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官再次谢过,多谢国师为两国的友谊远途劳顿。”李腾芳向帕拉塞和普蒂拱手为礼,告辞而去。

“国师,如果老挝回归大明,大明会变得更加强大,对我国会不会是一种威胁?”李腾芳走后,帕拉塞觉得普蒂说服老挝的做法,深为不妥。

“陛下,如果大明要对大城不利,现在就可以从西、北两面用兵,我大城能抵抗多久?”普蒂反问了一句,他虽然与李腾芳据理力争,但内心明白,大明不能为敌,只能依靠。最好是以合约的形式稳定下来,万一惹恼了大明,想找个帮手都找不到。

“……”帕拉塞无语,普蒂的担心不错,但大明真的对大城没有异心吗?

“陛下,纵观汉民族的历史,他们极少对外侵略扩张,倒是东吁,立国以来,对外入侵不断,连大明都不放在眼里,两厢比较,大明虽然更强,但国家更为理性,就如这次的老挝,大明完全可以军事征伐,现在他们却宁愿减少五十万的抚恤金,让我们前往劝说。”普蒂早就研究过汉民族的历史,这才主张与大明缔结合约。

“……”

“连老挝都不愿用兵的国家,难道他们会轻易对我大城用兵吗?”普蒂去过北京,他早就向往大明的富足,“大明的土地足够大,所以他们的朝廷并主张往对外用兵,增加不必要的土地,除非你惹恼了它。”

“嗯。”帕拉塞微微头,他心内明白,大明要是对大城用兵,大城也没什么办法,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与大明交好,在大明的羽翼下才能安生,最好能确认一下,重新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国师前去老挝,劝说有几成把握?”

“如果臣空手去劝说,一成把握都没有。”普蒂对老挝这个近邻还是比较了解的,帕武吧玉瓦拉王、迫提善王、帕萌抠王为了王位争夺不休,谁愿意放弃国王的权力,归顺大明?“不过,要想让迫提善王他们就范,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帕拉塞虽然是大城的国王,哪里比得上普蒂的来谋深算?

“陈兵边境,各个击破。”普蒂的手段,是让三人都失去担任国王的希望,一旦对权力绝望了,他们才有可能回归大明,去大明做安乐王爷,当然普蒂的手段是和大城以及大城背后大明的实力相关的,没有实力做后盾,一切都免谈。

普蒂用什么手段,李腾芳就不管了,他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朱由检的期望,至于免去的五十万两抚恤金,也是朱由检的意思,明军的伤亡毕竟很少,再说普蒂劝说老挝回归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李腾芳用五十万两银子的期望值,买下了大城王朝的怨愤。

无论普蒂的劝说能否成功,大明都是赢家。

李腾芳暂时离开大城,去了原来东吁王朝的土地上游山玩水,实际上,他是在考察民情,大明实现了对东吁军事上的占领,但百姓是否接受大明,那是另外一回事。

战争以前,东吁王朝的人口估计有一百五十万,因为他隆屡次对外入侵外邦,加上派遣刺客入京刺杀朱由检,引来了大明的报复,十万明军大举进入东吁,所有的战斗都是发生在东吁的本土,战争让东吁人口急剧减少,现在东吁的土地上,人口不足百万,减少了三成以上。

大明对东吁士兵和权贵的屠杀、东吁溃兵的祸害、大城军队对东吁百姓的报复,是东吁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战乱中疾病、饥饿、逃亡,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自从缅人在东吁立国后,历代君主都实行对外扩张的政策,北面与大明、东面与大城、东北与澜沧,以及曾经的素可泰王国,因此,东吁的一百五十万人口中,成分复杂,民族众多。

以人口的数量计算,缅人最多,大约占到六成,近九十万;掸人和孟人各有二十万左右,汉人超过十万。

掸人主要聚集在东吁王朝的东北部,以前的阿瓦王朝就是掸人建立的;孟人主要分布在东吁王朝的东南部,他们曾经在此建立了以白古为国都的白古王朝。

但这两个国家先后都被东吁王朝灭国,掸人和孟人都与缅人有很深的隔阂。

汉人除了居住在几个较大的城市外,零星分布在东吁的全境,凡是有商机的地方,就有汉人的身影。

李腾芳发现,可能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各个民族对大明的态度差别很大。

汉人是全力支持大明在各地建立的临时官府,不少人还在临时官府中担任各类临时的管理人员,令李腾芳赶到惊讶的是,最新的人口登记,汉人已经超过五十万人,不知道明军到底是怎么样做到的。

掸人由于和云南的傣人同源,又曾经生活在大明的木邦宣慰司和孟养宣慰司,与汉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汉人建立的临时官府,认同感也是很高,大部分掸人在明军的诱导下,都是以汉人的身份登记的,现在的掸人,已经不足四万。

生活东南沿海一带的孟人,早在白古王朝时代,就和大明有海上的联系,特别是郑和的船队,永远留在他们的心里,比较崇尚大明的实力和文化,与斯文多礼的汉人也相处得来,对明军占据东吁,虽然说不上欢迎,也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大部分都是转化为汉人,现在的登记的孟人,大约是八万。

缅人是东吁王朝的主体民族,几乎所有的高官、将领、巨富都是缅人,因此在这场战争中,他们的损失最大,军队覆没、权贵被屠,死的基本上都是缅人,加上害怕明军继续屠杀和其他民族的报复,很多人想尽办法登记为汉人,即使不能登记为汉人,也要想办法登记为掸人或者孟人。

战争过后,原来近百万人口的缅人,急剧下降到不足三十万,成为东吁地区列在汉人之后的第二大民族。

李腾飞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初步了解到东吁的现状,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对策,再次来到大城后,按照约定,他求见了普蒂,询问有关老挝的事情,没想到普蒂还真的搞定了老挝。

第419章大局已定

澜沧王朝被东吁征服之后,国家还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因为距离东吁的统治中心太远,东吁人没有一口吞下,他隆暂时扶植亲近东吁的国王,而没有让澜沧王朝彻底灭国。

由于东吁扶植的国王与百姓心目中的国王不一致,澜沧王国出现了分裂和战乱。

先是帕武吧玉瓦拉王在大臣们的支持下,夺取王位,成为澜沧王国新的国王,不久之后,拥有兵权和众多支持者的王叔迫提善王,依靠武力,将帕武吧玉瓦拉王赶出国都万象,自立为王。

退居北部川铜的帕武吧玉瓦拉王,并不甘心失去王位,对迫提善王和万象依然虎视眈眈。

而在澜沧王朝原来的国都琅勃拉邦,帕武吧玉瓦拉王的弟弟帕盟抠王也对迫提善王夺取王位极度不满,他自立为王,已经和帕武吧玉瓦拉王相互联合,隐隐有武力解决问题的动向。

迫提善王虽然占据国都,但他面对帕武吧玉瓦拉王和帕盟抠王兄弟联手,真要发生战争,他肯定要落于下风,普蒂的到来,给迫提善王带来一丝和谈的希望。

但普蒂不是来帮助迫提善王统一澜沧王国,而是劝说他归属大明的。

“什么?归属大明?”迫提善王几乎要跳起来,“我澜沧王国是独立的国家,就是东吁入侵的时候,也没完全丧失独立,现在东吁已灭,怎么么可能归属大明?”他脸色苍白,要不是听说大城陈兵边境,他都准备将普蒂轰出去。

“贤王觉得,你能抵挡两位侄子的南北夹击吗?”普蒂微笑着,他并不在意迫提善王的白眼,实力,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迫提善王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自己的实力,真要发生战争,他获胜的希望,不会超过两成,这是内战,一旦战事不利,部下难免会出卖自己。

普蒂见迫提善王出现动摇,直接上了猛药:“贤王在攻打帕武吧玉瓦拉王的时候,造成他最宠爱的王妃死于战乱,万一贤王战败,帕武吧玉瓦拉王和帕盟抠王兄弟会绕过贤王性命吗?”

“这……这两个兔崽子……”迫提善王翕动着嘴唇,再也说不出话来。

“即使不是为了妃子的事,他们兄弟会留下一个巨大的隐患吗?”普蒂一步步诱导着,就像迫提善王已经战败似的,“当年你留下帕武吧玉瓦拉王,这个祸患,现在贤王看到了吧?”

“国师。”迫提善王抬起有些失神的双眼,但他还不死心,“大城能否助本王一臂之力?如果能够一统澜沧,本王必有厚报,金银、土地、美女,国师只要看上……”

“绝不可能。”普蒂收起一直微笑的面容,而是换上一张冷脸,“大城的军队,永远站在大明的一边,如果贤王不肯归顺大明,大城的三万大军,一定先灭了贤王。”

“国师何故如此?澜沧与大城,一向友好,还曾共同抗击过东吁……”迫提善王见普蒂没有转换的余地,心中藏着一丝恐惧,如果与他的两个侄子决战,凭他的作战经验,尚有一息获胜的希望,但在大城的三万大军面前,他的数千士兵,只有挨宰的份,真要与大城闹僵,不但王位不保,连身家性命都难说。

“正因为我们一向友好,我才没有贸然进攻,而是好言相劝,‘识时务者为俊杰’,汉人的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贤王难道没听说过?”普蒂依然一脸的严肃,在军国问题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他可关系到大城王朝的五十万两白银。

“国师是大城的国师,何故协助大明?”迫提善王还以为,普蒂名为大明,实则是为了大城。

“理由就不用说了。”普蒂又抛出一具诱饵,“贤王可曾听说苏禄王国?也哈巴玛喇,一个弹丸小国的国王,主动请求归顺大明,被大明皇帝陛下敕封为辅国公。”

“苏禄王国?辅国公?”迫提善王似乎听说过苏禄王国归顺大明的事,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澜沧王国也要归顺大明,现在摆在他的面前,只有两条路:进,继续迈向澜沧国王的宝座,不但他的两个侄子饶不了他,大城的三万军队随时可能加入战团,也许大明的军队也在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加入到剿灭他的行动。

如果退一步,率领澜沧王国的部分军民归顺大明,那就可以像也哈巴玛喇那样,在富庶的北京做个安乐王侯,再也不用担心有人追杀自己了,不过这样一来,他就再也当不成拥有实权的澜沧国王了。

迫提善王举棋不定。

他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但就这样归顺大明,又是心有不甘。

迫提善王在快速地盘算着自己的得失。

自己和大城、以及大城背后的大明,有一战之力吗?强大的东吁,不过数月,就在大明面前亡国灭种,自己和两个侄子的实力加起来,恐怕还不是大城的对手,更别说大明了。

何况两个侄子还是自己的死敌,他们一直对自己虎视眈眈,说不定暗中投降了大明也说不定。

迫提善王对普蒂又是厌恶,又是痛恨,是普蒂带来了这样艰难的选择,但他还不敢得罪普蒂,一旦双方闹翻,他就剩下死磕一条路了。

“如果我主动归顺大明,也能被敕封为国公吗?”

“能不能被敕封为国公,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既然是主动归顺,大明应该不会亏待贤王,大明以仁信著称,一旦对贤王失信,将来如何让他国信服?”普蒂的目光变得友善起来,只要迫提善王动了归顺的念头,他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如果我的两个侄子,不肯归顺大明,该怎么办?”迫提善王不忘摆两个侄子一道,既然自己无论可走,也不能让他们有可走的路。

“我自会前去劝说。”普蒂的面色变冷,这是他今天第二次说得斩钉截铁了:“如果不肯归顺大明,那只有死。”为了省下五十万两银子的抚恤金,普蒂可是豁出去了。

“好,只要国师和大明保证我的安全,我愿意归顺大明。”对迫提善王来说,要举国归顺另一个国家,他是极其痛苦的,但澜沧曾经是大明的属国,或者叫属地,他又是无路可走,加上有苏禄王国的先例,迫提善王这才下定决心。

“请贤王交出信物,我再去劝说两位王侄。”普蒂并不给迫提善王反悔的机会,只要他交出信物,想反悔也不可能了。

“国师,我可是归顺大明的。”真要交出国王大印,迫提善王还是有舍不得,北京的安乐王侯虽好,毕竟不如澜沧王自在。

“贤王自然是归顺大明,我大城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打着大明的名义逼迫贤王,十万明军就在大城的边界,我大城还不想玉石俱焚。”普蒂再将了迫提善王一军。

“国师……”迫提善王看着遥遥的西方,似乎十万明军已经向澜沧压迫过来。

“贤王不必担心,我只是替贤王暂时保管,做个见证,一旦贤王要去北京,大印必定归还,还是贤王亲手交给大明皇帝陛下。”普蒂已经容不得迫提善王反悔了,哪怕是言语上的。

迫提善王无奈,只得命令亲卫取出大印,交给普蒂。

“如此,我先告辞了,贤王静候佳音便是,不日当有讯息。”普蒂告别迫提善王,又马不停蹄,亲自去见帕武吧玉拉瓦王。

普蒂见到帕武吧玉拉瓦王时,他却是满脸憔悴的样子,没有当上国王的时候,他是意气风发,真的当上澜沧王,他却没睡过一个好觉,连最心爱的王妃都被迫提善王的士兵斩杀。

虽然年龄不大,但普蒂觉察到,他的意志有些消沉。

帕武吧玉拉瓦王的确有万念俱灰的感觉,澜沧王位有这么多人盯着,谁都不好当,他已经失去了再当澜沧王的勇气和雄心。

帕盟抠王数次派人找过他,愿意联合出兵,夺回王位,但帕武吧玉拉瓦王意兴阑珊,以他现在的心态,即使夺回王位,也是给帕盟抠王做嫁衣。

他一直提不起精神,联合出兵的事,一直就拖了下来,如果他真有夺回王位的雄心,澜沧王国的内战,恐怕早就打起来了。

当普蒂说明来意的时候,帕武吧玉拉瓦王也不是特别反感,不过,作为曾经的澜沧王,对于归顺一事,他显得特别慎重,直到普蒂拿出迫提善王的国王大印,他的心思才有所转变。

既然迫提善王都归顺大明了,他还有什么话说?归顺也好,从此以后,澜沧再也没有战争了,只是不知道澜沧的百姓是不是生活得更好。

那个时候,他已经不是澜沧的国王了,这些事情,他实在操心不着了。

当普蒂让他去北京的时候,帕武吧玉拉瓦王也是答应了,但他不愿为官,只想做一闲云野鹤,也许大明境内的名山大川更适合他隐居。

普蒂心中暗喜,帕武吧玉拉瓦王的去向,他管不着,他只要帕武吧玉拉瓦王签订归顺文书。看来王妃的死,对帕武吧玉拉瓦王打击太大,太多情的人,根本不适合为王为官,帕武吧玉拉瓦王确实适合隐居。

普蒂收拾好帕武吧玉拉瓦王签订的归顺文书,离开川铜,南下琅勃拉邦,还有最后一个帕盟抠王,他已经摆平了迫提善王和帕武吧玉拉瓦王,澜沧的事,应该大局已定。

第420章国师的谋略

琅勃拉邦位于澜沧王国的西南,距离大城王朝北部边境,不到四十里,普蒂来到琅勃拉邦的时候,三万大城士兵就驻扎在边界上。

普蒂自信满满地来到琅勃拉邦,但帕盟抠王让他碰了一个巨大的钉子。

帕盟抠王拒绝归顺大明,态度异常坚决,即使普蒂拿出迫提善王的大印和帕武吧玉拉瓦王的归顺文书,帕盟抠王也是绝不同意,他还当着普蒂的面,大骂迫提善王和帕武吧玉拉瓦王是卖国贼。

普蒂硬着头皮再次劝说了一番,见帕盟抠王丝毫不为所动,只好悻悻离开,回到边界上。

入夜,三万大城的士兵开始了急行军,四十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