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刘备这个皇帝对于大恩人东吴并不十分真心,而是私底下克扣东吴送来的粮食,并且厉兵秣马、养精蓄锐,正是因为蜀汉的军力得以复苏,再加上刘备手下猛将如云,因此才能够抵御住了曹魏的大军。

在曹魏撤军之后,蜀汉也得到了短时间的喘息,蝗灾过去了这么多年,蜀汉的田地。也开始在出产粮食了,不过对于蜀中农业的恢复,刘备对东吴方面依旧守口如瓶,一方面吃着东吴的救助。一方面在积极的让蜀中的农业能够恢复如初。

诸葛亮是一位贤臣,他尽心帮助刘备处理内政,蜀汉的国力,也日益强劲。

最后便是东吴。从三月以来,东吴的朝臣们就心思浮动,因为近日里。在东吴的街头巷尾,民众们就在传一些奇怪的传闻,而这些传闻,并非是对东吴不利的,但是,对于这些传闻,东吴的官方却要小心处置。

因为传言早已经纸包不住火,因此在朝堂上,孙仁便当众提出了这个问题。

孙仁问道:“列位臣工,近日在柴桑街头,民众在传什么‘仁主兴,天下旺’是何意?”

诸葛瑾进言道:“吴王,此两句话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是一位仁慈的君主诞生,如此天下便能兴旺,民众们才能够安居乐业,如此才能天下太平。”

孙仁莞尔一笑,诸葛瑾也有装傻充愣的时候,既然他装傻了,那么自己索性也装傻一把。

于是孙仁又问:“子布,你见多识广,你以为,普天之下,能以仁主来称呼的,究竟是何人?究竟是魏国的皇帝,还是蜀汉的皇帝?”

孙仁将两位称帝的人提了出来,让群臣们斟酌,却唯独不提自己,在群臣们看来,这倒是非常的谦虚。

张昭虽是老臣,但在朝堂之上,他却不会倚老卖老,径直说道:“吴王,百姓们口中所传的‘仁主’,并非仁慈的君主之意,而是因为吴王的名讳为‘仁’,因此百姓们口中传颂‘仁主兴’之意,是希望吴王以天下百姓为重,早登大宝,恩泽万民!”

听到张昭的话,孙仁假意吃惊,道:“子布切勿牵强附会,孤身为吴王,受九锡,怎可自立为帝?”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孙仁的心中却暗自觉得好笑,她不由得瞧了杨林一眼,什么“仁主兴,天下旺”的口号,全是东吴舆论会一手操控的!

因为杨林的计策,使得曹魏虽然国力表面增强了,但是其国民的整体素质,却是大幅度的下降了,因此,杨林口中所说的伐魏的时机已经成熟,而孙仁便可以更进一步,当皇帝了。

现如今,秣陵的城郭建设已经差不多了,就只差迁都和改名了,而东吴国内,民众们的激情也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就只差最后一步了。

而东吴的朝臣们,早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点。

如今东吴兵强马壮,经济繁荣,犯不着看曹丕的脸色行事,而且在孙仁称帝之后,朝中诸臣的待遇和级别,也能够相应的提升,所以,群臣们对于孙仁称帝之事,已经是一边倒的倾向。

鲁肃道:“吴王,昔日曹操也受了汉帝的九锡,并封为魏王,但是曹操的后代却依然罢黜了汉天子,现曹丕当了皇帝,企图以九锡来诱惑吴王,使吴王安心听命于他,可是曹丕却从未想过,自己原本就是背信弃义之人,怎可成为表率?”

张昭也道:“吴王,今时不同往日,我东吴现已强盛,其国力远超曹魏和蜀汉,若我东吴不挺身而出,造福万民,又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孙仲谋?依老臣之见,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吴王应摒弃成见,高升一步!”

群臣们纷纷表态,而孙仁却沉默不语,她只是在心中默默的笑着,多亏了杨林,现在时机已经成熟,自己称帝之事,早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第二章愤怒

曹魏黄初六年,蜀汉章武五年。

五月,东吴有大事发生!

吴王孙仁昭告天下,为了顺应民心,自己登基为帝,改元黄武,并定都建业,而建业,就是以前的秣陵。

东吴诸臣,皆有封赏,而丞相的人选,则是张昭。

虽然在东吴内部,普遍认为丞相应该由另一人担任,但是这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孙仁称帝之后,地处西蜀的刘备,立即送来了恭贺的信函,言下之意,自然是认同东吴这个政权的合法性,当然,刘备在信函中,也特别提出了吴蜀联盟,共抗曹魏的方略。

对于刘备的建议,孙仁不置可否。

而曹魏方面,曹丕却对于孙仁的称帝怒不可遏!

曹丕召集群臣,道:“众位臣工,朕封孙仁为吴王,受九锡,如此大的恩赐,但是孙仁那乱臣贼子,竟然不感恩戴德,居然自立为帝,众位臣工,你们倒是说说,朕应当如何处置东吴?”

如今的曹魏,国内的经济早已经恢复过来,百姓们安居乐业,因此,曹丕对于与自己敌对的势力,自然是不能够姑息的。

原本曹丕打算不日对蜀汉动兵的,但是没想到,偏偏这个关头,东吴的孙仁竟然称帝了,因此,他便将军事打击的目标,转移到了东吴头上。

程昱道:“孙仁那女子,被封吴王,受了九锡,却不对陛下感激,反而自立为帝,此种不忠不义之人,怎能造福一方,依微臣之见,陛下应当当机立断,率领大军渡江讨伐东吴。以安民愤!”

司徒王郎道:“微臣听闻,东吴定都建业,而建业,原名秣陵,本是寸草不生之地,但是却有王气,而在孙仁称帝之前,她已经在命人在秣陵大兴土木,可见称帝之事,孙仁预谋已久。东吴对我曹魏从不忠诚,其心可诛!”

原本曹丕已经够生气了,在听到了王朗之言后,更是火冒三丈,问道:“何人可为将,替朕讨伐这乱臣贼子?”

程昱进言道:“徐公明镇守合肥,勇猛无比,必可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自张辽死后。徐晃便接替了张辽的职位,镇守合肥,数年过去了,倒也偏安一方。与东吴井水不犯河水。

于是曹丕道:“传旨下去,命徐晃领十万兵马,进攻东吴,势必要替朕活捉孙仁。押解回京!”

传令官领命而去,但是位于群臣末端的司马懿却暗暗觉得好笑。

因为近年来都非常的和平,因此曹魏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军队也得到了恢复。

但是,这也仅仅是表面现象,在曹丕没有察觉到的地方,曹魏的国民素质却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

大约有四成的曹魏民众,为了图个新鲜,而吸食大烟,当然,因为大烟的数量充足,且价格便宜,因此曹魏的民众,能够轻易的入手。

正是因为如此,大烟的成瘾性,被大多数人给忽略掉了。

包括军队里的士兵也是如此,因为大烟中包含着兴奋一类的成分,因此,部分吸食了大烟的士兵,在训练的时候都表现得骁勇善战。

但是,如今孙仁已经称帝了,正是将数年之前的部署拉线收网的时候,据司马懿自己所知,东吴的商人们,已经不再向曹魏之地售卖大烟了,看来不出半月,曹魏之地必然会大乱。

司马懿现在虽然是魏臣,但是他对曹魏,却连半点忠心都没有了,在司马懿的手下,还有一支由东吴的近卫军为班底的曹魏军队,这支部队,定然会在关键的时刻派上用场。

而正如司马懿所料,半月之后,从合肥处传来了消息,说是徐晃将军因为身体不适,无法胜任三军统帅之职,他恳请陛下另择良将,讨伐东吴。

当曹丕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略感诧异,徐晃乃何许人也,怎可因为身体的原因拒绝出征?

只有司马懿的心中最清楚不过,徐晃自从驻扎在合肥之后,就整日吸食大烟,染上了严重的烟瘾,若是一直能够吸食还好,若是吸食不到,他只怕连正常的走路吃饭都做不到。

现在,东吴的商人们不向曹魏之地贩卖大烟,其后果,正在开始逐步体现。

曹丕问众臣道:“既然徐公明不肯为将,那么众位臣工,还有谁能够为将,去攻打东吴?”

这一次,群臣缄口不言了。

曹丕一见事有蹊跷,便问道:“列位臣工,是否有不可告人之事说与朕听?”

既然皇帝如此开口询问,群臣自然是不敢隐瞒的,程昱挺身而出,道:“陛下,只怕大事不好!近半月来,曹魏之地可不太平,东吴的商人们,不再向曹魏之地贩卖大烟,那些整日吸食大烟的民众,烟瘾犯了,到处为非作歹,还请陛下明察!”

“此言当真!?”

曹丕立即被程昱的话给震住了,此事竟然如此的严重!

要知道,东吴前来贩卖大烟的商人们,都是靠的走私的途径,他们并没有经过东吴的官方,可以说,他们在立场上,应该更加倾向于对他们开绿灯的曹魏一方才是。

可是没有想到,在孙仁称帝之后,这些商人们竟然停止向曹魏贩卖大烟。

曹丕也没有想到,这种名为大烟的物品,竟然有如此强的成瘾性,曹魏的皇帝这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到了东吴的陷阱当中。

什么走私,这全是假的!

这些商人们,根本就是孙仁所指使的,孙仁让曹魏的民众们都染上烟瘾,借此来使曹魏生乱,如此歹毒的用心,真是不亚于汉初的吕雉!

曹丕悔不当初,但是却无济于事,当初自己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导致大烟在曹魏的境内泛滥,现在,根本一点补救的措施也没有。

若是将军染上了烟瘾,那么他是不可能率兵出征的,若是士兵染上了烟瘾,那么他已经失去了战斗力,若是普通的民众也染上了烟瘾,那么只怕征兵,也没有办法征集到足够数量的士兵来保家卫国。

第三章出兵

在曹丕无计可施的时候,他的敌人们可不是闲着的。

削弱曹魏的实力的计划大功告成,按照杨林的部署,东吴的军队已经蓄势待发,随时可以向曹魏发动总攻。

不过,首先对曹魏发难的,并非是东吴,而是蜀汉。

蜀汉皇帝刘备以汉室为正统,对于逼汉献帝退位的曹丕,自然是恨之入骨,既然如此,刘备自然会趁热打铁。

在曹魏境内,刘备也安插有眼线,在东吴的孙仁称帝之后,曹丕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应,可见,曹魏的内部,一定出了什么状况。

而眼线也将曹魏的情况如实的告知给了刘备,曹魏为数众多的民众和士兵们,染上了烟瘾,而在东吴的商人们不再向曹魏贩卖大烟之后,这些民众和士兵们都在到处闹事,令曹魏的统治者应接不暇。

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的曹魏,根本就没有办法组织起有战斗力的军队,在刘备看来,这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

当然,刘备手下的幕僚,自然都清楚,令曹魏失去战斗力的,全是东吴的功劳,可是,若按兵不动的话,只怕东吴会将功劳全占去了。

因此,刘备便亲自修书孙仁,晓以大义,孙仁也毫不含糊,在朝堂上,当众向群臣们宣读了刘备送来的书信。

孙仁道:“刘备送来书函给朕,对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你我虽已称帝,但其实都是汉臣,今曹丕篡汉,我等当以大局为重,共同讨此逆贼,待灭贼之后,谁当皇帝。再斟酌不迟。”

刘备的脸皮之后,东吴的群臣早已是见怪不怪了,不过众人却没想到这人的脸皮竟然厚到了如此的地步。

张昭毅然道:“今强弱分明,不靠蜀汉的兵力,吴也能将曹魏灭掉,何须与蜀汉合兵?且看刘备送来的书信,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却是以汉室的正统来压制陛下,希望陛下能够光复汉室,可是在光复汉室之后。究竟由谁来当皇帝,还未有定论,以臣所见,刘备是想自己当皇帝!”

张昭所说的话,也是众臣们想说的。

只有傻瓜才会被刘备的外表所迷惑,这家伙才不是以光复汉室为己任的刘皇叔,而是一位十足的野心家,他想要自己当皇帝,才打着皇叔的名义招摇撞骗的。

群臣们纷纷表态。都说当今乱世,早已不是汉家天下了,根本不需要听从刘备的建议去光复汉室。

孙仁道:“朕自然是不会听刘备的,但是只怕这家伙从中作梗。令我东吴进攻曹魏颇为制肘。”

孙仁曾经到过成都,知道刘备对东吴的敌意从来都没有消除过,而且这两年来,蜀汉已经从蝗灾中摆脱了出来。恢复了生产,并且兵力也得到了恢复。

天知道这家伙在被逼急了之后又会做些什么,因此孙仁倒是颇为忌惮的。

孙仁问杨林。道:“杨林,东吴是否应当与蜀汉合兵,你怎么看?”

杨林上前一步,道:“陛下,其实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刘备所依仗的,不过是借了大义的名分,而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有恃无恐,但是他却不知道,以我东吴今时今日的实力,怎么可能还屈从于大义之下?

汉室自灵、桓二帝以来,就名存实亡了,所以才会有黄巾之乱,百姓们民不聊生,又怎么会支持汉室再兴呢?和腐朽的汉室比起来,我东吴蓬勃发展,百姓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试问一下,百姓们是想过安稳的富裕的日子,还是想重新回到汉朝的统治者底下去受苦呢?”

杨林一言,说中了所有东吴臣工的心。

现如今,大家都是吴臣,又怎么可能会去想兴复汉室?实际上,连刘备手下的将军和谋臣们,也不这么想了。

认为汉室天下必定能够光复的,大概就只有刘备一个人而已了。

孙仁又问道:“既然如此,杨林,刘备的提议,朕应当如何回复呢?”

杨林道:“对于无耻之人,以同样无耻的方式去应对便可,陛下只需要告诉刘备,让他出兵汉中,东吴自领兵北渡长江,到时候灭掉了曹魏,东吴定然会以蜀汉马首是瞻的。”

“……”

杨林的说法,令孙仁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如果说以前的东吴的方略,是将无耻隐藏得很深的话,那么现在的东吴,可以说已经将无耻二字写在脸上了。

对蜀汉许以承诺,让刘备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东吴说会以蜀汉马首是瞻,这样的话怎么能信?当梦境破灭的时候,刘备定然会发狂的。

孙仁道:“出尔反尔之事,朕实在觉得不妥。”

杨林又道:“陛下切勿担心,道理从来都是由胜利者讲的,昔日汉高祖不也做过出尔反尔的事情的吗?他遭人骂了吗?大概只有项羽的后代和手下,才会拿高祖的出尔反尔说事吧?”

虽然孙仁觉得有些不妥,但是杨林毕竟是她最重要的人,对于杨林的建议,孙仁还从来没有否定过。

于是孙仁命人转告刘备,说东吴与蜀汉共同进兵曹魏,共同打天下,待得了天下之后,东吴会以大局为重的。

刘备在得到了东吴的答复之后,非常的高兴,忙诏命三军,做好出兵汉中的准备。

虽然群臣们都认为东吴的话不可信,但是刘备却欣欣然,非常的理所当然,而刘备的理由,便是东吴的孙仁不得不支持自己称帝的事情。

在刘备的眼中,自己汉室宗亲这顶帽子能够将东吴的孙仁震住,正是因为有了汉室宗亲的名分,无论在什么时候,自己都代表着最纯正的皇室血统,和自己比起来,草莽出身的江东孙氏,只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罢了。

于是乎,被春秋大梦冲昏了头脑的刘备,便召集三军,下达了出兵曹魏的命令,而与此同时,东吴的大军也已经出发了,蜀汉和东吴的大军,几乎是同时向曹魏进军的,而曹魏一方,根本就应付不过来……

第四章大势

蜀汉兴兵五万,出兵汉中,而东吴则兴兵十五万,进攻江北。

魏国朝野震惊,这两路兵马,都不是容易对付的。

蜀汉的兵力虽然稍逊,但是却猛将如云,关羽、张飞、赵云、黄忠,无论是哪一位,都不是好惹的,再加上有诸葛亮这位军师运筹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