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食。

告别韩五爷,莫宁回到八丈岛,他从运输船上取下大量的粮食,又用粮食与岛上的百姓交换了大量的蔬菜,这才俩开八丈岛,向东南方向航行。

运输船在卸下粮食物资后,沿原路返回青岛,准备再向两岛运输一些粮食和种子。

莫宁漫无目标地在大海上航行了十天十夜,终于发现了一座无名的小岛。

这是莫宁在大海中找到的第一个无人岛。

舰队绕着小岛行驶了一周,小岛的外形接近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大约是四里,整个岛屿的面积,应该超过一千五百亩(一平方千米),岛上地势相当平坦,中间高,四面稍低,从海上看过去,表面都是岩石,但没有山脊。

莫宁命令舰船靠近试水,寻找靠近小岛的码头。

舰队试水后,发现东南面水域较深,可以停靠大型船只。

莫宁觉得将舰船停靠在小岛边,即使不能从岛上取得补给,也可以借助小岛避避海上的风浪,连续在大海上航行了十天十夜,无论是士兵还是水手,都是十分困倦。

舰船停靠下来,士兵们根本无心去岛上游玩,他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只有少量的守卫,在承担着警戒的任务,他们不是不想睡觉,而是不能,舰队是在他们陌生的海域,谁也不知道附近有没有其它国家的舰队,或者是海盗,所以,他们必须保持高度戒备。

莫宁见士兵们十分困倦,也就没有叫醒他们,先让他们睡个好觉再说。

百无聊奈,莫宁自己也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大部分是吧士兵们都醒了。

但是天已经黑了下来,附近并没有任何可以娱乐的地方,在夜色中,除了睡觉,养足精神,再无事情可做。

天亮之后,莫宁早早吃过早餐,带着部分士兵,打着一面日月军旗,开始登岛巡视。

开始的时候,看到岩石上满是水渍,还有厚厚一层已经死亡的青苔,显然,这里常常被涨潮的海水淹没。

再往前走的时候,水渍越来越少,枯黄色的青苔,也是薄了许多。

岛上除了灰黑色的岩石,就是厚厚的一层鸟粪,显然没有人类活动过的痕迹。

“团座,前面有海鸟,我们开枪试试,看能不能打下几只海鸟,中午吃顿新鲜的鸟肉,顺便看看燧发枪在这种环境下能否正常射击。”

莫宁看看前方,果然有一大群水鸟,大的像是白天鹅,还有比白天鹅小得多的灰色、白色水鸟,它们像是感觉到了危险,纷纷伸长脖子,打量着他们这些不速之客。

“这儿既没有严寒,也没有高温,燧发枪怎么会不能正常射击?”莫宁笑笑,“你们怕是嘴馋了吧?”

“团座,这里是大海,空气中水气重,也许燧发枪的子弹潮湿了不能使用也说不定。”

“哈哈,你的理由还真充分,那就试试吧,要是燧发枪正常,你却打不着海鸟,看我怎么收拾你。”莫宁算是同意了,其实,看到这些肥嘟嘟的海鸟,他自己都准备放上几枪。

“是,团座,保证弟兄们今天能尝尝海味。”

众人都是停住脚步,免得惊散了水鸟。

二三十士兵,开始瞄准可怜的海鸟。

有一只体型中等的长腿海鸟,也许是信天翁,像是看到了危险,忽然尖叫一声,展翅高飞,细长的红腿像是一条尾巴,一直拖在尾羽的下面。

“砰,砰,砰……”

燧发枪响了,枪手们是齐射,一半燧发枪瞄准海鸟,一半燧发枪瞄准低空。

“嘎……叽……吘……”

各种不同的海鸟,发出一声声惨叫。

体型大的海鸟,抗击打的能力强,基本上都飞走了,只有一只像是白天鹅,大概是燧发枪的子弹,击中了它的翅膀,一头从低空摔下来,在岩石上扑腾几下,到底让手忙脚乱的士兵们抓住了,士兵们还捡到几只受伤的小型海鸟。

第377章皇帝召见

莫宁带着士兵,在小岛上巡视了一周,发现在东南方向,距离小岛中心大约两百步的地方,有一口巨大的池塘。

“去看看,池塘里是咸水还是淡水。”

一名士兵跑过去,蹲下身子,用手捧了一捧水,放到口中尝了尝,“团座,是淡水。”

“淡水?”莫宁大喜,如果岛上有淡水,将来就可以在岛上种植作物,士兵也可以在岛上留守,他亲自跑过去,招了水,放到鼻子前闻了闻,果然是淡水,不过淡水中散发出浓烈的鸟粪味,这口池塘,应该是海鸟饮水的地方。

既然海鸟在此饮水,那水质应该没有问题,只要将来驱散海鸟,水质就会自动净化。

莫宁原本打算在岛上留下五十名士兵驻守,考虑到这是舰队第一次来到这个无名的小岛,下次还不知道什么再来,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他准备与卫信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将军旗留在小岛上,在岩石上刻上文字,告诉后来者,这座小岛是我们的。”

士兵们将日月军旗插在池塘的边缘,又用腰刀在旁边的岩石上刻下“大明”二字,说明他们是最早在这个小岛登陆的人。

莫宁在岛上指指,哪里可以建房子,哪里可以开辟成农田,又打算在舰船停泊的地方,修建小型码头,建立瞭望哨。

一行人直到午时,才回到舰船上。

早先回来的士兵,已经将捕获的海鸟拔毛去脏,用清水炖了,他们远远就闻到一股香味。

“团座,要是多打几只海鸟就好了,弟兄们人多,这些海鸟恐怕不够吃。”

“你傻呀,燧发枪一响,其它的海鸟还不逃跑,等你来打呀?”

莫宁笑笑,能在遥远的海岛吃上新鲜的肉食,的确能改善士兵们的伙食,提振士兵们的士气,但海鸟一时半会不会再回来,他也没办法,不过,莫宁马上就想到了,大海中有鱼,要是能带上几片渔网,新鲜的鱼儿那是有得吃。

在分配食物时,僧多粥少,大部分士兵还是白米饭配土豆,最多能分上一勺海鸟汤。

莫宁让记录员记下小岛的位置后,舰船就回航了。

这一次航行,莫宁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一个无人岛,这将属于北海舰队的土地,不至于像青之岛那样,需要向韩五爷购买。

回航的时候,因为是逆风航行,差不多花了十二天的时间,舰队才回到青之岛。

韩五爷还没有决定,是否要回去中土,看看先祖的故乡,莫宁不便再劝,他从八丈岛经过,看望了守岛的士兵后,直接回到青岛。

莫宁刚一回来,就被卫信找去,让他讲讲异域的奇闻。

“莫团座,这次有什么收获?”卫信本来对向东探险毫无兴趣,甚至不知道琉球的东面,还有更为广阔的海洋,他派出莫宁的舰队,纯粹是为了完成朱由检交给他的任务。

但每次莫宁回来,都会带给他新的知识与新的体验,特别是发现了八丈岛与青之岛,他对东方的探险,兴趣越来越浓了,要不是北海舰队司令,他都要亲自东行探险。

“回司令,这次出海,主要有两大收获。”莫宁知道卫信对探险越来越感兴趣,故意呷口茶,调调卫信的胃口。

“那你还不快说?”卫信等了半天,不见下文,不由把眼一瞪。

莫宁见卫信的神色不对,这才往下说:“一是与王永庆、韩五爷谈妥了两岛驻军的事;二是在青之岛的东南,发现了一个无人的小岛,估计岛上从来没有人来过,我们在岛上留下军旗,还在岩石上刻下‘大明’二字,然后就返航了。”

“无人的小岛?那你在岛上驻军了没有?”卫信显然对新发现的无人小岛更感兴趣,“只有驻扎军队,那里才是大明的土地,你只留下军旗,在岩石上做上记号,要是别人来了,将你的国旗、岩石扔进大海,你找谁说理去?”

“司令,这个小岛距离青岛母港太远了,逆风航行一趟,将近一个月,来回就是两个月,如果士兵留在这个荒漠的小岛上,不知道几时才能等来我们的舰队。”莫宁说出自己的打算,“要是在八丈岛或者青之岛建立正式的补给基地,以后从哪儿过去,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了。”

卫信想想也对,要是岛上的士兵遇上他国的舰船,少量的士兵根本无法对敌,如果士兵人数多了,给养又是问题,“八丈岛与青之岛,谈判得怎么样了?”

“司令,八丈岛上驻扎了一个连的士兵,一共一百一十三名军士,岛主王永庆给我们划下了一块大约六百亩的土地。”

“那八丈岛不是可以建立补给基地吗?”卫信不知道莫宁到底是什么意思。

“司令,这里面有个问题,现在他们需要士兵的保护,所以才允许我们在那里驻扎,要是有一天,他们后悔了,不让我们驻扎了,我们怎么办?”

这的确是个问题,也就是说,基地没有时间上的保障,岛上都是汉人,总不能全部杀了吧?如果岛上是日本人,更是行不通了,如果杀了大量的日本人,搞不好就会引起两国的纠纷,甚至是战争,卫信随口问了句:“那你打算怎么解决?”

“司令……”莫宁犹犹豫豫。

“你是军人,怎么婆婆妈妈?怎么想就怎么说呗,万一不行,咱们再想其它的办法。”

“是,司令。”卫信紧了紧嗓子,“青之岛上,韩五爷划给我的土地,被我永久买下来了。”

“买下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卫信不知道海岛还能买到。

莫宁将他与韩五爷订立合约的事,详细说给卫信听,“司令,一百两银子,是不是太贵了?”

“不贵,一都不贵。”卫信恨不得将莫宁一把抱起来,转上两圈,“有了这块永久的土地,我们就可以建设补给基地了。”

“司令,我也是这么想的。”莫宁见卫信认同了他的做法,还想找功劳。

“你也是这么想?”卫信却是吹胡子瞪眼:“你已经买下了这块土地,怎么不早说?难道是在考我不是?”

“我哪敢考司令哪?”莫宁只得实话实说:“因为未经司令同意,擅自动用北海舰队的军饷购买土地,属下心里不踏实。”

“你是有些大胆。”卫信摇摇头,又头,“不过,你购买土地不是为了你个人享受,而是为了北海舰队的基地,就是陛下,应该也不会怪罪的。”

“多谢司令。”

“谢什么谢?你现在立即做好两件事,这一嘛,想想在青之岛上建立补给基地,除了修建房子,仓库,码头,种植蔬菜,还需要做那些事。”

“是,司令。”莫宁突然从座位上跳起,给卫信敬个军礼,“那二呢?”

“第二嘛,我给你两天假,你先休息一下,两天后来军营报到,随我入京。”

“司令,为什呀?这都快新元了,为什么要入京呀?”莫宁有些不满,自己在海上漂泊了大半年,连新元都不让过。

“我也希望在家过新元,可是京师有人要见你。”卫信忍住笑,等着莫宁继续发问。

“属下在京师又没有熟人,谁想见属下?再说,这都要新元了,我还懒得见他!”莫宁嘟囔着。

“这个人你非见不可,连我都是因为你的原因,要及时赶去京师。”卫信到现在只说了半句,他是故意要吊吊莫宁的胃口,谁让莫宁刚才对他吞吞吐吐呢!

“到底是谁呀?司令,这大过年的……”

“皇帝,皇帝要见你,你说你能不去吗?”卫信见莫宁急得像是马猴找不着身上的虱子,这才敞开了谜底。

“啊?皇帝?皇帝为什么要见我?”莫宁呆了一呆,他首先是往坏处上想,自己也没做什么欺君罔上的事呀!要说在八丈岛与青之岛驻军的事,那也是司令同意的,如果要追究责任,也追究不到自己,看着卫信得意的样子,他才明白,可能是他想歪了。

原来上次卫信将莫宁登上八丈岛与青之岛的事,以军报的形式,汇报给国防院,李春烨觉得事情特别,就报告了朱由检。

朱由检早就听说过徐福东渡的事,后世的历史上,甚至有不少人怀疑日本人就是徐福与那些童男童女的后人,只是没有科学的依据。

现在李春烨向他汇报了八丈岛与青之岛的事,他才明白,日本人并不是徐福与童男童男的后代,徐福与童男童女的后代另有其人,他们不是生活在日本四岛上,也没有被日本人同化,两千多年来,他们就生活在八丈岛与青之岛上,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而且生活比较清苦。

朱由检虽然不是严格的民族主义者,但听说这些汉族后人生活艰险,还是按捺不住,想要帮他们一把。

本来朱由检只想暗中帮助他们,不改变他们的清静生活,世界上这样的人间乐土真是太少了,但他听说日本大名开始向两岛上流放罪犯,他们的清静生活已经保不住了,于是就有了新的想法。

这两座岛屿上生活的都是汉人,那么这两座岛屿,理应属于大明的土地,只要岛上的汉人不反对。

两座岛屿的面积虽然不大,将来加上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能控制的海域,就会达到几十万甚至百万平方千米。

在朱由检的心目中,他并不担心日本国横加干涉,既然琉球是他的囊中之物,琉球东面的这些岛屿,属于大明再正常不过了。

如果日本国一定要来抢夺这些岛屿,那正好是明日战争的最好借口,真要打起来,那战争打到什么程度,就不是日本人说了算了。

朱由检也不是头脑容易发热的人,他还不确定卫信的军报是否属实,这件事情太过奇特了,就怕是北海舰队为了邀功而创立“华南虎照片”那样的骗局,如果这一切都不存在,那他为这两座岛屿所做的准备和投入的人力物力,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所以,朱由检给北海舰队司令卫信下了一道圣旨,一旦莫宁回到青岛,就让卫信带着莫宁,立即赶赴京师,他要亲自召见莫宁。

第378章大明最缺什么

年关将近,朱由检感到特别忙碌。

先是教育部组织人手,拟定了新编的汉语教材,送给朱由检审定。朱由检并非语言学上的行家,但他要在国内外推广现代应用汉语,而现代汉语教材是他授意夏日瑚主编的,所以他要亲自把关。

朱由检心目中的现代汉语,不仅是传承汉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交往的工具,因此,便于学习就是汉字和汉语的发展方向。

上次朝议的时候,已经确定了汉字改革的基本方向:学习白话、汉字简化、拼音注音、引进标,夏日瑚主导的新教材,就是按照这几条原则编写的,朱由检对新教材基本满意。

他只是增加了两条意见,一是增加白话文的内容,减少古文的篇幅;二是要循序渐进,将新教材分成几册,学生学习由易到难,当学生学会了常用的三千词汇时,就能进行基本的的读写,如果外族人学会了这三千汉字,就能正常用汉语与他人进行交流。

至于大量的生僻字和冷僻字,就让学究们去研究吧,这些传统的文化瑰宝,对现代应用汉语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

汉语教材一旦确定下来,就开始大量印刷,作为全国的通用教材,它必须及时运往全国各地,包括边疆省份。

新编教材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也不大紧,将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进行修改。

接下来就要编撰汉语字典,汉字有数万个,字典编撰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根据大明当前的人力物力与科学水平,恐怕要好几年。

为了便于学生能及时查阅到汉字的标准读音,朱由检让教育部先编撰一种简易的字典,里面只收藏三千或者五千个常用的汉字,这些汉字不用考证推敲,简易字典很快就能编撰结束,及时发放到各地的学校。

至于研究性的大字典,因为收录的汉字比较全面,很多字的读音、字义、用法需要考证,就让教育部的官员慢慢整理,迟一也无妨。

教育部长孔贞运感激朱由检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