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远接着说:“我的部队,把你三路的援军全部消灭,这就是我战胜你的办法。”
林远这是在故意气大山岩,他的话,不禁没有给大山岩透露丝毫的信息,反而把大山岩的败局又说了一遍,相当于是往他的伤口上面撒盐。
林远心想:“要把你的心思引到和我在这里决战上。”于是说道:“现在本溪湖山已经被我们攻占了,接下来我们会一一攻占摩天岭,草河堡这些地方,我奉劝阁下一句话,你曾经没有赢过我,现在你还是赢不了我,你还是赶快回日本吧,如果你被我抓住,我们可就不能这样说话了。”
大山岩再也听不下去了,他狠狠一拍桌子,说道:“林远,你给我等着,这场仗还没打完呢,谁赢谁输,我们走着瞧。”
大山岩回到指挥所,发疯一般不停任何人的劝告,下了一道命令:安东的第三师团第六旅团,北上增援摩天岭和草河堡!
林远听到了这个消息,心总算是落下了!
这一天是四月十三日,日军的动员速度奇快,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离开安东,沿着安东公路线北上。
林远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等了两天,四月十五日,他才命令驻守旅顺琉球第一师第三旅,从旅顺东进,直取安东,这样做是为了让日军在得知清军进攻之后,没有时间返回安东。
林远刚刚陈述完命令,那边的指挥官却犯难了,指挥官也是海军陆战队中的一员,名叫卢翔,他说道:“舰长,从旅顺东进,恐怕会有很大的困难!”
林远问道:“有什么困难?”
卢翔解释道:“我们派人侦察过了,从旅顺到安东,没有像样的公路,都是乡间土路,而且现在正是融雪的季节,路面非常泥泞,人走在上面会减慢速度不说,更要命的是,这样的路,我们没有办法走车,所以大型的装备和粮食都没有办法运。”
林远心想:“难怪大山岩敢调动安东的守军,原来是有这个原因!”林远想了想,说道:“陆地走不了,你们就走海路。”
卢翔说道:“可是现在清国已经没有海军了,日本人的联合舰队还在海上,我们走水路,不是要全军覆没吗?”
林远说道:“这个你们不用担心,你们靠着岸边走,日本人的军舰吃水都深,他们不敢进去打你们。”
卢翔说道:“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没有足够的船。”林远问道:“送你们登陆的船呢?”
卢翔无奈地回答:“那些船都是那个台湾商人的货船,它们回去为我们拉粮食和弹药去了。”
林远知道这一趟没有一个月是完不了的,他们的船是指望不上了,等他们回来,机会早就没有了,林远一时没了主意,正在这时,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林远说道:“你们搜查旅顺港的库房了吗?”
卢翔说道:“还没有,库房怎么了?”
林远说道:“他们的库房里面,一定有很多适合近海浅滩行驶的船,比如说,拖船,当战舰受伤失去动力的时候,就用这种船把它拖进海港,或者是水文测量船,用来测量海港水文资料。”
卢翔恍然大悟,说道:“我这就组织人去找!”卢翔找了几个懂船的战士,就去库房里淘宝了,这一淘宝,收获颇丰,竟然找到了三十七条蒸汽动力的拖船,这些拖船每个都能装上一百多人,卢翔觉得这些船就足够了,可是一个战士却说:“这不对啊,要是像舰长说的那样,拖船是拉受伤军舰的,根本用不着那么多啊!”
另一个战士接言道:“对啊,我看这里说不定有驳船!”他们把卢翔抛在身后,继续在库房里面找,让他们欣喜的是,还真找到了十条分节驳船。
驳船是本身没有动力的船,在近海或是内河,由拖船带着行进,主要用于装载货物,分节驳船就是船身可以拆分成不同的段,当行进到转弯处时,可以把船身分成几截,分别转弯,这种设计源自我国古代的分节漕运船。
十艘分节驳船,每艘的载重都在一百吨上下,如此一来,多少物资都够运了,为什么一个军港里有这种货船,还要从甲午战争说起,清军为了给平壤的部队运送物资,往往是用大型海船把物资运到大同江口,再换用驳船运进大同江,仗打完之后,这些船就失去了作用,故此一直在旅顺港扔着,没想到今天被林远的部下给用上了。
全副武装的第三旅战士,登上了驳船,沿着近海一路东进,在距离安东二十公里左右的北井子村登陆,上岸之后直扑安东,安东只是一个小城,既没有护城河,也没有城墙,日军更是丝毫没有想到居然会有敌人从这个方向攻来,连城防工事都没有!
等到日军一觉醒来,发现城中的太阳旗已经被烧成了灰,他们自己也被缴了械!
第251章最后一块拼图
第三旅的战士又向东分兵,打下了附近的九连城,他们在打下这几个村镇之中,不敢耽搁片刻,急忙在村镇外围修建防御工事,并继续向东,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驻虎山,栗子园,榆树沟等几处有利地形。
如果日军的反应速度能够更快,如果他们能够提前判断出林远的意图,如果他们能想到第三旅的战士走了海路,第三旅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拿下这些地方的,等到第三旅的战士们巩固了阵地,朝鲜的日军才如梦初醒,急忙去鸭绿江上游侦察,五天之后,才决定在水口镇涉水渡江,可是泥泞的道路让他们举步维艰。
已经走到半路的安东守军,意外地发现老家丢了,急忙往回赶,可是第三旅已经占据了有利的地势,日军组织了十几次冲锋,没有重武器的他们,在攻山的泥泞山路上,狼狈得像一群瘸腿的山羊。林远又命令已经占领本溪湖山的清军,沿着通道继续向南攻击,两面夹击之下的日军,后勤补给的通道又被狠狠掐断,坚守了十天之后,弹尽粮绝,终于在四月二十四日,大山岩万般无奈之下,下令分散突围,上万日军在群山中向东北方向跋涉,向着集安进发。
饥饿,寒冷,瘟疫让日军大量减员,等他们到达集安的时候,集安的守军看到的是一群半人半鬼的东西,胡子拉碴,头发凌乱,身上挂着一条条的布,趴在近前看才能发现那是军装,脚上没有了鞋,用毛巾包裹着……日军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员和百分之九十的装备,终于回到了朝鲜。
等到战局稳定下来,四月二十五日,吴元恺才问林远:“林帅,那支占据了旅顺的部队,不知是从何而来?”
林远笑道:“他们是我招募的新兵。”
吴元恺说道:“这些人用的枪甚是奇异,可以连发,不知道枪是从何而来?”
林远心中有些犹豫,他不太想让太多的人知道琉球出兵的事情,于是他说道:“枪是我们自己造的……”
吴元恺虽然是个大老粗,不懂技术,可是他也明白枪不是谁都能造的,要是造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的话,为什么大清国还要从国外买枪呢?
正在这时,传令兵进来报道:“启禀林帅,有紧急情报?”
林远连忙说道:“快说。”
传令兵说道:“日本舰队昨天渤海西部海面,袭击了我们大清的一支商船队,二十三艘商船全部被击沉,船上一千五百三十多人只有十余人生还!”
林远忙问:“消息是从哪里得来的?”
传令兵满脸茫然,说道:“是直隶总督衙门来的电报,别的属下也不清楚。”林远心想:“自己真是糊涂了,他一个传消息的小兵,哪能知道这件事是从哪来的?”他刚要联系北京舰,吴元恺就长叹一声,说道:“可惜我们大清没有海军了,要不非狠狠收拾这帮日本人。”
林远找了个借口把吴元恺支开,等到帐篷里就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打开了通讯器,他知道北京舰没有在那附近,未必知道这件事情,就是就联系到了沈晚晴,两个人没有一句的问候,林远开口就问:“日本人怎么打了我们的商船?”
沈晚晴说道:“你也知道这件事情了?我也是刚刚知道的,日本人击沉商船之后,还用小口径机枪火炮向水中的人群射击,有十几个水性好的,拼了命地往岸边游,眼看就要不行了的时候,被路过的渔船救起,他们直接跑到了直隶总督衙门,把这件事情说了出来!我们在那里有眼线,第一时间通知了我们。”
林远问道:“那朝廷怎么说?日本人怎么解释的?”
沈晚晴说道:“清廷通过英国公使向日本政府发了一封公函,重重谴责这种针对平民的攻击举动,并要求日方给出合理的解释,日本政府的表态是,那些商船是运兵船,所以击沉他们是正常的。”她说完这话,竟然听见林远在那边说了一声:“这可真是太好了。”
沈晚晴心想:“死了一千多个同胞,有什么好的?”于是问道:“你说什么?”
林远说道:“我一直在筹备一个大计划,这件事情就像是我计划上的最后一块拼图,有了它,我的计划就可以实施了!”
沈晚晴问道:“你有什么大计划?”
林远笑道:“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你帮我看看这件事情在世界上引起了怎样的反响,如果反响不够强烈,你帮我造一造声势,让英法德俄那些列强统统知道这件事。”
沈晚晴停顿了一会儿,说道:“我们已经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京城的外国通讯社了,像德国的沃尔夫通讯社,法国的哈瓦斯通讯社,英国的路透社,这些通讯社是西方最大的通讯社,他们知道了之后,整个西方就都知道了。不过我觉得英国人已经知道这件事了,他们的《泰晤士报》在北京有记者,今天我去直隶总督衙门的时候看见他们了,至于世界各国的反应,需要看明天的报纸。”
关上通讯器,林远把陈飞找来,说道:“我需要回一趟北京舰,这里的军务,你就全权负责吧,你也不用多操心,有刘镖他们在,部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陈飞满脸苦笑,看着自己的肚子,说道:“看来我距离撑死不远了!”然后问道:“你回北京舰要做什么?”
林远笑道:“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为什么不炸日本人的军舰吗,我这次回去,就是要让它们死在最恰当的位置。”
陈飞也没有多问,林远返回北京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第二天,沈晚晴联系上了他,说道:“我今天看了各国的反应,他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认为这是赤裸裸地屠杀,应当受到全人类的谴责,有的认为日本政府说的有道理,船上装载的是清国的战斗人员。”
沈晚晴接着说:“有两个消息值得关注,一个是英国《每日邮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上面说希望国际上的各个国家能够成立一个国际联盟,专门用来处置这样的冲突事件;还有一个是《泰晤士报》上的文章,据说是一个海军专家写的,说是日本这样做是为了封锁清国的贸易路线,从而达到迫使清国投降的目的。”
林远听了之后差点笑出声来,这些海军专家的水平也不过如此,他放下通讯器,联系到了驻守琉球的同志,说道:“帮我转告琉球国王,让他向全世界发一条消息,就说死者里面有琉球的平民,琉球国将会派出舰队,对日军舰队进行报复性打击。”
第252章技术死牢
尚泰对林远向来是言听计从,很快就委托驻北京的大使,把这个消息通报给了驻京的西方三大通讯社,然后林远又嘱咐沈晚晴,随时关注西方各国的反应。
北京舰的会议室中,韩明光等人围坐在一起,还有北京舰上的专家,令大家意外的是,这次几乎所有的专家,不分专业类别,都被邀请了。
林远见到人来齐了,开门见山地说:“有很多同志都问我,在夺取旅顺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把日军的军舰击沉,而是用北京舰把它们调开;在日军从辽河口撤退的时候,很多同志以为我会让舰载机把日军的舰船击沉,我也没有下那个命令,现在,我就来给大家解释原因。”
这是大家一直都关心的问题,也都想问,大家于是聚精会神地看着林远,林远说道:“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我们的穿越,日本会打赢甲午战争,然后会和俄国争夺中国东北的利益,在一九零四年爆发日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舰队在对马海峡,击败了远道而来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这场海战,对于世界军事技术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场海战,是一场以大炮为主导的海战,所有的战果,都是由大炮取得的,在此之前,西方世界对于海战一直是以1866年的利萨海战为参考,对马海战,把所有人的思考的方向都变成了大舰巨炮,也就是说,想打赢海战,就必须要靠大口径火炮,想要安装大口径火炮,就必须加大船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由于我们的穿越,这个进程被打断了,世界各国的军事技术开始向着我们陌生的方向发展,就拿我们刚刚看到的例子,日军已经开始使用新型防御工事,开始使用气体液压式反后坐系统的火炮,最关键的是:他们开始使用了飞艇,这说明,他们在逐步地重视空军的发展。”
“这个时代的西方各国,有没有造出飞机的可能?答案是肯定的,俄国的茹科夫斯基已经推导出了升力公式,德国人已经研制出了内燃机,至于推进用的螺旋桨,在座的轮机部门的同志和船舶推进系统的同志都清楚,船舶用的螺旋桨和飞机用的螺旋桨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现代的设计中,两者翼型剖面的母型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的时候略加改变而已。”
“在原来的时代中,飞机在1903年就出现了,可是为什么直到二战的时候才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呢?技术原因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很多高层领导者不懂新技术,他们的保守思想大大延误了飞机的进展,比如说,人类第一次舰载机的时候,军队高层同意实验,可是实验经费要发起人自己凑,飞机要发起人自己找;甚至在一战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国人本来准备了一艘搭载飞机作战的军舰,可是在战役前夕,舰队出港前,竟没有通知这艘军舰的指挥官!”
“而我们的出现,完全有可能打破这种成见和藩篱,飞机将有可能提前半个世纪大规模登上战争舞台,有的同志可能不以为然,认为我们的战斗机是超音速,有超视距雷达,有猎杀敌国预警机的超远程导弹,有发射后不用管的中距离导弹,还有机动过载高达五十的近距离格斗导弹,对付连飞到0。8倍音速都要累死累活的螺旋桨推进飞机,不是小菜一碟吗?”
“抱有这种想法的同志,肯定对飞机不了解,战斗机设计的最根本基石是:设计目的!就是设计出来做什么用,主要的对手是谁,我们的战斗机,设计目的是为了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争夺空中优势,我们的对手是F…22,Tu…50这些第四代战斗机,当我们面对几百架,几千架,木头机翼的飞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战机力不从心!”
“我们可以击落敌人十架,一百架,之后呢?我们的弹药无法补充,我们的燃油耗尽,发动机小时数达到极限,那个时候,我们将遭遇灭顶之灾,现在的中国,工业基础太差,我们必须从零做起,能大批量制造飞机的时候,不好说!因为航空工业是以其他工业为基础的,没有那些工业,航空工业就是无法建立的空中楼阁!”
林远停了下来,看着众人,问道:“大家听懂了吗?”看到大家纷纷点头,林远才接着说:“我想要做的,就是通过一场海战,把西方人的视线再次引回到大舰巨炮身上,从而拖慢敌人飞机的发展,而我们,则在秘密的情况下,大踏步地发展航空工业,这样,我们就建立了长久的技术优势!而日本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