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此时的撒马尔罕城正是寒冷的冬季,没有围绕着尸体乱飞的苍蝇和太多的恶臭,只是不少的地方从乱石堆和城头上流出的鲜血让不少地方变成了有些光滑的血冰之地。
这一战,几乎让哈萨克人的残余主力还有其他一些的政权的抵抗兵力彻底覆灭了。
“看这进度,怕是天黑之前不可能将城内的战场都打扫干净了。特别是很多敌人的尸体在猛烈的炮火中被埋葬在了建筑物内。。。”小慧兰也算见多识广的人,可是在如今却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尸体,特别是从望远镜之中。
“今天的战场无法打扫完毕就明天吧。”张海叹道,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就在天色临近黄昏的时候,从远处有不少人的人马赶了过来,正是刘洪涛所率领大军的先锋部队。
张海早在这之前就得到了消息:布哈拉王国王城布哈拉城的攻坚作战要顺利的多。至少那里的守军似乎没有多少防空抬炮,刘洪涛巧妙的运用三个航空大队和猛烈的炮火曲射以十分传统的方式攻城。
加上城内守军兵力和防御准备远远没有撒马尔罕这种程度,在没有消耗太多的空中与炮兵弹药的情况下左路集群的新军主力部队采用传统的方式闪电式破城,只用了整整一昼夜的时间就实现了破城歼敌且完成了战场的打扫。同样是击毙绝大部分敌人,只留下了几千个死人堆里存活下来的胆小懦弱或濒临精神崩溃的人。而新军主力部队的伤亡也远小于中央集群,只有七十余人战死,二百余人负伤。
这样一来,空余出来的两天时间足够队伍分出不少骑兵先锋与中央纵队汇合了。
毕竟按照作战计划:在之后,除了李少华所率领的北路军负责清剿残敌并留下后续部队与卫拉特人巩固原哈萨克人的地盘外,刘洪涛所率领的左路集群将与中央集群在尽可能近的距离上组成十二万人左右战略集群。这也是在人烟相对富饶的西域走廊能够维持最大规模的骡马化部队了。
不过张海却觉得是有必要的,按照参谋部的推演:虽然一个战略集群也可以应付绝大部分威胁,但在火器战时代,战役兵力还是多多益善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在撒尔马罕的战斗结束四天左右之后,城内的战场打扫已经基本完成了。二十多万人头在城外趁冬季累成了一座比城头还要高的巨大“京观”
而刘洪涛所率领的左路集群也最终完成与张海所率领的中央集群在撒尔马罕城的汇合。张海也打算就之后的战略方向在做一次最后商议与确认。
不少事情的经历让张海觉得:时刻反思原先的策略并非一种有害的优柔寡断,在己方拥有优势的情况下,这样的谨慎是有益的。
第100章 分路进攻
大军展开对西域诸汗国的清剿攻势后第一次召开的战略会议,就这样在这座中亚名城临时展开了。
“按照原定的计划,我军将一路向西,利用我们在后勤给养携行上的优势以中央集群和左路集群为核心,直接进攻波斯萨法维王朝腹地伊斯法汗城并攻掠其周边,以寻求与敌主力决战。如果敌军主力拒绝与我军交战,那么三路大军云集之后将向波斯周边展开扫荡,占领主要农业地带并瓦解敌军的大规模主力集群。大家说说看,这个作战方案还有什么纰漏没有?”张海郑重的询问道。
张海诸弟子中很多人只是从战前的战情通报上对萨法维王朝有初步的了解而已。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个帝国从大小影响力来看,不会和哈萨克及其附近的汗国之和力量有什么区别。
难道进攻并打败这样一个国家还需要什么犹豫么?宋子悦与部分旅级主官都这样有些疑惑的思索道。
张海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关子的打算,而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按我所知道的还有从外情部的田宾那里进一步确认的。西域诸国其实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是西至哈萨克及周边的汗国,直至我朝,也就是唐汉旧疆范围内的地区。而过了哈萨克汗国再向西,就是萨法维王朝。萨法维王朝,还有其南面的莫卧儿、北面的罗刹、更西面的奥斯曼与泰西诸国是有这长久往来的一个世界体系。这个体系同向东的我朝以及诸汗国的战争与政治往来要明显弱上一层,由此而形成了两个版块。东方与西方。从最坏的角度出发,我军继续向西进攻并要彻底在对方的土地上打垮这两个国家,就要做好以一个六万兵力左右的集群纵队迎战奥斯曼与萨菲两国主力的打算,大家说说看我们的队伍,有没有这个把握?按照最坏的情况来估计的话。“
张海这些话虽然是向众人询问,但是刚刚赶来不久的刘洪涛却知道这样的问题也只有自己有资格回答了。
“按照最坏的情况”这几个字按照新军主力部队的规矩,一般就是把敌军的理论战斗力值提升到新军主力部队同等力量战力三十分之一左右的水平上了。也就是按最坏的情况来估计:对手同样有能力在有效射程范围内同队伍展开对抗,仅仅是在选训与士气等战斗力要素上有十倍左右层次性的差距。另外在器具的精良程度上必然和新军主力部队有所差距,此外再无其他多少差距。或许伤亡承受力是个例外?
依据一些以往一些对手模仿新军主力部队所建立的部队推断:大致就这种水平。或许有的依靠特殊的选训和历史因素而更精锐一些,可是这些却很难像新军主力部队那样规模化普及的。
同等兵力三十分之一于新军主力部队,这句“最坏估计”听起来有点儿自大。可实际上对于火器其主导性的战役来说只要没有“代差”形成单方面打击的优势,兵力带来的作用终究是巨大的。就像按照亚档的一些资料,抗战前期中国正面战场上的日本军主力通常七十发左右的及少量的几发就杀伤一名对手,而中国方面杀伤一名日军却通常要花费两千多发及少量的山迫弹,战斗效率相差没有三十倍也有二十倍。可是从战役上看,却通常五六倍左右的中国方面武装就能抗衡一倍左右的日军了。这就是火器时代平方律带来的优势。
按照刘洪涛自己的看法:从战役输赢与后勤角度上看,奥斯曼帝国与萨法维帝国就算组成联军,凑出三十多万左右同样骡马化水平的重装步兵或骑兵分从多个方向上展开合围攻击,就是后勤与指挥两个角度上的极限了。就算是本土作战也一样,特别是在一些内陆地带。而且如果兵力规模庞大到这种程度,实际的交战恐怕未必能看成火器的平方律。因为几十万大军的一方就算是有一些炮兵力量甚至远程力量也很难在实战中把它们充分的集中和运用起来。
可是自己难道要直说自己的看法么?刘洪涛在沉默片刻之后还是决定选择直言,没有太多的忌讳:“我觉得大军应该兵分三路展开前进,右翼集群继续向西北方向扫荡罗刹。中央集群和右翼集群兵分两路向萨法维帝国进发,但目标不完全是伊斯法汗城,我们应该同时向奥斯曼与萨法维帝国展开进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我们的战力优势来缩小最终决战的时间。毕竟,极西之地的对手是我们最为危险的对手。至于莫卧尔,他们占领了坎大哈,可要继续向北展开进攻就要跨越群山进入草原地带交战。我认为卫拉特人加上我们的后续部队是完全有能力遏止对手的威胁的。即便发生变故,以我军的专业后勤人员配给加上武力带来的掠夺能力,在分路进兵中是有能力保证安全的。当然,为了中央集群的安全,我觉得左右两集群的精锐部队可以近一步的向中央集群集中,勤务力量和老营也是如此。左右两路可以承受风险,我相信我们的大军即便是战败也会不知道杀伤和重创多少股敌人,中央集群的安全却是我们需要尽量保证的。”
刘洪涛的话没有多少顾及的说的很直白,这也是刘洪涛在历次的指挥作战中比较倾向于冒险的结果。
张海见其他人沉默了许久,也觉得这个方案是靠谱的。他觉得自己也因为当了几年的君王,在很多方面似乎决心还不如当年颠峰时期的了。如果老营的队伍和一半以上的精锐骨干力量集中于自己所率领的中央集群。在十万人层次的大规模会战之中,又会有谁在野战中是这强大军队的对手呢?
撒尔马罕的会议刚刚结束不久,外情部就有了关于萨法维王朝一些更为详细的情况资料:虽然波斯方面尽量隐瞒消息,但是具有开拓性的波斯明主阿巴斯一世在前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而很可能的继位者据说刚刚不过九岁上下的年纪,这个消息进一步确定了队伍分路进攻的决心。
第101章 分路进攻(二)
一个拥有巨大权力君主在唯一靠谱继承者还没有成年的时候逝世,然后就是剧烈的政治斗争,最不济也会是丞相或太后掌权。即便是孩子一般的少年君主一般来说也绝对不会对辅佐和控制他他的重臣有什么好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种情节,凡是闲暇的时候没事儿读过些史书甚至看过些“宫斗闲书”的包括张海在内的新朝感觉是这样的熟悉,简直是套路文一般的摸样。
实际上了解过不少“外国史”的外情部以及张海本人却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帝王家或上层,在经过了近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坎坷发展之后那还算是比较和谐的了。不少四战之地的小国,那上层简直如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一般的混乱而没有规矩。
更何况很多人都清楚后金起兵那些年,明朝可从没有因为外敌而在政权交接的时候有过一丝平稳,所以很多人都猜测:萨法维王朝的开拓者阿巴斯一世逝世并且这个消息传开之后,萨法维王朝必然处于在政治上比较脆弱的时期,至少无力进行什么宏大军事计划和构谋。
因此,在制定下一部行动方案的时候张海与刘洪涛在经过进一步商议之后觉得可以进一步分兵为暂编师群展开行动。中央集群的暂编师在补充了必要的工匠队伍之后可以达到三四万人左右的样子。而即便是三四万骡马化的部队,在不少人烟并不算富饶的山地与地区,也对后勤安全性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了。具体的行军中恐怕要以老营及精锐部队为核心,并以旅群在一个范围内展开进兵,而暂编师则负责战略方向上的进攻。
旧时有效远程火力只有弓**时代,几千人左右的队伍是一个基本战术单位,类似于满清的“旗”,明军的“满编营”,或者古罗马的军团。这样的单位可以在面对骑兵的时候形成一个方原百步左右的空心方阵或圆阵,展开则有一里左右的横队。从而避免局部拥有明显兵力优势的敌军形成“平方律”一般的优势。
新军主力部队的有效射程更远了,而且敌军的炮兵威胁与集中火力的距离也有可能更大,但新军主力部队的战术队形也同过去有了很大改变,可以更为单薄控制更广的面积,结合这些因素,师旅规模的部队其实也可以有效克制对手集中优势兵力堆兵力堆火力的问题了。
在仔细的研究了有关西域一带的战略沙盘之后,张海也明白了为什么旧时波斯一带的政权很少入侵中亚并和中亚至中原一带的东方势力发生政治与军事上的搏弈或往来。出了旧疆地区的山口进入富饶的图兰平原一带直到伊朗北部山区的时候会进入人烟稀少的荒漠还要翻越规模不小的高山。虽然旧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但要是几万规模的大军就会面临不少问题。也就是在水源过滤和野战携行食品方面有过很多准备的新军主力部队才能够跨越这几百公里左右比较荒凉的地区进入波斯地区的核心范围。
为了准备这次进兵,新朝大军还是在以撒马尔罕城为中心的中亚一带停留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做为准备。利用这段时间,炮兵部队勤务部队的官兵们同随军的工匠们利用战场回收的旧重新铸型,一共赶制出七万发左右的中重火炮弹及一百五十余吨轻炮弹药,并且利用缴获的箭制和回收落箭重新补充了航空部队的不少弹药,还利用在城内不少的缴获物资完善了航空队油料并了不少野战士兵。
在并非本土的战区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兵工准备补充消耗似乎还是第一次,但这时候即便是不少并非职业工匠的官兵们也都更加深刻的体会了火力相关弹药的准备在战场上的意义。因此虽然在工具和原料方面相比在南京的时候匮乏不少,进度却很让人满意。
不过四十天左右的时间,消耗最大的中央集群六百余门火炮重新恢复了出发时大概六成左右的炮弹。每门炮配四个基数大概一百二十发左右的炮弹。一万左右比较优秀的老铁匠分成三班六轮工作制,充分利用每一刻的时间,在拥有不少技术经验的积累上试制出了三百余支左右的后装线膛抬炮,这也出忽了张海的意料。
按照这个进度,大概半年左右的行军间歇时间用于兵工准备,那么就可以拥有一支人数在两千人左右的新的精锐部队可以在整个军事体系中起到了战略作用了。
原本张海决定让南京的皇城工匠主力跟随大军出征仅仅是从政治安全角度出发而已,却没有想到在战略行军的过程中也能起到这样大的作用。
“新朝十年的春节快到了吧,在这图兰平原异域之地,我觉得我们的大军不能这样再默默无闻的渡过一个新年了。我们应该让官兵们展开真正的战略进攻和进入真正的西征决战之旅的前夕搞些像往年一样的活动,你觉得如何?“在打算继续踏上西征之旅的时候,张海对包括柳香在内的不少身边人谈了自己的看法。
好在这次跟随大军一道出征的不仅有规模不小的工匠及其家属,还有南京城内的不少文艺团体。建朝十年开国七八年的时间以来,这些人在新文化方面也由最初的业余和不适应,变的逐渐专业起来。
当然,在这异国他乡为了安全,各部队的“新朝十年晚会“分成三批进行。从除夕的凌晨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一的凌晨,并且还在大年初一到初二进行了充分的休整。
不仅仅表演了诸多让见过类似演出的官兵们也觉得十分惊艳的节目,还办法了西征以来不少的战斗勋章。特别是航空队和炮兵队伍这些以往不容易获得英勇勋章云麾勋章之类的兵种也得到了突出的表扬。
在北路军基本上完成了对中亚一带残敌扫荡之后,新朝主力大军也开始以哈萨克及布哈拉汗国势力范围的中心为,踏上了真正意义上的西征决战之旅。
第102章 君臣童话
一个强势而有所成就的君主在权力交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巨大的政治考验。君权与君权的含金量大有不同,橡皮图章式的君宪帝位或傀儡皇帝是帝位,秦始皇朱元璋康熙式等有为所欲为生杀予夺权力的帝位也是帝位。君权的含金量大政治遗产多毫无疑问更容易引爆激烈的政治斗争。
只不过张海印象有误、其他不少新朝高层也没有预料到的是:阿巴斯一世的托孤重臣也就是波斯帝国的首相是个超过历史上的诸葛亮堪比小说中诸葛亮式的人物,而那年仅九岁的阿巴斯二世更不是什么后主刘禅,这对君臣竟然是史册中少有的“君明臣贤”“肝胆相照”的“政治童话”,就像七年战争中那位因为“哈德”而退兵的俄国皇帝一般令人惊异。
相隔两代人的距离并且拥有的权力及能量极不相趁,并没有妨碍做为阿巴斯托孤重臣的萨法维帝王首相对年幼的阿巴斯二世不存一丝私心。从幼年开始就没有把这位君王当做傀儡来看待或培养,诚心诚意的教导这位幼年君王并在国家重要事情也几乎是知无不言的坦诚相待。在阿巴斯二世还没有学会熟练掌握文字的时候,这位首相就经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