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枭雄-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光是为了把那三十多门十二磅野战炮,八门三十二磅臼炮,四门六十四磅臼炮运输过江,就不是个轻易事,这些可都是好几吨重的大家伙,上船下船都是极为麻烦。
此外第一军携带的粮食非常多,考虑到江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破坏严重,同时也是有情报显示清军为了防守苏北地区,对扬州城外的其他苏北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坚壁清野,派兵破坏了大量尚未收获的庄稼。
而皖北地区由于太平军和捻军肆虐,也不用指望能够在野外获得大量粮食。
要知道人是铁饭是钢,没枪没炮打不打得赢不,但是手里没粮肯定是要饿死的,再者中华军的伙食供应素来丰厚,皇家陆军的士兵们可都是管饱的,就算是协防军的士兵,也是一天三餐,顿顿干饭。
如此一来,对粮食的需求量就非常大的,恐怕很难因粮于敌!
正是因为考虑到渡江北上的部队很难就地获得粮食上的补给,所以第一军出征是需要带着大量军粮一起北上。
而顺利渡江后,第一军军长施清瑄没有任何的犹豫,当即就是统帅大军沿江东进扬州,而海军部的战舰也是一路伴随,确保可以随时为第一军提供舰炮火力支援。
等第一军抵达扬州后,那么一场规模浩大,预计参战人数高达七八万人的大规模会战就会在扬州展开。(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
扬州城内,两江总督黄宗汉面带愁色。←頂點說,。。
而下方,德兴阿继续着:“黄大人,现在中华逆军已经距离扬州不足百里,一旦等他们抵达瓜州,那么他们就能够接应镇江之敌过江,而到时候逆军汇集起来的兵力怕是要有四五万之多,到时候扬州可就更难守了,我们不能这么继续等下去,必须派兵西进迎敌,把他们给拦下来,绝对不能让南京过来的逆军和镇江逆军合流。”
黄宗汉没有答话,不过一旁的张国梁却是开口道:“就算是镇江之敌要渡江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依托坚城而守,决不能浪战!”
“依托坚城而守?等逆军主力一围过来,到时候就不是依托坚城而守,而是被困于孤城了!哼,莫非张大人是怕了逆军不敢主动出击不成!”德兴阿如此着,一旁的张国梁竟然是不出话来。
还别,张国梁还真是怕了中华军!
张国梁乃是清军在江南地区的主要军事将领,早在向荣还是江南军务督办的时候,他就是向荣麾下的重要将领,和太平军频繁交战,累积功劳至总兵。
但是在这江南地方待的时间越久,他对江南地面上的各部队的实力高低就更加清楚,他以往率领军队和太平军作战的时候,往往是败多胜少。
然而自己打不过去的太平军面对中华军的时候,却是被中华军打的落花流水,这么一对比。清军和中华军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就非常明显了。
去年年底,他也是在黄宗汉的麾下。率军在江阴和中华军打了一场,虽然当时的规模不大。但是自家的三千多人连十几分钟都没撑住,就被人家的一个前锋营打的大败而归,而正是这场失败,让黄宗汉决定直接放弃江阴这个桥头堡,转而渡江北返。
当代清军或者太平军里,要是有那个军事将领敢自己能够在不占据的绝对优势下,堂堂正正的击败中华军,那百分百份是狂妄之言。
被中华军赶出苏南的太平天国,和中华军前后交战数年。大战战上百次,包括秦日纲、吴汝孝、林成庭、石达开、李秀成等,众多太平军里让清军束手无策的名将都惨败于中华军手下。
这些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张国梁去否认。
不过张国梁虽然对中华军的战斗力有些恐惧,但是并不是怕死之类的,而是出于谨慎才做出不主动出击的判断。
此时,黄宗汉也是轻扬了杨手,然后看向李鸿章道:“渐甫啊,你来!”
李鸿章当即酝酿了会后才开口道:“虽然下官没有率军和中华逆军交手过。但是纵观中华逆军的众多战事,那么就可以知道逆军之强并非浪得虚言。
如今中华逆军已经坐拥苏南、浙江两地,如今进犯苏北也是在预料之中,根据探子的回报。来袭的逆军足有三万余,而对岸的镇江还有逆军万余,两者合兵足有四五万之多。较之我江北大军至少万余而已。
我等兵力并不占据多大的优势,而来犯敌军人多势众。此战必须谨慎再谨慎!”
李鸿章话的时候语气平淡而冷静,不过一旁的德兴阿却是鼻孔冷哼一声。显然是对李鸿章的话不以为然。
德兴阿对李鸿章不满也是有原因的!
今年年初清廷对龟缩在江北地区的清军指挥层进行了调整,任命两江总督黄宗汉为督办江南北军务,别看只比以往的督办江南军务多了一个‘北’字而已,实际上是把以往的督办江南军务、督办江北军务整合了起来,全权负责长江下游两岸战事。
又任命江苏巡抚李鸿章、钦差大臣德兴阿、提督张国梁为帮办军务。
黄宗汉高居上位德兴阿没意见,因为黄宗汉的权势地位本来就高他一大截,但是凭什么张国梁和李鸿章这两个人也能够和他平起平坐?
要知道之前德兴阿还是督办江北军务钦差大臣的时候,李鸿章可是只能在他手底下混,而张国梁之前只是区区一个总兵,而德兴阿手底下的总兵多了去。
除了权势之外,德兴阿身为满人,对掌握了大量军队的汉臣极为反感,尤其是同样汉族团练大臣出身的林哲率军反叛后,朝廷上下,尤其是那些满族权贵们对汉人团练大臣更加忌惮。
这从朝廷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放弃对李鸿章的大力扶持,转而扶持京畿练军和直隶练军就可以看得出来,朝廷上下对这些汉族大臣,尤其是掌控着大量军队的汉族的团练大臣的防范已经是没有任何掩饰了。
不过张国梁和李鸿章都要谨慎,不能浪战,他德兴阿也没有办法!
毕竟江北大营里虽然有五万多人大军,但是其中万余人是李鸿章的江淮新军,又有近三万人是归属黄宗汉、张国梁等人的绿营旧军,至于德兴阿的直属部队,只有万余绿营、八旗旧军而已,这防守江北还得依靠李鸿章和张国梁。
这江北大营里的清军高层将领们一番商量后,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按兵不动,死守扬州。
也就是,现阶段什么都不做,坐等中华军主动来攻!
清军不动,这倒是让中华军第一军的东进过程中无惊无险,一路直抵扬州府城南部的瓜州,然后掩护镇江的第五军从瓜州渡江。
渡江过程中,自然是由海军战舰全程掩护,而扬州城内的清军似乎也没有出城袭击的打算。
整个渡江过程平平缓缓!
而等第五军也渡江之后,那么中华军在扬州城外就已经汇集了两个军的庞大兵力,辖有第一师、第三师、第五师、第一骑兵团、第五骑兵团将近两万五千人的皇家陆军部队。另外还有第二协防师、第九协防师、第十协防师、第十二协防师、第十四师协防师一共五个师约两万人的协防军部队。
上述两个军加在一起,总兵力大约在四万五千人。
而此时城内的清军各部加起来。只有五万多人而已,只比中华军多了万把人。而多出的万把人很难是具备了兵力优势,因为大家都知道,两者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实在太大。
因此扬州城内的清军就是玩起了龟缩不出的战术,试图用长时间的坚守来拖垮中华军,这种战术之前清军和太平军使用的非常多,彼此间很少进行大规模的野战,一般都是打长期的防守或者围困作战。
但是现在清军对上的可不是太平军而是中华军,施清瑄等中华军的高级将领可不会在扬州城外安营扎寨,然后围困扬州好几年。这种事也只有清军才干得出来。
对于中华军来,既然顺利抵达了扬州,那么下一步自然就是进攻再进攻!
六月二十二号,做好了充足准备的中华军正式对扬州发起总攻。
城外的中华军阵地上,众多十二磅野战炮已经大口径的臼炮开始持续对扬州城内外的清军进行炮击,一时间扬州城上空是炮声连连,烟雾弥漫。
而在陆地上的中华军炮兵们对扬州进行大规模炮击的时候,长江上,林达标站在镇太号的舰桥上看向北方。
尽管林达标作为海军将领是半路出家。但是这几年来用心用力,把帝国海军从零开始,建设为一支拥有大战舰数十艘,兵员近万人的大规模海军。里头所付出的心血是旁人无法得知的。
而现在看着自己麾下的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林达标一脸的豪迈!
经过数年的发展,帝国海军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支只有五百人规模。只有两艘商船改装战舰的水师营了,如今的帝国海军拥有四百吨以上的战舰足足有六艘之多。而百吨以下的近海炮舰有三十多艘。
其中有两艘最早外购的商船改装战舰,分别是八百二十吨的镇松号、四百二十吨的镇绍号。剩下的四艘都是从上海造船厂订购的专业战舰。
第一艘自造的是镇沪号,该舰依旧是风帆蒸汽明轮混合动力,排水量有五百吨,装备四门三十二磅加农炮和一门六十四磅臼炮以及多门中口径的舰炮,不过该舰作为第一艘自造的战舰,在吨位上挤下太多火炮,导致重心不稳,航海性能不佳。
虽然该级舰性能不咋地,但是作为急缺战舰的帝国海军来是有总比没有好,所以后续有订购了一艘,是为镇苏号。
接下来帝国海军又订购了两艘战舰,这就是镇太级战舰,该舰依旧是风帆蒸汽混合动力,但是用的却是暗轮,而不是以往的明轮推进,这可以是上海造船厂的一大技术进步,该级舰排水量有六百吨,配属了四门三十二磅加农炮,两门六十四磅的臼炮,另外还有若干十二磅、六磅的舰炮,航海性能比之前的镇沪号出色的多,其二号舰则是镇嘉号
再过来帝国海军订购的就是千吨级别,采用纯蒸汽动力,暗轮推进的战舰了,不过该级舰刚下订单,什么时候能建成服役还是未知数。
其实相对于这些几百吨上千吨的战舰来,目前帝国海军更需要那些只有百吨左右的内河炮舰,这从帝国海军一口气订购了足足十六艘兴吴级内河炮舰就可以看得出来。
兴吴级内河炮舰由于使用方便,而且个头随便一条江河都能进去,加上十二磅舰炮的火力也不算弱,所以帝国海军是频繁使用,在订购了十六艘之多后,还让上海造船厂那边拿出升级版来继续订购。
为此上海造船厂那边在基于兴吴级的基础上,略微扩大了设计,弄出了一个排水量大约一百五十吨的新型内河炮舰,同样是蒸汽动力,暗轮推进,不过使用的蒸汽机马匹要更大一些,所以虽然船体大了一些,但是理想航速依旧可以达到十二节。
而火力上,则是直接装上了两门十二磅舰炮,比以往的兴吴级炮舰在火力上要提高一倍。
目前海军已经向上海造船厂下了四艘的订单,后续是否追加就得看服役后的实战表现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一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
为了支援陆军的一系列行动,帝国海军的所有现役军舰广泛活动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甚至还派遣了一支分舰队南下福建,支援第三军在福建的军事行动。…≦,
而为了掩护第一军和第五军的渡江以及后续进攻扬州,帝国海军由最高统帅部海军部总长林达标亲自率领的第一舰队一直伴随着陆军行动。
现在扬州城外的长江沿岸,就有着第一舰队的四艘主力舰以及十二艘的内河炮舰,在陆军沿着京杭大运河向扬州府城推进的时候,海军派遣的由六艘兴吴级炮舰组成的分舰队也只从进入运河。
尽管运河水深不算太高,但是兴吴级炮舰原本就是专门为内河作战而建造的炮舰,其吃水相当浅,所以进入运河后虽然行动不便,但是还不至于搁浅。
至于林达标亲自统帅的镇太号等五百吨以上的战舰虽然说勉强也可以驶入运河,但是镇太号等原本都是海船,吃水极深,为了避免搁浅而造成不必要损失,所以海军方面并没有把大型战舰派出去。
不过只有六艘兴吴级炮舰,其火力也是非常强大!
虽然兴吴级上装备的只有一门十二磅的火炮,说起口径来并不会比陆军的十二磅野战炮大,但是两者的差距大多了。
陆军火炮受限于机动性的限制,无法造的太重,需要在性能和重量上做出取舍,但是舰炮就没有太大限制了。
所以一般来说,同口径火炮。海军用的舰炮在炮管在要比陆军的长的多,而炮管长了。厚了,那么就能够装更多的发射药。从而把炮弹打的更远。
这支分舰队沿着运河北上,先后对八里铺、三汊河上的清军炮台进行密集炮击,有利的掩护了第五军的北上攻势。
就当海军的分舰队和第五军一起,沿着京汉大运河一路直奔扬州而去的时候,在运河西侧,第一军也是一边清理着清军在扬州外围的据点,同时快速向扬州城推进。
六月二十号开始,第一军用着攻克秦家桥,次日又攻克薛家楼。再进军至蒋王庙,仅仅花了三天,第一军的兵锋就已经直指扬州城,并屯兵在扬州城西门外。
而另外一边,第五军在海军分舰队的配合下,相继攻克八里铺,三汊河,桂家庄,扬子桥等一一系列扬州城南部的一系列清军据点。然后屯兵在扬州城东侧的黄泥沟一带。
至此,第一军和第五军两支中华军已经算得上是完全包围了扬州,接下来就是对龟缩在扬州城内的清军发起攻坚战了。
中华军之所以这么快速的拿下扬州城外一系列的外围攻势,除了中华军自身的战斗力强悍外。实际上更重要的还是清军原本就打算放弃这些外围地区,来一个龟缩死守。
人家清军原本就是把三汊河等外围据点的清军主力抽调回了扬州城,只剩下少量兵力而已。这留下的少量兵力如此说是继续防守外围据点,还不如说是前沿监视兵力呢。
眼见清军把绝大部分的主力部队都缩回了扬州。可以预见最后进攻该城的时候会遭到顽强的抵抗,所以负责进攻扬州的施清瑄也不着急。包围了该城后,又是花了大代价把陆军自身的诸多火炮拉倒扬州城外。
同时也向海军求援,让海军也是运来了多门六十四磅的短管臼炮。
随后就是用数十门大口径火炮没日没夜的向扬州进行炮击!
二十三号,扬州城外,施清瑄看着远方已经被火炮轰破的扬州西城墙就知道,是该让步兵上去打一打了。
毕竟中华军的火炮虽然强悍,但说实话对于坚城背后的敌军伤害有限,要想攻克扬州城就必须派出大量的步兵部队直接发起进攻。
而不用多久,西城门外的一道胸墙背后,一名肩上佩戴者中校军衔的中华军军官已经是拔出了他的军刀,他就是第一协防师的师长陈海敬中校。
“传令,全军冲锋!”
只是一句简单的命令,他麾下的第一协防师的士兵们就是在各个军官的催促下越过胸墙等简易的防御工事,然后冲向了数百米外的扬州城墙。
冲在最前面的是那些手持刀剑盾牌的冷兵器部队,他们穿着灰色军服,挥舞着腰刀和盾牌用尽所有力气冲向前方。
这个时候,城墙上的清军不知道从哪里推出来一门门的火炮,然后点火向城外的协防军士兵们进行炮击,多颗实心圆形炮弹飞越半空,很快就是落入了第一协防师的军阵之中,然后毫无意外的犁出一道一道血肉通道出来。
徐山喘着粗气,拼命的向前跑着,就在他刚跨过一个木头栏杆的时候,抬头一看就是看见远方一个小黑点地上直接挑动着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