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称雄-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  感谢砀山贡梨天下无双、小小*书*迷*的支持!

'正文 第466章 各怀鬼胎'

(大年初一,木子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猴年万事如意!)

长城以北,滦河东岸清军大营。

一身白甲的多铎默默的立在大营的一座高耸的了望塔上,背着双手迎风远眺。

初夏的风卷起他白色的长披风,远远看去,他如同一只临风展翅的海东青。

隔河对岸的极目之处,几个黑点迅速移动着,多铎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他收起千里镜,快步下了塔。

一刻钟后,几骑马甲策马飞驰入营。

“王爷,去南朝的人回来了。”

“终于回来了。”多铎眉宇飞扬,“快带上来。”

豪格和阿济格与吴三桂、祖大寿一起来到大帐,“听说去北京的人回来了,谈的如何?”

“一会你们就知道了。”多铎自信满满的道。刘继业终究还是称帝了,居然还来了一个黄袍加身,倒是会玩。但这个时候称帝,对于大清来说还是极为有利的。刘钧一称帝,步步恢复元气的大明,便再难再团结一致,一场内乱爆发近在眼前。

刘钧在这个时候,肯定得把重心放在控制南朝局势上,这个时候,只要他们提出的条件不是太过过份,刘继业都得答应。

“拜见各位王爷。”

“起来吧,快说,此行如何,刘继业可答应了我们的条件?”阿济格迫不急待的追问。

“回王爷,刘继业愿意重新和议,甚至还提出愿意以双方现在的实际控制线重新划分界线,但他有个前提。”

“什么前提?”多铎问。

巴布泰目光往吴三桂和祖大寿那边悄悄望了一眼,然后犹豫了下,支支唔唔的道,“刘继业想要我大清向汉国称臣,永为藩属。”

“休想!”阿济格不加思索的喝道。

多铎却是沉默着,他目光打量着巴布泰,然后道。“知道了,你且退下,来人,赏赐巴布泰银百两。”

巴布泰退下。屋里气氛有些异样。

吴三桂和祖大寿目光暗中交流了一下,心有所思。

多铎咳嗽一声,打破了沉默。

“刘继业既然讨价还价,我倒觉得他有意和谈,若不然。他干脆拒绝就好。他现在讨价还价,正说明不敢跟我们在这时开战。至于他提出的条件,我认为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只要我们多谈两回,他肯定不会再坚持这些条件。相信现在中原各地肯定都知道了刘继业谋朝篡位的消息,只怕各地反叛已经掀起,刘钧的时间可不多,他没那么多时间跟我们一直耗着,他要急着调兵南下稳定局势。”

“那我们怎么做?”阿济格问兄弟。

多铎冷笑一声,“这个时候。就看谁崩的住了,再派人过去,我们的条件不变,关外之地尽归大清,明军从关外撤兵。两国以为后兄弟之邦,互市贸易,明赠我五百万岁银币每年,我们则回赠以貂皮人参珍珠木材。”

“依然原来条件,不减半分?”豪格问。

“不减。”

几人又谈了一会,然后各自回帐。

多铎叫来侍卫。“去把巴布泰叫来。”

吴三桂和祖大寿离帐之后,结伴同行。两人沉默着走了一段路,看着离着大帐远了,打量着四下再无旁人。祖大寿一脸担忧的对外甥道,“我看着事情有些不对劲。”

“我也如此觉得,巴布泰刚才当着我们面,有话没说。支支唔唔的,肯定未说之事与我们有关。”

“原来你也看出来了。”祖大寿担忧的道,“你觉得事情与我们有关?”

“我觉得是如此。我猜刘继业可能还提了什么重要的条件,也许就与我们有关。”

“刘继业想要我们人头?”

吴三桂点了点头,如今虽做了二鞑子,还当着郡王爷,可吴三桂并不安稳。清军眼下的尴尬处境他很清楚,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很威风,打到了长城关下,可实际上,清军却处于一个崩溃的前兆,再耗下去,清军自己就得崩溃了。不但粮饷供应越来越难,而且随着夏季将至,拥有海上优势的汉军,就可能抄他们后路,攻他们老巢了。”

他一直反对清军与南朝议和,主张直接退兵。

可清军却想趁火打劫,但刘继业的劫是那么好打的。

而现在,吴三桂担忧汉清媾和,直接把他们卖了。

“若是鞑子真想卖了我们,那我们就跟他们拼了。”祖大寿狠狠的道,落到如今这个地步,祖大寿越发的凶恶起来,他已经谁都不相信了。就算是对清人,也一直暗中提防着。

“我们回去后早做预防,多做提防,身边多带侍卫,轻易不要离营。一旦事情不对头,咱们就杀出去。实在不行,我们大不了带兵向西,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只要手里有兵马,到哪都是王爷。”

中军大帐。

巴布泰再次被带进来。

多铎瞧着他道,“刘继业是不是还有什么条件,现在说吧。”

“回主子爷,刘继业确实还有一个条件,他提出可以与我们议和,但我们必须交出祖大寿和吴三桂,他还说了,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交出吴祖二人并两家子弟,刘继业就愿意相信我们的诚意,从此两家和议,共享太平。”

多铎想了想,转身对侍卫道,“去把肃亲王和英亲王请来。”

豪格和阿济格刚到帐中,听到多铎又派人来请,都带着疑惑回来。等听到多铎把情况一说,两人都不由的犹豫起来。

“刘继业的话怕是不能相信,他也许只是想借刀杀人,待我们把吴祖二人交出,回头刘继业再不认帐,那我们岂不是被他白玩了?”

豪格的话阿济格也赞成,他倒不是在乎吴祖二人,他在意的是两人手下的几万兵马,还有辽西的十好几万汉人。就算在黄台吉时代,这都是一个很强的力量,更何况对于如今的清国来说,更加重要。

“刘继业未免把我们想的太简单了。如此简单的借刀杀人之计,我们如何会上当。”

吴三桂回到帐中,一坐下就发现自己的桌上放着一封信。他拿起信,见上面写着吴三桂亲启几个大字。

等他打开。却发现这封信居然是自己父亲的手迹,更让他惊叹的是这信上的内容,居然是他父亲写信劝他归降朝廷。后面还附了一封信,居然是刘继业的亲笔信,信中刘继业劝他弃暗投明。重新归附朝廷。

刘继业开出了一个很诱人的条件,只要他肯归附朝廷,大汉帝国将对他们的过往既往不咎,而且还许诺封他为平西伯,封祖大寿为靖南伯。

看完信,吴三桂突然冷汗就冒了起来。他左右观望,又跑到帐门口。帐外密布着百余亲卫,“刚才谁进我帐中了?”

家丁队头摇了摇头,“大帅,你离开去中军议事后。我们一直把守在这里,没看到有人进过大帐。”

吴三桂恼怒万分,这怎么可能,没有人进帐,那这封信难道是自己飞进来的不成。他突然想到一个可能,也许自己的部下中有内奸。

或者是刘继业派来的细作刺客,或者是锦衣卫早就安排在他军中的番子。

想到这里,他真是后背都被冷汗打湿了。

紫禁宫。

刘钧踏入长春宫内,贵妃李惠连忙抱着吴国公迎了上来。

自入主紫禁宫后,刘钧还没有去见过移居西宫的周太后张太后等人。他借口自己事务繁忙,实际上是有些不好面对她们。过去他是以忠臣义子的身份面对着她们,而如今,他却篡夺了明朝的皇位。

刘钧觉得自己做皇帝。对天下更好,但在私人感情上,他还是觉得愧对她们的。他找借口避免见她们,甚至这些天都不怎么愿意见皇后陆氏。

这段时间都是陆皇后与沈曼等几人去陪伴周太后张太后她们,刘钧现在每次见到陆氏,总不免会谈到周太后等。

还是李贵妃这边让他更轻松。

刘钧抱过还不会说话的儿子。逗他笑。

“这孩子,长的真像我。”

李氏站在一边,听着刘钧的话,不由露出欣喜。

“陛下这么喜欢垣哥儿,何不封他为王。”

“他还只是个不满岁的孩子,封公封王对他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李氏道,“垣哥儿是皇子,古往今来,皇子封王,那是天经地义之事。”

“你想多了,坤哥儿不也还没封王。”刘钧一面摇晃着手臂里的儿子,一面道,“其实我觉得宋代的宗氏爵位制度就不错。”

宋代的宗室从来不是中央朝廷的威胁,在宋代皇子一般不直接封王,虽然皇子一般最终都必然封王,都并不直接封,而是初封以较低的爵位和职位,再迁转。

宋神宗时,诸皇子初除皆节度例,封国公,稍迁郡王,加平章事,至出阁封王时始兼两镇,加司空,后成定制。

另一面,亲王之后通常都不封嗣王,虽然北宋时有嗣王这一爵位,且规定亲王之子承嫡者封嗣王,可事实上如同虚设。此外,皇子封王者,王爵仅止其身,而子孙无问嫡庶,以其中最长一人,封公,其余子孙不过是承荫入仕,为环卫官,然后以序迁转,与异姓贵官荫子入仕一般,必须历任年深,排资历,方特封以王爵(郡王),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予承袭。亲王子不封王而只有一人继承公爵,因而在北宋中期一度出现了“宗姓几无一王”的局面。

这种制度,使得宗室的权力大受限制,甚至有过宗室几无一王的局面。这和明朝是完全相反的,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

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二品;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

而且大明的这些宗室爵位品级很高,最低都有从六品,俸禄也高,更有大量赐田,使得大明就跟养猪一样,到现在,天下各地的宗室都达到八万以上,朝廷一年的税收用作支付宗室的部份比养官员的那份还多。

经历靖难之役后,明代的藩王们没有了兵权,也不再理事。

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真真正正的成了养猪。

刘钧如今称帝立国,他不希望自己帝国的皇族宗室以后也如明朝一样。在宗室制度方面,他倒是比较赞赏宋朝的作法,宗室要优待,但不能过份优待。

如今他只有两子,都还年幼,因此他没急着立太子,甚至都没有给他们封王,都只封了一个国公。他的两个亲兄弟,也仅止封侯。

刘钧打算以后皇子初只封公,成年出阁才封王,而且不一定都会封王,得看品德才能。若只是十分平庸,那么也许一辈子只能当个国公。

至于其余的宗室,如他的兄弟,从侯封起,最高也只能封郡王。

不管是皇子还是皇帝兄弟的儿子,只以其中嫡长袭封,其余的则只授以勋爵,可以入仕升转,但必须有功绩才能升迁,并且若非特别功绩,将不能晋升更高的爵位。就算是宗室诸郡王公侯的嫡子,降等袭爵以后,如非有特别功绩,也是不能凭资历晋升更高爵位的。

宗室除了不能入内阁,不能做九卿、尚书以及总督、巡抚、提督、总兵这些重要职务,但是可以科举入仕,也可以加入军队为国效力的。

而且刘钧不打算给宗室们分封授予藩地的,朝廷会根据他们的爵位给予相应的俸禄,但俸禄绝对不会如明代这样优厚。

他还打算恢复对异姓功臣的五等封爵制度,定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大汉帝国的爵位制度从高到低将为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郡侯、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勋爵十一等。

异姓不得封王。

不论宗室和功臣都不论长幼只以嫡长子袭爵,宗室降二等袭爵,异姓功臣降三等袭爵,除长子降等袭爵后,其余儿子不论嫡庶皆封勋爵。

勋爵为终身爵位,不世袭。

所有封爵都无封地,也无食邑实封,只有俸禄,每二十户食邑折银元一块,随俸发放。

异姓功臣爵位前面例加开国二字,以示与宗室爵位区分。(未完待续。)

'正文 第467章 不许开第一枪'

四月二十。

连阴了几天后,天终于放晴,阳光灿烂。

清军在滦河畔停顿许久之后,终于再次有了动静,他们向前推进了百余里,推到了潮河北岸,扎下了营寨。

次日,多铎下令,令祖大寿和吴三桂各率领一万辽骑越过潮河,距离大本营二十里东西下寨。

清军的斥候前锋更是直接到达了古北口长城关下,他们在城下耀武扬威,叫骂挑衅。

满语汉话在关下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有如唱大戏一般。

古北口的关城上,负责值守的是老当益壮刚焕发新春的张万年。因为上次巡逻时以一连之力全歼清军百骑前锋斥候,战绩直传达天听,被特旨授予营长之职,晋衔左军校。手下领的兵也达到了六百余人。

张万年身上的军服也换上了营长的新官服,臂膀上缝着两只银虎。

脚踏高筒皮靴,腰系着黄铜头牛皮腰带,上面佩着一把皇帝亲赐的指挥刀,张万年站在城头上往下看,对那些小丑一般的清虏嗤笑几声。

一连长正在城头上跟手下的几个队排长们开会,见到营长到来,连忙都起身立正敬礼。

张万年回了个礼,“谈什么呢?”

“报告营座,我们正开会商议,如果鞑子敢再靠近点进入射程,就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

“你打算怎么做?”

一连长大声回答,“报告营座,我们连有好几个神射手,用连里配备的九头鸟五式阻击步枪干掉鞑子。”

九头鸟五式,这是江南军械厂在原来的九头鸟抬枪的基础上加以研发改制的,经过数次改进之后,如今的九头鸟五式,是一种射程远超普通燧发铳的新式火铳,这种火铳射程能达到三百多步,使用的铅弹也是特制的破甲弹。

这种新式的火铳。每一把都重达三十斤,使用时还需要配上三脚支架,这种阻击枪笨重而且装填速度缓慢,每次射击完必须仔细的清理枪膛。

因为这些原因。这种枪注定不是用来装备普通步兵们的。从一开始,这种枪就是用于阻击作战,只给神射手们装备,专门用来在战阵上阻击敌军的指挥官,炮手、旗手等。

正常的配制上只有那些尖兵们。才会配有阻击手,装备这种阻击枪,而且每把枪都有两名士兵,一个主射手,一个观察手。

张万年的这个营,算是个轻步兵营,现在暂时放在关上协助防守。

他们营几乎每连都有阻击手。

不过张万年听了这报告并没高兴,反而是瞪了连长一眼。

“前些天军中下达给你们的命令这么快就忘记了吗?我当时是怎么跟你们传达的命令的?不许擅自出击,绝不打响第一枪,只要鞑子没有越过城墙前的那道濠沟。就绝不许放一枪一箭,你们难道忘记了?”

“可是。。。”

“没有可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我们汉帝国官军的信条,这是陛下亲自说过的话,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可这些鞑子也太嚣张狂妄了。”

“那又如何?陛下难道不知道鞑子狂妄,枢密使、兵部尚书、总参谋长他们难道不知道鞑子很嚣张?可既然他们下达了这样的命令,那你们做为一个合格的帝国军人,就要绝对的服从命令。”

“是!”连长挺胸抬头,高声回道。

“说大声点!”

“是!”连长放声嘶喊。张万年满意的点点头,“这样的错误可一不可再,我不希望再看到第二次发生,要不然。你就等着解甲归田吧。回头,写一份检查给我,不得少于一千字!”

“是!”连长嘴上高喊,心里却苦涩无比。

张万年转身离去,继续往前面巡查,连长放下手。长叹一声,苦涩的坐在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