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非韩五爷与他签订书面的合约,规定驻军的时限。

莫宁随王永庆离开青之岛之后,又在八丈岛小住了一日。

按照王永庆的意思,希望莫宁在八丈岛也留下一部分士兵,保护岛上的居民。

八丈岛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口,都远超青之岛,加上岛民主要是女人,更加需要明军的保护,他希望莫宁能留下百十士兵。

“王岛主,我们的粮食已经不多了,舰队返回的时候,粮食必须充足,万一受到台风的影响,迷路什么的,所以必须多备一些返程的粮食。”

“奥。”王永庆也没办法,他也无法给士兵提供充足的粮食,加上不知道莫宁什么时间才能再来,根本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粮食。

“王岛主,八丈岛上驻军的事,在下铭记在心,只要条件具备,在下一定在岛上留下士兵。”

“关键是粮食,岛上并不缺少淡水。”

“王岛主,我保证不久之后,就会回到八丈岛,还会带来足够的粮食与种子。”莫宁离开八丈岛的时候,向王永庆做了口头保证。

“王某在八丈岛恭候莫团座。”王永庆拱手给莫宁送行。

第375章卖岛

莫宁的舰队一路顺风,回到青岛,他顾不上长途航行的疲劳,立即求见北海舰队司令卫信。

卫信今天没有出海,他正在视察重新组建的陆战队。

“司令,莫团座回来了,正在营外求见。”

“莫宁回来了?走,看看去,看看他又带回来什么讯息。”卫信将视察的事,暂时交给副司令卢毓英。

“参见司令。”莫宁向卫信行了一礼,然后立在一边。

“莫宁不用客气。”卫信还了一礼,现在莫宁从事的探险活动,可是朱由检亲自交代的任务,是北海舰队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莫宁连带着在北海舰队的地位也提高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司令,属下刚刚上岸。”

“刚刚上岸?”卫信扫了莫宁一样,连家都没回,就找过来了,看来一定有什么重要的收获,“莫宁别急,本司令亲自为你接风,咱们边吃边谈。”

来到军营的餐堂,卫信的亲兵上酒上菜,卫信也未找人作陪,就他们两人,连副司令卢毓英都没有参加。

莫宁简要汇报了这次东行的经历,“司令,八丈岛要不要派兵驻守?”

“要,当然要,能在东边有个补给基地,我求之不得。”卫信也曾听过徐福东渡的故事,那还是在茶馆听艺人说书,这次莫宁的舰队,真的见到徐福的后人,卫信一时走神,直到莫宁发问,他才从遐思中清醒过来。

“司令,我们在八丈岛上驻扎多少士兵合适?”听到卫信赞同在八丈岛驻军,莫宁暗暗高兴,看来在青之岛留下士兵,是走对了。

“嗯,既然王永庆主动要求驻扎百人,那就一百士兵吧,恰好一个连队,慢慢来,如果现在驻军多了,也许岛民不同意。”卫信激动的只知道喝酒。

“是,司令,我明白了。”

“莫宁,你刚回来,先休息一下,我给你十天的假期,然后回来准备,半个月后,再次启程,至于要带的舰船士兵粮食种子,我会准备好。”卫信想了想,“我会派出另外一支小型舰队,专门向两岛运送粮食物资,你去两岛后,暂时不要回来,就以两岛为基地,继续向东探险。”

送走莫宁,卫信立即将八丈岛与青之岛的事,向国防院汇报。

莫宁再次回到军营的时候,舰队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除了原来的舰船,卫信另外派出的运输船队,也将随莫宁一道东行。

五天后,莫宁带着卫信的万分期望杨帆东行。

这一次,莫宁没有在种子岛停泊,他直奔八丈岛。

王永庆没想到莫宁来得这么快,稍稍有些惊讶,听说莫宁带来了大量粮食,他亲自去码头观看了装载粮食的运输船。

不用说粮食,光是两层甲板的运输船,就让他惊讶不已,比传说中徐福的船队,那是威风多了。

王永庆与莫宁的谈判,没有任何悬念,基本上比照莫宁与韩五爷的约定,只是八丈岛更大,经双方商定,岛上常驻一个连的士兵,超过一百人,王永庆给莫宁划定的土地比青之岛大得多,莫宁则向王永庆提供了充足的水稻种子。

莫宁与王永庆还商定,如果岛民的粮食有剩余,就卖给岛上的驻军,莫宁会根据粮食的价格,用布匹、茶叶等日用品交换。

与王永庆谈妥,莫宁又去了趟青之岛,他要给驻守岛上的士兵更大的信心,北海舰队没有忘记他们,不会将他们抛弃在远离大明的荒岛,免得这些士兵绝望之后,为害岛民。

青之岛码头的扩建还没有最后完工,但士兵们住宿的茅草屋已经整修完毕,莫宁给码头上的士兵重新发放了军粮,又给韩五爷一部分水稻的种子。

岛上皆大欢喜。

韩五爷给莫宁接风洗尘,这次他的眼中不再有上次的担忧了,“莫团座,你真是守信用的人,老朽代表青之岛上的百姓,感谢莫团座带来的种子。”

“哪里,韩五爷客气了,我们都是汉人的子孙,互相帮助那是应该的。”莫宁放下心来,青之岛的补给基地,暂时算是稳定下来了,“这次运送的粮食太多,以后我还会带来更多的蔬菜种子,让岛上的百姓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那就多谢莫团座了。”想到岛上的百姓从此不再挨饿,韩五爷心中高兴,不免就多喝了几杯。

“韩五爷,我的弟兄们没给你老添麻烦吧?”莫宁还有些担心,自己不在岛上的时候,这些士兵可千万要遵守军纪,万一弄出什么抢夺财物侮辱妇女的事情,那这个补给基地,恐怕就不会长久了。

“没有,没有,他们都是真正的军人,只是在码头上扩建、训练,平时从不扰民。”说到此处,韩五爷话锋一转:“莫团座,中土距离青之岛,到底有多远?”

“这个,我也说不准,因为都是茫茫的大海,不过,要是坐上大明的舰船,应该不会超过十天的时间。”莫宁发现韩五爷的眸子晶亮了起来,“韩五爷,可是要回中土去看看?”

“见到莫团座,老朽是有个想法,就是在有生之年去看看当年的家乡,这事等我与王岛主商量商量再做决定吧!”韩五爷既想去中土看看,又害怕回去,毕竟过了两千多年,自己的祖先到底生活在哪儿,岛上又没有文字记载,口口相传的结果,那是比较模糊。

“韩五爷,你老要是回到了中土,见到中土的富足,怕是不想回来了。”莫宁朝韩五爷哈哈大笑。

“那倒不一定,老朽在中土又没有什么亲人,只是想看看先祖生活过的故土而已。”韩五爷想象不出,中土现在到底怎么样了,他的思维,从未离开过八丈岛与青之岛。

“韩五爷,那你与王岛主商量一下,要是商量好了,可以坐大明的运输船回去,也可以等我回来,坐我的舰船回去,真要去了大明,我就给老爷子当个向导,陪老爷子好好逛几天。”现在的莫宁,已经与韩五爷混熟了,说话也就很随意,丝毫没有顾忌双方年龄上的差距。

“那老朽先谢过莫团座了,如果老朽做了决定,一定会搭上莫团座的顺风船。”韩五爷想想,如果乘船回中土,也就十来天的时间,加上回来十天,游览十天,一个月就能了却数千年的乡愁。

“在下期待老爷子早做决定,老爷子,干。”莫宁端起酒盅,恭恭敬敬地向韩五爷敬了杯。

“干。”韩五爷也很爽气。

莫宁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老爷子,现在的大明,物产丰富,老爷子要是去了中土,必然会被玲琅满目的货物炫了双目,可是这些货物,都需要银子才能买到。”

“货物?银子?”韩五爷自然对商业一窍不通。

莫宁解释了半天,才让韩五爷明白大概,“老朽只是回中土看看,这些身外之物,不要也罢。”

“老爷子,这就不对了,中土又很多实用的货物,如果一样不买,那真是损失,再说,至少也要买些纪念品吧?”

“那依莫团座,应该怎么办?”韩五爷自然不会有商业头脑。

“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易货,也就是用青之岛上的物产去交换。”莫宁东瞅瞅西瞅瞅,也没发现有什么看得上眼的,“老爷子,岛上有什么稀奇的出产吗?”

韩五爷摇头,“岛上的出产,除了粮食,就是水产品了。”

莫宁也是叹息:“这两样出产,大明有的是,应该卖不了几个钱。”

“那还有一样呢?”韩五爷记得刚才莫宁说得是两种方法。

“还有一样,就是银子,没听说岛上出产银子,那就只好用心去挣了。”莫宁是完全按照大明的规则。

“要怎么才能挣到银子?”韩五爷还是不明白。

“在大明国内,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出售生产的产品,二是为别人干活,别人付给相应的酬劳。”莫宁也觉得,这两种法子好像都不适合青之岛,别说岛上没什么奇特的出产,就是出卖苦力,也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再说,有谁在岛上雇佣这些劳力?

韩五爷也是觉得这些办法实在不牢靠。

难道这个世外桃源,就真的卖不出银子?莫宁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些线索,“老爷子,岛上环境优美,百姓淳朴,如果开发出来,肯定有汉人前来旅游,游客们登岛,是要吃饭、睡觉的,他们就会在岛上花费银子。”

“青之岛离大明可是有十多天的航程,有谁会来到这里观光?一时半会之间,哪里会得到许多银子?”

莫宁想想也是,就是要开发出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狠了狠心,“老爷子,那只有卖岛一条路了。”

“卖岛?”韩五爷稀疏的头发,登时根根竖起,“岛卖了,我们住哪?这岛上的百姓,又以什么为生?”

“韩五爷,怪我没把话明白,赎罪赎罪。”莫宁拱手为礼,“老爷子,我不是说将整个岛卖了,而是将偏僻不能种植作物的那一部分卖了,比如外轮山,比如码头,这些都不会影响百姓的生计。”

“外轮山?现在还在日本人手里,再说,有谁来此购买外轮山?”

“的确没有人购买外轮山,现在的青之岛,几乎与世隔绝,别说卖,白送也不会有人要,除了日本的大名要流放罪犯。”莫宁苦笑着摇头,觉得自己出了一个极度发馊的主意,“那只有码头了。”

第376章第一个无人岛

“码头?码头不是划给莫团座了吗?”韩五爷没有看莫宁,好像是在对自己说。

“是呀,码头已经划给我们了。”莫宁心道,虽然划给我们了,但韩五爷或者韩五爷的后人,如果要回去,我也没办法,毕竟人家是借的,“韩五爷,我倒是有个主意,这码头附近,又不能种植作物,不如就卖给我们?”

“卖?”韩五爷有些惊讶,嘴巴一时都合不拢,“怎么个卖法?”

“我们双方签订文书,将这片码头永久卖给我们,我们付给你银子,韩五爷你看如何?”

韩五爷有些不悦,“码头卖给你们,那将来的百姓还如何出海捕鱼,捞捕水产?”

“韩五爷不用着急,青之岛的西北,不是还有一处浅滩吗?我们将这处浅滩开发出来,重新修建一座码头,交给老爷子管理。”

“这能行吗?”韩五爷记得是有这么一片沙滩。

“老爷子放心,如果不能开发出码头,我们绝不要现在的码头。”

“那……莫团座要出多少银子?”韩五爷心道,反正这一片区域已经给了你们,现在你们要付银子购买,那是你们的事。

莫宁也不知道码头的价格,他只是希望永久得到这一片的土地,防备将来的岛主反悔,“一百两?老爷子看怎么样?”

“一百两?一百两能卖多少中土的货物?”

“中土不同的货物,价格不一样,就以这粮食为例吧,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石粮食,一百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百石粮食。”莫宁只能以韩五爷熟悉的粮食来计算银子的价值。

“两百石?就现在的这片区域?”

“就现在的这片区域,完全不用扩大。”莫宁暗喜。

韩五爷想了想,“老朽要是不去中土,这些银子,不是没有丝毫用处吗?”

“要是老爷子真的决定不去中土,你可以用这些银子向我们购买粮食,银子绝对不会白白浪费掉。”

“向你们购买粮食?真的?”韩五爷显然是在计算这些粮食的用处。

“真的,随时可以向我们购买,如果老爷子需要,我们可以现在就用粮食支付。”两百石粮食,也就两万余斤,卫信现在已经派出舰队,专门向八丈岛与青之岛运送粮食等物资,两万斤粮食就可以换一块永久的土地,莫宁才觉得心里踏实。

“既然随时可以兑换粮食,老朽还是先收银子吧。”韩五爷觉得,银子不仅可以买到粮食,还可以买到其它的货物。

“行,老爷子要啥都行。”莫宁又敬了一杯,“老爷子,这么重要的事,口说无凭,必须签下文书,我回去向我们的司令也好交代。”

“签订文书也可以,不过,莫团座可要先修好西北部的码头。”

“老爷子放心,那是一定的,如果不能修建新的码头,我还不被岛上的百姓骂死?”

“哈哈……”

“老爷子,我还有一个想法,不知老爷子赞同不?”

“莫团座说说看。”

“这次我带来了大量优良的种子,一旦种植下去,到了收获的季节,岛上的粮食产量,肯定会大幅增加,如果百姓们自己吃不掉,可以卖给我们,还有多余的蔬菜,也可以卖给岛上驻守的士兵。”有了永久性的补给基地,莫宁也不需要藏着掖着了。

“多余的粮食,百姓们一般都是库存起来,预备荒年。”韩五爷首先考虑的还是岛民的饮食,至于多余的蔬菜,就随他们自己好了。

“韩五爷,我们不会逼迫岛上的百姓,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们绝对不会用强,我们并不缺少粮食,相反,如果他们愿意将多余的粮食出售给我们,将来遇上荒年,还可以拿银子将粮食买回去。”

“那你们不是免费替他们保管吗?”

“就是这样,如果岛上粮食有剩余,我们可以运回中土出售,万一岛上出现饥荒,粮食不足,我们还可以从大明运来粮食,出售给岛上的百姓。”

“那岛上的百姓,从此再也不会挨饿了?”

“只要他们肯与我们合作,应该再也不会挨饿受冻了,大明的百姓就不会挨饿受冻。”

“受冻?你们也会出售衣服棉布吗?”

“只要有银子,无论你们需要什么,我们都可以让运输船载送过来,只要他们有银子。”

“银子?”银子真是难倒了韩五爷,青之岛与八丈岛都不出产银子。

“韩五爷不用着急,我这次还要出海东行,等我回来的时候,再慢慢想办法,看看怎么让岛上的百姓挣到银子,只要有了银子,就可以从大明买到他想要的一切。”

“那老朽就在青之岛恭候莫团座了。”

“老爷子客气。”

第二天,莫宁与韩五爷签订了出售岛屿和码头的文书,又实际丈量了码头上的土地,按照大明的计量,只有二百八十亩多一些,韩五爷又向岛内划了一些,恰好是三百亩。

为了答谢韩五爷,莫宁向韩五爷赠送了一些瓷器和汉人的衣物,莫宁还向韩五爷承诺,下次回到大明之后,争取带回一些青之岛用得上的农具,提高劳作的效率。

青之岛南面原来的码头,暂时停止修建,莫宁要求留驻岛上的士兵,先修建好西北的民用码头,这个码头修建好了,交给韩五爷,他们签订的合约就将正式生效。

这个码头是莫宁承诺为岛上修建的,所有参与码头修建的百姓,都会领到酬劳,每天二十文铜钱,岛民也可以直接将这些铜钱兑换成粮食。

告别韩五爷,莫宁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