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云机械-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已经有汽车返回来,带来了前方的消息。敌人已经被重机枪和大炮轰得抬不起头来,大规模的进攻已经被遏制了,现在我们正在酝酿反击。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宁怀景跟着汽车过来了。
“三少爷,你回来的真及时啊!军长已经准备拼命了,你的勃朗宁重机枪可是太强了,十几挺一扫射就把奉军冲锋的势头给打掉了,那大炮,太猛了,一炮就震了所有人说不出话来。”宁怀景激动地手舞足蹈。
“我大哥还好吧!”祝楷打断了他的话,问道。
“哦,军长正在安排追击呢!敌人已经溃逃了,现在可以趁势赶他们走。”宁怀景说道。
夜色已经完全笼罩了码头,凯旋号上的货物装卸已经暂时停了下来,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六月十二号青岛
季福临在青岛的家里宴请了来自济南的一干商贾,他们彼此很熟悉,在青岛和济南都有商号在经营。
“林老板,你对时局怎么看?”季福临对从事纺织品生意的林华贵问道。
“现在广东人还在北伐,已经到了海州,孙传芳据说退到了枣庄、济宁一带,现在济南的粮食可是一日三涨。”林华贵说道。
“是啊!青岛这几天谣言不断,一会是北伐军就要到了,一会是工人准备武装起义,你没看见现在军队已经上街了,那些敢游行的都被抓了吗?据说是已经被秘密砍头了。”那老板接过话,那老板全名是那杜拉氏特克里,是蒙族人,他这一支在中原已经生活了三百年,他们一直没有改姓也算是了不起,不过他们也算得上异类,家族一直从事的是海上贸易,据说当年皇宫大院也有他们的祖先踏足过。
“那老板,可不能小看这些工人,上海就是他们拿下的,虽然前面已经成立了一个市政府委员会,掏空了上海的防务。”季福临说道。
“各位,对烟台的军队大家怎么看?”季福临问道,其实他最想了解的是众位大老板对祝楷的烟台怎样的看法。
“比较守规矩。”
“比较和气,”
“比较神秘。”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初印象,他们只是在四月去烟台拿回船只的时候,才接触了烟台方面,只觉得比较尊重商业规则,其它就没有什么印象了。
季福临待大家讨论了一会,然后神秘地说道:“我在四月托烟台方面的祝楷运了一批货到纽约,当时的货运报价是市价的百分之八十,他答应了。要知道我还告诉他这货要三地拼货,按市面行情比正常价格还要高百分之二十才对。最后在青岛出发前我还有一些货是到大阪的……”
“什么?你这样不是胡闹吗!得罪人的事情不是不能做,但是得罪军方的人一定不能做。”林华贵插嘴说道。
“是啊!当时我也是后悔了,不过这批货他不肯运的话,真没有人会运了,最后他还是答应了。他说了那么句话,我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季福临感慨地说道。
“祝楷?是不是上海的那个祝楷,华新机械厂好像就是他创办的。”温广亮因为从事机械设备买卖,对行业内的事情和人物比较熟悉。
“对,温老板,就是他,他还是合兴钢铁厂的大股东,现在上海浦东在扩建的两个厂都是他的,连洋人都在和他合作。”季福临这段时间了解了许多祝楷的消息,越来越感到他是个不得了是人物。
“上海的市政府委员会的纲领就是他起草的,虽然他后来只是担任了南市区的委员,但是两次的委员会用的都是他的东西,就是现在市政府也还在用他制定的政策在管理上海市。当时的委员会成员都已经下来了,可是他还是主管沪局的事务,无人敢动他。你要知道,沪局可是还有一个兵工厂。”季福临说道。
“啊!”众人听到这里倒吸了一口气,确实不可思议。
第六十一节盲目的管理者
大家心里在嘀咕,如果在青岛也能成立一个市政府委员会就好了,自己也可以市政府里坐一把交椅,不用再担心张宗昌们的盘剥。祝楷在上海制定的政策倒是有他过人之处,不然怎么会现在还在使用,这要放在青岛说一定也能实施。
季福临四周看了下,想来他们终究是心动了,于是说道:“我今天和大家商议的事,就是迎烟台方面军队进驻青岛,让祝楷出面组织青岛市政府委员会,就采用他在上海制定的那套政策,军人不干涉民政,政府用税收支持军队。怎么样?”
“啊!要能这样,当然是最好,就是不知道他们会放权吗?”
“不问问怎么知道他们怎么想,如果大家都愿意,我们就在这里投个票。每个人有一票,票上不用写名字,打钩就是同意,打叉就是反对,这里一共是十七票,如果是有一人反对,那么这事情就算了,就当今晚我请大家来聊天。”季福临也是害怕万一有人反对,那么参与这事的风险就太大了。说完,开始分发纸片。
几分钟后,大家都把票投进了一个透明的瓶子里,季福临和那老板以及林老板把瓶子拿上来,放在桌子上。
“现在我们就开始点票了,投票的结果最终会决定未来青岛的命运,那老板你计票,林老板你唱票。”季福临语重心长地说道。
“同意一票,同意一票,同意……同意一票,一共十七票,同意十七票,反对零票,全体通过。”随着林华贵最后的话语,大家一下子沸腾了。
“噢,全票通过。”大家高兴地几乎蹦了起来,在这里也许会创造青岛新的历史。
“投票结果是大家一致通过,恭喜各位了,不过现在还是有件事要做,我们要在这份共同申明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作为今天表决的见证。”季福临现在怎么看怎么像只狡猾的狐狸,他把大家都引诱上了这条危险的大船。不过想回来,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搏了今后自己就不会后悔,无人在此时退缩,这也体现了大家的心声。
接着,他们推举了季福临和温广亮作为代表,前往烟台与祝楷的部队联络,其他人则在青岛整顿护卫队伍,准备在烟台方面进军青岛的时候来个里应外合,把盘踞在这里的张宗昌军队赶出去。
季福临和温广亮赶到烟台,见到了祝隶和江开戎,双方一拍即合,商议之后随即同意了季福临提出的行动纲领,祝隶和江开戎也具体谈了上海的市政府委员会的操作,并就它的运行和权力的限制提了自己的观点,可以说双方谈得很融洽。
行动时间已经商定,就选在北伐军开始进攻鲁南之后。烟台方面将会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派大军在青岛附近海面隐藏,当北伐军开始进攻张宗昌的军队时,陆路就会打响进攻青岛的战斗,这时,季福临等人的护卫队伍将首先控制码头,然后尽可能地监视住青岛警察,策应海上的部队登陆。
十八号,北伐军开始对鲁南发动进攻,祝隶下令扩军后的第一师(即原一旅)一万六千人进入进攻阵地,在陆路向青岛发起攻击,而隐藏在青岛海域的第二师(即原二旅)一部一旅六千人,将在两艘军舰的护航下从海路进攻青岛。二师的另外两个旅分守烟台和威海一带,第三师一万四千人分守龙口、蓬莱以及烟台到青岛的陆路交通,新成立的四师是由独立旅扩编而来,原是在垦利县境内招收流民建立军垦召集的,一直就没有满编,他们将被抽调大部,即一个旅又一个团共八千人在控制青岛后,乘船增援青岛,以期扩大控制区域,确保青岛的安全。
计划是那么完美地被执行,北伐军进攻鲁南的战事陷入僵局后,青岛的驻军大部被抽调增援济宁,青岛变得异常虚弱。陆路的进攻非常迅速,短短的时间就打穿了防线,守卫的军队大面积投降,而海路则是很顺利地上了岸,警察们竟然都缩在了警察局,没有出动,这也是青岛方面的工作做到位了,他们说服了警察投降,然后接替他们上街巡逻。
青岛的市民还没有闻到硝烟的味道,城市已经易主了。临时的市政府委员会按约成立,祝隶派出了军方代表监督市政府的工作,鉴于当时上海市临时市政府委员会后期出现的混乱局面,青岛的军、政双方约定了临时市政府委员会的权力和任期,并且重整了警察局,撤去了护卫的巡逻,代之以警察巡逻。
美好的日子过了不到一周就结束了,不堪被驱逐的张宗昌部在增援济宁的同时,又派出了五万大军向青岛发起了攻击。
祝隶和江开戎预计到了张宗昌部会反扑,尽快地建立了防守阵地,但是终究因为人数和武器弹药上的差距,打得是异常艰苦。
上海方面,李烽闻讯派出了护卫队一千三百人加入战斗,青岛的原护卫队伍三千人也加入了防守,在陆路防守的部队在战斗打响两天后赶到青岛增援。上海方面把兵工厂的部分弹药采购来运往青岛,威海的弹药生产更是没日没夜地进行,可是糟糕的后勤供应,终究是跟不上前线海量的消耗,第一天,他们就打光了炮弹,到第四天,祝隶几乎打光了他们这几个月存储下来的所有弹药,士兵的伤亡也超过了三千人。在前线抵抗的烟台方面军队已经超过了三万人,但是对方却已增加到六万人,武器弹药更是不能比,祝隶已经无法可想了,他准备再抵抗两天,如果弹药供应还上不来,他将不得不下令撤退。
好在祝楷及时赶到,重机枪的加入和榴弹炮的轰鸣,彻底碾碎了敌人的意志,终于在黄昏时刻造成了敌人全面的崩溃。
六月二十八号,季福临家
“祝老板,你可真是福星啊!凯旋号一回来,张宗昌的部队就被打得屁滚尿流。重机枪、榴弹炮真是好东西啊,哈哈!”季福临真心庆幸青岛终于转危为安,今晚一班当日的策划者才能欢聚一堂,庆贺胜利,同时也为祝楷接风。
“各位的努力终有所得,我也在这里恭喜大家。”祝楷举杯向众人示意。
“祝军长还在前线兢兢业业,我们在这里苟且偷安,真是惭愧啊!我建议,我们为祝军长和官兵们的浴血奋战干一杯。明天在座的各位将会和季某一同前往前线劳军,我们希望以此表达青岛人民对他们的敬意。”季福临说完,举起酒杯环顾一周,一饮而尽。
一番说辞后,大家三三两两聊了起来。
“祝老板,这次纽约之行,有什么收获啊?”温广亮还是对祝楷的机械厂比较感兴趣,所以找了个话题,问道。
“哦,收获还是不少啊!回来后,会在烟台、上海同时开展工作。你们可能也知道,上海浦东那边的工厂一直在扩建,七八月份应该可以生产了。”祝楷回答道。
温老板还是想多了解一些,继续问道:“那具体有什么呢?方便不方便透露一下。”
“哦,那倒没有什么。在上海,三家工厂会建设好,一家是华楷工业公司,主要从事机械加工和石油炼化;一家是合兴钢铁厂,就不用说了;一家是军工厂,主要还是枪械和弹药生产。在烟台,会兴建一家发电厂,投入的是总容量超过五千千瓦的蒸汽轮机发电设备,就是现在我运回来的其中一台,另一台会放在华楷公司,供应三家厂的电力;还有就是同样要建设一个大型的炼油厂,并同时能够进行石油化工生产,不过这个计划会是在十年的时间实现。其它零零碎碎的就不好说了。”祝楷侃侃而谈,引得在座的老板不禁睁大了眼睛。
“有没有我们可以介入的产业啊?”温老板还是不甘心,又问道。
“有啊!我不可能样样都做的,像是在上海,华楷公司的四周有许多小工厂同时在建设,他们将为我们提供产品的零部件供应,比如我生产机床,我不需要去生产螺丝,不需要生产其它的小部件,只要关键的部件我生产,其它由别人供应,这不是提高了效率嘛,我只要控制验收的质量,最后的产品质量还是可以保证的。”祝楷说道。
众人一听,轰然打开了思路,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祝老板,你认为青岛的产业有什么发展的潜力?”季福临还是关心祝楷能不能在青岛投入。
“说老实话,我对青岛不熟悉,现在妄加评论似乎不合适。”祝楷还是小心谨慎地说道。
“这里除了兵工厂和炼油厂,其它的产业几乎都有,可是几乎都不大。贸易不错,尤其是对日贸易,增长得非常快,这也跟日本人在这里经营了多年有关。”季福临还是相当清楚青岛的现状。
“这样,你们不是成立了临时市政府委员会嘛!可以制定一些政策扶持某些产业的发展,也可以用一些政策限制一些对青岛发展不利的产业扩张。”祝楷说道。
“呵呵,这些,我们都是门外汉。”季福临和众多进入委员会的老板非常难为情,在市政府委员会占了位置,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天天装模作样批文件,也不知道那些到底是什么。
“你们不知道不要紧,其实许多事情我也不了解,像在上海,我就主张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员去完成,比如,城市规划你们不懂,但是可以找懂的人来做,即使是洋人也行啊,让他做个副职,总不会有人埋怨吧。就是工作中切忌胡乱用亲戚熟人,那样会害了自己,又害了他人的。”祝楷想想,还是尽量给他们一些建议。
第六十二节不务正业
“我们天天在争吵,城市的管理对我们来说确实太陌生了,都不知道应该从何做起,希望你来指导青岛的总体规划。”季福临诚恳地说道。
“是啊!我们都是这么想的。”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道,这段时间,大家在兴奋和惶恐的情绪中煎熬。青岛拿下后,烟台方面兑现了承诺,让他们欣喜若狂,随即都投入到争权夺利中。
好景不长,张宗昌部队咄咄逼人的攻势,让大家对烟台方面心存忧虑,继而避而远之,害怕落败会受到清算。这段时间,无人有心思从事管理,除了城市里面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骚乱以外,其它的是一无是处。
祝楷的出现倒是给大家指明了方向,自己对青岛的影响几乎是微不足道,青岛还是得依靠军队的支持,还是得和祝楷合作,现在不抓住机会,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不是他们这些土鳖能够管理好的,既然如此,为何不把管理权让出来,从而为自己多争取一点筹码。
管理好一个城市对祝楷来说也是个大问题,他不想摊上这样的麻烦。他静静地坐着,思绪不知飘到哪里去了。
“哎,祝老板,唉,祝老板。”季福临唤了好几声,才把祝楷唤醒,一开始他还以为祝楷在算计,不想却是走神了,真是感到无奈。
是啊!这事摊上谁也未必能够做的好,到最后还有可能灰溜溜地离开。
“你一定不能推辞,我们可是看在你的份上干了那么件大事,想想青岛美好的未来,你就应该把这个担子挑起来。”众人看见祝楷没有一点动心的样子,不免更加担心。
当时的协议确实是要求实行自治,军人不干政,可也得他们有能力自治,如果他们还是无所事事、尔虞我诈、争权夺利,那么更换他们的人就会在不远等着了。
“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管理城市,更没有兴趣从政,这些都得靠你们自己解决,希望你们理解。”祝楷不想成为一个救世主,所有的问题还是需要他们自己解决。
“慢、慢点下结论,祝老板,这样好吗?你给我们讲讲城市的管理,大家都在,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季福临急忙打断了祝楷的话,他怕祝楷断然回绝,事情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好吧!我就讲讲一个现代化城市的经营。”
“我们把青岛的一切事务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事关军事,这由军人负责,另外一部分事关民生,暂时由我们负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