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枭雄-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述战舰,都是标准的远洋型战舰,除了这些外,其实帝国海军还建造有其他的战舰,比如说近海铁甲舰帝喾号,这艘近海铁甲舰是专门为了接替女蜗号的任务空缺而建造的。

然后还有若干的排水量一千吨以下的小型铁甲舰、内河炮舰以及各类辅助舰,仅仅是快速通讯舰,海军在五年计划里。就一口气提出了四艘的建造计划,要知道快速通讯舰这玩意根本就不能参加战斗的,就是跑的快了一点。然而海军依旧打算建造这么多,海军专用的快速运煤船、补给船也是打算建造好几艘之多。

然后还准备建造两艘专门的训练舰,以往海军都是直接用老式的军舰当训练舰使用的,不过现在的战舰发展太快,海军的新军官和水兵们在那些老式的训练舰上根本就接触不了各类新式装备,导致以后很难过渡到新式战舰上,所以海军干脆专门打算建造两艘训练舰。而且排水量还不低,都是一千多吨的大家伙,乃是铁肋木壳的蒸汽风帆混合船只。但是依旧会配属后装火炮等新式武器。

这一系列的二线军舰以及辅助军舰里,值得一提的是镇广级炮舰。

镇广级铁甲舰虽然个子小,性能也是很一般,说不上多出色。连火炮都还是前装线膛炮。航速更是只有区区的八节,但是在过去的三年里广泛活跃在帝国的所有海域,不仅仅是在帝国沿海,而且在北至堪察加半岛、南至越南金兰湾、东到日本江户甚至夏威夷群岛,都能够看见这款小型铁甲舰的身影。

而且该舰广泛参与了夏威夷战争、帝国和俄罗斯在北海海域的一系列海战、而且还参加了举世瞩目的珠江口海战。

后世人如果要研究十九世纪中期的海战,研究铁甲舰的早期发展以及舰队决战,作为当代仅有的两场铁甲舰之间的海战,珠江口海战和利萨海战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而后世人研究珠江口海战的时候。就不可避免要说起这款看似不经眼的小型铁甲舰。

截止到珠江口海战为止,镇广级小型铁甲舰一共生产了八艘。而珠江口海战后,海军内部掀起了一番技术和战术的大讨论。

镇广级的低干舷等不适应远洋的缺点也是被多有指责,因此在后续的几艘订单了,海军的舰政部很干脆的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提高了干舷,主要是提高该舰的适航性,同时加大煤炭储量以加大航程,这种改进后的型号排水量已经是超过了五百吨,不过依旧被称之为镇广级,已经累计服役了四艘。

现在还有高达四艘的订单正在建造或者准备建造当中。

并在去年的海军对军舰的分类中,镇广级因为吨位过小,被正式划入炮舰的行列,称之为近海炮舰,虽然都是炮舰,不过和那些内河炮舰还是不太一样的。

虽然分类改了,但是镇广级还是原来的镇广级,而海军内部对该舰是非常满意的。

虽然说性能一般般,但是造价是相当的便宜,因为技术都是成熟的老技术,加上订单产量大形成了一定的量产优势,这价格可谓是廉价的很,帝国海军的采购价连七万都不到,这采购二十艘的话,也就和一艘装甲巡洋舰的采购价差不多。

除了便宜,这玩意生产起来非常简单,对技术要求很低,一般的较大规模的民营船厂都能生产,汉阳船舶公司、南京造船厂、天津造船甚至淞沪造船厂,这些船厂都生产过镇广级炮舰。

而且建造的速度也比较快,不会比一艘民用船只满多少,基本上要不了一年的工期就能够进行试航,而海军使用这种军舰经验多了去,配属了人员都不用怎么磨合,直接拉出去就能够外派到日‘本。

镇广级炮舰的总订单数达到了十六艘之多,而且海军对镇广级同类炮舰依旧保持了很大的兴趣,现在正在设计研发镇广级的后续型号呢,一旦设计完毕,到时候至少也是四艘、六艘起。

除了镇广级自身的优势外,帝国海军之所以持续大规模采购镇广级以及后续型号,还和帝国海军手里的军舰严重不足有关。

虽然船台上已经有好几艘主力舰正在施工了,但是这些主力舰先不说要好几年才能够建成并服役,就算建成了但是帝国海军也不可能把这些宝贵的主力舰乱排啊,难道说巡弋下越南沿海或者日‘本沿海,还有守卫海军港口,进行外围的警戒,随便巡逻海岸打击打击走私啊什么的,难道都要用到那些主力铁甲舰吗?

当然不是,那些主力舰平日里除了正常训练外,大多时候都是不会轻易调动,一旦调动了那么就代表着战争爆发了。

基本上各国的那几艘主力舰天天都有人盯着,比如说帝国海军就是在新加坡,印度的几个港口常年有间谍驻扎,他们的任务就是盯着东印度舰队的那些主力舰,一旦离开了港口就立马给国内发密电。

这个时候,镇广级近海炮舰就是体现出来了价值,作为一个虽然性能不咋地,虽然是被拖着,但是好歹也是去过夏威夷的近海炮舰,在舰队决战的话自然不能指望他们,但是平时里的港口外海巡逻、海岸线巡逻、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亚洲各国显示武力存在什么的可是半点问题都没有。

在北海、夏威夷这两片海域,更是充当了主力舰的地位。

要知道现在帝国海军夏威夷特遣舰队的旗舰可就是一艘镇广级近海炮舰呢!

虽然帝国海军的主力虽然是那些炎帝级和盘古级铁甲舰,但是使用最频繁,外人能够看见的帝国海军的军舰,却是那些镇广级炮舰。

多艘主力舰正在建造,大量各种各样的辅助舰也是连接建造并下水服役,这代表着帝国海军的第一期五年计划在施行一年多后,已经是初见成效。

当然了,要想真正的达到海军自身的战略目标,即:掌控西太平洋和北太平洋的制海权,在中太平洋等海域彰显武力,乃至封锁马六甲海峡,还需要一段时间。

至少要等到第一期五年计划施行完毕以后才能够谈得上去争取达成这些战略目标。

现在,林达标等海军高层将领只是把这个目标提前说了出来而已,对此,林哲虽然感到一些诧异,但还是给予支持态度的。

毕竟他也不希望帝国海军和历史上的清末海军一样不思进取,只等到海战失败后才去寻找原因,然而一股脑的发展个几年,但是等几年忘记了失败的痛疼和耻辱,就是重新归于平庸,然后再等待下一场的失败。

林哲还是希望海军能够保持一钟稳定的发展状态,也许第一期五年计划后不用再搞的这么激进,但是至少要保持舰队的正常新旧更低。

只是这样对中央财政的压力比较大而已,虽然说帝国的经济发展快速,但是帝国各方面的花销都不小,军费的话,大头也是花在了陆军身上,毕竟大陆军才是帝国的根基所在,哪怕是一只舢板都没有,但是帝国不能没有一支强大的陆军。

这样的话,留给海军的军费就不是很多了。

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发展一支规模最大的舰队,这是帝国海军高层将以及林哲都需要考虑的事。(未完待续。)uw

第五百八十七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

海军的花销昂贵是出了名啊,再加上这二三十年里战舰的更新换代实在太快,很多时候战舰还在船台上呢,就已经过时了,如此也就导致了这年头战舰的寿命其实是非常短暂的。

后世一艘军舰,随便都能服役十几二十年,而且还不会落后太多,依旧能够充当主力。

但是在这个时代却不行,这倒不是说现在的战舰质量差,服役几年就破旧不堪用不了了,而是技术发展的实在太快,一艘战舰充当主力舰的时间段只有三年到五年左右,超过五年后基本就沦为二流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英国人的勇士号,服役五六年后就已经直接进行大规模的中期改进了。

这从战舰的装甲厚度就可以看得出来,1860年左右,主力铁甲舰的装甲厚度不过四点五英寸,但是到了1870年后,一等铁甲舰没有十二寸厚的锻铁装甲带,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新舰。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再过几年,那就是钢面装甲,然后是硬化装甲(哈维装甲、克虏伯装甲)。

从木甲到木甲外批锻铁,再到柚木锻铁混合装甲,钢面装甲、硬化装甲,仅仅是装甲的变化就这么大了。

然后这还有其他技术的进步呢,舰炮从前装线膛炮,再到后装线膛炮,然后是中口径速射炮,大口径主炮的身管也是越来越长,口径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先进。

此外还有火药,从传统的黑火药到栗色火药,再到苦味酸和TN‘T。

动力装置从早期的水平往复式,到高低往复式,再到三胀式,后面的蒸汽轮机乃是二十世纪以后才大规模使用的技术,现在就不说它了。

锅炉,也从火管锅炉变成了水管锅炉,哪怕是火管锅炉。里头烧的水也是从海水变成了纯净水。

太多的技术突破发生在十九世纪的中后期了。

而技术的快速发展,就直接导致了各国海军的战舰过时的非常快,在船台上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等正式服役三五年后。基本就是被那些新战舰吊打的命,而不得不退居二线或者是进行重大升级改装。

在这样一个战舰更新换代速度如此快的年代里,也就代表着战舰的使用成本非常的高昂,要像维持一支大规模的舰队,而且还得保证舰队里的主力舰都是最新锐的战舰。这对财政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这些情况不仅林哲清楚,海军的高层将领同样清楚,他们和路局相比就是小弟弟,陆军能够拿到手的军费是海军无法比拟的。

如何在有限的经费下,还要保持一直尽可能庞大并且保持先进的舰队,这就是诸多海军将领们日夜所思的事。

这种考虑,也就直接反应到了帝国海军的新战舰设计上。

比如说近海铁甲舰,实战中,近海铁甲舰的局限性非常大,并不是参与舰队决战的良好选择。

但是帝国海军在女蜗号战沉后。却是依旧选择了再动工一艘近海铁甲舰,是为帝喾号,而且这艘帝喾号依旧延续了女蜗级铁甲舰的一些典型特征,比如厚实的装甲以及较为强大的火力,但是航速以及适航性就不用提了。

帝喾号近海铁甲舰,标准排水量两千五百吨,和盘古级铁甲舰相当,但是其长宽比是非常低的,只有五点几,粗短的船体也就让铺设厚实的装甲带成为了可能。其装甲厚度达到了六英寸到十英寸,而炮塔的前段更是达到了十二英寸,防护能力仅次于蚩尤级一等铁甲舰,甚至还要优于帝国海军正在打算建设的装甲巡洋舰。

火力上拥有四门双联转的两百五十毫米舰炮。在两千五百吨的吨位上就装备四门两百五十毫米的舰炮,可以说是典型的小船抗大炮。

厚实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带来的就是帝喾号低得令人发指的航速,设计航速只有八节,搭载的煤炭数量也不多,续航能力只有可怜的一千海里。基本上跑远点就回不来了。

同时由于吨位有限,又装备了大厚度的装甲以及舰炮,造成该舰的重心过高,为了降低重心,不得不采取了低干舷。

这种低干舷遇上浪大的时候,海水很轻易就会涌上来,遇上暴风雨的话,估计跑着跑着就沉掉了。

低干舷设计,乃是1866年后各国海军通用做法,英国、法国以及帝国海军,新设计的主力铁甲舰或者近海铁甲舰清一色的低干舷,蚩尤级一等铁甲舰就是其中的典型。

各国海军不是不知道低干舷的风险,但是面对越来越厚的装甲,为了砸开这些乌龟壳,各国主力舰的主炮都是直接奔着九英寸、十英寸走,而且都喜欢装备多门的主炮,如此沉重的火炮就必然会造成重心不稳。

可以说,低干舷设计,乃是各国海军权衡利弊后作出的共同选择,适航性不好总比让敌人击沉来的好。

帝国海军因为经费有限,选择了继续建造近海铁甲舰,用以加强战略防守能力。

同时,装甲巡洋舰的出现,其中固然有了战略上的选择,但是同样也是有着海军经费不足的原因。

一艘装甲巡洋舰不管怎么说,都比一等铁甲舰便宜,而且这种装甲巡洋舰的防护和火力也是可以直接上战列线参与舰队决战的,同时装甲巡洋舰又可以出远洋猎杀敌军的运输舰队。

如此同一款战舰,就能够执行两种以上战略行任务,不仅仅具有更大的战术选择弹性,同时其使用成本就具备了相当大的性价比。

镇广级以及后续的近海炮舰的继续大规模建造,同样是帝国海菊军费不足的一个体现。

毕竟要是帝国海军经费充足的话,那里还会要这些廉价货啊,直接造个几十艘巡洋舰或者两三千吨的铁甲舰不就完了,何至于让镇广级这种小身板的近海炮舰充当日常巡弋任务啊。

帝国海军目前的战略说起来复杂也复杂,但是要说简单也简单,那就是建造并保持一支大约六艘的一等铁甲舰舰队,然后则是建造并保持大约相同数量的二等铁甲舰一等巡洋舰,上述由一等铁甲舰和二等铁甲舰一等巡洋舰组成的主力舰队,就是帝国海军的镇国支柱。用以威慑潜在的敌人,必要时候和敌舰队进行决战!

在这个前提下,其他的军舰则是能省就省,并且是倾向于一些使用成本比较廉价的军舰。因为其他的军舰,包括包括那些防护巡洋舰或者无防护巡洋舰、近海炮舰等军舰,都是使用比较频繁的,因此这全寿命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同时对次一等军舰的数量要求比较多,所以造价也是需要保持低廉。尽可能的形成量产,并使用成熟技术。

1867年的年底几个月,林哲是把相当多一部分时间都是放在了海军发展上,尽管他不会亲自插手海军的发展,但是却是一直都关注着海军的发展,以确保海军的发展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而等到了1868年一月份的时候,海军那边终于是结束了长达一年多关于二等铁甲舰的各种争论,并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那就是选用胡立才的一等巡洋舰方案。

其实海军之所以在一月份确定了二等铁甲舰以及一等巡洋舰之间的争论,并作出了最后选型。是因为上海造船厂的主厂四号船坞已经扩建完毕。

帝国的造船厂虽然不少,但是可以建造大吨位船只的船台却是不多,目前可以承建五千吨以上的船台只有十二座,万吨船台更是只有三座。

为了解决大吨位船台不足的问题,海军是积极鼓励各大造船对基础设施进行扩建,甚至会给予一定的补贴,现在正在新建的有广州造船的两万吨船坞、上海造船厂宝山分厂第二座一万五千吨船坞。

并且各大造船厂也是正在对现有的一些大型船台进行扩建,以容纳更大吨位的船只,比如上海造船厂的原来两座五千吨的船坞就已经是陆续该级,1866年的时候为了承建后羿号二等铁甲舰。该厂的三号船坞进行了扩建,不过扩建规模不大而已。

等到了去年,上海造船厂的四号船坞空出来后,没有继续上马新船的建造。而是投入了资金进行升级改造,预计把原设计的五千吨扩大到八千吨,如果不是一些硬件设置限制,估计都能直接扩建到一万吨了。

这座船坞经过半年的升级施工后,已经正式完工,并可以重新建造军舰。

海军那边可是等这船台等了好久了。这船台有了后,海军那边自然不可能无休止的争论下去,很快林达标这个不懂战舰的海军部总长就是亲自拍板,决定先建造一艘装甲巡洋舰,并给予了一等巡洋舰的正式分类。

这艘一等巡洋舰被命名为嫦娥号,设计排水量为七千五百吨,拥有六门两百五十毫米的舰炮和多门副炮,蒸汽机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