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威胁的。因为那坚固的船体可以抵御绝大部分铳弹和霰弹的攻击,对于陆上的敌人来说实际上相当于可移动而难以攀越的堡垒。可以毫无顾及的展开射击,而敌人的铠甲再为精良和坚固,恐怕在那些船头之上火器手们的重火绳开火射击之下不死也会被打的伤残。
就这样,在新军主力部队逼近到距离残敌盘踞的海滩大约二百步到一里左右距离上的时候,停泊在海滩之上的土耳其人船只上的重火绳手与炮手们就开始展开了射击。因为在停泊的情况下有陆地为支撑点,在不算太大的船上将人员集中在东侧的一边也无需担心船体失衡。万余名土耳其人的船只犹如连绵数里的堡垒,不断把重霰弹和重火绳弹打了过来。在接近一里远的距离上这些猛烈的流弹也能飞溅起阵阵的土花烟尘。
而在靠近海滩的船舶后面,还有不少土耳其船只从两翼展开抛射的火力,而在海峡内并不算宽阔的海面上靠近对岸的方向,还有不少船只准备随时增援过来,或是做为后备队或是登陆反击。
刘洪涛却并不为敌军的阵势所威,官兵们也娴熟的按早已布置好的几种情况和应变方案在进攻的命令下达之后就展开了作战队形。尽管敌军的重霰弹和重流弹在这个距离上也不能对身船精良而又轻便铠甲的近卫先锋旅的官兵们带来多少威胁。
在逼近到距敌前沿阵线大概二百步约三百米距离左右的时候。先锋旅第一梯队的官兵首先前出并匍匐前进。近卫先锋旅的官兵们因为比一般主力部队更为强大的战斗力,迎敌时的标准队形甚至不是单列或双列的散兵线,而是相隔不超过三丈左右的三人制战术小群,以三人为一战斗小组。后方梯队则在十丈以外的地方上,总的战术队形更为分散。而且整个队伍摆开的阵势似乎如同十数万大军一般。
连绵不断的远距离开火中,土耳其人打出的数万枚重霰弹和重火绳弹大概只造成了先锋旅官兵约十来人左右伤亡。主要是远距离被流弹命中头部造成的伤亡。不过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就算是这种性质的伤亡也不是致命的了,而近卫先锋部队也在这个距离上展开了还击。
西征以来经历过多次战斗的张洋不仅仅经历过像这样的场面,还经历过不少近战与肉搏冲击。排除对于死亡的态度不说,在真实的战场上也逐渐了解了什么样儿的情况可能面临难以承受的危险,什么样儿的情况是相对安全的。远处的敌人打出的阵阵火力看似猛烈,只要在这个距离上有效压制住敌兵就没有什么威慑力。此时的张洋也获得了自己的“后装线膛胎炮”,不再担心在这个距离上火器弹丸的威力不够了。张洋侧着身子完成了给后装胎炮的装弹之后就把炮口瞄向了敌船上方大概不到两丈远的船帆高度上。在扣动扳机的时候,猛烈传来的后坐力几乎把张洋的整个身体都向后推了一寸。在平时训练和过去的实战中张洋就已经了解到:这后膛胎炮相比那种特制弹丸的线膛其实在这个距离上的精度上依然要逊色不少,也就比一般弓**的精度略好些,可这后傥抬炮巨大的威力完全弥补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抬炮在命中一里以内的敌船或是城头的时候会打出明显的窟窿或崩飞一些东西,使得自己能够有效的估计自己到底有没有命中目标,即便在群战中也是如此。
在三四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土耳其人的铳炮难以给铠甲精良并且还是依托掩蔽物卧姿开火的近卫先锋带来多少威胁,可抬炮手们发射的几两重的弹丸却几乎弹无虚发的钻入了敌船之中。
第132章 滩头敌阵(二)
在一线展开的近卫先锋官兵包括张洋等二百余名后膛抬炮手与五百名线膛抬炮手,还有负责掩护的七百余名神箭队官兵。主要攻击敌船的是抬炮兵,而神箭队官兵主要负责应付敌陆上残余还有海上增援过来的敌军可能的反扑。
包括实战射速明显较高的后膛抬炮手在内。整个一线的近围部队官兵打出了相当于千余门抬炮的火力,在第一分钟内的多轮齐射之中就把近三千发线膛重弹射入了滩头上的敌船之中。几乎每艘敌船都遭遇到了多则四十余发少则二十余发线膛抬炮的轰击,这些弹丸还大多命中在射口附近的位置;猛烈的火力一下就让岸边敌船上喷吐着烟雾的重火铳和轻炮沉默下来。
不少土耳其人在远处的敌人第二轮猛烈的开火就选择卧倒在船板上等待则命运的裁决,可即便如此也不能避免在后面几轮猛烈的抬炮火力中几乎每一次都有人被透过那刚刚可以当住普通火绳弹船板飞入进来的重弹打的血肉横飞。
见敌船上的炮火被立杆见影的压制下来之后,整个近卫部队先锋毫不犹豫的展开了向前快速而有序的逼近,并没有多少迟疑和犹豫。当掩蔽中的残敌打算趁此机会攻击的时候,就遭遇到了负责掩的线膛抬炮手们精确而猛烈的还击。
相互掩护之下的近卫先锋部队很快就逼近到了距离前沿之敌大概百步左右的距离上。第一梯队负责掩护的神箭队官兵在这个距离上可以精确的射中那些在前沿站起身来展开冲击的敌人了,就算是一些灵活的散兵没有被来袭的第一箭射中,也躲不过整个战线上身箭队官兵们在自己射程控制区内的联射。而在一线的线膛抬炮手与敌船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就算是射击精度明显有限的张洋等后膛抬炮手也可以把弹丸准确的射在不超过窗户散布范围内的区域内。在经过了几轮试射之后,就通过随着海风而来的隐隐惨叫声确定了船内的敌军是不是主要分布于桨窗附近的甲板之上。在这样精确的轰击之下,不过短短的几轮开火就让船内的敌人重新混乱起来,不少人甚至躲避到了压舱物所在的船舱之内而放弃了随时准备开船或反击的打算。
就这样:在近卫先锋部队的线膛胎抬炮手的掩护之下,一线的神箭队官兵也开始战起身来展开向前沿之敌的最后攻击,直到逼近到距离一线之敌六七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在这个距离上虽然还不能确保以很高的命中里有效直射头靶,可是连绵数里范围内的数百名神箭队官兵可以保证在每十丈左右之内只要有敌军冒头就会遭到精确而猛烈的多张弓集射。
在这个时代对于一般训练有素且武器合格的官兵来说,火器的实战效用已经超过了弓箭。可这却是在双方军事软实力乃至训练差距不大、防护装具也没有太过**水准的队伍来说的。而对于此时的奥斯曼人与近卫部队先锋来说:从防护到实战心理素养政治觉悟再到训练水准,多各方面累乘起来已经形成了压倒般的优势。
此时滩头敌阵两翼上的土耳其人似乎远远的看到了战机,一名土耳其将领不由的暗骂这些滩头上的胆小鬼、竟然在拥有当面之敌十几倍到几十倍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也没有胆量发起一次冲击。
“像这样奇怪单薄的散阵?怎么那些人就不知道反击一次?既然他们被吓破了胆,这个机会就交给我们好了”说着就让身边的旗手下达了准备登岸出战的命令。
土耳其人在两栖作战方面还算是有一定的底蕴,在平底的船支靠近岸边的时候,长长的板子搭上了岸。船内做好准备并且有过海训的马匹甚至可以直冲上按。就这样:早已准备好从两翼展开冲击的奥斯曼骑兵就这样展开了突击。企图给那些岸上极为自大的东方恶魔一个清醒的教训。
负责突击的土耳其人主要由四十余艘在原有登岸船队两翼继续展开的船只来进行。一次形的就登岸多达两千余骑从左右两个方向上展开了包抄。直接进攻那似乎看起来毫无戒备的侧面。
可是当上岸的敌骑逼近到侧翼百步左右距离上的时候。连绵不断的箭支就如飞蝗一般射了过来,虽然并不算密集。但仅仅两翼在有效射程内临敌的不到二十名官兵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六七十支箭射想了飞驰而来的敌骑。很短时间内就把两翼的各五十名敌骑放倒在敌。不少负责掩护后膛抬炮也开始从很远的方向上展开了还击。虽然无法保证弹无虚发,但对于这种冲击中的对手几乎在第一轮开火中就以百余枚线膛重弹打倒了左右方向冲过来的二百余名敌骑兵乃至更多的马匹。土耳其人的大队人马就这样为之一顿。
少数勇敢强悍的土耳其精兵还是冲到了三十步以内的距离上。但在这个距离上,神箭队官兵在数秒之内就能连续将三支箭射出去,继续给予冲过来的敌骑以猛烈的杀伤。
在伤亡损失多达两成并有更多的马匹被威力强劲的箭矢所命中之后。整个气势汹汹的进攻一下因为马匹的混乱在距离近卫部队官兵们不远的距离上停滞下来。而接下来的,就是这些土耳其残敌的彻底崩溃。两翼的数十名近卫部队官兵仅仅以数人负伤为代价就让土耳其人在两翼的袭击崩溃了,损兵将近千余。
几乎与此同时:中央位置上的近卫部队官兵也向滩头上的残敌在掩护之下展开了最后的扫荡。中间位置上的百余门后装线膛抬炮和其余前装线膛抬炮手负责压制逼近过来的敌船,而第一梯队的弓箭手负责压制卧倒掩蔽在滩头的残敌直到很近的位置上。而第二梯队负责投掷重的和近战的近卫先锋旅战士开始对数里滩头上的残敌进行逐一的清剿之战了。
第133章 决战海峡
残敌盘踞的滩头之上,近卫先锋旅的神箭队官兵与重手的相互配合几乎使得清剿的战斗边的一边倒起来。不少卧倒在海滩上的残敌想要站起身来投降或者喊什么话,也会被二十步外射来的重箭精确的贯穿整个头部或****;又或者在如同飞蝗一般的重爆炸之后不得不躲避的情况下伤亡于近射的重箭之下。
而海面上土耳其人的舰船在遭受到不小的打击之后,被近卫先锋旅的抬炮兵基本驱逐到了两里以外靠近对岸的位置上,再也不敢轻易的逼近了。最多只是象征性的在那个距离上抛射出一些并没有多大威慑力的炮火。这些炮弹中的实心弹速度慢到松散的官兵们可以直接躲避。而那些在这个距离上飞过来的轻霰弹即便命中在头盔之上往往也不能将人打晕。
张洋在重新的编组之后已经成为了一名近卫先锋旅战斗小组的组长。虽然神箭队官兵在不小的领域能起到的作用不小,可综合作用也无法与后膛抬炮手相比。在作战任务上则以后膛抬炮手为核心了。
即便是在新军最精锐的部队中,上下级之间也远远没有同届兵之间那么融洽。不过从社会底层走来,在新朝的直接影响下才逐渐成长起来的张洋却是个例外。
对于下级,他觉得自己还没有摆谱的必要,而况自己加入新军精锐部队的时间比经过长期教育的神箭队官兵们小多了,同配属过来的神箭队官兵也更像是平级的战友。而且身为近卫先锋旅的官兵,如同前苏联的特种部队一样,平日里的日常生活管理也并没有针对新兵那样的严格了。因为战争的考验已经证明了每个士兵已不在是那种需要用强制力来进行塑造才能成为勉强堪战炮灰一类的人。
“没有想到那传闻中火力猛烈的西洋一带的水师竟然是如此的不堪。”战斗结束后,张洋不由的笑道。
可身边其中一名神箭队的老战士却叹道:“真正意义上的西洋水师到没有弱到可以轻易被我们的地面轻装部队击退的地步,而是这土耳其人的水师太为不堪,连当年大明水师及亚洲附近的那些海盗的实力都没有罢了,竟然连一艘远海的船也没有。”
“听说你当年跟随王新盟在南征北战的时候参加过南洋之役,同那些远海大船交手过。后来还去过万里之外的东洲?”张洋有些兴趣的问道。虽然相处时间还不算长,不过对于这两名战士张洋也多少有一些了解。
“去过,还跟西班牙人的水师激战过。”
“那西班牙水师还有那些海盗同这些土耳其人有什么区别?”张洋饶有兴趣的问道。加入新军部队以来张洋在远征路途中逐渐成为优秀的近卫部队战士,可在新军一般主力部队都是必修课的战史研究教育方面却缺客很多了。
“那些海船首先的特点就是防御力坚固而不容易摧毁。我想:如果今天这一仗我们面对的如果哪怕是当年那些海盗,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松了。没有威力更大的火炮,那些敌人在遭到压制的时候就有可能躲避在压舱物之中,火炮在我们的压制下无法近距展开也会利用弹洞进行还击。同时如果是那些远洋中规模庞大的舰队,他们哪怕是在两里之外以霰弹进行覆盖性的压制,都不会是像这些土耳其人那样的毛毛雨。。。”
“换句话说:如果那些远洋中的敌人赶到了,我们可能就要丧失渡海的机会了?”张海听到这些话有些忧虑的问道。
“很有可能是如此,所以我估计渡海之战可能今天夜里就要展开了!做好夜水战准备吧!”组里的另一名神箭队战士提醒道。
的确如预料的那样,在太阳还没有落山、战饭还没有最后饱餐的时候,张洋所在的先锋突击部队的官兵们就在哨声中集结起来。
刘洪涛亲自对包括张洋在内的五百名新军近卫部队精锐展开了最后的训示。没有故做高调或是摆出怎样郑重的态度,而是说道:“你们实际上是整个新军最优秀的官兵了。也经受过战场的检验,所以我也无需说多少鼓舞士气的壮胆话,只是要把一些情况和要点再重复,希望你们不要忘记。我们这次行动实际上很早就有过预案和准备了。因为我们先锋旅在快速的前进或隐蔽行军之中携行能力终究受到局限。所以全旅携带的渡海工具只有一百艘钢制小船,每艘只能携带五六个全副武装并带有不少辎重物资的人大概七百公斤人与物。为什么用钢制?因为要用最轻的空船重量达成携带最多的人员货物。在方便运载的情况下整个船的空船重量不能超过三百公斤,必须四个强壮的人可以抬着过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次也只能运五百个人过去。你们是全军的精锐,选拔出来的第一匹战士,相关的训练之前也进行过不少了。不过我还是要强调一编:你们的最大优势是什么,知道么?”
“速度,火力。。。”不少人回答道。
“不是火力,是速度!”刘洪涛继续叮嘱道:“土耳其人的水师虽然很差,我们的抬炮都可以打穿他们大多数整个船体;有的船连神箭队的箭都当不住,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战舰都没有。但是我还是不希望你们用那些一千斤空重都不到的小船在夜间去和敌人的水师硬拼。要随时保持两名战士左右侦察,发现有敌船逼近的迹象、有敌船逼近过来的声音和开火的迹象要利用你们的航速优势迅速的躲避,明白么?我们未来将要面对的战局有可能是严峻的,你们身上每一发铳弹和箭矢乃至重都是宝贵的。我不希望在渡海的过程中有太大的损耗,交战只是迫不得已的手段,你们记住没有?”
“我们记住了!”无数声音低低的回答道。
“还有,如果遇到几种没有把握应对的意外情况要怎么办。我想做为新军最精锐官兵的你们应该是能够记住的!”刘洪涛继续叮嘱道。
第134章 决战海峡(二)
做为第一批将要渡海参战的先锋,张洋等不少从未参加过类似作战行动的官兵心中也是多少有些紧张的。可张洋知道自己身为获得过英勇勋章的新军近卫先锋,不愿意在这些勇敢者的面前表现出来。
天色完全黑下来、队伍也准备下水的时候,每名先锋队战士的身上都扛起了那让体力远比一般人精良的人都感觉到有些沉重的负担。
虽然第一批出发的队员身上没有过多的给养负担,可携带的火力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