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简单,只要总督阁下依我三个条件,我们还是朋友。”郑芝龙早就有了腹稿,他毫不犹豫。

“究竟是哪三个条件?”马诺虽然十分不情愿,但他还是仔细聆听郑芝龙所说的每一个字,这关系到他的士兵的生命。

“第一,签订投降文书,将麻六甲城、麻六甲水道,已经两岸的土地,立即、无偿交给大明,承认大明对对这些土地和麻六甲水道的所有权。”

葡萄牙军队基本上集中在麻六甲城,除了战死的士兵,已经全部成了明军的战俘,虽然附近尚有少量的士兵,零星分布在各个城堡,但在南海舰队面前,他们就是在替明军守城而已。

马诺缔十分清楚目前的处境与局势。

麻六甲水道是一条黄金水道,是扼守东西方贸易的唯一水道,唯强者居之,葡萄牙就是依靠军事上的优势,从满刺加手中抢夺过来的,荷兰崛起之后,早就眼红了,两次攻打麻六甲未果,如果不是大明,他们迟早还会再来。

大明依靠军事上的优势,想要控制麻六甲水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可以让我的士兵全部投降,也可以协助大明控制马六甲水道,但我们需要通商权,希望大明允许我们的商船通过麻六甲水道。”

“我保证,葡萄牙商船可以通过麻六甲水道,只要他们遵守大明的律法。”郑芝龙原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他都做好了材料上的准备,麻六甲城及其附近,有三保山、三保井、三保亭,就是大明先一步来到麻六甲城的依据,郑三保,乃是郑和当太监以前的名字。

马诺缔当然明白,遵守大明的律法,自然是要过往的船只缴纳买路钱,但总比贸易路线被完全掐断要好得多,“郑司令还有什么条件?”

“第二个条件,就容易多了。”郑芝龙回想自己当海盗时,常常被洗西夷的武装船撵得到处躲藏,他的海盗心性被再次激起,“葡萄牙在此处的所有武器、舰船,必须全部交给大明,据中所有的财物、文书等,也一并交给大明,作为对战争的补偿。”

“财物可以交给你们,但文书不属于战略物资,大明没有必要据为己有吧?”马诺缔知道据的财物,早就是郑芝龙的口边的肥肉,不给恐怕不行,“至于舰船,这些主要是商船,如果交给你们,那我的士兵商人,将来如何归国?”

“总督阁下,文书也是我们的战利品,如果我们和谈不成功,所有的战俘被我们杀了,不知道这些文书将来属于谁?”郑芝龙依然面带微笑,似乎在说意见与自己、与马诺缔根本无关的事,“至于舰船,道理也是一样,如果战俘都没有了,还要舰船干什么?”

“你……”马诺缔感受到郑芝龙赤裸裸的威胁,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知道海盗出生的郑芝龙,会不会真的杀了战俘?“好吧,我同意这个条件。”

“这第三个条件,就更容易了,几乎就是送给总督阁下的一份礼物。”郑芝龙再次露出大白牙,自以为显得很和气,“劝说澳门的葡萄牙士兵撤离,有大明地方官府接管澳门——奥,这澳门,你们叫镜澳吧?”

“郑司令,据我所知,镜澳原本是一块荒地,是葡萄牙商人用五百两银子租来的,是他们付出辛勤的劳动,镜澳才有了今天的繁荣。”

“总督先生,澳门原本是荒地不假,葡萄牙商人付出五百两银子的租金,也是事实,但这里是大明的土地,这些年来,葡萄牙人也没少赚银子吧?他们每年的收入,何止万两?”

“他们赚了多少银子,那是他们的事,这是双方约定的事,难道大明眼红了?”马诺缔抛给郑芝龙一个挑衅的眼神,那意思,天朝大国难道没有诚信?

郑芝龙今天心情不错,也有时间与马诺缔论道,“总督阁下可知,依照大明的律法,关于土地管理权的事,地方官无权处置,必须要经过大明朝廷同意,换句话说,以前的约定,根本不符合大明的律法,我们随时可以收回。”

马诺缔还是不肯配合,“郑司令,本人只是麻六甲总督,对于镜澳的事,我也无能为力。”

“总督阁下,南海舰队可以收复台湾,收复吕宋,收复麻六甲,难道一个小小的澳门,还能阻挡南海舰队?”郑芝龙伸出一根手指,“最多一天,我就可以拿下澳门。”

“你……”在南海舰队的实力面前,马诺缔的确没什么好办法,“既然郑司令能攻下镜澳,为何让我去劝说?”

郑芝龙哈哈一笑,“总督阁下,所以我说,要送个阁下一份功绩——阁下回国,对贵国政府也好交代。”

“……”

“如果南海舰队打下澳门,那双方必然伤了和气,以后葡萄牙人就别想再来澳门了,我们宁愿租给其它的国家,荷兰、西班牙,还有将来的大英帝国……”

“……”

“反之,如果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澳门,大明与葡萄牙,还是友好国家,将来葡萄牙商人,依然可以在澳门经商,就像以前一样,只要他们遵守大明的律法,我们要的只是澳门的主权与管理权。”

第436章郑三保的后人

马诺缔想了想,郑芝龙没有吹牛,如果南海舰队真的要收复镜澳,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郑司令是说,我们的商人,依然可以在镜澳从事贸易?”

“对,只要他们做个合法的商人。”郑芝龙再次向马诺缔抛出诱饵,“只要总督阁下签订了投降书,我们还可以向葡萄牙商人开放更多的港口,允许他们从事贸易活动。”

“真的?”

“真的。”

“只要签订投降协议?”

“不,投降协议是关于麻六甲的归属问题,在这之后,大明与葡萄牙,必须重新签订一份平等的协议,葡萄牙商人可以来大明从商,大明的商人也可以去葡萄牙从事贸易。”

“大明商人去葡萄牙?”

“对,贸易是双方的,大明商人迟早会去欧洲,如果葡萄牙不能接纳大明的商人,我们可以与其它国家去谈,西班牙、荷兰、大英……”

“好,我同意去镜澳。”马诺缔几乎是打断了郑芝龙的话,大明是东方的庞然大物,东方贸易绝对少不了大明,如果葡萄牙能抓住这个机会,就能将战争的损失降到最低,虽然失去了麻六甲,但东方贸易还在。

马诺缔也明白,如果他不协助大明,大明就会用南海舰队打开商贸之门,只是到那时,葡萄牙人想要分一杯羹,就难了。

他在自己的心中设计了一份蓝图,只要这个目标实现了,即使失去了麻六甲,他归国之后,也好向自己的政府有个交代。

在马诺缔的配合下,南海舰队接管了麻六甲水道两岸的陆地和岛屿。

麻六甲水道的南岸,是苏木都刺岛,因为岛上曾经出产黄金,在大明的典籍中,也被成为金洲岛,岛上原本有许多小国,经过葡萄牙人统治百年之后,绝大部分小国已经被葡萄牙人灭国,只有岛屿的东北部,还剩下一个亚齐王国。

南海舰队派出陆战第五师杨耿部,全面接管了葡萄牙人在岛屿上设立的各个据,在南海舰队的威慑下,本来与郑和十分友好的亚齐王国,最终同意归顺大明。

麻六甲水道的北岸是马来半岛,十五世纪以前,半岛上并没有独立的国家,只是大城王朝(暹罗)一快名义上的属地,当地土著每年向大城王朝纳贡五十两白银。

十五世纪初,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三佛齐王子拜里米苏拉被迫逃亡三佛齐,流落到麻六甲,逐渐成为当地的头人。

大明永乐二年(公元1405年),拜里米苏拉遣使入京,朝拜永乐皇帝,大明永乐七年(公元1410年),拜里米苏拉再次遣使入京朝拜,永乐皇帝大乐,敕封拜里米苏拉为满刺加王,满刺加也就是麻六甲的译音。

在大明的支持下,当地不再从属于大城王朝,大明永乐九年(公元1412年),拜里米苏拉正式进位为王,建立满刺加国。

满刺加立国后,与大明的关系非常密切,郑和下西洋时,在麻六甲城建立了最大的物资中转站和最大的补给基地,郑和回国后,还留下士兵驻守。

由于满刺加与大明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满刺加也成为南洋地区的经济中心。

但郑和去世后,船队逐渐废止,大明与满刺加的联络逐渐减少。

大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葡萄牙人来到南洋,一支五百人的船队,依靠先进的火器,打败了满刺加国,满刺加国王被迫逃亡,后来不知所终,满刺加进入葡人统治时代。

作为满刺加的宗主国,大明此时逐渐衰微,海军几乎废止,海外贸易禁绝,竟然完全坐视满刺加被葡萄牙人所灭。

立国仅仅百年的满刺加,国民的国家观念很弱,在葡萄牙人的威迫、利诱、镇压下,已经完全臣属与葡萄牙。

满刺加国的故地,都在葡萄牙人的统治之下,但葡萄牙人的统治中心,还是在南方,主要是麻六甲水道的北岸,以麻六甲城为中心,现在大明接管的,也正是这些土地,而马来半岛的中部、东北部,依然处于无主状态,百姓在当地头人的管理下,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

沐启元在收复缅甸的时候,曾经派出刘臻羽的第五十五师,追击逃亡的缅甸东吁王朝的将领吉伦海,刘臻羽一直追击到马来半岛的东北部,但刘臻羽没有深入到马来半岛,更没有与葡萄牙人接触。

现在仍然有明军驻扎在马来半岛的最北部,原满刺加国的国境之外,这里已经属于大明的缅甸省最南部。

接管了马六甲水道两岸,郑芝龙觉得马六甲水道大局已定,他一面飞鸽传书,向国防院发出军报,一面派出舰船,准备将马诺缔送去澳门。

为了表达双方的友谊,郑芝龙亲自将马诺缔送到海边,“总督阁下,如果你能成功说服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交还澳门的管理权,我将释放所有的战俘,签订《明葡麻六甲条约》,葡萄牙商人将获得在麻六甲的自由通商权。”

马诺缔正要跨上福船,闻言停下了脚步,他现在别无选择,郑芝龙应该没有欺骗他,也没有欺骗的必要,“郑司令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

“哈哈,那我在麻六甲城等着总督阁下。”郑芝龙心里乐开了花,他攻占麻六甲的第三步计划,也是最后一步计划,已经全部实现,收回澳门,只是锦上添花,那是朱由检交代的额外任务。

马诺缔看了眼身后的麻六甲城,因为距离太远,他的总督府已经看不到了,但他已经从失望、伤感、甚至绝望中回到现实,能拿下与大明的贸易权,他已经知足了,以葡萄牙现在的实力,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东方,能够参与到利润最高的东西方贸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他失去了麻六甲水道,因为葡萄牙国家与海军实力不够,他即将取得在大明的通商权,因为他个人的智慧与妥协。

马诺缔没有说话,他只是学着郑芝龙的样子,向郑芝龙拱拱手,低头上了早就为他准备的福船。

福船缓缓离开码头,载着马诺缔的憧憬和郑芝龙的期望。

马诺缔走后,郑芝龙回到麻六甲城,他要开始建立像葡萄牙人那样的统治,也许朝廷将来在马六甲水道两岸立省也说不定。

苏木都刺岛暂时交给杨耿,他和郑兴的陆战第四师的重,还是麻六甲城附近,这里是曾经的满刺加国,也许百姓还记得郑和,记得大明。

郑芝龙在麻六甲城微服巡视了一遍,见城内的百姓没有慌乱,更没有出城逃跑的愿望,心中暗喜,“城中的百姓怎么样?”

“司令,这些土著有奶便是娘,只要我们不欺负他们,他们应该不会反对大明。”郑兴一直维护城内的治安,对百姓的了解要多一些。

“奥,你说说看,他们怎么不反对大明?”郑芝龙来了兴趣,如果能早一步收服当地的百姓,应该也算南海舰队的一大功绩。

“只要我们不骚扰他们,他们就会继续过着原来的生活,继续开个商店,结婚生子。”

“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欢迎大明呀。”郑芝龙皱起眉头,“城中有汉人吗?”

“有一些汉人,但他们在此生活久了,长期远离大明,汉话也不利索了。”郑兴恨不得立时教会他们汉话。

“汉话不利索没什么关系,关键还是他们对大明的态度。”郑芝龙希望以当地的汉人为突破口,让百姓逐渐认同乃至接受大明的统治,“汉人会接受我们吗?”

“汉人倒是十分欢迎我们的到来,只是人数太少,短时间怕成不了气候。”郑兴有担心,“司令,归化当地的百姓,是地方官府的事,朝廷早晚会派出文官的。”

“朝廷当然会派出文官,但现在文官未至,我们先要铺开工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司令,那我们要如何开展工作?”

郑芝龙想了想,“先登记城内的人口,我们就从麻六甲城开始,将我们统治的区域,人口重新登记一遍,看看究竟有多少汉人,再看看又多少人愿意登记为汉人。”

“司令,让军中的参谋们去完成这项工作?”

“不用,先找几个归心的汉人,然后让这些汉人去登记,他们在当地有熟人,将来作为小吏,容易与当地的土著沟通。”

“司令,我明白了,让这些汉人在未来的官府中担任小吏,又可以促进土著归化为汉人。”

“嗯,应该是这样,你去找几个汉人,主要是诱导,暂时不要用强,我先看看人心归附的状况,然后再决定其它的对策。”

郑兴想起了当地汉人曾经说过的话,“司令,听当地的汉人说,附近百姓都很崇敬三保太监,不知道能否我们能否借用一下三宝太监的威名。”

“三宝太监?好。”郑芝龙大喜,“这是最好的办法,立即组织人手,画出三宝太监的画像,军营门口、市场、交通要道都要张贴,另外,在城内放风,我们是郑三保的后人,要去三保山、三保井、三保亭祭拜,欢迎当地百姓一同前往。”

“司令,三宝太监原名马三保……”

郑芝龙眼睛一瞪,“你傻呀,三宝太监被赐姓郑,数百年前的事情,谁搞得那么清楚——奥,他是太监,我们就说是他的旁系后人,不要弄巧成拙。”

“是,司令,我明白了,郑三保姓郑,我们也是,郑三保喜欢舰船,我们也一样,要说我们是郑三保的后人,谁也不敢不信。”

第437章疯狂的人口登记

原本在登记人口时,当地的百姓对登记为汉人十分不感冒,负责登记的汉人也是无可奈何,但城内很快传出风声:大明南海舰队司令郑芝龙是郑三保的后人,今年是郑三保去世二百年,郑芝龙即将去祭奠三保山,欢迎当地百姓一同前往。

城内登时像炸了锅,郑三保的船队虽然过去了二百年之久,但当地百姓通过口口相传,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在当地汉人的鼓动下,随同郑芝龙前去祭拜的人数,一下子达到万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男丁参与。

三保山在麻六甲城东南,山虽不高,仅六百余丈,但山势秀美,山峰连绵起伏,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在此建立“官仓”,用丝绸、瓷器交换象牙、珍珠等,船队总部也驻扎在此。

郑芝龙在当地汉人的指引下,备好祭奠的香具,来到三保山。

来到山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寺庙,庙门上方是三个黑色大字:保山庙,红墙琉璃瓦,历经二百年余年,颜色不退,似乎是刚刚建造完毕,房的飞檐上,描有彩龙戏珠的图案,也是栩栩如生。

郑芝龙打头,跨进庙内,里面供奉着一座塑像,塑像头戴官帽,身着淡黄色蟒袍玉带,背后披着黑色披风,左手按住腰间长剑,目视远方,似乎在眺望大海。

亲兵摆出香案,香案上放着四色当地出产的水果,中间是煮熟的整鸭整鹅,郑芝龙燃三株檀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