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明军……明军已经占领阿瓦。”游骑吓得一哆嗦,说话也不利索了。

“这怎么可能?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隆还是不敢相信,也许是不愿相信。

“三天前,阿瓦陷落后,小人就一直往南炮,急着告诉陛下。”游骑见他隆没有处罚他的意思,心中逐渐安定下来。

“庆丰坚持了几天?”他隆松开游骑的衣襟,他怎么也数不出来,明军进入东吁,这才几天,就算各个小城小镇完全没有阻挡明军,光路程就够明军跑的,怎么会这么快就失了阿瓦?

“一天,实际上,明军只用了半天,就攻破了阿瓦城。”游骑不敢隐瞒,他将实际情况报告他隆。

“半天?不可能,你一定是明军的奸细!”他隆瞪着游骑,双眼因发怒而急速充血,阿瓦城有一万多士兵,城中有十五万百姓可以协助守城,粮草又是充足,再不济也可以坚持十天半月,半天就丢了,打死他隆他也不信。

“陛下,明军的火炮太厉害。”游骑将阿瓦城的战况,原原本本说给他隆听,特别是火炮炸毁城门的一节,他说得有声有色,如果这儿不是战场,而是现场作文比赛,没准这位游骑还能获得大奖。

他隆没有奖励这位口才卓越的游骑,他的脑子,一下就懵了,过了好久,他才清醒过来,他已经没法追究庆丰守城不利的事,明军的火炮真的像游骑说的那样厉害吗?还有,“那城内的一万余守军呢?”

“回陛下,城中的守军与庆丰将军,全部战死,而且……”游骑不敢说守军是被明军屠杀的,他们已经死了,就别往他们身上泼脏水了,最好让他们落个殉城的功劳。

“而且什么?说!”他隆见游骑支支吾吾,知道一定还有什么坏的讯息,阿瓦已经丢了,再坏的讯息也坏不到哪儿去。

“陛下,阿瓦城中的权贵,被明军屠杀殆尽,现在城中的百姓,剩下的不到十万。”

他隆背过身,他陷入了沉思,一万守军全军覆没,数万百姓被杀,明军这不仅是救援大城,他们这是要灭了东吁。

他隆越来越相信自己的感觉,他已经决定撤军了。

如果说刚才他还在犹豫,那么阿瓦失守的讯息,就是压垮他矛盾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撤军,东吁的主力还在,还可以与明军一战;如果不撤军,明军一定会向南进攻东吁城,甚至是国都白古。

东吁军的主力都在大城,国内的防守比较空虚,一旦明军占领白古,东吁就要亡国,他无论得到大城多少的土地,都没有意义,失去国都和粮食产地,即使明军放过他的军队,他的十几万大军,也无法生存下去。

虽然放不下那空沙旺的有利形势,他隆还是下令撤军,他要亲自驱逐入侵东吁的明军。

同时,他隆对身边的游骑说:“快去告诉吉伦海将军,大军全部撤回白古,留下一万士兵,加强白古的防守,其余的士兵,立即向北,与我大军汇合。”

吉伦海就是驻扎在大城南部的那五万士兵的将领,他正在勒迈、克龙瓦一线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在大城南部开辟第二战场。

第402章初战他隆

林呈祥的第二十军刚刚占据彬马那,他隆的七万大军就越过了萨尔温江,和彬马那城隔着锡当河对峙着。

第二十军只有三万余士兵,而且只是先锋,所以林呈祥没打算与他隆决战,他紧守着彬马那城,同时向沐启元送达了他隆的讯息。

他隆派出少量士兵试探,发现林呈祥没有在锡当河沿岸布,遂一举越过了锡当河,在彬马那南面二十里的地方扎了营。

彬马那的西面是白古山脉,东面是本弄山,城池就位于两山之间的锡当河谷,属于狭长的地形,北依山势,南望平川,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他隆虽然知道彬马那的地势是北高南低,但游骑告诉他,明军还有两路军队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他贸然扎营城北,必然会遭到明军的三面夹击,所以,明知道驻扎南部平原对自己不利,他也不敢将军队移到彬马那城北。

因为从大城撤军的时候,一路急行军,他们没有立即攻城,而是让士兵们休息了一天。

城内有三万明军,而他隆有七万大军,如果在明军的援军到来之前,先行消灭城内的守军,再对付明军的援军,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他隆知道,明军的援军距离彬马那,只有一日路程,以东吁军远来疲惫和一路回撤的气势,根本无法在一日之内破城。

他隆没有选择进攻彬马那,而是让士兵们休息,准备待明军的援军到达后再与明军决战。

他期望通过一战而消灭明军的主力,至于失败,他隆没想过,明军的数量和他差不多,但明军深入东吁,是在东吁的土地上作战,必然面临粮草与兵员补充上的困难,又要防备小股东吁军的骚扰,而他的军队都是百战精锐,即使明军有火器上的优势,东吁军也不可能失利。

此时,沐启元和陈子壮加快了行军速度,他们放弃了对一些小的村庄和城镇的围剿,一天后,两路大军几乎同时到达彬马那,合兵驻扎在东南角,与城内的明军互为犄角之势。

他隆自己休息好了,遂决定不给明军休息的时间,他屡次派出军队,向城外的明军叫阵。

但沐起元没有应战,他的士兵长途奔袭,需要休息,他要等待东吁军的气势耗尽,才可能一鼓作气,战而胜之,击而溃之。

沐起元让士兵紧守营寨,毫不搭理他隆的挑衅,就是他隆送给他一套女人的衣服,他也会当着使者的面,欣然披在自己的身上。

东吁军连续挑战了两天,沐起元除了偶尔在营寨内晃悠一下,就是躲在中军大帐品茶作乐,这可急坏了军中的师长旅长们,他们纷纷向沐启元请战,沐启元一概不理,最后,连陈子壮都向沐启元请战了。

沐启元不同意迎战,他们就不走,偏偏不让沐启元安心品茶。

“你们都休息好了?”沐启元看着属下军官们如此求战,口中不说,心中却是高兴。

“报告司令,我们都休息好了!”整齐雄壮,就像是在阅兵。

沐启元微微头,不错,求战欲望强烈,“那弟兄们呢?他们也休息好了吗?”

“报告司令,弟兄们也休息好了,只等司令下令了。”

陈子壮还补了句:“东吁军的锐气折腾得差不多了。”

“那好,明日卯时吃饭,寅时出兵,争取一鼓击溃东吁军,一旦东吁军撤退,各位必须奋勇追击。”沐启元语气一凜,果断地下达了作战命令。

“是,司令,保证击溃东吁军。”这一次,连陈子壮都跟着回答了。

天明之后,沐启元、陈子壮部出动三万大军,而城内的林呈祥,留下一万士兵士兵守城,自领两万主力,与沐启元合兵一处,前来东吁军阵前挑战。

五万明军,在距离东吁军大营不到十里的地方停下脚步,这些明军中,基本上是步兵,只有两侧有数千骑兵。

东吁军没想到连日闭营不出的明军,竟然主动挑战,立即飞报他隆。

他隆顾不上吃早饭,急忙从营中起六万大军,前去迎战明军,大营中只留下一万守军。

两军在彬马那以南的狭窄的平原地带对峙,说是狭窄,那是和西面的白古山脉向比较,其实这一片平原地区,宽度达到二百多里,加上无限的纵深,作为十余万人军队搏击的主战场,还是相当开阔的。

他隆是第一次在战场上见到明军,他先是打量着对面,想看看明军到底是哪路神仙。

灰色布装,不着铠甲,纹丝不动,俨如天兵下凡。

他隆倒吸一口凉气,从军容上看训练水平,这些明军不动如山岳,似乎比他的东吁军精锐,还要强悍些。

不过他隆很快就不再惊叹了,与明军相比,他的部下,都是百战之师,战场经验丰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对面是东吁军队主力,沐启元不敢大意,明军早就布防完毕,最前面是一支六千人的枪手阵,枪手们分成三排,每排两千士兵。

在他们的身后,三万士兵也是分成三排,随时用燧发枪组成新的巨大的枪手阵。

在枪手们的侧后方,是明军的火炮与山地跑,火炮太过笨重,明军的配备没有增加,每个军只有二十门,但明军增加了大量便于携带的山地炮。

与山地炮几乎并列在一起的,还有明军的秘密武器,暂时隐藏在人群中,还用白布单覆盖着。

他隆听说明军的火器厉害,但他没有亲眼见过,不知道明军的火器,是真的厉害,还是打了败仗的东吁将军们,为了推卸责任而编撰出来的。

他没有全线攻击,而是先派出一支五千人的步兵,做试探性进攻,他隆想亲眼看看明军的火器。

五千士兵,列成十列纵队,身上穿着超过十斤的铠甲。

他们先是气宇轩昂地出列,随后向对面的明军跑去,速度越来越快,在距离明军还有两百步的时候,东吁军示威似的放缓脚步,他们根本不像是来战场打仗,而是来旅游,或者与明军谈判的。

枪手们一直在注视着对面这支东吁军。

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只有一百步,不过对面都是移动速度不快的步兵,根本不具备骑兵的速度与冲击力,沐启元决定将他们放到八十步再打。

距离越近,燧发枪的命中率越高,东吁军撤退逃跑的机会就越小。

前进中的东吁军没有放箭,还没到弓箭的射程,但最前面的士兵,已经开始张弓,只要进入弓箭的射程,他们他们立即就会搭箭射击,他们才不管对面的明军在做什么。

“砰。”

“砰。”

“砰。”

……

燧发枪响了,游荡在最前面的数百东吁弓箭兵,就像是和明军商量好的,枪声一响,他们就立刻扑倒在地,不知道真的受伤还是假装的。

后面的东吁刀盾兵大惊,他们还没看清明军出手,己方已经倒下数百士兵。

东吁兵忘了前进的步调,明军只得停止射击,燧发枪射程内的东吁太少,不要浪费子弹,刚才射击的枪手们,抓紧时间蹲在地上装填弹药。

在一波枪声之后,战场诡异地静谧下来。

醒悟过来的东吁军,立刻挥舞着战刀,向明军猛扑过来,他们是东吁最精锐的军队,在与大城的作战中,几乎未尝败绩,大城的军队只要见到他们,就只会龟缩在城内。

吃了这么大的亏,他们一定要向明军找回来,在军官的刺激下,他们忘记了刚才的死亡,也忘记了明军的燧发枪。

但他们只是刀盾兵,身上没有弓箭,只有战刀。

战刀对敌,必须面对面,一刀下去,不是敌死,就是我亡。

最直接的杀戮,最快意的恩仇,最血腥的胜利。

明军不是没有战刀,但明军的战刀,早就成为士兵的摆饰,更多的时候,只是威慑敌人的武器,只有在屠杀伤兵的时候,才能用得上。

现在明军杀人,依靠的还是燧发枪。

燧发枪的射程,不仅远远超过对手的刀枪剑戟,也超过对手的弓箭,这是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就精心打造的杀敌利器。

我射得着你,你却攻不到我。

在战场上,看着同伴一个个倒在对手的枪下,凡是有血型的士兵、有战斗力的军队,都会在第一时间猛扑过来,哪怕是成为对方靶子,他们要为同伴复仇,不管这场战争是正义的,还是侵略性的。

朱由检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诠释了战场的动态。

东吁士兵越是威猛,就会死得越快,明军的燧发枪,在八十步的地方,交织成一道致密的火力网,只要进入这个火力网,只能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哪怕像东吁军这样身穿铠甲。

不,不是躺着出去,是根本出不去。

如果他们不想上天堂,就只能下地狱。

枪手们刚刚完成三波射击,对面的五千东吁精锐,已经伤亡殆尽,枪手们的眼里,已经没有站立的东吁士兵了。

枪声逐渐稀疏,终于停息下来。

谁也不知道,枪声下一次什么时间响起,又能给东吁军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他隆阴沉着脸,这是他经历过的最惨痛的失败,五千东吁军全军覆没,但他没看到明军有伤亡,以前别说看到,根本就没听说过。

他知道自己遇上了什么样的对手。

看着不对等的伤亡,他隆竟然忘记了下达撤军的号令,任由明军将他的五千士兵屠尽。

第403章东吁的象兵

其实,这也不能怨他隆,整场战斗,还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在他隆想看看东吁军到底有什么斩获的时候,战斗就以远远超出他想象的结果,出乎他意料地结束了,别说他隆,就是东吁军的其他将领们,也没有从战斗中醒悟出来,他们谁也没有提醒过他隆。

“陛下,是否用骑兵试试?”他隆身边的一位将军终于出言提醒了。

“骑兵?”他隆还没完全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陛下,骑兵速度快,可以试试,也许能冲破明军的阵地也说不定。”

“不错,骑兵速度比步兵快得多,也许明军的火枪根本就来不及发射。”他隆恶狠狠地盯着对面的明军,“传令,将三千骑兵全部放出去。”

东吁并不盛产战马,加上东吁、大城的地形,都是丘陵为主,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所以他隆的手里只有三千骑兵,战马主要是给了游骑。

他隆见识了明军的火器,知道小打小闹不会有什么效果,他要将三千骑兵全部投放战场,一旦骑兵冲破明军的防守阵型,他的步兵,就会像大海中的潮水一样,迅速将所有的的明军吞没。

明军在等待他隆,燧发枪实在不适合进攻,只有等待对手进攻。

东吁仅有的三千骑兵,开始在阵前列队。

他隆默默地看着这些骑兵,希望他们能给自己带来一惊喜,在与明军的第一场战斗中,他已经完败,要想延续他不败的神话,现在就指望这些骑兵了。

“哒哒哒……”

三千骑兵开始加速,他们距离明军的枪手,只有不到三里的路程,必须让马匹的速度尽快加到最大,将骑兵的速度优势充分发挥起来。

“司令,东吁的骑兵来了!”

沐启元早就看到了,在光秃秃的平原上,马匹一览无余,更别说马匹奔跑时给地面带来的震动。

这是沐启元第一次在战场遇上对手的骑兵,他不敢轻敌,“注意距离,只要东吁的骑兵进入燧发枪的射程,立即射击。”

最前面的六千枪手,已经在心中计算百步的有效射程。

马蹄撞击地面的“哒哒”声,沉重撞击他们的心脏,好在东吁的骑兵只有三千,比刚才的步兵还少,他们总算稍稍安心。

作为双方的主帅,他隆和沐启元,都将目光盯在三千骑兵的身上。

他隆期望骑兵能快突破明军的防守,他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明军的阵地出现一破绽,他立刻就会催动全军,直到将明军彻底击溃,北部被明军侵蚀的土地,会重新回归东吁,根据战况,东吁极有可能还会占据大明的部分土地,作为对明军擅自入侵东吁的补偿和惩罚。

沐启元虽然经历过多次战斗,但主要是在云南对付当地的土著,而且双方都是冷兵器,他的士兵被整编为十九军之后,只参加过乌斯藏平叛,燧发枪对付骑兵,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东吁的骑兵只有三千,而明军的燧发枪手有六千,足足是东吁骑兵的两倍,燧发枪对付骑兵,如果命中率达到一成,枪手完成一波射击,就会有六百东吁的骑兵中弹,如果命中率达到一成半,只需要三波射击。

沐启元不能确定燧发枪的命中率,为防万一,他让两侧的骑兵做好准备,一旦东吁的骑兵突破枪手的阵地,骑兵必须立即出动,截住东吁的骑兵。

南方的战马不足,加上地形上以山地为主,明军中骑兵也很少,沐启元只有两千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