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士子风流-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又是一惊,陛下准允,连银子都有了,这莫非是说,圣意偏向的乃是王学?
这个消息实在太过让人震惊,假若只是徐谦一个人的主意,他们倒不觉得什么,徐谦是向来唯恐天下不乱的,他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都不奇怪,反正现在也没有人招惹他,如今在官场,他是人见人怕的人物,连内阁现在都对他敬而远之了,他想怎么胡闹不就怎么胡闹。可现在的问题可能就是,圣上对王学来了兴趣,徐谦要编王学总纲,根本不是他的心血来潮,很有可能是圣上的意思。
如此一想,道理就通顺了,可是也足以让人目瞪口呆,如果圣意偏向王学,那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理学又当怎么办?现在是编王学总纲,那么往后,岂不是还要将王学列为官学?这……
徐谦自然禁不住他们的浮想联翩,甚至于,他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徐谦此时一副笃定之态,慢悠悠的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银子过不了多久就会划拨过来,你们先做个准备,王检讨,你先列个章程来,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大家肯同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诸位各自去办公吧,嗯,本官先打个盹……不,本官先日理万机,精通一下业务。”
在座的诸人,已经没有心情去反对了,他们现在考虑的显然是如何去消化这个震惊的消息。
消息不胫而走,立时炸开了锅,徐谦胡闹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徐谦背后,一定有人授意,徐谦背后的人是谁,可能牵涉到了宫里,此外,谁能保证这背后没有王学的人挑唆?
如此一来,许多人义愤了。
在理学们的眼里,王学就是异端,编王学总纲,比之大礼议更加严重,一个是皇帝老子的身份问题,一个是涉及到千秋万代的纲领问题,这是万万不能妥协,也绝不能有丝毫回旋余地的。
杨廷和这边已经被人踏破了门槛,在内阁拟票回来,所面临的便是排山倒海一般的人浪。
这些人中有尚书,有侍郎,有给事中,有主事,有郎中,有言官,甚至山东、山西、河南巡抚那边收到了消息,也已经来了书信过问此事,这是士林的大事,许多人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也绝不容忍这部书自翰林院出来。
“这是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清楚,这是宫里的主意,还是那徐谦擅自做主,到底是谁迷了天子的心窍,今日他们要翰林院编书,明日是不是要将王学立为官学,是不是将来后进们读书,不去学程朱,反而去学他王学,怎么,难道还想变天不成?大人,这事儿若是不立即遏制下去,这是要贻害万年的。”
“不错,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绝不能让他们胡作非为,大明朝一向都是程朱之术,为何还要弄出个王学出来?王学……哼,王学是什么东西,不登大雅之堂,奇谈怪论,打着圣人名目,却是诋毁圣人学说,可笑可叹。”
众人七嘴八舌,杨廷和则是坐在椅上,阖目不动。
“山东巡抚那边,已经有书信过来,同来的还有一份奏书,汪大人的意思是,此事关系重大,朝中一定是出了小人妖言惑众,若是不及时制止,恐有社稷倾覆之危,太祖以理学为纲常,这不是没有道理,何以有人要反祖制,必定是有人居心不轨,诸公不可小视。”
“衍圣公那边也从山东发来了奏书,说只知程朱而不识王,对王学也多有抨击之词,衍圣公的意思是,有人借孔学滋事,宣传伪学,山东那边,不会坐视不理。”
“文靖公谢太师嫡子亦已上书,斥王学误人子弟,不知好歹。”
“大人,事到如今,是不能坐视不理了,若是再不说两句话,一旦让王学成事,则祖宗社稷俱都要万劫不复了。”
杨廷和只是眯着眼,这才张口:“事情不好办,这其中最难的,并非是敕王学为官学,他们是要徐徐渐进,只是编王学总纲而已。”
“哼,伪学就是伪学,翰林编了书,岂不是说朝廷认可了他们的身份,许多读书人不明就里,不识伪学之害,一旦编了书,就怕有人习读,误人子弟!”
杨廷和不由苦笑:“这才是难办的地方,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人非要闹,那就各自上书,俱言王学危害,这些话未必是要说给陛下听,也未必是说给王学听,而是要说给读书人们听,让他们晓得王学的害处,以后敬而远之,大家不必到老夫府上来说话,各抒己见吧,不必有什么顾虑。”
第四百七十四章:开战
雪片一样的奏书已经填满了内阁。
难得朝中大声如此和谐,异口同声的骂人,不过这种奏书根本就没有看的价值,因为不一而足全部都是引经据典来骂,又或者翻来覆去的话,更或者是拐着玩儿来骂。
归根结底,就是骂你,而且骂的很凶,很不堪。
当然,大家倒是有默契,现在谁也没有兴趣去招惹徐谦,他们骂的乃是伪学,何谓伪学,自然就是王学了,要骂王学,就要论证,论证王学各种荒谬的言论,为了引经据典,确实是让诸公们辛苦了。
其实先汉的时候,儒家和老家斗法,也不至于如此残酷,说到底,关起门来自家人斗争起来是最凶残的,正如同是信仰上帝,新教和天主的斗争一样,不死这么几万几十万人你出门都觉得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更别提什么基督教和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了。
激烈的言辞至然不少,要求立即严禁王学,将王学打为黑五类,所有王学门人俱都以妖言惑众的名义拿办,还有人费尽心机弄出了个群丑图,将这王门的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尽皆归类起来。
愤怒的大臣们觉得这样还不解恨,上书之余,私下里更是大肆叫骂,自然是什么难听的话都肯说出来,对王学各种指责和歪曲,他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一方面,要求宫里禁止王学,另一方面,制造影响,让人明白王学的危害,以免有人不明就里,受到王学的荼毒。
王学一下子成了过街老鼠,变得人人喊打起来,就在京师,有一处学堂,专门教授王学,这是民间士人自发行动的一个小团体,几个大儒凑在一起,开办了个简易的书院,供人学习,因为王学在京师的影响并不算得大,一般人关注的不多,因此也无人过问,而现如今,这儿却是遭秧了。
数百个愤怒的年轻士子蜂拥的冲进了学堂,将这里砸了个稀巴烂,一个大儒被打伤,几个试图制止暴乱的弟子亦是饱受拳脚,遇到了这种事,自然要打官司,状纸递到了顺天府,顺天府这边非但不派人捉拿滋事的士子,反而将状告者拘押起来,声称其妖言惑众,若不是这些状告之人有功名在身,怕是动刑也不是没有可能。
遇到这种荒诞的事也是没有办法,现在朝中诸公这么多人出来表态,况且还态度坚决,顺天府这边自然也得有所表示。
显然在这背后,有人在暗中推动此事,其实之所以闹得这么大,倒不是因为一个徐谦要编书,而在于有人看到了徐谦背后的某个人,大家真正担心的是天子,假若天子崇尚王学,岂不是否认掉了许多人自身的价值?大家都是靠理学起家的,考试做官凭着的也是理学,这个时候若是不表现的态度坚决,表现出根本就没有商量的余地,又怎么能借此敲打一下天子,让天子晓得,你的喜好跟我们无关,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想要拿你的喜好来决定国策,那就是做梦。
既然是敲打天子,自然要有足够的份量,因此朝上的衮衮诸公们先是起了个头,而后便漠然的看着下层的士子们‘胡闹’,而士子们见无人来管,而坊间又是流言朝廷极有可能擅改科举试题,不再接受程朱之学,而考的将是王学,一下子,许多秀才们愤怒了,大家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学的都是程朱,还指望着靠这个来做晋升之阶,谁晓得居然要废除程朱,这不等于是大家的书白读了吗?
虽然只是流言,可是读书人却一个个打了鸡血,反正衙门不管,那么自然要闹,京师这边已经鸡飞狗跳,但凡是和王学沾上边的,尽都极尽污蔑诋毁,城墙根上贴满了各种诗词,都是破口大骂,争相批判。
而且这样的趋势,已有从京师蔓延的倾向,在通州那边,有人拿着抄录下来的衍圣公奏书在街市上滔滔大哭,俱言立国之本倾覆,国恒亡矣。
山东巡抚也已果断发出了告示,作势要搜查妖言惑众之徒,大量的官员出入县学、府学,检查功课,生怕这学里出现丝毫王学学说,山东学官已经召集了各府各县的学正、教谕,宣讲王学之害。甚至于这位山东巡抚玩了一个小花招,故意调兵前往曲阜,将衍圣公府里三重外三重围住,向外宣称是以往妖学乱党滋事,侵扰圣人之后,这一手黑的很漂亮,王学尊的也是孔圣人,自然不会去袭击衍圣公,见了衍圣公膜拜都来不及,偏偏他来这一手无中生有的把戏,制造这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这不是摆明着将王学推到了孔学的反对面。
这一桩桩的事,自然瞒不过宫里。
嘉靖脸色如常,居然没有生气,事情的前因后果他自然是知晓了,事情是徐谦闹出来的,嘉靖也不曾料到徐谦编书会编出个王学总纲出来。
可是这时候,他没有站出来否认什么。很明显,在这件事的背后,有人在暗中逼迫自己低头,虽然事情是徐谦惹出的,可是背后的人把水搅浑,却有逼宫的意思。
假若他这个时候站出来否认,告诉全天下人,自己和王学无关,岂不是向人示弱。
所以他不吭声,反而将自己抽身出来,一副看好戏的姿态。
只是徐谦那个家伙,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嘉靖却是看不清,不过嘉靖心里有点儿怒气,这家伙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煽风点火,差点连自己都搭了进去。
对于这些弹劾的奏书,嘉靖一概不理,对他来说,什么王学、理学,统统都是扯淡,若他真要推崇什么学说,怕也只有法家之术了,至于他到底厌恶理学又或者王学,又一时说不上来,其实说白了,他厌恶谁哪个学说就是王八蛋,历史上他曾厌恶王学,某种意义来说是那时候已经厌烦了徐阶,通过敲打王学来收拾徐阶而已。
事态的发展愈演愈烈,嘉靖依然我行我素,别人可以将他打败,可是想要让他屈服,却没有这样容易。
“徐谦这厮做的好事,去给徐谦打声招呼,让他近日少来添乱,再敢胡说八道,让他不要来见朕了。”
嘉靖吩咐黄锦,显出几分被坑之后的怒意。
黄锦道:“是不是让徐谦站出来否认一下,就说此前都是误会,是口没遮拦,陛下并无此意?”
嘉靖冷冷一笑:“不必了,事情都已经做下,就不要回头,徐谦是朕的人,天下人谁不晓得,他出来澄清,就等于是朕出来澄清,他出来息事宁人,就是朕要息事宁人,他若是致歉,莫非还要朕下罪己诏吗?不要理,就这么耗着,且看这些人要玩什么把戏。”
黄锦会意,心里叫苦,连皇帝都晓得这个道理,徐谦会不晓得这个道理吗?这徐谦就是晓得这个道理,才把陛下拉下水,这家伙,真是胆大包天。
他应了一声,连忙出宫不提。
……
杭州……
一处普通的宅院里,此时一顶顶的轿子纷纷落下,一个个人沉默着进去,大家汇聚到了一处厅堂,一个个默不作声。
偶尔在间隙的时候,传出几声咳嗽,在座之人有的气宇不凡,有的细皮嫩肉,其实不必过多猜测,便可看出有不少都是朝廷命官亦或者大儒。
江左、江右、浙中、南中、楚中、闽粤、北方各王门尽皆汇聚于此。
这里头上到南京尚书,下到寻常的县令应有尽有,作为代表人物,所有人都在沉默。
而此时,由于明报的扩张,使得王艮在王门中的地位扶摇直上,王艮近来身体不好,由一个小童搀扶出来,众人见了他,纷纷起身见礼,王艮连忙拿手压下,淡淡道:“不必多礼,大祸临头时,虚礼客套已是无用,诸公受邀前来,会商学门大事,能否先听老朽一言?”
众人纷纷点头,有一人道:“王夫子不必客气,除开实在赶不来的,我等披星挂月而来,为的就是听王夫子赐告。”
王艮满面红光,先是吁了口气,随即道:“京师和山东的事,诸位听说了吧?”
众人沉默。
王艮吁了口气:“事情的起因是翰林院,翰林院要编王学总纲,这是个好消息,只是可惜,好消息最终变成了坏消息,朝中的衮衮诸公,对我等芥蒂之深,教人心寒,天下学问出自一门,其余的学问莫非都是异端吗?那么程朱之前的经义文章,也都是伪学?世人只晓得程朱,也不知孔圣人了,这些人为虎作伥,扬言要揪出我等王党,要剥皮敲骨,这哪里是圣人门下,分明是妖,是魑魅魍魉之徒!”
第四百七十五章:变天
王艮的话起了头,顿时传出嗡嗡的议论声。
近来闹的事实在太多,在座之人都是王学的骨干人物,按照京师里某些人说法,他们这种骨干人物,自然属于斯文败类的行列,少不得要拿问治罪,而且这罪还不小,定的是妖言惑众四字。
这四个字等于是让人脑袋搬家了。
现在他们的心情说不上好坏,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事情不能这么下去了,否则大家都要完蛋。
一旦宫里让步,定为伪学,势必要强势打压,打压的权利就在京师那些的反对派手里,依着这些人的尿性,不住几个典型出来剁个几刀可能吗?
本来大家只是研究学问,既没什么野心,也没什么想法,哪里想到如今会大祸临头。
再加上京师那边几个大儒被打了,还有山东那边的种种举措,傻子都能明白,人家是磨刀霍霍,要动真格的。
既然是动真格,躲是躲不了的,还怕人家查不出你是心学骨干?真当人家是吃干饭的?假若厂卫出了手,大家都是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这里,许多人不由打了个冷战,说后悔是来不及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该怎么办?
众人都不吭声,有人似乎已经有了主意,可是现在却没有立即说的意思,大家的目光都看王艮,王艮是心学骨干,这事儿连查都不必查,天下人都晓得,他在明报报馆里写的文章可都是白纸黑字,抵赖不了的。
真要说妖言惑众,明报就是第一个妖言惑众,那些阅读明报的,怕也好不到哪儿去。
王艮目光扫视众人,道:“事到如今,老夫有一言,不知大家可愿意听吗?”
众人道:“王夫子请讲。”
王艮慢悠悠的道:“翰林院要编王学总纲,徐谦不过是个侍读学士,要编书,这是何德何能,所以老夫料定,徐谦背后一定有人支持,老夫再大胆猜测,只怕陛下对王学颇有好感。”
得出这个推论,倒是不难,其实现在天下人都晓得,也不必王艮推论。
王艮叹口气,道:“如今王学气候已成,门徒亦有三五万人,遍布江左江右,既有宫中支持,翰林院又表明了立场,庙堂中的种种污蔑之辞,又何惧之有,他们步步紧逼,难道我们就坐以待毙吗?”
许多人眉眼儿跳了一下,王艮的话虽然没说完,可是意思却是说的再明白不过了,这是要拼命的架势,有人不禁心里冷颤,也有人目露坚毅之色。
王艮正色道:“无路可走,那么不妨破釜沉舟,一味退让,诸位可曾想过前宋的党争吗?”
提到前宋党争,就是所谓的新党和旧党之争,当时空前的剧烈,新党上台,旧党纷纷滚蛋,无一例外,不是去闽粤,就是打发去琼州,不知多少人在发配的路上含恨而死。等到旧党上台,依旧故技重施,又是一番疯狂打击,朝野上下,几乎无人幸免。
王艮拿新旧党政来做例子,便是告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