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老臣就负责修筑这一段道路。”

“如果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可以向工部和大明科学院求助,朕这里,还有近万女真战俘,暂时就送给老师筑路。”

“那劳力就没有问题了,只是……只是这隔着崇山,费用怕是不低,需要陛下预先和户部打个招呼。”

“老师不用担心,这就是真要说的第三件是。”朱由检心里偷着乐,皇太极真是帮了大忙了,“我们在沈阳和辽阳,一共搜出价值四千五百多万两的财务,老师先留下三百万修路,以及将来建设辽东,其余的,朕就委托老师运去京师,暂时交户部封存。”

“这么多?”孙承宗倒吸一口凉气,“陛下,这是真的吗?建奴怎么会有这么多银两?”

“他们没有银矿,这些银两,直接间接,都是来自大明,这也大明户部枯竭的重要原因,市场上没有白银流通,户部当然没有足够的进账。”

“陛下……”

“这些银两本来就是大明的,现在不过是物归原主,老师不用介怀。”

“是,陛下。”孙承宗再次匍匐在地,“臣一定早日完成陛下的三个任务。

他又一次震撼了,他离开沈阳之后,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朱由检登机之后,大明就有了一个接一个的利好讯息?他还是个少年,难道他这是上天派来振兴大明的?“崇祯,重振。”他不断念叨着。

对于弄木明白的问题,孙承宗也不钻牛角尖,反正开天辟地的事情,就由朱由检去完成,他只要按照朱由检的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行了。

下午,朱由检仍然没有会见各个军长,他单独会见了挂衔左都督的东江军总兵官毛文龙。

第259章每人发一个媳妇

“毛文龙参见陛下!”毛文龙跪在朱由检的座前,他的全身,弓得就是是大草虾。

“毛将军平身,看坐!”朱由检向侧面一指。

“谢陛下!”毛文龙在朱由检下首的一张矮脚椅子上战战兢兢地落了座。

“毛将军一向可好?”

“托陛下的福,自从陆战队进入辽东,我们基本上可以吃饱了。”毛文龙鼻子一酸,但他硬是忍住了泪水。

“毛将军辛苦了,为了大明,毛将军可是没少受建奴的苦哇!”朱由检一直和缓地看着毛文龙,“幸好一切都过去了————建奴的好日子过去了,我们的苦日子,也是过去了。”

“陛下……苦日子终于过去了!”要不是在皇帝面前,毛文龙真想嚎啕大哭,自从建奴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他的士兵,饿死的比战死的还多。

“文龙受苦了!”

“陛下过奖!可是末将却未能阻止建奴肆掠辽东。”

“彼时建奴太强,宁锦一线,数十万明军,都悍不动建奴的骑兵,何况补给远远不足的东江军,但文龙在辽东,充分牵制了建奴的镶蓝旗,是你们,在建奴如日中天的时候,让建奴看到了汉人和大明不屈的抵抗意志。”

“陛下……”

“文龙今后,可有什么打算?”

“陛下……”毛文龙想到大明的海军陆战队,人家的战斗力比东江军可是要强上百倍,“陛下,建奴已灭,末将希望解甲归田。”

“解甲归田?”朱由检不解,“建奴已灭,文龙正该换种方式为国家效力,这么困难的环境,你都挺过来了,现在为何要归田?”

“陛下,大明新军的战斗力……末将恐怕难以适应新军了。”

“文龙是武举出生,文笔应该不错吧?听说文龙熟读过兵书?”

“陛下的意思……”

“文龙也算得半个辽东人,现在辽东已经回归大明,要建设辽东,正缺少像文龙这样熟悉辽东的人。”

“陛下,文龙只是一介武夫……”

“文龙也不用谦虚,给你个锦州知府,怎么样?”

“末将……臣多谢陛下洪恩!”毛文龙当庭一跪,匍匐在朱由检面前。

“文龙,起来!”朱由检微微一笑,“你也别高兴得太早,大明的新任官员,都是要签廉政文书的。”

“这个……臣微有所闻。”

“知道就好,此外,朕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完成。”

“臣当极尽全力,完成陛下交给臣的使命。”

“文龙,你说实话,东江军现在还有多少将士?”

“陛下,建奴一粒粮食都不给我们,弟兄们实在撑不下去了————现在东江军只有万余士兵。”

“他们可都熟悉水性?”

“那是当然,陛下,弟兄们从皮岛开始,一直生活在外海的各个岛屿上,每天都与海水打交道,现在都成了水鸭子。”

“那就成了。”朱由检放下心来,“在去锦州接任之前,你先处理好东江军的将士,凡是愿意继续从军的,将接受陆战队的挑选,不愿从军的,全部归田,在辽东就地落户,每名士兵,分给五十亩土地,作为对他们这些年与建奴作战的奖励,可有什么问题?”

“陛下,这些士兵,原来大多都是辽东人,让他们在辽东入籍,应该没有问题,只是他们没有房屋农具,安置起来,要费些时日。”

“房子让他们自己修建,朝廷会资助他们适当的农具。”

“应该没有问题,臣保证平稳安排好这件事。”

“另外,辽东现在的居民太少,人口性别不平衡,刚好朕在朵颜三部俘获了五千年轻的女人,只要军士们能在辽东安心落户,朕给他们每人发一个媳妇。”

“陛下,真的发放?”毛文龙瞪大眼睛,发放媳妇,这是亘古未有之事。

“当然是真的,君无戏言!”朱由检瞪了毛文龙一眼,“不过,朕说好了,女人只有五千,优先配给参加海军陆战队的人。”

“陛下,臣明白了。”毛文龙长身一揖,“臣一定按照陛下的意思,安置好东江军的将士。”

“你先安置好东江军的将士,开年之后,再去锦州赴任。”

“是,陛下。”

摆平了孙承宗和毛文龙,朱由检并没有给各个军长们下达作战任务,只是让他们做好各种准备,聪右图格格还没有回来。

四天后,陪同聪右图格格去兴京的明军士兵回来了,他们给朱由检带回了不幸的讯息。

聪右图格格去兴京劝说阿巴泰的时候,遭到阿巴泰的断然拒绝,阿巴泰放出豪言,要与朱由检战至一兵一卒,绝对不会投降事贼。

阿巴泰的强硬表态,得到兴京女真贵族的大力支持,这进一步刺激了阿巴泰的强硬立场。

聪右图格格转天再次劝说阿巴泰的时候,被阿巴泰狠狠地甩了一个耳光,并且大骂聪右图格格,不该从了朱由检,以身事贼,丢了女真人的脸。

这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士兵们也说不清楚,他们只知道,聪右图格格回到自己的房间后,一天白绫,吊在房上,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咚!”

朱由检一捶捶在案几上,案几立刻散了架。

“传令,满桂的第七骑兵军,从铁岭越过辽东长城的缺口,切断女真人北逃的路线,自北向南,围攻兴京;洪承畴的第四军,从太子河北岸,沿着咸宁、清河,越过辽东长城,自西向东,合围兴京;杜文焕的第二军,沿着鸭绿江北上,自南向北,目标仍然是兴京。”

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朱由检下达的军令的时候,特意选择了嗜杀成性的几位军长,“你们给朕记住了,对于建奴的余孽,格杀勿论,不留活口。”

朱由检本来就对让大明灭国的女真人,深恶痛绝,但他实在不忍心赶尽杀绝,他只是要削减女真人的人口,并没有灭族的打算,聪右图格格的死,让朱由检找到来了杀戮的借口,聪右图格格已经是他的女真,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振兴大明?

聪右图格格是为了自己去死的,虽然她是自杀,但朱由检直接将这笔账,算在阿巴泰头上,算在所有的努尔哈赤的子孙身上。

满桂等三人都听出了朱由检的怒意,特别是满桂,心中简直乐开了花,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厮杀一回了。

大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六月二十五日,三路大军,从北、中、南三路,直捣女真人最后的老巢兴京,兴京的东面,已经是大海,除了拼死一搏,阿巴泰已经没有退路了。

十万明军,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扫荡了外围的数万女真牧民,明军见人就杀,见财就抢,不到五日的时间,兴京城外的所有部落,都被屠杀一空,只有他们的牛马羊,才是明军的俘虏。

这一次,满桂可是过了一把瘾,他的第七军,是真正的骑兵军,在长白山麓的丘陵地带,真是如鱼得水,他一路轻装,发疯般地追杀所有的女真部落,光是他屠杀的女真牧民,就超过两万五千。

辽东长城以东、鸭绿江以西、松花江以南的广大区域,已经成了鬼地,再也没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观。

兴京,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十万明军,将兴京围得水泄不通,其中第二军杜文焕不还带来了十门火炮。

兴京是努尔哈赤起兵建国时的都城,是努尔哈赤发表“七大恨”的地方,他们当时叫赫图阿拉。

兴京立城,是女真人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过度的标志,但兴京本身并不是坚城,当时的大金国,还是国弱民苦,等到大金国走向富强的时候,他们的建设中心,已经不是兴京,而是辽阳、沈阳。

阿巴泰驻守兴京,不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他的信任,相反,他是被努尔哈赤剥夺带兵的权利后,流放到兴京,在大金国,剥夺带兵的权利,那是一种政治歧视,不仅自身,连子孙后代都失去了封爵的机会。

当盛京陷落、皇太极自杀的讯息传到兴京,一方面,女真人强悍的性格和几十年来建立的民族强势心理优势,不允许阿巴泰投降,另一方面,阿巴泰认为,自己翻身的机会到了,所以他鼓动兴京城里的女真贵族,坚决反对投降朱由检,为此,还逼死了聪右图格格。

当十万明军包围兴京城的时候,阿巴泰惊慌失措,城内的女真骑兵,还不到一万,而且这些骑兵,都是女真八旗挑剩下的,战斗力还不到同等数量的八旗骑兵。

明军无论在人数、战斗力还是心理上,都占据着巨大的优势,三个军长并不理会阿巴泰的心思,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

杜文焕带来的十门火炮,全部架设在南城门,开花弹以摧枯拉朽之势,不仅摧毁南城门,在击垮了女真人最后的反抗意志,但明军不肯受降,城中的一万士兵和数万牧民,都被明军屠杀,甚至在牧民们投降之后,满桂也是毫不手软,他按照朱由检的口谕,名正言顺地屠杀了所有的的女真人,兴京城内的原住民,只剩下近千的汉人包衣。

建州女真,作为东北亚地区最为耀眼的部落,至此已经灭族,侥幸逃过一劫的极少数牧民,也会加入到其他的民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朱由检听到兴京城破的讯息,他也没有多少喜悦,曾经在梦中都盼望消灭建奴,当目标实现的时候,他反而特别平静。

建奴虽然灭族灭国,但朱由检发动的北伐战争,并没有结束,他已经在酝酿新的发展阶段。

第260章主动担当女使者

作为左路军的北海舰队,没有再参与北伐,他们在辽东半岛挑选人员、修整,同时在旅顺建立新的基地。

第一集团军作为北伐的主力,将从沈阳出发,沿北偏东的方向,继续向北前进,直至全面恢复奴尔干都司。

在第一集团军出发之前,朱由检召见了三位军长,他要给第一集团军设定北伐的方向、路径和终。

“三位将军,女真人一共分为三部,其中最强大的就是建州女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建奴,他们自己称为大金国。”

“另外两部,一部是位于建州的东北方,因为位于鲸海以西,我们通常称他们为海西女真,海西女真与建州女真几乎连在一起,他们已经被建州女真征服,在建州女真的八旗中,就有他们的人。”

“陛下,那还有一部呢?”袁崇焕一边记录,一边问朱由检。

“还有一部,现在还处在渔猎阶段,因为他们过着野人般的生活,我们称呼他们为野人女真,他们常常在树林里采摘和狩猎,也有人称呼他们为林中百姓,都是指他们的生活方式非常落后。”

朱由检摊开行军地图,“诸位将军,野人女真主要生活在黑龙江以北,因为隔着黑龙江,他们并没有被建州女真征服,相反,他们比较亲近大明,只是建州女真的崛起,占据了大明的辽东都司,切断了大明与奴尔干都司的联系,大明与野人女真的联络,才被迫中断。”

“陛下,最为强大的建州女真,已经被我们全歼,其余两部,应该不在话下。”杜文焕是个急性子,他的心,早就飞到战场上去了。

“文焕千万不能大意!”朱由检呷口茶,润润嗓子,“这两部女真,都有一定的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像建州女真那样,已经筑城定居,他们多是生活在广阔的草原、山林之中,那里的气候特别寒冷,你们这次北伐,不仅要与人斗,还要与天斗、与地斗,万不可掉以轻心。”

“陛下,末将明白了!这一片区域,非常广阔。”杜文焕见朱由检用手指在行军地图上划下了大片的空地,不仅有些吃惊。

朱由检头,“其实,关于野人女真,只是粗略的称呼,他们到底是不是女真人,本身又是不是同一个民族,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也许他们本来就是汉人。”朱由检没有理会瞪大眼睛的杜文焕,“所以这次北伐野人女真、恢复奴尔干都司的时候,你们要割裂他们与女真人的关系,让他们与汉人融为一体,最好重新归化为汉人。”

“陛下,对于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是否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袁崇焕停下笔,抬头问朱由检。

“崇焕这个问题问得好!”朱由检觉得袁崇焕是个有心人,“海西女真亲近建奴,可能对大明的军队比较抗拒,应该以剿灭为主;野人女真比较亲近大明,应该以安抚为主。当然,不论是谁,只要他们真心愿意归化为汉人,我们都接受,不要斩尽杀绝,一时半会,大明还无法向这些地方移民。”

“陛下,末将明白了。”袁崇焕在自己的笔记上做了一个只有他自己才能看得懂的记号。

“明白就好。”朱由检相当欣慰,“至于征服这些区域之后的统治问题,朕会及时向当地派遣地方官员,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任用当地的人来管理地方。”

袁崇焕再次停下笔,“陛下,要是当地的百姓,不服从朝廷派出的官员呢?”

“所以,将来撤军的以后,朕打算在黑龙江南北,分设两省,杜文焕的第二军,暂时协助朝廷的官员,镇守这两个省,而俞冲霄的第三军,将来驻守辽东,只有袁崇焕的第一军,撤回京师。”

“陛下,我们明白了。”三人齐声作答。

“为了加强对当地的管理,密切京师与这些地方的联系,第一大道将来会延伸到这些地方,现在孙承宗正在修筑第一大道广宁至沈阳段,你们找到其塔木卫、阿什卫,兀的河卫,标在行军地图上,将来的第一大道,会经过这些地方。”

“其塔木卫、阿什卫、兀的河卫?”袁崇焕摸摸后脑勺,他根本不知道这些地方,“陛下怎么知道这些地方?”

“这是大明成祖年间建立的卫所,宫中档案中有这些名称,他们和沈阳,距离比较直,适合修筑主干道。”朱由检只好忽悠,反正袁崇焕他们也不会去宫中查找这些资料。

“陛下,这些名字很奇怪,不像是汉名。”袁崇焕记下这两个特殊的名字。

“所以,朕打算给他们改个名字,其塔木卫在伊通河畔,那里水草丰富,植物生长期比较长,就叫长春吧,阿什卫在松花江畔,就叫滨江(今哈尔滨)吧,兀的河卫嘛,应该叫乌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