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先生初次来到大金国,这是本汗的一心意———————这是大金国的规矩,黄先生务必收下。”皇太极努努嘴,太监将一张“恒源”票号的银票,塞给黄晓福。

黄晓福接过来一看,乖乖,两万两银子,大汗就是大汗,比代善的手笔更大。

“大汗……”

“黄先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是本汗的一赏赐,这是我大金国的惯例,先生不必挂怀。”皇太极摆摆手,不愿再提银票的事。

“如此,黄某多谢大汗了,大汗,今天不是要和谈吗?”

“今天是要和谈的,但和谈不会影响我们大金国的待客之道,黄先生只要知晓我们的这份情谊就够了。”

“大汗的意思是……”黄晓福迟疑着。

“黄先生,你和两位贝勒谈到的内容,本汗已经知悉,原则上本汗都会同意:第一,大金与大明,以广宁为界;第二,滞留在大金的汉人百姓,来去自由。”皇太极话锋一转,“这次双方的冲突,乃是大明强攻大金引起的,大金国损失数千骑兵,而大明的损失却是不大,大明赔偿安葬费,不算过分吧?”

“大汗……”黄晓福欲要分辨几句。

“黄先生在我大金国呆了这么长的时间,难道对我大金国没有一感情?”皇太极伸手阻止了黄晓福的辩解,“我大金国的土地,都是极北荒凉之地,物产仅有马牛羊,而大明却是物华天宝,尽占江南肥沃之地,如今,我大金国不再垂涎大明的物产,双方永久和平,也是先生的一大功绩吧?”

“这……”黄晓福犹豫不决,还是不敢答应皇太极的条件。

“黄先生。”一直没有说话的代善终于出言了,“我们大金国一直待先生如上宾,凡是能想到的,一定会让先生如意,难道先生就没有将大金国的人,看做朋友、兄弟?”

“这……大汗,大贝勒,只是这赔偿的数目……”黄晓福支支吾吾,他都觉得,自己太优柔寡断了,哎!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软;睡人家的,心软;全世界都一样。

“这数目嘛……”皇太极面孔朝天,双目的余光却是偷看黄晓福,“一百万两……似乎有些多了,你家崇祯皇帝也未必答应,就五十万两吧!”

黄晓福脸上的颜色,变换了好几次。

听到皇太极说一百万两时,他的脸都吓白了,等皇太极说道一百万两太多,他才放下心来,脸上刚刚恢复了少许血色。

皇太极却是将赔偿的数目,改成五十万两,这一数字也是有吓人,但总好过一百万两。

黄晓福的脸上在演川剧,心中在坐过山车。

“大汗……”黄晓福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黄先生不愧是我大金国的朋友,有情有义之人。”皇太极做了总结,算是给和谈定下了结束的调子。

“大汗,黄某虽然感谢大金国的好客,更感谢大汗和两位贝勒爷的情谊。”黄晓福几乎要哭丧着脸了,“但赔偿大金国五十万两,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黄某真的做不得主,必须等我皇陛下批准,和约才能生效。”

“当然,当然。”皇太极大手一挥,“大贝勒,先起草和约的内容,待明皇陛下批准,和约就会生效,从此大金和大明,就是兄弟之邦了。”

黄晓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客馆的。

这样的一份和约,如果放在五年前,大明在辽东伤师失地的时候,勉强还能说得过去。

但现在,大明在辽东节节胜利,女真的八旗,已经被袁崇焕灭了两旗。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却要向对方赔款,黄晓福无论如何都不服气,不过,和约是他签的,怨不得别人。

他已经在和约上签了名,皇太极和代善,代表大金国,也在和约上签了名,只要朱由检在和约上签了名字,和约就将正式生效。

在回到客馆的路上,黄晓福越想越气。

多尔衮送给他三名舞娘,代善送给他两名舞娘,黄晓福回来的时候,五名女子,争相在客馆的大门前迎接他。

这五名女子,只要黄晓福愿意,都可以带回大明,但他只喜欢其中的两人,都是多尔衮送的。

一个是那喜欢穿蝴蝶绿长裙的舞娘,名字叫哈代,另一个是用嘴巴喂过他马奶酒,又偷偷帮他将大部分马奶酒喝掉的舞娘,名字叫印花。

黄晓福准备将这两名女子带回大明,而其他的三名女子,他打算送回去。

今天黄晓福心中有气,那三名即将退回去的舞娘,就成了他发泄怒火的对象。

他先是在床上狠狠收拾了她们,再将她们拉起来,在客馆里排好队。

黄晓福找到一根女真人常用的马鞭,狠狠地抽打在她们娇嫩的身体上,一也不怜香惜玉。

幸好现在是冬天,她们的都穿着厚厚的皮大衣,身上的伤势并不严重,但有两名舞娘,脸蛋被马鞭抽中,刮花了一大片。

黄晓福抽打一回,再眼睁睁地看着三名舞娘一个个发出凄厉的惨叫。

直到他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心中的怒气也出得差不多了,他才将马鞭一扔,又罚他们睡柴房方才了事。

第二天,也就是汉人的新元初一,黄晓福带着一份即将生效的和约,离开盛京,踏上回归大明的路途。

皇太极在等着朱由检签名后,正式生效的和约,所以,察思马斤也随黄晓福一道,再次出使大明。

在黄晓福离开盛京的前一天,也就是汉人的除夕之夜,代表大明出使蒙古科尔沁部的锦州知府、礼部左侍郎李鸿基,刚刚回到锦州。

第203章一举两得

由于李鸿基兼任锦州知府,锦州当下正在修路、移民、划分土地,具体的事物太多,所以,他接到朱由检的圣旨后,并没有立刻动身,而是安排好手头的事务后,才去了科尔沁的唐哈里克。

李鸿基到达唐哈里克,比黄晓福到达盛京要晚上几天,就是这几天,莽古尔泰在广宁大败的讯息,已经在科尔沁传开了。

如果说岳托的镶红旗在辽东失利,可能是明军发动突然袭击,岳托被打得措手不及,但莽古尔泰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依然惨败于明军,那就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了。

李鸿基到达唐哈里克后,主动提出拜会科尔沁的土谢图汗奥巴,奥巴与台吉塞桑一起,在王庭的正厅接见了李鸿基。

奥巴行了一个汉人的礼节:“欢迎贵使远道来到科尔沁。”

“大汗客气了,见过大汗,见过台吉!”奥巴和塞桑,都没有被大明朝廷册封过,李鸿基只能称呼他们自己的封号。

“李大人此番光临科尔沁,蓬荜都是生辉呀!”塞桑打着哈哈,也是一个汉人的礼节。

“台吉言重了!”李鸿基还了一礼,“大汗,台吉,在下此次出使科尔沁,想必两位也知道我皇陛下的意思?”

“明皇陛下的意思是……”奥巴自知科尔沁的实力,大明、大金与蒙古察哈尔部,哪一个都惹不起。

后来女真人强势崛起,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建立了大金国,大明在辽东节节败退,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也被迫西迁,科尔沁部审时度势,已经完全倒向大金国。

但现在大明重回辽东,不声不响之中,大金国的镶红旗和正蓝旗就没了,奥巴和塞桑的心里,也起了微妙的变化。

因此,李鸿基来访,他们也想好好听听,大明皇帝会发出什么样声音。

“大汗,我皇陛下仁义,期望与科尔沁部重新修好,现在大明已经夺回广宁,双方已经有了和好的地域基础。”李鸿基没有枝枝蔓蔓,锦州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他直接明了自己的来意。

“这……”奥巴犹豫着,刚刚送走大金国的使者济尔哈朗,又迎来了大明的使者李鸿基,他已是不知如何是好。

“李大人,不知道明皇陛下,怎么与我科尔沁修好?”塞桑问道。

“不知道科尔沁需要大明做些什么?又能为大明做些什么?”李鸿基反问道。

奥巴缓过神来:“李大人,科尔沁物乏民寡,不知道大明是否看得上眼?”

“大汗,民不在多少,物不在众寡,关键是科尔沁有没有与大明合作,共同对付女真八旗的决心———————奥,现在应该叫女真六旗!”

奥巴一直心系大金国,如果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派出使者,寻求合作,看在蒙古同源的份上,还有合作的机会,大明与蒙古,曾经是死敌,怎么会像大金国那样,相处得亲密无间?

但是大明兵锋正盛,大金国连连惨败,是继续维持与大金国的关系,还是结交新贵大明,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他拿不定主意的原因,主要还是看不清局势,大明的这种胜势,到底能维持多久?如果大明一直强盛下去,他毫不犹豫,当然倒向大明,但大明会一直强大下去吗?

奥巴真的害怕,怕自己成了传说中的蝙蝠,如果两面不光,那科尔沁就危险了。

塞桑将话头接了过去:“李大人,明皇陛下让我们科尔沁做什么?你就明示吧!”

“台吉真是快人快语,我皇陛下知道了,定然龙心大悦。”李鸿基单独向塞桑行了一个汉人的拱手礼,“我皇陛下说了,很简单,与女真人断绝往来,与大明通商交好,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什么都可以谈。”

“这……”塞桑看了眼奥巴,见奥巴无动于衷,也就没敢往下说。

李鸿基又补了句:“当然,大汗和台吉,也可以不同意,那科尔沁就和大金国一样,是大明的敌人,我们早晚会有一场决战。”

奥巴瓮声说了句:“李大人,我科尔沁虽小,却是向来不受外人的恐吓。”

李鸿基微笑,奥巴动怒,说明他手中无牌,心中恐惧,“奥巴大汗误会了,这是在科尔沁,我怎么敢威胁大汗?我只是说了句实话,在下不远千里,来到科尔沁,就是真心希望与科尔沁交好。”

“……”

“大金国与我大明为敌,十数年来,不过吞并了大明的辽东,对于整个大明,却是丝毫无损,我大明不过反攻两月,大金就损失了八旗中的两旗,可谓伤筋动骨,试问大汗与台吉,如果战争再打下去,大金国还能支撑多久?”

“……”

“在下奉我皇陛下的旨意,前来科尔沁,就是让大汗和台吉明白,我大明的敌人,只是女真人,科尔沁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

“……”

“科尔沁与大金国不同,大明自成祖北伐以来,蒙古各部相继归附,汉蒙实际上已成一家,我皇陛下铭记先祖的遗训,这才派在下出使科尔沁,希望大汗和台吉,能再续汉蒙一家的佳话。”

塞桑不住头,李鸿基的话,绵里藏针,不是威胁,胜似威胁。不过,李鸿基也给了他们台阶,如果奥巴和他能踏上这个台阶,科尔沁与大明就此交好,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以大明目前的战斗力,交好大明,实在是上佳的选择。

可是,大明能延续军事上的胜利吗?奥巴能同意自己的意见的吗?

况且,他刚刚将自己的女儿送给皇太极,要是让李鸿基知道了,会不会说他首鼠两端?

如果李鸿基早来到科尔沁……塞桑摇了摇头,可是,没有如果。

他想了想,现在大明与大金,局势还不是十分明朗,哪一条线,都不能断。

“李大人的厚谊,塞桑明白,不过,说句实话,科尔沁与大金国一向交好,这说断就断……我们一时真的做不来。”

“台吉不用急在一时。”李鸿基很是大度,“科尔沁曾经明中暗中相助女真人,大明也不是不知道,但我皇陛下不计前嫌,希望台吉与大汗细细斟酌。”

“多谢李大人理解我们的处境,我们回去之后,再商讨一下,一定不会辜负李大人与明皇陛下的期望。”塞桑学着李鸿基的样子,也是拱拱手。

“那在下先行告辞,改日等候台吉和大汗的佳音!”李鸿基告辞而去,回到下榻的客馆。

李鸿基在等待奥巴和塞桑再次召见的时候,吴克善从盛京回来了。

与吴克善一起回来的人,除了他的侍从,还有大金国的舒尔格格。

塞桑头痛不已。

舒尔格格是大贝勒代善的女儿,要是娶了她,有助于科尔沁,更有助于塞桑个人加强与大金国的关系。

但舒尔格格来得不是时候。

现在大明的使者正在唐哈里克,李鸿基正在拉拢科尔沁,塞桑不愿放弃被大明拉拢的机会,他不敢过分刺激李鸿基。

本来他已经说服了奥巴大汗,绝对不要得罪李鸿基,不能得罪大明,至少要让李鸿基觉得,科尔沁可以在大明与大金的角逐中,能够保持中立。

但舒尔格格的到来,让他左右为难。

舒尔格格已经来到唐哈里克,总不能把她晾在那里,不摆婚礼,不去圆房,她是皇太极亲自说和的人,塞桑必须要娶,而且,还不能等得太久。

如果娶她,给她一个婚礼,李鸿基怎么办?

李鸿基现在是科尔沁绝对不能忽略的大明使者,不让他参加婚礼吧,科尔沁遇到这么重要的事,不去知会他,显然对他不够尊重;让他参加婚礼吧,舒尔格格是大金国的人,这桩政治婚姻,简直就是在嘲讽李鸿基。

塞桑在房间踱来踱去,他实在想不出两全其美的法子。

“阿爹,大金国不是采用和亲的法子吗?我们也可以对大明采用呀!”吴克善的脑子,转得比他爹快。

“和亲?”塞桑眼巴巴地望着吴克善,“怎么和亲?”

吴克善鼓起勇气:“咱们也向大明求亲,娶他们一位公主。”

塞桑摇头:“尽出馊主意!大明立国数百年,何曾见到他们的公主外嫁?漠南蒙古都没能娶到大明的公主,何况我们科尔沁!”

吴克善想了想:“阿爹,要不,我们给明皇送去一名格格?”

“大明皇帝恐怕也不会娶我们的格格,汉人有的是美女。”塞桑还是摇头,“再说,我也没有女儿了可以送去大明了———————你的两个妹妹,都嫁给了天聪大汗!”

“阿爹,只要明皇愿意娶,二叔家不是有个乌兰索布德吗?为了科尔沁,为了博尔济吉特氏,想来二叔是不会反对的。”

“乌兰索布德?”塞桑停住脚步,眼中的光芒逐渐暗淡下去,“她的身份太低,明皇是不会娶她的,就是娶了她,也不会当回事。”

吴克善也没有法子,他的两个妹妹,哈日珠拉和布木布泰,倒是生得如花似玉,一个比一个白净秀丽,但他们都已经嫁给了天聪大汗,还是他亲自护送过去的,没有了女人,再好的主意也没用。

“阿爹,要不,让乌兰索布德嫁给明使,让明使回去为科尔沁说几句好话,也省得你娶舒尔格格时,明使在一旁尴尬,正好一举两得。”

第204章在科尔沁草原纵马

“明使?你说那个李鸿基?”塞桑的眼珠转动了一轮,他思索了好一刻,突然有了注意,“克善,有了,你暂时不要对李鸿基说乌兰索布德的事。”

“阿爹?”吴克善不明白塞桑有什么想法,他紧紧盯住他爹的眼睛。

塞桑避开儿子的目光,“舒尔格格既然来了,我必须要娶,让乌兰索布德陪李鸿基玩几天,带他在科尔沁草原各处转转,如果李鸿基看上了乌兰索布德,再让乌兰索布德嫁给他。”

吴克善恍然大悟,他越来越佩服他爹的老辣了:“阿爹,我明白了,乌兰索布德陪着李鸿基游山玩水,刚好可以避过阿爹的婚礼。”

“嗯。”塞桑头,“你去跟你二叔和乌兰索布德说说,让他们做好出嫁的准备。”

“是,阿爹。”吴克善右手抚胸,向塞桑行礼,以表达对他的佩服与敬仰,“为了科尔沁,为了博尔济吉特氏,二叔和乌兰索布德一定会同意的。”

“嗯,你去吧!”塞桑如释重负,他肩上的担子终于卸下了。

李鸿基还没起床,就被外面的吵闹声惊醒,中间似乎还夹杂着女人高分贝的嗓音。

“怎么回事?谁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