的传书,他当即着手与郑芝龙和谈的事。

双方在邦加岛上的槟港开始了第一次和谈。

麻六甲水道及其两岸的苏木都刺岛和马来半岛,现在已经被大明军事占领,应该属于大明的土地,葡萄牙总督马诺缔即将签订文书,将这条水道连同两岸的土地一并移交给大明,自然不在谈判之列。

爪哇岛上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巴达维亚,此外还有还有许多荷兰人的商业据,岛上的小国已经全部臣服荷兰,爪哇岛属于荷兰,郑芝龙原则上没有异议,但郑芝龙明确表态,如果不能达成和议,大明将不承认爪哇岛属于荷兰。

郑芝龙与斯佩克斯的争议,主要有四块土地:婆罗洲、苏拉威西岛、香料群岛以及爪哇岛东面的东南群岛。

婆罗洲是世界第三大岛屿,位于马六甲水道与大明的吕宋省之间,南面隔着爪哇海与荷兰人占据的爪哇岛相望。

婆罗洲上曾经建立了许多小国,他们与大明一向友好,基本上都是大明的藩属国,大明典籍中常见的渤泥国,就是位于婆罗洲。

随着东西方的大融合,伊斯兰教逐渐在岛上生根,岛上建立了若干穆斯林王国,如马辰、三发、苏卡达纳、兰达克等,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后,葡萄牙、西班牙相继在岛上建立贸易据。

后来荷兰人来到这里,逐渐取代葡萄牙、西班牙,取得了对婆罗洲的控制权,所有的独立王国全部解体。

婆罗洲上的居民,除了白人和十万汉人外,当地土著语言、种族复杂、繁多,主要是南部的达雅克人、东南的马来人、西北部的嘉达山杜顺人、东北部的巴夭人、中部的毛律人,欧洲的白人主要在北部据,而汉人除了零星分布在北部之外,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坤甸。

苏拉威西岛位于婆罗洲东面,它的正北面即是大明的吕宋省,西南是爪哇岛,正南则是东南群岛,岛上的居民经过荷兰人的改造,主要有七个种族:托亚拉、托拉查、布吉、望加锡、米纳哈萨、莫里、格隆塔洛,荷兰人已经在南部的望加锡建立了贸易据,而自从大明在吕宋立省后,汉人的足迹开始踏上了北部的万鸦老。

香料群岛在苏拉威西的以东,大明吕宋省的东南,是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通道,岛屿因盛产香料而得名,除了香料,岛上还出产丁香、豆蔻、胡椒、鱼虾、珍珠等,它和苏拉威西岛的历史惊人地相似,先是被葡萄牙、西班牙攫取,荷兰人来到南洋后,赶走了葡萄牙、西班牙人,独占了香料群岛,吕宋立省之后,汉人开始涉足香料群岛。

东南群岛在爪哇的正东,现在基本上也是被荷兰人控制。

这四块争议的岛屿,其中婆罗洲、苏拉威西岛、香料群岛都与大明的吕宋省隔海相望,而且都有汉人活动的迹象,婆罗洲更是将大明吕宋省与麻六甲水道生生从海上分割开来。

而东南群岛则与大明的关系不大,岛屿上暂时也没什么汉人。

郑芝龙考虑问题的时候,是不会站在荷兰人的角度去想,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这四块土地上都有荷兰人的据,大明就不用争了。

“郑司令,东南群岛在爪哇岛的东面,与爪哇岛几乎连接在一起,这些岛屿自然属于荷兰。”斯佩克斯当仁不让,在土地的问题上,他丝毫不会与郑芝龙客气。

“哈哈,总督阁下已经有了主意?”郑芝龙并不着急,荷兰与大明谈判,不是因为他们的仁慈,而是因为南海舰队的实力,有实力做后盾,他才不用担心,如果不能在谈判桌上解决,那就用舰船解决,“不知道总督对其它的三处岛屿,又是作何安排?”

“郑司令明鉴,荷兰人已经在香料群岛上经营了数十年,很多岛屿,都是以我们荷兰人的名字命名的,它自然属于荷兰。”斯佩克斯像是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丝毫没有顾忌郑芝龙的不满。

“总督阁下继续!”郑芝龙也不生气,而是让斯佩克斯将独角戏演完。

“婆罗洲上有二十三个荷兰人的贸易据,且岛上的小国都是荷兰人灭掉的,为了剿灭这些小国,东印度公司承受了大量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岛上虽然有一些汉人,但他们都是劳工,没有行使管理权,所以,婆罗洲也是属于荷兰。”斯佩克斯见郑芝龙没有插话,以为郑芝龙基本同意他的意见,如果大明要一些经济补偿,他倒可以考虑,权当被海盗打劫了。

“以总督阁下的意见,那么苏拉威西岛也是属于荷兰吧?毕竟东印度公司比大明南海舰队更早来到这里。”郑芝龙等斯佩克斯说玩,这才冷冷地说了句。

第444章和谈的诚意

这一次斯佩克斯倒是显得十分绅士,“至于苏拉威西岛,东印度公司只是在南部建立据,开发的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