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远告别孙毓汶,就进到皇宫,见到了光绪帝,光绪帝因为找到了一个反贼,十分高兴,林远借机说道:“圣上不知道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光绪帝问道:“什么问题?”

林园答道:“您有没有想过,龙五不过是地方上的一个恶霸,怎么有胆量买枪谋反?”

光绪帝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林远说道:“他的背后,很有可能有英国人或是日本人,要么就是俄国人的支持,如果这件事情深究下去,各国面上都不好看,而且洋人知道龙五被捕,肯定会想方设法撇清自己,我们也不可能抓到什么把柄,硬要查下去,只会自讨没趣。”

光绪帝想了想,说道:“此言有理,朕一会儿让人给孙毓汶传一个手谕,告诉他查得差不多就行了。”

林远说道:“我在殿试的时候说的那些话,圣上觉得怎么样?”

光绪帝笑道:“就是把各个兵工厂联合在一起的事情吗?朕觉得很好,不过……”

林远连忙问道:“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吗?”

光绪帝笑道:“不是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比如说汉阳钢铁厂和汉阳兵工厂吧,都是张之洞张爱卿一手创办的,他如今干得好好的,你现在要把它和别的厂子联合起来,他怎么能乐意。”

林远说道:“他们的生产能力低下,和别的厂子联合,正是救了他们啊。”

光绪帝说道:“你是这样想,他们可不这样想,等这一段忙完,你可以去试试。”

林远说道:“圣上请放心,我有信心把它们变成世界一流的工厂。”

光绪帝笑了笑,没有说话,显然是不相信林远有这样的实力,他拿起桌上的一份奏折,笑道:“和你说一件奇事。”

林远问道:“什么奇事?”

光绪帝笑道:“你考会试的那篇文章朕看了,朕也没看出好坏了,不过朕身边的几个大学士都说写得还不错,这不就把你们的文章印刷成册发给天下考生了吗,刚才翁同龢上了一篇奏折,说你在考试的时候有意舞弊,你说是不是奇事?”

林远问道:“他怎么会说我舞弊呢?”

光绪帝笑道:“翁同龢找到了一个专门教人写八股的老秀才,姓李,这个李老秀才见到了你的文章之后,一口咬定这文章是他写的,翁同龢认为这件事情很奇怪,所以上了一道折子。”

林远听见这话大吃一惊,心想:“这个李老怎么把这件事情给说出来了,晚晴不是说他不会说的吗?”

光绪帝说完就把奏折扔在了一边,又和林远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了一会儿,林远的心思都在那个李老秀才身上,也不愿意多说,很快就告辞出来。

林远走在街上,心里盘算着怎么应对这件事情,看光绪帝的样子并没有十分在意,毕竟远距离信息传输系统,入耳式耳机是这个时代的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林远正在走着,转过一个弯,竟然和一个人撞在了一起,林远不看则已,细看之下,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撞到的人,竟然是沈晚晴。

更让他吃惊的是:沈晚晴的脸上全是汗,而且气喘吁吁的,显然是跑了很久了,林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正要问的时候,沈晚晴往小巷里一躲,对林远说道:“掩护我。”

很快十几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小贩追了过来,看到林远站在巷口,便问道:“看见一个女人了吗?”

林远用手往另一个方向一指,说道:“往那边跑了。”然后林远就更纳闷了,一群小贩,追沈晚晴做什么。

等到他们跑远了,沈晚晴才从小巷里面钻出来,林远看到她狼狈的样子,不由得笑道:“我们的大特工居然被十几个晚清的小贩追着跑,你是买东西没给钱吗?”

沈晚晴娇声道:“我不跑不行啊,大街上都是人,我难道能把他们都杀了?”

林远笑道:“那一群小贩为什么要捉你,快点说说是怎么回事吧?”

沈晚晴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今天我去看那个李老,走到门口的时候就发现有些不对劲儿,巷子口的地方多了几个卖东西的,我从来都没见过,我当时就上了心,而且那些人看我的眼神都不对。”

“进屋之后,那个李老明显有事情瞒着我,都不敢用正眼看我,我见到事情不对,就赶紧找借口往外走,谁知道刚走到门口,那些小贩就冲了上来,我打倒了两个冲了出来,然后我就一直跑,然后就遇见了你。”

沈晚晴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他们为什么要抓我呢?”

林远说道:“我知道了,他们一定是翁同龢派来的。”

沈晚晴一愣,问道:“翁同龢是谁?好熟悉的名字啊。”

林远说道:“今天我在皇宫的时候,光绪帝和我说翁同龢发现了我考试的文章是李老秀才写的,李老秀才写完之后交给了你,他们想不明白你是怎么把文章给我的,这才想起了去抓你。”

沈晚晴听了之后眼神一滞,咬着嘴唇说道:“那个李老,居然出卖我,要不是我,他就死在路边了,我还特嘱咐他,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别人。”

说着说着,沈晚晴就低下头去,满脸难过,在这个时刻,林远突然想道:“她会哭吗?自己见过很多女孩子哭,可是唯独没有见过她……”

林远笑道:“你别难过,没事的,他们不会抓住你的,更不会把我怎么样。”

沈晚晴想了想,说道:“没错,那个姓李的老东西不知道我是报社的人,所以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抓我,可是……”说到这里,沈晚晴紧锁双眉,像是知道了一件天大的灾难。

林远忙问:“你这是怎么了?”

沈晚晴说道:“他们根本不需要抓住我,就能把你的事情揭穿!”

第299章饥荒

林远问道:“为什么?”

沈晚晴说道:“他们要是让你当场做一篇八股文,你不就什么都露馅了吗?”

林远一愣,这个还真是没有想到,不过看光绪帝今天的意思,他未必会这么做,可是翁同龢已经派人来捉沈晚晴了,他们见到没有捉住沈晚晴,自然会想到测验林远的方法,甚至让那个李老秀才和林远当众对比一番。

林远心想:“要是他们真的想到了这个法子,自己可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找枪手也要事先知道考题啊!要是在光绪帝面前复试的话,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把考题泄露出去。”

正在林远担心的时候,沈晚晴突然说道:“对不起,是我不好,我太相信他了。”

她那内疚的模样,别有一番娇柔,林远心中一动,说道:“你不用责备自己,找他做枪手是我决定的,而且,他们未必会想到这个法子。”

沈晚晴的面色稍微舒缓了一些,这才和林远分开,林远一个人回到家中,见到莞儿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扑来,说道:“大人,我今天听说了,圣上和老佛爷知道你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要把你招进宫中,当场作文呢。”

林远听见这话,脑袋不由得“嗡”的一声,忙问:“莞儿,是怎么回事?快和我说说。”

莞儿笑道:“听说是翁大人的主意,他亲自出题,圣上和老佛爷都会去看,宫中有好多人都等着看呢。”

林远勉强一笑,说道:“太好了……”话音未落,刘三跑进屋子,对林远说道:“大人,张世良来了。”

林远一听,心想:“这事情怎么都凑到一块儿了!”

正在这时,张世良居然自己进了屋子,吓得莞儿急忙躲进了后宅,林远见到张世良不守礼法,擅自闯了进来,又见到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眼窝深陷,满眼血丝,知道有大事情发生,果然,张世良屈膝跪倒在地,说道:“大人,出了大事情了。”

林远让他坐下,又让人上茶,这张世良像没喝过水似的,拿起茶碗一口气喝了个干净,林远这才问道:“出了什么事情,你慢慢说。”

张世良说道:“大人,本来那天晚上我就想来您府上,可是领了银子刚回客栈,老家就捎来信了。”

张世良说话的时候,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林远面前的茶碗,那眼神就跟饿狼似的,林远知道他是一路奔波而来,急忙让人给他续茶,这回下人直接把茶壶给端了上来,张世良顾不上许多,举起茶壶,灌了半晌。

等张世良喝饱了,这才说道:“原来是老家闹了蝗虫了!从直隶河间府到山西潞安府,再到山东兖州府,再到河南开封府,方圆几百里的地方都遭了蝗灾,我的老家是在直隶深州,故此也遭了秧。”

“小人不才,在老家也算是一号人物,故此大家推举我进京城买粮,我就拿着您给我的那五千两,再加上地方乡绅凑的三千两,来京城买粮。”

林远问道:“莫不是京城的粮商趁机涨价?”

张世良无奈地说:“要是涨价还好呢,总有个价啊,可是现在的情形是:粮商手里面也没有粮食!”

林远忙问:“那粮食呢?朝廷不有平粜仓吗?难道都不好使了吗?”这平粜仓就是政府建立的粮仓,如果赶上灾年粮食歉收,政府就把仓中的粮食投放到市场上去稳定粮价。

张世良说道:“这前一阵子不是打仗吗?朝廷又修建了铁路,京通十三仓的粮食大多都已经运送到前线去了,如今的平粜仓已经空了,指望着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的秋粮下来补充呢,谁知道遇见了蝗虫,村中的老人都说,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厉害的蝗虫!”

林远问道:“那现在余粮的情况怎么样?”

张世良说道:“如今各家各户的存粮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再过上一阵子,恐怕就要易子而食了。”

林远问道:“我知道存粮应该够吃到明年的吧,难道这么快就要吃完了?”

张世良说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些存粮,是去年这个时候的粮食啊!”

林远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世良说道:“在下的老家在直隶和山东的交界,我们那里种粮食,都是每年十月的时候把小麦种下去,经过一个冬天,小麦在六月打头的时候就成熟了,然后把小麦收割了,这个时候有了一批粮食,再把玉米种下去,等到小麦的粮食吃得差不多了,玉米也就成熟了,再吃玉米。”

“都说瑞雪兆丰年,今年冬天这雪下得倒是很好,只是到了三月光景,小麦闹了一场黑脚病,根和茎都变得灰黑灰黑的,很快就枯死了,乡亲们就想着先吃去年的余粮,等六月初的时候再把玉米种下去,余粮怎么也能支撑到玉米成熟,可是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闹了蝗灾,方圆几百里的土地,一点绿色都见不到了。”

林远问道:“那当地的官员呢,他们不管吗?”

张世良说道:“他们倒是想管,可是他们哪里管得了,他们也变不出粮食来!只能往上面报,可是过了许久还不见赈灾粮食拨下来,我这次来京城特地找朋友问了,原来现在朝廷手里也没有粮食!”

“前一茬江南的漕运粮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下一茬的漕运粮还正在运,偏赶上今年江南下得雨极少,京杭运河好多河段都见了底了,要过这些河段,只能靠纤夫往外拽!更何况这批漕运粮数目极少,根本不够十几个州府,百万余人吃的!”

林远又问道:“你们那里的老百姓如今在做什么?”

张世良说道:“都在抢种玉米,可是成熟要四个月,这四个月里,恐怕要饿死不知道多少人!”

林远说道:“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张世良无奈地一笑,说道:“林大人,您可是领兵打仗的大将,这样的事情,各级地方官儿是逐级上报到户部,您怎么可能知道呢?”

林远心想:“那也不对啊,波及百万人的大蝗灾,户部的官员肯定要给皇帝上折子,朝廷手里还没有粮食,这得饿死多少人!对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来说,饿死人事小,饥民们暴乱事大!清朝是从明朝手中夺的天下,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不正是陕北的饥民吗!所以这样的事情光绪帝肯定都写在脸上了,可他今天还和我谈笑风生呢。”

林远点点头,说道:“你先回去,这些情况我都了解了,我保证不让一个人饿死!”

张世良有些不相信他的话,心想:“林大人就算再有本事,那也是在战场上的,他真的有本事变出粮食吗?”

林远却在想:“翁同龢要复试自己八股文和闹饥荒这两件事情,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呢?”

突然,仿佛黑暗之中的光亮,他看到了这个联系!

第300章智斗翁同龢

林远突然想到:翁同龢不正是户部尚书吗?如果自己如此操作一番,就算他让自己当着众人的面作八股文,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林远打定主意,看见张世良还没有走,于是说道:“对了,你托人告诉乡亲们,把那些没有得上黑脚病的小麦好好保存着,以后就用它来做种子,千万别吃了!”

张世良问道:“这是为什么?”

林远笑道:“这是自然选择,说多了你也不明白,就这样做就好了。”

张世良将信将疑地走了,林远正盘算着如何找机会去见翁同龢,正在这时,刘三来报,李鸿章从天津返回北京,办理交接直隶总督的事宜,恭亲王在家中摆宴,为李鸿章接风,也借此机会宴请众位大臣,让林远也过去。

林远问管家刘三:“恭亲王还宴请了谁?”

刘三答道:“听说还有户部的翁大人,大理寺,都察院的几位侍郎。”

林远本来想不去的,这时一听有翁同龢,瞬间改变了主意,换好衣服就赶奔恭亲王府。

这个宴会就不像宫廷宴会那么规矩森严了,堂屋里摆着几张大桌,林远一进门,就被带到了主桌上,李鸿章和翁同龢都在这个桌上,两人已经到入座了,但是相隔甚远,而且只和身边的人谈笑。

林远看到翁同龢的模样甚是轻松,似乎还不知道四省交界之处的蝗灾已经很严重了,林远心想:“难道户部的人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吗?”

过了一会儿恭亲王入宴,宴会便开始了,这个级别的高官宴会,重点自然不在吃喝上,而是借酒兴聊谈,所以每一道菜肴都做得非常精致,也没有多少份量。

众人举了几次杯,恭亲王提议道:“酒席之间,空饮无趣,不妨我们行一行酒令,如何啊?”

翁同龢笑道:“这酒令须有令官,王爷既然是提议者,不妨由王爷亲任监令官,并出题目吧。”

古人的酒令,其实就是变相地作诗,只不过诗的形式内容需要用被令官的题目约束,比如说每人作诗一句,诗中要有宴上的一样东西,诸如此类,花样百出,不胜枚举。

明清时代都是八股取仕,八股文之中,上下两句要求工整对仗,所以古代文人平日对诗词,对联等多有钻研,所以做起酒令来也是驾轻就熟,林远哪里会这个,连忙起身笑道:“在下告辞一下,一会儿便回来。”

林远找了个清净的地方一躲,心中想着该怎么整治翁同龢,正在这时,李鸿章找了过来,看见林远便笑道:“小林啊,你怎么跑到这里躲清净来了,快些回去,要不然令官该罚酒了!”

林远突然想到一个法子,对李鸿章说道:“中堂大人,我不会行那些酒令,一会儿您得帮我个忙啊。”

李鸿章问道:“你要我怎么帮你?”林远凑近李鸿章低低地说了几句,李鸿章面上一窘,说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林远神秘地一笑,说道:“中堂大人,在下的为人您还信不过吗?此举保证利国利民!”

李鸿章点点头,算是答应下来,两人回到桌上,众人显然已经行过了一轮酒令,有几个人的脸上已经泛起了红光,李鸿章笑道:“不如我们下面对对联吧。”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响应,李鸿章笑道:“就由在下先来。”

众人纷纷看向李鸿章,他摸摸自己的肚子,说道:“老夫壮年之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