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枭雄-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少尉也是个愣头青,今年不过二十出头,开始还满不在乎呢,但是现在一听这是圣旨,当即就是被愣住了,然后出言道:“真的是圣旨?”

那随从用鼻孔哼了一声:“不然你以为我们家大人大老远跑来湖州做什么!”

那年轻少尉愣了愣后,然后就是迅速转身吩咐几个手下:“好好招待着这几位大人,可不要怠慢了!”

然而他自己直接牵出一匹马,翻身上马后直奔营部而去!

秦漠看了这几人的反应,总算是略微了头,这余营将士虽然骄横了些,但还是识大体,不过这余营将士要是没有这么骄横,秦漠倒是要怀疑林哲之前是怎么打赢那几场战的了,一支战败之师可出现不了如此骄兵。

秦漠在城门口并没有等待多久,很快他就是看见了城门处出现了大量的人群,其中有身穿怪异服饰的余营士兵,同样也有身穿传统马褂战袍的绿营士兵,而领着这些人的穿着也是不太一样。

领着余营士兵的那几个军官穿着和方才的那个年轻少尉一样,都是双排扣的深蓝色军服,穿着长筒皮靴,带着一定不伦不类的大檐帽,而另外一群人都是穿着传统的僵尸官袍!

这些人之中很快走出来了两个人,分别是林哲和曲胜潮。

和他们的属下一样,这两个人的装束也是区别明显,林哲穿着余营的新式军官常服,而曲胜潮穿着他的从四品官袍。

秦漠对林哲以及他麾下将士的穿着实话是看的非常不习惯,甚至有一定鄙夷的,不过他心中的这些想法自然不会对林哲出来。

毕竟他也知道,余营之所以搞新式军服,是因为旧式传统军服在作战的时候多有不便,所以才换上了这种不伦不类的服饰。

其实不仅仅是余营的服装和传统清军不太一样,实际上湘军的军服也是慢慢变得和传统的绿营兵,八旗兵所穿的军服开始有所不同,至于发展到后期的淮军,其军服样式更是直接仿效常胜军也就是华尔洋枪队的军服。

此外当代国内的每一支地方军队其自主性相当大,拥有完全独立的指挥体系、编制模式、财权、武器采购装备等,更别军服这种事了。

哪怕是咸丰自己都知道,那些地方团练实际上都是那些汉族地主的私军,并不是朝廷的军队。

的粗俗一些:就算余姚县勇营的士兵们光着屁股打仗,咸丰皇帝都只能干瞪眼,更别秦漠这个区区浙江按察使了。

经过城门口的一番混乱后,秦漠终于是在林哲、曲胜潮的迎接下进了城,然后向林宣读了圣旨。

看着手中的这份圣旨,林哲不出是高兴还是无奈,这份圣旨上首先就是赞赏了林哲以及余营其他有功将士的战功,有大肆封赏。

咸丰皇帝很大方的给林哲升了一级,从正四品候补道员变成了正三品候补道员,赏银五百两,此外就是由于余姚县勇营骁勇善战,特赐予‘余胜军’作为番号。

从实际意义上来,从四品候补道员变成三品候补道员,对于林哲自身而言意义不大,余姚县勇营变成余胜军也并不会实际改变什么。

除了林哲自己外,余姚县勇营其他有功将士也是多有封赏,不过还是那句话,实际意义不大。

而物资上的奖赏更是少到让林哲提不起兴趣的地步,封赏自己五百两,其余将士多则百两,少不过数十两,他都不知道拟出封赏的那些清廷大臣们是怎么想的,你不给还好,给了就大方,给这么一丁难不成是打发叫花子吗?

如果上述第一份的封赏圣旨不具备什么实际意义的话,那么接下来的第二份圣旨就有些意思了。

因为这是一份委任圣旨,咸丰金口一开,就给了林哲一个团练大臣的名头,圣旨原文是这么的:查浙省正四品候补道林哲忠勇善战,特赏三品衔,着该员协同浙江巡抚办理团练事宜,务必堵防粤贼南窜。

晚清时代的官职比较乱,圣旨上虽然没有什么协办大臣,团练大臣之类的称呼,但后面的那句话按照当代人们的称呼,那么林哲就可以称之为‘协办团练大臣’,民间一般统一称呼为“团练大臣”。

团练大臣!这才是咸丰帝给林哲的最大封赏!

晚清时期品级戴不值钱是公认的,咸丰帝自己也知道给个三品的戴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很显然咸丰帝也不可能现在给林哲搞出一个什么道台、巡抚的实际位置来,所以才给他搞了个团练大臣的名头以安抚林哲。

反正各种团练大臣的名头咸丰帝已经颁发了不少出去,而且未来肯定还会继续发出去的,整个太平天国时期,清廷正式任命的各种名目的团练大臣足足有一百多个,这团练大臣的名头越到后面也就越不值钱。

然而这对于林哲来却是一场及时雨,林哲之前最大的担心是什么,就是还怕自己这支只有地方府县承认不被清廷官方承认,这样一来自己在占据区里收税什么的就会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此外他更担心哪天浙江来一个团练大臣,然后把自己的余姚县勇营给接受了过去。

那样的话自己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反抗的话就代表造反,现在造反还太早,自然也不是林哲所愿意的。

如今咸丰帝给了他一个团练大臣的名头,虽然仅仅是一个协办,地位远远不如黄宗汉这个督办那么重要,但也是分量不轻了。

咸丰年间的团练大臣名头非常多,各种名目不一样,有‘督办某某省团练事宜‘,有‘会同某某办理剿匪事宜’,还有授予的‘协理团练衔’‘团练大臣衔

’等等,但是他们的实际核心都是一样的,而各个督办,会办,协办等之间也没有有着明确的隶属关系,因为他们都是咸丰帝钦命任命的官员,这种人有着另外一个称呼,那就是钦差大臣。

所以当代的普通民众才会对各个团练大臣有着统一的称呼,那就是‘团练大臣’。

各个团练大臣根据具体差遣的不同,其权利大也是差距非常大,其他地方不,只浙江的话,目前就两个团练大臣,那就是浙江巡抚黄宗汉,他的名头是‘督办浙江省团练事宜’。而林哲的是‘协同浙江巡抚办理团练事宜’。

也就是浙江省的团练事务,黄宗汉才是真正的负责人,而林哲不过是一个协同办理的副手而已。

此外由于林哲并没有其他本官实职,和其他身兼本地实权职位的团练大臣不一样,他并没有权力插手本地政务,甚至也没有权力指挥那些绿营兵,他的权力只限于余营县勇营里。

然而这对于林哲来也是一次巨大的进步,至少他不用担心自己的余姚县勇营被人抢了去。

余姚县勇营变成了余胜军,林哲也是摇身一变,变成了这个时代里极为时髦的团练大臣,虽然仅仅是个协办,但这好歹也是团练大臣不是。

得到了这种名头上的封赏,林哲也就不怎么在乎咸丰帝没有实际拿出多少钱财封赏了,朝廷自己都没几两银子,不管是现在还是以为,都不能指望朝廷能给自己多少钱。

要想扩军,要想支撑军队打仗,还得靠自己捞钱!

随后的大半个月时间里林哲就是在湖州忙着捞钱和扩军这件事,太平军也不知道是害怕了还是其他方向战事吃紧,自从在泗安战败北逃后,随后的大半个月竟然都没出现在广德附近。

林哲自然也是乐的看见这种情况的发生,太平军不来是好事,这样自己就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扩军训练了。

然而林哲想要埋头苦干把部队训练几个月,但是咸丰三年的中国大地注定是平静不下来的。

七月十三日,受到福建刀会起义影响,江苏太仓州嘉定县的刀会在首领徐耀的带领下爆发起义,并顺利攻占该城,紧随其后上海刀会的刘丽川等人也是也是率众起兵并顺利攻占上海县城。

上海被刀会攻占的消息如同一个石头投进了平静水面,让尚未遭受到战火侵袭的江苏苏松太道地区、浙江杭嘉湖地区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第五十二章 上海乱

当代的苏南地区乃是中国主要农业产区,中国的传统财赋重地,随便出什么问题都是会引起朝廷的瞩目。△頂點說,。。

如今刀会在上海起义,攻占了上海县城甚至还活捉了苏松太兵备道吴建章,并在随后的数天里迅速扩张,兵出上海周边府县,短短十天不到就是先后攻克宝山、南汇、川沙、青浦四县。

再加上嘉定县,仅仅十天左右的时间,刀会就已经在刘丽川等人的带领下,攻克六县,把上海以及周边地区收入囊中,其声势之大甚至比在福建起义的刀会声势更大。

上海被克,苏南重地的太仓州、松江府大半陷入贼手,而且刀会势头凶猛,大有继续攻城略地,有席卷整个苏松太地区,并向浙江嘉兴蔓延的趋势,这如何不让清廷恐慌,如何不让江苏、浙北地区的那些军政大员惊恐。

上海事发后,江苏巡抚、江南大营帮办军务许乃钊当即抽调兵力试图反攻上海,但是问题来了,现在江苏省内兵力多是不错,但主要都集中在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这两个地方。

而这两座大营事关重大,乃是用来围困天京以及防备太平军主力继续北返的战略兵力,而这两座大营里清军兵力虽然多,但是他们面对的乃是太平军主力,压力可谓是大的很,要是抽调太多兵力东进上海,这一不心估计就会被太平军攻破大营了。

所江苏巡抚许乃钊东拼西凑,也没能够凑出多少兵力来东进反攻上海,而这个时候,林哲的名字出现在了他的案头上。

“听闻浙江候补道林哲麾下余胜军颇为善战,此前在浙北与贼军激战数月,斩首两千余,俘敌过千,此时该营驻防湖州,距离松江上海不足三百里,如果他能够驰援松江,大事可为!”许乃钊的幕僚向许乃钊如此建议着。

而许乃钊听到这话后先是露出一起期翼之色,但是很快就是皱起了眉头!

许乃钊自从接替因为失陷镇江被而夺职的杨文定出任江苏巡抚后,他这段时间来就没有睡安稳过,他不仅仅要负责整个江苏省的民生事务,同时他还是江南大营的帮办军务,还得率军和太平军打仗。

这让他这个江苏巡抚压力非常大,沉重的军费压力,江宁和扬州那边的太平军如同一把尖刀一样,始终悬挂在他头上。

原本他就为这些事焦头烂额了,如今上海那边又来一个刀会,差没把他给气死!

但是光生气很显然是不行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上海的那些什么刀会给杀干净了,把上海给夺回来。

苏松太地区乃是当代的重要粮仓、赋税重地,是断然不能出现任何闪失的,要不然清廷为什么要建立江南大营啊,为什么和太平军反复争夺镇江啊还不是为了保住镇江以东的苏南地区。

现在倒好,太平军数以万计的大军都没能打到苏松太去攻占上海,反倒是被刀会从背后捅了一刀。

如今自己面临太平军主力威胁,根本不可能从江南大营抽调太多兵力去反攻上海的,但是如果只派几百几千人去,估计还真打不下来,听闻上海的刀会贼军已经聚众万余,可不好打。

历史上也的确如此,许乃钊由于无法抽调太多兵力反攻上海,导致年逾都没能攻下来,并与次年被革职,清军最后还是依靠上海租界洋人的支持,在英法殖民军队的协助下,最后才在1855年初攻下上海。

现在嘛,许乃钊听见林哲这个名字,看到了一丝希望,自己江苏这边是没没办法抽调太多兵力反攻上海的,但是浙江那边却还是有着一个余胜军啊,如果林哲能够率军驰援上海,而且余胜军之前的战绩不是吹出来的话,那么夺回上海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但问题的关键是,林哲率领的余胜军并不归他许乃钊管啊!

要想让林哲率兵驰援上海,这难度不,不仅仅要让林哲同意,同样还要让浙江巡抚黄宗汉同意。

不过就算难度大一些,许乃钊还是要打算尝试一二的,不管怎么样总比让上海刀会盘踞上海强得多。

许乃钊请求浙江遣军救援上海的公文很快就是送到了浙江这边,黄宗汉看着许乃钊的这份公文,当即就是冷哼一声:“这个许信臣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我浙江花费银钱无数,辛辛苦苦维持才有今天这个局面,才报的浙北免受贼军的祸害,他如今张张口就想要让我们派兵三千帮他们收复上海!”

“如今我浙江防务甚紧,皖南那边的贼军可是对我们虎视眈眈呢,前些日子都能派兵上万过来,虽被林哲率军打退了,但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再派兵南犯!”黄宗汉实话,心底里是很不愿意派兵北上救援上海的。

如今他手底下可用的兵力原本就不多,除了林哲的余胜军,其他的绿营、八旗以及其他团练都分散各地住房,防务甚为吃紧,如今还能够支撑下来,很大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了林哲的余胜军。

林哲的余胜军驻防湖州,可谓是凭借一军之力就是恭维了浙北门户,大大的解放了浙江其他清军的兵力,使得黄宗汉可以把其他清军派往浙江其他地方防备太平军,弹压地方。

黄宗汉不愿意派兵去上海,而这个时候,湖州府城的林哲也是接见了许乃钊的一个幕僚。

此人姓黄名以典,年约四十,乃是一名举人,目前在许乃钊帐下出谋划策,自从许乃钊决定向浙江林哲求援后,他就是自告奋勇亲自前来湖州,试图服林哲早日出兵上海。

“林大人,你我皆知上海之南就是嘉兴,而嘉兴乃浙北门户,一旦上海贼军势力渐大,成席卷之势后,唯恐嘉兴不保,一旦浙北门户陷于贼军,浙北千万百姓怕是要生灵涂炭啊!”黄以典继续着。

“到时候恐怕林大人的余胜军也难免和贼军对上,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先发制人,在贼军势大之前一举歼灭他们,消后患于无形呢?”

听着这个黄以典的话,林哲的表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仔细听黄以典的话,他身为一军主将,练军打仗也有半年了,哪怕是普通人但是他也知道一些显而易见的战略发展。

上海的刀会如果真的势力快速膨胀,到时候横扫江苏苏松太地区以及浙北是有可能的,而把浙江视为自己后方根据地的林哲自然不会坐视这种事的发生。

实际上不用等许乃钊的客来湖州,也不用等黄宗汉的命令过来,林哲自己就已经是开始准备出兵上海了。

为什么?

浙北是余胜军的基本盘,余胜军在绍兴招兵,而后续也有可能在临近的宁波府、杭州府、湖州府甚至嘉兴府募兵,而湖州府由于湖州厘捐局的开办,更是目前余胜军的主要军费来源地。

要知道目前余胜军军费开支巨大,官府只承担了每月几千两银子而已,后续的主要军费都要依赖这个湖州厘捐局的收入支撑,而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浙江厘捐局的开办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时候余胜军就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军费,从而真正奠定这支军队的军费基础。

所以,浙江,尤其是浙北地区就是余胜军的基本盘,容不得任何人染指,不管是太平军还是刀会,如果威胁到了浙北的安全,这就等于威胁到了余胜军的生存空间。

除了出于保护浙北战略安全的考虑外,林哲也不得不考虑另外一,那就是他的军械来源几乎都依赖在上海那边,外购的火炮、弹药都是从上海买的,而为余胜军供应所有步‘枪以及部分弹药的林德机器厂就在上海。

上海的刀会的崛起,已经算是直接威胁到了余胜军的生存空间、军械供应。

然而尽管心中已经早早就决定要出兵上海,但是林哲开口却是满是推脱之意:“我余胜军月前一战损失惨重啊,千余将士为国朝捐躯,至今都没能缓过气来,而且我军目前训练缺乏,骑队紧缺,根本无力东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