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莽古尔泰得不到众人的响应,但他还不死心:“即使广宁之失,罪不在岳托,但宁远、锦州之失,岳托再难推脱责任,再说镶红旗损失如此惨重,又是岳托亲手指挥的,这条罪难道还比不上广宁之失?”

众人都默不作声,连代善都是缓缓头。

“三贝勒说到宁远、锦州之失,加上镶红旗的损失,我倒想起一件事。”多尔衮左右扫视一遍,“以我对明国的了解,他们的军队,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些事情都发生了?岳托已经战至全军覆没,是否已经尽力了?”

代善终于开言了:“多尔衮说得是,如果说宁远失守,还可以说是孙承宗偷袭得手,但岳托有了准备,又接管镶红旗的全部兵力后,依然失去了锦州、广宁,还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这难道是战争不力之罪吗?是不是明军的战斗力陡然提升了?我们为此要做好哪些准备?”

“陡然提升?大贝勒的话太过危言耸听了吧?”莽古尔泰鼓起腮帮子,脸上明显不悦,“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长时间训练出来的,怎么可能在一夜之间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皇太极见话题偏离了对岳托的惩罚,心中暗自高兴,“也许明军的火器进步了,以前,我们可是没少吃明军火炮的苦,忽鲁不是说,明军携带了新式的火器吗?”

莽古尔泰大手在案桌上一抹,差将桌上的马奶酒打翻,每次“八王议政”,他是唯一可以喝马奶酒的人,这也是皇太极允许的。

“纵观整个草原,战斗力最强的还是骑兵,火器只是辅助,哪有什么新式火器能灭了大金国的一旗之军?”

众人也觉得莽古尔泰说得有理,一时无言以对。

莽古尔泰见自己的话终于镇住在场的各位贝勒,心中豪兴大发:“我愿意率正蓝旗夺回广宁。”

皇太极摆摆手:“三贝勒勇气可嘉,先回去做好出兵的准备,待我的探子带回具体的讯息之后,再商量用兵的事,今天的会议就到此,各位回去之后,也要关注广宁的军情变化。”

从大政殿出来,皇太极心事重重地回到清宁宫。

他进入书房,独自坐在书桌前。

刚才多尔衮的话,虽然是在为岳托开脱罪行,但皇太极暗自惊心,岳托并不是一个懦弱的旗主,相反,他有勇有谋,曾经取得过多次战斗的胜利,为什么这么优秀的旗主,这次败得这么惨?

岳托的罪行还在其次,如果明军的战斗力真的提升到可怕的地步,他将如何应对?

宁远、锦州和广宁,都已经是大金国的土地,如果就这么丢了,那大金国有没有人将失地的罪过,算在自己的头上?

阿敏、莽古尔泰会不会卷土重来,以失地为借口,再次威胁自己的大汗之位?

没有来自前线的讯息,皇太极也找不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他将右臂支在书桌上,托着自己的脑袋,手指不断地揉着额头。

“吱呀!”书房的门被推开了。

中宫大福晋哲哲手里端着一杯皇太极特别喜欢的香茗,缓缓进入书房。

“大汗怎么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莫不是我们姐妹惹大汗生厌了?”

皇太极身体没动,抬眼看着哲哲,虽然已经年近三十,但身材没有任何臃肿,白皙的脸上依然像刚出水的莲藕。

“大福晋多心了,我只是在想一些政务上的问题。”

哲哲站在皇太极的身边,脸上挂着祥和的微笑,永远不喜不悲的样子,“大汗,今晚让布木布泰侍寝吧!这丫头,又在埋怨自己未能为大汗怀上孩子了。”

皇太极心中有事,根本没有心思去想侍寝的事,但哲哲的话,又让他想起布木布泰,那个皮肤白得像雪花,摸起来软得像貂皮,眼睛里永远含着温顺和乞求的小姑娘。

“好吧,你去安排吧!”皇太极不忍拒绝,也许晚上放松一下,自己的思路就会打开也说不定,就像他曾经夺取大汗之位时的前夜。

“是,那我就去安排了。”哲哲刚走到门口,又停住脚步,“大汗不是有一个全能的谋士吗?如果遇上什么不解的事,我们女人帮不上忙,大汗可以问问范文程。”

“范文程?”皇太极惊呼一声,自己一时焦急,怎么把范文程忘了?“立即传范文程来见我。”

范文程的府邸在清宁宫左近的西海胡同,离清宁宫不过两里之遥,不一会儿,他就在宦官的指引下,来到皇太极的书房。

“草民范文程叩见大汗!”范文程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皇太极叩了头,他现在没有官职,皇太极看重他,就收留在“汗之文馆”,被称为“书房官”,实际上只是皇太极的私人顾问。

“先生快起来!”皇太极赶紧起身,扶了范文程一把,将他按到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宦官过来为范文程泡上香茗。

“这是从你们汉人处购得的上好毛峰,价格可不便宜,也不易买到,先生尝尝———————如果先生喜欢,我明日让人给先生送两包去。”皇太极自己也端起茶杯,一边闻着毛峰散发出的清香,一边小酌了一口,“这毛峰,真的不错,光是打开茶杯时,散发出来的清香之气,就让人爱不释口。”

“草民多谢大汗!”范文程学着皇太极的样子,先闻后品,但他发现,这毛峰根本没有洗过,是用热水直接泡的,茶香中隐隐有一股涩涩的味道,“大汗突然找草民来,不是为了品茶吧?”

第178章第一汉奸

“真是啥事都瞒不过先生。”皇太极伸出右手的食指,隔空了范文程影子,“先生可知道,广宁已经失守了?”

范文程双手躬了躬,“草民听得一些讯息,但语焉不详,草民还没弄明白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皇太极双手紧握茶杯,避开范文程的目光,“先生,宁远、锦州、广宁都失守了,而且,镶红旗也被打残了。”

“啊……”范文程发出一声惊呼,他只知道前线战局不利,没想到竟然糟糕到这种地步,这才多长时间呀?

皇太极假装没看到范文程的失态,“先生是汉人,以先生对大明的了解,有没有什么法子,让大明的军队的战斗力骤然提高?”

范文程缓缓摇头:“军队战斗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的训练,大汗也曾统过兵,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皇太极稍稍放下心来,“明军有没有可能制造出什么厉害的火器?”

“火器?”范文程闭目思考了一会,“草民离开大明日久,对大明的近况也是不知,但草民知道,火器,需要士兵去使用,如果没有优秀的士兵,再好的火器也是枉然。”

“是否有可能,大明新君初立,为了杨威,士兵奋勇争先?”除了这个,皇太极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原因。

范文程又是摇头:“大明的府兵制,已经腐烂透,要想整顿,根本不是短时间所能完成的,而且,要需要大量的银子,没有银子,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先生是说,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根本不可能急剧提升?”皇太极和莽古尔泰一样,也是相信骑兵的战斗力胜于一切,但汉人常常使用奇谋诡计,所以,他还有不放心。

“应该不会。”

“如此,那镶红旗为何会全军覆没?”这才是皇太极的心病,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败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全军覆没?”范文程的脸色霎时苍白,但瞬间就恢复了镇定。

“讯息还未正式送回,岳托也是未归,也不可全信,也许根本就是汉人放的烟幕弹,但我们总要做好各种准备。”皇太极希望,镶红旗失利,汉人依仗的是人数的优势,再加上是偷袭。如果汉人依仗的是人数上的优势,即使镶红旗真的全军覆没,也没什么可怕的。

“草民斗胆。”

“先生请说,此处只有你我二人,有话不妨直说。”皇太极眼角含笑,直视着范文程。

“是否岳将军兵败,为了开脱责任,才编出谎言,放出各种风声?”范文程四处扫视,忽地发现这是在清宁宫,他自嘲地笑笑,轻轻晃动着脑袋。

皇太极双目内视,似乎在喃喃自语:“岳托不是鲁莽之人,我才让他镇守最前线。”

“……”

见范文程没有说话,皇太极又说:“不太可能,镶红旗这么多士兵,不可能一次战斗就损失殆尽,孙承宗就是再厉害,也不会让岳托连连中招。”

“大汗说得是,能吃掉整个镶红旗,明军得有多少士兵呀?是草民一时失思了。不过,草民也是百思不解,真的吃掉镶红旗,明军凭的是什么?”

“先生,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将如何处置?”皇太极不再纠结镶红旗失败的事,他更关心的是自己和大金国的未来。

范文程双手捋着自己并不长的胡须,半天冒出一句:“议和。”

“议和?”皇太极差从椅子上跳起来,他恨不得一把掐住范文程的脖子:“大金国与大明的战争,哪一次不是占尽便宜?怎么可能向大明求和?”

“大汗息怒,草民的意思,议和只是幌子,我们向大明派出使臣,以大明朝廷的惯例,必然会待之上宾,我们在使臣中安插一些探子,多备黄金银两,汉人重利,容易收买,趁机打探我们需要的讯息。”

“那议和的内容怎么办?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大汗不用担心议和的事,草民说了,议和只是幌子,不用指望谈出什么结果———————也不需要什么结果,汉人有一招,叫‘久拖不决’,只要我们的使臣与大明耗着,探子就会有机会,时间越久越好。”

“奥,我明白了,先生,这真是奇计,然而,谈判怎么结局?我们的使臣迟早是要回来的,难道放弃他们不要了?”

“即使最后被迫谈出结果,也没有关系,使臣可以说,他虽然同意,但协议的内容已经超出他的权力范围,必须报大汗认可,协议才能生效。使臣一旦回国,就如鱼沉大海鹰入长空,再无任何讯息———————大金国并没有违背协议,因为协议根本没有生效。”

“可是,大金国国内的贝勒们,恐怕有人反对。”皇太极有些担忧,莽古尔泰已经在厉兵秣马了。

“无妨,大汗可以秘密派出使臣,反正也不会有什么生效的协议,将来国内知道的时候,我们早就得到我们想要的讯息了,大明生气更没关系,大金和大明,最终还是要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的。”

“先生真是我的谋士……不,是奇谋。”皇太极向范文程伸出大拇指。

从清宁宫出来,天已经黑透了,被夜风一吹,范文程的脑子更加清醒些。

刚才对皇太极的一番言论,都是临时想起的,但他忽略了一,明军既然能吃掉整个镶红旗,凭什么要与大金国议和?就像大金国从前兵临辽阳、广宁、锦州和宁远的时候,那时大明如果请求议和,大金国会同意吗?

大明也没有议和的传统,即使从前面对蒙古这样的国患,大明可以忍受百姓和财物的损失,可以忍受丧师失地,却从来没有和哪个蒙古部落议和。

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刺蒙古的的三万大军在土木堡大败明军,连大明的皇帝朱祁镇都被瓦刺国师也先俘获,但大明朝廷硬是不肯议和以换回皇帝,他们立即扶植朱祁玉登基,以表明大明与外族决战到底的决心。

归附。范文程终于想到这一个名词,汉语的内涵实在太丰富,明明是议和,汉人却改个名字,似乎汉人占尽便宜,其实,哪一次外族归附,汉人不是散尽财物?这与大汉与大唐送公主和亲、大宋向契丹和女真纳币称臣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

范文程自觉是汉人中的佼佼者,是汉人中少有的能认清周边形势的人,因为大明朝廷极端腐败,他才像屈原那样郁郁不得志。

所以大金国进军辽东的时候,他立即迎合大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抛祖弃妻,忍受第一汉奸的骂名,现在总算在大金国站稳脚跟,皇太极不仅对他礼遇有加,还言听计从。

他也从来没让皇太极失望过,以汉人的谋略,混迹于连文字都没有的女真人当中,他自觉游刃有余。

但今天晚上,当他听到镶红旗全军覆没时,他紧张得都失态了,明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会大幅度提高?他实在没弄明白。

范文程觉得,面对自己曾经那么熟悉的故土,他第一次看不透大明。

是大明变了,还是自己老了?

不知不觉,范文程已经来到府邸门口。

看门人知道皇太极召见了他,他热情地过来行礼:“大人回来了?有没有用过晚餐?”

范文程低垂着脑袋,看也不看看门人一眼,什么话都没说。

看门人顾不上多想,他又跑过去为范文程开门。

门刚打开一半,范文程就过来了,他一低头,从半扇门缝钻进去,快步回到自己的卧室。

“大人这是怎么了?”看门人独自留在门外,他摸摸脑袋,讪讪地笑笑。

皇太极对于议和的决定,还是相当满意的,能阴汉人一把,他感觉到了最大的满足。

送走范文程,皇太极的心情舒坦多了,他一路晃悠着回到自己的寝宫。

宫女们早就得到大福晋哲哲的指示,立即娇笑着围过来。

“大汗,晚膳早就预备好了,大汗在哪儿用晚膳?”

皇太极一屁股坐到椅子上,这才想起,刚才召见范文程,谈的时间太长了,早就过了晚膳的时间,“晚膳?奥,还真的饿了。”

“大汗,那就在寝宫用晚膳吧?马上就好,大汗也不用移步。”一名身着蓝花长袍、容貌娇丽的宫女,上来福了一福,他打着头,目光刚好对准了皇太极的视线。

皇太极觉得这宫女的目光有些熟悉,“我在哪里见过你?”

宫女“噗嗤”一笑,腰身差都弯下去了,“奴婢每天都在这儿伺候大汗,大汗当然见过奴婢。”

“我不是说这里。”皇太极摇摇头,“我是说,我还在其它地方见过礼吗?”

宫女歪着脑袋,想了半天:“应该没有,大汗是贵人,奴婢入宫之前,大汗怎么可能见过奴婢?”

皇太极也笑笑:“那是我记错了———————快上晚膳吧!”

“是,大汗。”宫女应声退下,不一会,皇太极的晚膳就上来了。

皇太极的晚膳比较简单,四菜一汤。

一大块烤羊腿、一碟切碎的熟牛肉、一碟红烧整鹅、一碟野苋菜、一盘羊肉大白菜汤,还有一壶马奶酒。

主食是两个大白馒头。

皇太极轻轻抓起烤羊腿,大咬了一口:“不错,今天烤羊腿的味道不错。”

宫女为皇太极满上马奶酒:“大汗要不要再来一个羊腿?”

“不用了。”皇太极嘴里全是羊肉,含糊应答着。

他真的饿了,不一会功夫,除了苋菜,桌上已经一扫而空。

布木布泰还没有过来。

穿着蓝花长袍的宫女一边指挥其他宫女收拾碗箸,一边问皇太极:“大汗是先洗脚,还是先更衣?”

“嗯……先洗脚吧———————侧福晋还没来吗?”

“刚才大福晋来过了,大福晋说,她要为侧福晋打扮打扮。”蓝花长袍宫女娇笑着。

“奥……”

皇太极决定小寐片刻,先养足精神再说。

迷迷糊糊中,皇太极进入了梦乡。

第179章皇太极的梦

皇太极骑着一匹大白马,怀中端坐着一名散发出体香的女人,他左手握缰,右手搂住女子的纤腰,在大草原上纵马狂奔。

随着马背的颠簸,女子身上柔软的皮肤抖动不已。“大汗,快。”她扬起小脸,不断发出兴奋的叫唤。

马儿跑累了,两人在一条小河边停下来,皇太极牵着女子娇弱的小手:“来,去小河边洗把脸,感谢长生天,顺便看看你那美丽的脸蛋。”

女子从皇太极的手中脱出来,缓步来到小河边,她一手提裙,小心地蹲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