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枭雄-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新版铜元的流通对于新生的中华帝国货币体系而言。比银币的发行更加重要。

一方面由于铜元、制钱才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使用货币,中下层百姓实际上是很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银元,无他,银元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收入,普通百姓辛苦劳作一年,也攒不下来几个银元,因此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都是制钱。现在中华帝国的新货币发行,这些作为代替制钱使用的铜元要是搞不好,就很容易引起大规模的贬值。造成社会的不必要动荡。

另外一方面,中华帝国控制区里缺少铜,不可能继续大量发行一文一文的制钱,但是也不能学咸丰那样直接停止发行啊。所以干脆就发行面值较大的铜钱,一枚一分的铜元当制钱十文使用,而含铜量却是远远没有以前的十文那么多。

这枚一分的当十铜元虽然含铜量要比十文钱少一些。但是由于是机制,其花纹精美。质量比那些老铜钱强得多,就算流通后其价值无法取代以往的十文。但是七八成应该是有的。

“不错!”林哲放下手中的着套样币,然后道:“你们什么时候准备发行!”

鲁向秉当即回道:“现在造币局已经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预计月内就能够大规模印制发行!”

林哲道:“嗯,时间上不用太急,关键是提前把前期工作准备好,不要到时候出现不必要的变化!”

新货币的发行,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刻不容缓的事情,实际上就算短时间内不发行新货币问题也不大,市场上依旧有足够的白银和制钱流通。

但是新货币的发行不仅仅是解决市场流通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建立一个稳定的货币秩序,要知道中国内各种白银元宝,制钱是混乱无序,其含银量,含铜量严重不一,拿着银子去交易的时候,你都得先验一验这些白银的纯度,然后再称重量,一不小心就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如果能够废两改元,其货币市场就会规范很多,只有银元而没有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白银元宝之类的。

同时,新货币的发行也有着宣扬新朝代的政治象征意义,每一个朝代开国后甚至每一个皇帝登基后,都会发行新的铜钱或其他货币,以向天下昭告改朝换代了。

所以尽管市场对新货币并没有急迫的需求,但是中华帝国在成立后,财务部的官员依旧把新货币的发行当成了要务,早在去年就向外国订购制币机器,并开始设计图样。

其中非常有意思的是,一开始的银元上并没有林哲的头像,而是只有龙纹图样,后来有人提出效仿西洋诸国,把国家元首的头像刻上去。

但是却是引来了诸多人的反对,诸多人以为林哲乃是帝国皇帝,天下至尊,其圣颜岂是凡夫俗子日夜可见的,再者以皇帝之尊,怎么能沾染那铜臭之物?

更有人担心,这银币上刻有林哲的头像,这要是银币掉地上了被人踩上一脚,这算不算是冒犯圣颜?不算的话林哲的头像都被人跺了一脚,而算的话你让不让人家用这银币了,踩一脚就是冒犯,改天我把银币给剪碎了,还不得被抄家灭族啊。

最后还是林哲力排众议,把头像印上去,至于什么冒犯之类的一律不计。

林哲之所以这么做,不得不说是受到了后世观念的影响,后世民国建立,袁大头把自己的头像刻了上去,孙文的头像也被刻了上去,建国后润芝兄也是把自己的头像当成了货币的图案,无数百姓花钱的时候甭管讨厌或者喜欢,都得看这个老头子一眼,那存在感是满满的。

把自己的头像刻在货币之上,这可是只有开国领袖才有的特权,这不用不就是浪费嘛!(未完待续。。)u

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南矿务公司

新版银元、铜元的发行,对于中华帝国的金融政策来说只是最开始的一步,接下来就会一步一步施行‘废两改元’,实施统一制式的货币。⊥,

而废两改元成功后,没有了诸多乱七八糟的银元宝,银角子之类的白银货币,也没有制钱等铜币,其货币的价值得到初步稳定后,那么财务部就是实施下一步的货币改革方案,那就是发行纸币。

这些货币政策都是一环扣一环,需要逐步实施,绝对不是说现在林哲说发行纸币就可以发行纸币的了。

而作为一系列货币政策的开端,那么首先就得有一套新版货币,同时还得把这套货币发行下去。

这就需要货币发行单位:银行!

可以说,中华帝国制定的逐步货币政策,正是催促皇室产业筹办银行的最主要原因!

五月六号,财务部宣布成立‘帝国中央银行’,该银行为纯粹的行政式机构,并不提供商业银行的业务,其职能只有发行货币、金融业监督等。

成立当天,帝国银行就是宣布将会发行新版银币、铜币,同时宣布辖区内的所有民资钱庄、票号、外资银行都需要接受帝国银行的监管。

同时也是宣布要推动帝国内金融行业的正规化,使各地的钱庄、票号等尽快的转化为现代化的银行。

为了响应帝国的金融政策,由皇室产业投资的‘中华皇家银行’也是在次日在上海商贸区外滩大道挂牌成立。

该银行由皇室产业筹集了约前期十万银元为首期投资,同时获得了财务部的二十万银元贷款,也就是说该行的注册资本是在三十万银元

这个资本规模别说和国外那些大银行相比的。就算是大名鼎鼎的晋商票号、钱庄也是无法不如的。

但是这家银行作为当代中国首家非外资的现代化银行,其意义远远不是它的注册资本可以代表的。

中华皇家银行的成立。乃是财务部对金融改革,货币改革的一系列措施的前奏。

所以刚成立呢。就是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是财务部宣布,今后将由皇家银行代存国家税款,而后的国家军政开支一律从皇家银行走账,并把国库里的五百多吨白银,十多吨黄金转入到皇家银行内的金库。

同时宣布,政府雇员的薪资一律发放到雇员在皇家银行的账户上,而不是以往的直接发现金。

而军方那边也是应林哲的诏令,宣布军方后续的所有收支都从皇家银行走账。并宣布今后军人的薪资一律直接发到军人在皇家银行的账户上,而不是继续发放现银。

仅仅是代发薪资这两项,就为新成立的皇家银行新增加了数以十万计储户!

而代存税金,更是让可以让皇家银行今后每年都能够获得数以千万计的存款!

一家商业银行最关键的有两点,那就是存款和贷款!

贷款先不去说,光说这存款的话,如果只是和普通银行一样依靠普通手段拉拢存款,那么对于新生的皇家银行而言是绝对难以发展的。

但是如果直接代理了国家税金,政府部门的收支。人员薪金发放等相关业务,那么就足以让皇家银行瞬间成为国内拥有存款最大的商业银行。

有着这么丰厚的基础,如果皇家银行还发展不起来的话,那么就说明潘立宣等人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没救了!

虽然是赶鸭子上架,但是潘立宣等人还是做足了准备,为此他们提前收购了一家小型的外资银行。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学习人家现代的银行管理经验。同时重金从商贸区里的其他几家大型外资银行,以及大规模的民资钱庄挖墙角。

最后匆促而成的这个皇家银行的高管里头。大部分都是临时挖来的人才,其中洋人占据了三成。

依靠充足的资金,皇家银行迅速在商贸区、苏州、南京、杭州等中华帝国控制内的城市开设分行,毕竟皇家银行由于需要代理政府收支,需要触角延伸到中华帝国统治区的每一个地方,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分行根本无法有效运转。

短短一个月内,皇家银行的开设的分行就高达三十八家之多,几乎遍布了帝国的所有中大城市,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大规模的大区域型银行,而皇家银行开设分行的步伐并没有停下,将会随着中华军的步伐抵达每一个地方,等中华军统一全国的时候,皇家银行也就能够开遍全国,未来成为全国型银行指日可待。

铺开摊子的同时,皇家银行也是紧跟帝国的金融和工商发展政策,通过诸多的分行把大量新版银币、铜币发行到苏南、浙北等范围内。

同时也是开始调集存款等资金用以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向需要资金进行扩大生产的八家纺织企业、五家机械性质企业、以及十余家其他行业的企业批准了高达两百余万圆的贷款。

除了对这些现有企业提供资金外,皇家银行还预计向国内的首家钢铁企业‘江南矿务公司’提供高额贷款,以资助该公司开发位于皖南的铁矿,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马鞍山铁矿。

随着国内的工商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的高速发展,对钢铁的需求急剧增加,以往的民间钢铁供应都只能依靠一些手工作坊,小矿山。

但是随着国防工业的高速发展,对钢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造枪造炮可都是需要钢铁的。

之前的林德机器厂是内设炼铁厂,通过收集苏南、浙北地区的小铁矿的铁矿石进行冶炼,不过规模不大。

而随着金陵兵工厂的成立,再加上上海造船厂那边以及其他各重工业产业对钢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单单依靠林德机器厂内设的小型炼铁厂根本供应不过来。

为了彻底解决钢铁的供应问题,林德机器厂那边主动提出。把该厂的内设炼铁厂**出来组建一家大型的钢铁公司。

而国内钢铁的其他几个大用户,包括林德机械公司。上海造船厂,金陵兵工厂也是积极响应,投入资金参股。

最后上述四家企业集资六万银元,用于在芜湖当涂那边开设‘江南矿务公司’,以开发马鞍山的铁矿。

不过这几万银元对于要开发一个大铁矿,同时还需要建设一个钢铁厂显然是不够的,近代玩钢铁产业,几万两银子扔进去,连水花都溅不起来。几十万银元砸进去也只能听个响,没有几百万银元打底,根本无法建立一个大规模的钢铁厂。

当然了,这说的都是那些超大规模的钢铁厂,目前这些对于中国而言还太过奢侈,目前的中国对钢铁的需求量虽然比以往多了很多,但是也多的有限,主要就是民用建筑行业和国防工业对钢铁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这个需求量也是不算太大的。

这年代。头号强国英国人的钢铁产量都是和后世里动则几千万,几亿吨无法比较的,如今英国的生铁产量都只有几百万吨,而原钢产量也只有几十万吨而已。随便一战后拿出一个大型钢铁厂来,其产能都完爆这个时代的英国全国钢铁产量。

林哲也没有太大的奢望,只要有个几十万吨的生铁产量。再来一两万吨的钢产量,那么对于现阶段的中华帝国而言就已经非常充分了。

再多的话。说实话还真用不了这么多钢铁产量!

要对钢产量的需求急剧增加,只能等大造铁路和钢铁轮船的时候了。现在嘛,用钢铁最多的就是国防工业,其次就是农业生产需要的农具以及现代市政建设需要的建筑钢铁了。

有着林哲的直接支持,再加上联合投资的几家企业实际上也都是皇室产业,算得上彼此都是一家人,所以江南矿务公司的成立是比较低调的。

在商贸区的那些富豪商人还不知道的时候,江南矿务公司就已经是低调的接受了来自皇家银行的高达三十万银元的首批贷款,然后购置设备准备开发马鞍山铁矿,并就近建设一家钢铁厂。

随着江南矿务公司的成立,在皇室产业带动下,中华帝国内的重工业体系已经初见雏形,其林德机器厂内设还有火药厂,算得上是化工业,而上海造船厂代表了造船行业,林德机械公司的织机和蒸汽机代表了机械制造,江南矿务则是代表了钢铁产业。

尽管这里头还缺乏了众多的东西,但是最基本的一个体系已经构成,接下来就是需要继续不断的加大投入,填补一项又一项的空白,最终建立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而这所需要的时间就不是几个月几个月,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而是需要数以十年计的时间,林哲乐观估计,等到五十年后能够建立起来完整的重工业体系,那么就是一个创举!

江南矿务公司的建立,有望在两年后甚至一年后为国内提供大量的钢铁产品,而在这之前自然是继续用着各种小矿山挖出来的煤铁矿,手工作坊炼制出来的钢铁了。

纵观这几个月中华帝国的一下子工商业发展,金融货币改革等措施,其实都是短时间看不到效果的那种,它需要至少一两年后才可以看到基本效果。

这从中华军的军械供应依旧还是老样子,而且未来一年内都不可能有大变化就可以看得出来,尽管金陵兵工厂已经建设当中,江南矿务公司也已经成立,但是这些至少需要一两年后才能够看到最基本效果的东西对于中华军而言太过遥远。

毕竟中华军不可能停下步伐来等待国内的工业发展,中华军的征战步伐是不会因为工商业的发展苦难就停滞不前的,中华军的扩军步伐不会因为军械供应不足就停下步伐。

既然军械不够,无法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充皇家陆军,那么军方就是把目标再一次瞄向了协防军部队。

1856年型的小口径米尼步枪没有,难道火绳枪和刀剑还没有吗?(未完待续。。)u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夏季攻势

尽管中华帝国的米尼步枪以及火炮的产量有限,但是刀剑这些东西还真不缺,比如说需求量极大的刀剑,这些刀剑随便一个铁匠铺都能打造,过去几年来中华军的指挥刀和马刀基本都是从各个手工作坊里打造出来的。↖↖,

这打造简单之余,更关键的是中华军前后征战多年,缴获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冷兵器,火绳枪多不胜数,那些协防军仅仅是用这些缴获的武器实际上都是够用的了。

不过协防军整编之后,原来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冷兵器就不能用了,使用统一制式的腰刀、长枪等,其他乱七八糟的十八般兵器直接回炉。

把武器装备理通顺后,中华军的高层也是试图把这些协防军加强训练,让他们变成弱化版的皇家陆军,不追求和皇家陆军一样精锐,但是至少要比以前强不是。

不过伙食供应是上去了,训练量也上去了,但是这些俘虏转化而来的协防军战斗力依旧让中华军的高层相当不满意。

一次对抗演习中,那些拿着冷兵器和火绳枪的协防军士兵面临第一骑兵团的冲锋,但是在人家第一骑兵团冲到百米之前,这些协防军就是一窝蜂齐齐转身逃跑了。

这还是演习啊,要是实战的话,他们还不得敌人的骑兵刚发起冲锋的时候就崩溃啊!

面对这种情况,中华军的高级将领们极为无奈,没办法谁让这些士兵原来都是清军和太平军来着,很多东西已经根深蒂固。严酷的训练也是无法轻易改变这些士兵的心态。

所以这一番尝试后,中华军的将领们发现这协防军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再怎么折腾都无法把他们变成近代化军队,所以也只能是让他们继续充当炮灰了。

征战天下还得依靠那只有数万人的皇家陆军啊!

整个四月下旬、五月一直到六月上旬。整个两个月的时间中华军都处于休整状态下,不过这种休整也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

六月上旬,中华军诸多主力部队云集南京一带,随处可见他们打造的木船,仅仅从表面上来看,那么都已经可以看出,中华军的下一**规模军事行动即将展开。

六月八号,南京临时行宫。

林哲再一次召开高级军事会议,部署中华军的下一步大规模军事行动!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休整。目前皇家陆军各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