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洪涛却并不觉得在月内完成淮北至辽东复线道路的修建会有什么问题:“我们有淮水运河至新修建的公路这一条主要的大动脉维持每天几万石粮食的供应,这沿线劳动大军的后勤供应就不是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依靠海上的运输线路把物资直接运抵这盐山一带做为中转站,能够维持的人数就不止百万人了,在整个河北进行动员是可行的。”

张海这才意识到: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回到了距离当年家乡不远的地方:沧州盐山。在自己的印象里乃至同父亲的风闻里,北直隶一带的民风虽然算不上很坏但也谈不上很好,在加上经济上的局限,这里的民众对于这种摊派动员应该是比较反感才是。

可是当张海见到那些讲着熟悉口音的年轻人们依然在没有多少监工的情况下冒雨劳动的时候才真正认识到这一带的民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同人们一起劳作的时候,见到工地上的一些人们因为忙碌而没有烧热水,张海也向碎石劳动总的不少民夫们问道:“我看后方从徐州及淮水那里也送来了不少煤和木柴,是有人不让你们使用或者要收取价钱么?”

几个年轻人笑着答道:“烧火做水要不少的时间,还要让官价白套钱,这一带的人哪儿有那么娇贵?就是那田里的水也没什么。”

张海不厌其烦的对人们说道:“你可听说这世间有一种小到看不见的虫叫做病虫?比那尘螨还要小?这种虫广泛的存在于水土甚至风中乃至我们所接触的一切东西,我们周围无时不可不存在。这病虫如果遇到合适的环境下就会繁殖很快,在这水和土中往往也很密集。如果我们体内积累的病虫过多,就会得病。”

“看你着身材样子,军里的大户人家出身的?脏的坏处大伙儿当然都知道。可那么多人喝生水,就是有几个闹肚子挺挺也都过去了,那算个啥事儿。”张海的话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起来是有些不可思议的。

“团里上个月因此死的也不是没有,八成就是碰上了倒霉的水,我们总要注意这些”张海身边的一个战士解释道。

“嗨!该活的死不了,该死的活不了。”工地上不少的年轻人都笑道。人们觉得这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人干活虽然是个能手,可不知怎的似是无形之中透着一种少见的娇贵之气。

张海再也没有说什么,他似乎想起了前世有部影视中的台词:英国人死于傲慢和偏见,而中国人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前者不了解,可后者却从前世到今生都见的太多了。这或许是千百年来艰难的生存下所不得不养成的一种对待事情和人生的态度,也显然是难以短时间内改变的。新军队伍里最近也进口并试制出了显微镜,可这时代的显微镜远远达不到那数百倍到千倍足以看清细菌的水平。

见这种状况,张海无奈之下也只得公布自己的身份了:他让亲卫连的战士们取来一张大弓,向一百五十外的一颗树连射了五箭。粗大的重箭以笔直的箭道和强弩一般的速度飞奔目标,接连命中远处不到两尺宽树木并将其贯穿,并且五支重箭都没有一支意外的射偏,在场的人们无不惊忽了起来。

在整个北方,尤其北直隶山东一带,张海最为闻名的地方就是其射术,不但精准而且能射出极具威力的箭矢,这是这时候的中原一带很少有人能够同时做到的,即便是军中的不少将领乃至家丁也是如此。

同时张海又说道:“我们今后要尽量喝热水,不论劳役还是生活中。而且,要勤于洗手,洗澡。同等贫富条件,卫生做的好的乡村,我们会给予至少一年时间像京城市民福利待遇那样的重奖,我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如此了。”

这话之后不过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就有不少负责保卫的战士抬来了不少烧好并凉凉后的水。这样的身材、这样的射术、在队伍内这样的权力都毫无疑问的向这里的人们昭示了张海的真实身份。没有人能够想到张海贵为天子能够同人们一起亲自参加这繁重的劳动。不少并不了解新军中规矩的民众们都下意思的跪拜了起来。张海却对人们说道:“大家不必如此。自古以来的皇帝都把尊贵的身份看的很重,用等级和富贵威严来确立自己的权力,我们新朝从来不实行这一套。我们的政权,固然是为了天帝的使命所存在,但也是来自于天下所有勇敢和善良的百姓的支持。

第614章 肉食补充

张海来到故乡与众民夫们一同进行重体力劳动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与此同时,远在南方的船队除了运来一船又一船用来采石和加工的铁器和火药乃至银两之外,还直接运来大量的鸡、鱼、鸭、猪等活物乃至油料和糖等调料,更多的是不少在普通民众看起来十分高级的糕点。用于专门运输这些可以携载万人左右的船队一次也能将千余吨非成肉从南方运来。以保证在船只的一个往返周期内供应上百万劳动力每天七钱到一两左右的成肉。这离近现代那些发达富裕的列强军队的标准当然远的很,但对于这时代正常薪资待遇比两宋时期都大与下滑的普通劳动者来说却是难以想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从事重劳力的人们每天能吃上一两钱死牲口肉那就算是官府或雇主中遇到大善人了。少数关系特别好的仆从长工倒也不是没有拥有丰厚待遇的可能,但是这规模多达上百万的人几乎人人都能保证每天至少一顿饭有肉有油甚至有糖的荤食,而且看起来要持续至少也是十天半个月以上,并不是仅仅象征性的几次,这就更加在整个北直隶的建设工地上引起了轰动。

每天一两左右的高热量荤食差不多只有新军主力部队野战食标准的十五分之一,一百五十万人一个月的用量也不过仅仅比三万新军主力部队两个月左右的战备略多一些而已罢了。如果论成本,一个月内如此标准荤食也不过二十万两左右的事儿。

“这是我们主力部队用于远征时的战备,难道今年深秋时节的对外攻略不打了?对日作战是短纵深的交战,那些特别的军用食用处或许不大,可是新建的远征步兵旅的远征呢?一个旅群长时间的跨海航行乃至在大陆上很可能的长途行军作战,那也不比主力部队的需求少多少。”宋子悦虽然不是张海参谋或内情体系中的人,可是对这些事情多少是有些了解的,就提了出来。

张海沉默了片刻后说道:“今年夏天山东境内至北直隶复线石制道路工程的建造让我明白了一个事情:在过去,我们的优势是‘贵精而不贵多’,人才物力的要求极高,始终坚持精兵精物的原则。在特定的战争时期这当然带给我们巨大的优势和益处。可当我们拥有整个政权和天下之后要做某些比较大的事就不能完全依靠我们队伍体系内的力量了。就说这从南方送来的大量火药和工具,仅仅靠我们队伍系统内部那规模有限的万把相关能工巧匠是很难在短短一两个月内供应数量多达几十万的铁制工具还有这数以几千吨计的火药的。那是在后方负责的香儿还是众弟子们动员了整个东南不少地方的力量才能做到。除了精度对战力要求比较敏感的制式枪炮及质量对航行悠关的远航船只之外,用于爆破的寻常火药及弹药乃至需求量最为庞大的各种炮弹、后勤物资中价值最高的军用食等我们不可能只靠队伍内那还很有限的人力来完成。”

想要完美的做起一些大事的时候,张海这才发现为机动征战而存在的新军主力部队体系以及兵工部门面对宏伟的目标的时候,仍然是渺小的。不得不广泛依靠民众和社会的力量。这时候张海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对宋子悦继续说到:“我知道队伍里有一种长期以来的看法:民众不重要,只有我们完全新化的那些队伍里的人才是革新事业的支柱。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最快最好的完成整个社会的新化,只靠我们体系内的人不要说革新整个社会,就是完成世间的一统都要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代价。”

宋子悦还有张海身边的不少人也收起了之前的不少心思,不少人都知道:张海这话可轻可重,算是不可轻视的告戒。

北直隶境内第一阶段的石料的准备工作在盐山一带初步完成之后,聚集在这一带规模宏大的工程大军就进入了路面铺装施工的最紧张阶段。

起初的很多人尤其是没有在新军主力部队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对向这样的劳动力供应基本的荤食和肉食内心中还是有些觉得没有必要。新军主力部队也是在战时为了在野战中减轻负担才需要消耗数量不少的荤食和高级食而已。

可是当各个临时志愿工程旅的团以上主管忽然发现在进行高强度劳动的情况下伤病减员的人大幅度减少的时候,才在队伍里的不少干部战士教育下似是明白了什么。

“进行寻常强度的劳动,如我们寻常的农活那些。又或者民夫们在为那些本就不将其视为自己人的大户或以前官府劳动的时候,吃的不那么高级也无所谓。可是我看这些民夫们主动的工作热情还有实际的劳动强度已经完全不比我们新军主力部队集训阶段要低了。如果不补充必要的肉食,就不能按照身体所消耗的营养成分和热量的固定比例来补充,就会给身体和骨肉带来严重的损害。因为蛋白等营养成分补充不够,身体就会自我溶解自己的肌肉来维持,上个月不少劳累过度而倒下的人就是这种原因。从事比较强的劳动和锻炼的时候,人的身体肌肉和各个器官都有所损耗,需要这些必要的荤食来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队伍里专门负责宣传的官兵们向其他临时来的民夫们讲解道。

这时代的人们大多不知道什么叫营养成分或蛋白,也不懂得什么叫食物热量。但是新军队伍里的不少人在当年接受训练产生同样疑问的时候经历过必要的教育,是了解这些的,也耐心的对人们说道。

多达一百五十万左右的两省壮劳力外加从后方到当地充足的粮饷物供应和士气,让北直隶境内的复线石路的修建远远超出了预期,仅仅不过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就让石路从山东抵达到了京畿一带。

第615章 石路贯通

这如过去行军速度一般的修路速度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不过当天津卫到京畿一带的叉路修通之后,再向北展开修路就面临重重考验了。

考验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向北就会进入到人员相对稀少,物资动员相对困难。第二是燕山之外还有辽西一带的崇山峻岭,这时代的新军队伍虽然掌握不少技术和知识,但张海却不认为此时的队伍拥有詹天佑时代的工程能力,要让石路跨过那崇山竣岭绝无可能。

唯一的可能就是沿着当年为了维持关宁军所修建的驿道,沿着靠海的方向修建一条直同锦州的石路。

但即便是这条道路,主力部队中走过的人也说按照修建石轨的要求恐怕要比在北直隶的平原一带修建起来难的多了,至少要花费不少的工夫打通障碍平整路基。因为石路不可能太过于靠近海岸行进。

“我们一定要修直通关外的道路么?从天津卫到辽河口一带完全可以由水运接力的。”不仅仅是宋子悦等人,对于要不要修通关外的干线道路,刘洪涛也有疑问。

张海也陷入了犹豫,但经过一些大致的思考,还是倾向于修通从关内大关外的道路。这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此时代的气候似乎没有短时间内改变的迹象,冬季与封冻季节来临的要比后世早,在渤海湾北部就更是如此。而从深秋到过年时间段恰恰是不少物资运输需求的大头。另外一个原因:对于新朝这样的中央集权王朝来说,大海显然不如陆地更容易把握,尽管张海也有开拓海外的打算。海上的运输线旧时代有漂没的问题,有难以管理的问题,特别是日常性质的运输,新时代也会出现这个问题。张海手下乃至队伍系统内的这些问题可以依靠严刑峻法与完善的情报体系。而那些寻常的商旅大户却未必有这么大专断的本事以护航。此外: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百姓的印象里:出海依然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还在于要跨海了解的事物往往不如陆路方便。能够方便的短期内向经海路移民的只有山东一带,北直隶河南山西等地经关外的路线就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了。这些因素使得张海终究下定决心修通直同关外心腹地区的道路,要依靠陆海两条路把整个关外同内地真正的联系起来,使整个东北形成不逊色于江浙多少的心腹。而不仅仅是起到移民和缓解人口压力的作用。

“我们在北直隶的这些日子以来,在山东刚刚修通的道路可以达到多大规模的运量,有没有个靠谱的统计?”张海向身边一名负责处理这些繁琐事物的弟子田彦问道。

“盐山附近得到足够的海运补给前,大概在济南一带修建石路的时候路运补给达到高峰。一百二十万人每天所需的六成物资走我们新修建的是路,大概每天四万石左右,路面在这个压力下损害并不严重,是可以维持下去的,这大概还是只用了其中一半的单向通道,没有利用整个复线。民间的船只如果是全距离运输,非封冻季节全年往返十次计算,累计需要载重一百二十万石的船只,现在新朝政权所能够掌握和征集的全部海船加起来也没有这个能力。以后或许会超过这个能力,两三倍甚至几倍于陆路干线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这至少是十来年到一代人左右或更久的事情了。”田彦经过大致的演算也逐步明白了师傅的思路。

新朝开国的头十年如果没有什么大事,那或许有足够的船只用于满足辽东移民的要求,可张海在国内建设乃至诸多领域铺开的摊子过大,在这七到十年的时间内必须从海外获得足够多的能够运用于本土的钱粮才能避免过大的亏空,这时间内关外就是唯一的移民开拓通道了。水运相比轨道运输无疑也是优势,但在十余年的时间之内还没有足够的船只物力干这事。

直隶境内的工程完工后仅仅经过大概五天左右短暂的休整,并完成了线路的初步勘察后,新一轮的筑路终于重新展开。因为进入燕山附近后就地可以依靠的征集粮食补充大幅度减少,队伍内的海运支持能力乃至总体后勤供应力受到了局限,一百二十多个工程旅临时减少到了百万左右的规模。但是这百万人都是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劳动乃至劳动过程中足够的粮食肉类补充下身体变的较为健壮,也逐渐熟悉了各种劳动的人,只要海运的粮食补给及时,张海与刘洪涛等人都不担心工程的进度会因为人力而受到太大影响,唯一的顾虑是道路的平整是否真要花费太多的工夫。

在民夫中公开了身份的张海也再也不用整日身着铠甲进行劳动了,汗水虽然在那铠甲里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内循环来降温,但终究不如轻便着装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更为合适。远超过常人的力量使得张海一个人的劳动不逊色一个熟练的小五人劳动小组,只要愿意几乎可以包揽除了技术性项目之外的任何体力性劳动项目,尤其是在平整土地还有推拉压路石这方面。因此张海命令负责宣传的人向民夫们讲清楚一件事情:一国之主决不与劳工们强头功强模范指标。

这个时候整个参加关外劳动建设的百余民夫大多都清楚了身为一国之君的张海已经同人们一起进行了超过一月的繁重劳动,加上地域和时间的变化让天气逐渐转凉还有劳动技能的逐步熟练,各个地域志愿工兵旅的热情都被彻底的鼓动了起来。尽管在不少地方的道路上都要在平整土地方面投入超过三分之一的劳动量,进度还是与预期的差不多。持续到九月初初秋来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