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头,众人都是无话可说,林呈祥的理由,应该比较充分,但他也是刚刚得知这件事,马上就想到这些,众人除了同意,就是在心中无声的赞叹。

“退一步说,即使他们是诈降,对我们也没什么损失,我们可以利用燧发枪的优势,假戏真做,一举入城,那时,这些背叛大明的人,该有什么样的下场?难道他们不会掂量掂量?”

众人越发佩服林呈祥的老辣,孙可站了起来,“听了军座的话,属下收益匪浅,请军座给属下分配任务,属下坚决执行。”

“你个兔崽子,还敢不执行我的军令?”林呈祥哈哈大笑。

众人更是哄堂大笑。

孙可站得更加笔挺了,他还向林呈祥敬个军礼,“属下不敢,属下坚决执行军座的命令。”

“好,那我就开始调兵遣将了。”林呈祥面色一凜,“孙可!”

“属下在!”

“你的六十师兵分两路,于三更时分同时从西、北城门发起进攻,打得越欢越好,但你们是佯攻,尽量减少士兵的伤亡,等待友军接应入城。”

“属下明白!”

“李元江!”

“属下在!”

“你的五十九师,立即赶赴东城门外埋伏,看到城头火起,立即进城,并接应六十师从西、北门入城。”

“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卢玉峰的五十八师,立即去南城门外设伏,三更之前必须完成,城内总共只有五千东吁士兵,我不管有多少东吁士兵从南城门突围,你不能放走一名东吁士兵。”

“是,如果五十八师放走一名东吁士兵,属下自请降职为军座的马夫!”

众人又是大笑,随后散去,各自去准备今晚的战斗。

三更时分,六十师准时从西、北城门发起进攻,顿时,西、北城门外炮声隆隆,明军士兵也是一片喊杀之声。

东吁守将吴彦祖想不到,明军在到达的当晚就开始猛烈攻城,而且还是从西、北两座城门同时进攻。

明军的动作太过吓人,吴彦祖不得不分兵防守,北门已经集中了大量的士兵,但西门的防守太过薄弱,他只好将预留的士兵全部投放到西门。

吴彦祖不知道明军到底是不是佯攻,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战不多时,东吁的內府附近,突然出现一片火光,城内似乎发生了叛乱,吴彦祖大惊,他正要派人去查探一番,亲兵来报,城南也出现两处火光。

很明显,城内有人在捣乱,但吴彦祖已经无兵可调。

万般无奈,他从东、南城门处调兵,原来每座城门处都有五百士兵,现在分别抽调三百人在城内平叛,吴彦祖领着自己的亲卫,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准备着投入战斗。

战斗胶着,明军无法攻破城门,东吁军也不敢不迎战,双方在西、北城门展开拉锯战。

明军一时没有破城的法子,吴彦祖也不太着急了,但他隐隐有些担心,自己的军队全部投放战场,根本得不到休息,万一明天白天明军再次进攻,他的疲兵还能挡得住明军吗?

东城门,守军只剩下两百,他们正在向佛祖祷告,希望明军不要从东城门发起攻击,他们才两百士兵,最多只能担当传令兵的职责。

祷告还未结束,守军突然发现,一队有数百百姓组成的队伍,快速向城门靠近,他们疑惑起来,难道是士兵想出城逃跑?

守城官大喝一声:“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城中的百姓,奉将军之命,前来协助你们守城。”为首的百姓用东吁话回答道。

东城门只有两百士兵,一旦明军来攻,他们肯定守不住,进军临时组织百姓协助守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守军们还以为佛祖显灵了,但他们还没有忘记对这些百姓的盘查,他们没有得到正式的军令,“你们谁是为首的?”

“我。”刚才搭话的那个百姓紧走几步,来到东吁军面前,这才停住脚步,而他后面的百姓队伍,还在前进,逐渐与东吁士兵汇合在一起。

“你们可有将军的军令?”守城官举起火把,在他脸上照了照,发现是一些陌生的面孔,他还不能完全放心。

“军令在这儿。”百姓首领看了看自己的手下,见他们已经与东吁的士兵混合在一起了,这才低喝一声:“动手!”

这一声不是很大,与扩音器没法相比,但在寂静的夜晚,却足以让城头上所有的人都能听到。

东吁士兵一愣,百姓们已经抢先发动进攻,刀枪棍棒,各式兵器都朝守城的东吁士兵猛灌,同时,隐藏在军中的汉人士兵也是反戈一击。

东吁士兵一时懵了,他们抵挡不住,迅速败下阵来。

百姓们像是发怒的狮群,他们毫不松懈,追着东吁士兵猛打猛冲,没有任何章法。

东吁士兵且战且退,他们心中充满了恐惧,城内到处是大火,应该是百姓暴动了,不知道黑暗中隐藏了多少这样的百姓。

不断有人被砍翻在地,虽然东吁士兵发出了呼喊,但东城门附近并没有其它的东吁士兵,他们没有得到同伴的接应。

还剩下不到一百东吁士兵,他们已经无心守城了,狼狈地逃离了东城门。

城头已经没有了东吁士兵,汉人武装顺利占领东城门,他们打开城门。

头领王坤大呼:“放火。”

汉人百姓就着东吁士兵扔掉的火把,燃了早就准备好的棉絮和稻草。

城头上一片火海,远远望去,就像是篝火晚会。

隐藏在城外的明军五十九师的士兵,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如果强攻,他们相信,东城门早就陷落了。

看到城头的大火,士兵们一阵兴奋,李元江挥动战刀,“城内的汉人得手了,弟兄们,快,入城。”

他将一万明军分为前、中、后三队,依次入城。

李元江已经做好准备,要是城内诈降,他就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和城门打开的机会,强行攻城,先入了城再说。

明军入城后,并没有遇上伏兵,也没在城头见到东吁的士兵,只有数百汉人百姓,手持各种农具武器在欢迎他们。

李元江随着后队入城的时候,明军早就在东城门站稳了脚跟。

第409章宁做太平犬

李元江接管了东吁城的东城门,他一边派人把守城门,一边安排重兵,去抢夺西、北两座城门。

西、北两座城门的守军,被城外的明军火炮肆虐了半天,现在又被明军抄了后路,他们见明军已经入了城,心理上已经放弃了抵抗,被明军用燧发枪驱赶出城头。

六十师与五十九师,在城内实现了汇合,一切,就和林呈祥设计的一模一样。

李元江和孙可没有休息,而是趁夜在城内展开搜索,他们按照惯例,将士兵分成以团为单位,在城内清缴残余的守军。

东吁军虽然有数千,但城内到处是燧发枪的声音,大批明军入城的讯息,闹得人心惶惶,连守将吴彦祖也无法聚集起他的士兵,只有数百亲兵围在他的身边。

东吁士兵开始向城门的方向逃亡,想要出城逃跑,但东、西、北三座城门,都有明军把守,他们每次进入城头,都会丢下大片尸体,再绝望地后撤。

城中的百姓也陷入惶恐之中,他们尾在士兵的后面,想要在士兵的保护下出城逃跑,但每次遇上守城的明军后,一身轻装的东吁士兵逃得快,最后被明军的燧发枪扫射的就是这些拖家带口的百姓。

现在城中的东吁军民,就像是玻璃屋中的苍蝇,看得清前途,找不到出路。

只有汉人百姓事先得到警告,他们一个个闭门在家,绝不出来偷看热闹,哪怕是外面喊声震天,血流成河。

南城门没有大明的守军,最终还是城内的东吁军民探出来。

东吁士兵裹着城内的百姓,开始从南城门出逃,就连吴彦祖也准备从南城门向南逃亡。

“将军,这明显是明军的‘围三阙一’之法,城外定有明军的伏兵。”

吴彦祖看了眼身边的亲随,他何尝没有想到明军的伏兵,“但是,除了出城,我们还有得选择吗?”

“将军,明知城外有伏兵,我们还要出城吗?”

吴彦祖苦笑,“呆在城内,我们只有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被明军杀死,难道在现在的局势下,我们还能抵抗到底吗?”他看着区区数百亲卫,心中早就没有了昨天的豪气。

“将军……”

吴彦祖摆摆手,阻止了亲随的发言,“万一城外没有伏兵呢?再说,即使有伏兵,我们早有心理准备,说不定可以趁夜逃出一些人。”

“将军,属下建议,我们不要打头,让城内的乱兵和百姓打头,我们根据明军的枪声,再寻找突围的路线?”

“此话不差,我们立即动身,出南城门后,尾在后面,寻找明军的薄弱。”吴彦祖一招手,数百亲卫都随着他出了南城门。

城外已经有大量的东吁士兵和百姓,士兵们跑得快,都在队伍的前面,百姓虽然在出城的时候放弃了沉重的财物,但他们多半拖家带口,落在队伍的后面,最后面才是吴彦祖和他的亲卫们。

东吁城的南城门外,数万军民大逃亡,简直比赶集还热闹,但他军民都不淡定,一个个都是怀着不同的心情。

百姓多半是是恐慌,离开东吁,他们将失去所有的土地,将来还不知道如何才能生存下去,其实,今晚如何才能生存下去,才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悬念,他们尾在士兵的身后,只有东吁的士兵,才能让他们有了一丝的安慰。

东吁士兵同样被恐惧笼罩,离开南城门,他们像是鱼游大海,狼行草原,顿时恢复了他们他们的本心。

士兵们三五一群,还主动为身后的百姓提拿重物,甚至还帮妇女抱着小孩。

在这些士兵的东南角,一行七八名士兵,一边逃亡,一边不断回头张望,最外侧的两名士兵,一边走,一边说着自己的心思。

“兄弟,准备逃到哪去?”

“离开东吁,哪有个固定的地方?哎,走一步看一步呗!”

“兄弟就没为将来考虑?”

“兄弟……”

“哈哈哈……”

“兄弟有什么打算?”

“兄弟先不要问我,说说看,你到底看上什么了?”

“兄弟……不瞒兄弟,我看上了身后的老者,他年龄虽大,衣服却是光鲜,手中的箱子又沉,应该……应该有不少黄白之物。”

“兄弟好眼力,我还以为兄弟是个闷墩。”

“嫑说我,兄弟有什么打算?兄弟不会打算空手而逃吧?”

“果然是好兄弟,算是了解老哥我了。”他稍稍回头,指着夜色中蹒跚的人群,“看到没?那是我们那一片的富商,告诉了你,兄弟可不要和我争。”

“我怎么会动兄弟的猎物?不过……既然是熟人,你怎么下得手?他要是记住你呢?”

“傻呀,兄弟?这种事情,还能留下祸根?”

“兄弟的意思……”

“现在兵荒马乱,死个把百姓……”

“兄弟……”

“不瞒兄弟,我之所以退后,不光是为他,在左近,还有一位娇娘……一旦出现混乱的局面兄弟就会……”

“啊……那先恭喜兄弟了,兄弟我也赶紧去物色一个,明军来得真是及时,这么黑的天,不要钱的娇娘……,说到娇娘,兄弟都快流口水了。”

“那兄弟快去吧,迟了可就是别人的了。”

“那兄弟先去了,回见……”

……

脚步声惊动了城外的明军。

卢玉峰的五十八师,一直隐伏在南城门外五里的一处洼地,这是明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林呈祥给卢玉峰的命令,是不放过任何一名东吁的士兵,现在天色还黑得很,根本分不清是士兵还是百姓,他已经下达了命令:不放过一名东吁人,如果敢冲击明军的阵地,格杀勿论!

百姓深一脚浅一脚,黑暗给他们逃亡的路,增加了许多恐怖因素;行在队伍最后面的吴彦祖,还以为判断错了,“难道城外没有明军的伏兵?明军会给我们留下一条逃生之路吗?”

最高兴的要数东吁士兵,只要离开了东吁城,就是他们的天下,“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汉人说得不错。

现在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他们还要多物色一些两脚羊。

他们打心眼里感激明军,如果没有明军来攻城,他们绝对没有这样的机会,要是明军早来到东吁就好了,他们也不用当了这些年的战场搅割机。

“妈的……”黑暗中,一名东吁士兵抚摸着脸上长长的刀疤,低声骂了句。

“轰……隆……”

“轰……隆……”

“轰……隆……”

……

明军的山地炮开火了,山地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卢玉峰一共带了十门山地炮,黑暗中看不清东吁士兵的数量,先开几炮再说。

炮声粉碎了东吁士兵的美梦,连吴彦祖在内,他们都惊呆了,更加惊慌的是东吁的百姓,刚刚逃离明军的燧发枪,又赶上明军的火炮。

年龄大些、又拖着孩子的百姓,已经走不动路了,他们只能绝望地呆坐在地上。

最前面的东吁士兵,最初是懵了,但他们清醒过来,就是向两侧逃亡,明军不可能在整个南城门外布下铁桶阵。

他们暂时忘记了百姓手中的钱财和娇娘,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是累赘。

绝望的百姓还是紧紧跟在东吁士兵的身后,除了士兵的后背,他们实在找不到一块安全的避风港。

“砰。”

“砰。”

“砰。”

……

燧发枪的声音,将东吁士兵推入绝望的深渊,明军没有给他们留下活路!

绝望之后,东吁士兵反而冷静下来,既然明军不给他们活路,那他们临死之前,怎么也要拉个垫背的,“妈的,与明军拼了!”

有了打头的士兵,后面的士兵就跟了过来,他们向明军的侧面猛扑,期望冲出一条希望之路,就算不能突围,也要拼掉几名明军。

没有军官指挥,没有后续援军,没有明军的准确讯息,没有百姓的掌声。

一小拨东吁士兵,挥舞着他们的弯刀,义无反顾地扑向明军的防守阵地。

也许他们知道,这是飞蛾投火,但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明军没有给他们逃亡的机会。

黑暗中,明军士兵感觉到大地的震动,他们只能借助燧发枪发出的微弱火光,看到前面隐隐绰绰的黑影,燧发枪的子弹,都是瞄着黑影而去,他们才不管对面是人还是佛祖。

“啊……”

“妈呀……”

“我的血……”

……

听到人声,明军的燧发枪射得更欢了,来的都是血肉之躯!

打头的士兵已死,跟在后面的东吁军就没有了出击的勇气,惨叫、号呼、浓重的血腥味,已经吓破了他们的胆。

没有出头鸟,鸟儿就会向另外的方向逃亡,东吁士兵见前面无路,只好向后撤退。

就像钱塘江的大潮,一旦潮头被前面的堤岸阻挡,潮水就会往回猛扑,比来势更为凶猛。

东吁士兵在撤退的时候,肆无忌惮的踩着百姓身子,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只要能逃得性命,一切都是他们的垫脚石。

百姓的惨叫,那是呼天呛地,声嘶力竭,余音袅袅。

黑夜、绝望、逃亡、践踏、惨叫、血色,南城门外,明军与东吁士兵,共同演绎了一出人间地狱,在地狱的第十八层,就是东吁的百姓。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东吁的百姓诠释了汉人的这句谚语。

第410章汉人在东吁崛起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东吁的百姓跟在士兵的后面,开始向南城门回撤,在燧发枪发出的恐怖声音的驱使下,他们的速度比刚才快了许多。

所有的浮财、粮食,甚至是孩子,都被他们无情地抛弃了。

“杀呀……”

齐整的声音,在上天被蒙了眼睛的夜晚,那就是东吁军民的催命符。

明军见东吁士兵撤退,开始在后面衔尾追击,燧发枪来不及装填子弹,他们就拔出腰间的战刀。

在东吁士兵最恐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