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云机械-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只保证你12个小时内不会对东京城进行轰炸,你自己掂量。”李烽回答道,如果日本政府真的能够投降,可以让登陆部队减少至少几万人的伤亡,这未尝不可。

这天傍晚,东条英机的电报明确了日本政府准备投降的决定,只是对于无条件投降不满,不过横滨前线的日军已经开始脱离和中国军队的接触,双方开始有意识地实施停火。

虽然双方没有达成什么协议,但是停火还是在12号这天维持了下来,日本政府派出了东条英机作为代表团团长的一个12人谈判小组登上了驶进东京湾的中国天狼号战列舰上和中方代表进行投降谈判。

第二百七十三节行动5

经过了一周的艰苦谈判,日本政府最终同意朝鲜不再是日本殖民地,台湾归还中国,琉球交付中国托管,5年后进行地位确定的民主投票。

日本于9月15日正式投降,同时现有政府下台,日本天皇地位不变,日本将军队人数从现在的160万人削减到30万人,海军、空军将只保持一定的自卫规模。

中国在九州设立军事基地,将有中国驻军保证日本的安全,而本州岛、四国岛和北海道三地则是由中国军队少量驻扎,主要职责是监督日军的精简。

日本政府中宫本一郎等九州执政当局将参与重组,不过首相还是由原日本政界人士担任。

16号投降协议签署之后,宣仁天皇通过收音机广播了日本政府正式结束战争的申明,从即日起,本州岛、北海道日本军队将放下武器,接受中国军队的遣散行动,而琉球岛上的日军将由日本陆军部派人劝降。

宣布投降的当天,日本少壮军官随即反弹,一部分日本军人冲击陆军部和首相府邸,准备用武力推翻日本政府。

好在宫本等人在情报组织的帮助下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得这部分日军在行动中被击溃,最终消灭了这股潜在的反对势力。

中国军队在确定了日军的遣散正式进行之后,留下了一部分军队预防日本出现极度混乱的情况,其它部队开始撤出了本州岛。

正式结束了对日战争状态,日本也由大海洋战略转型为保守的海岛经济模式,开始转向关注民生。

此时中国国内的经济也由于战争转型为战时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各个与军队、装备有关的工厂生产饱满,大量新型建设的军工厂开始投入到生产武器弹药的行列,而沿海的所有船厂都在为海军生产舰船,甚至在日本被占领之后,大批日本船厂开始接到来了中国海军的舰船生产任务。

虽然中国打赢了对日战争。但是军队,尤其是海军需要马上进行休整,南海舰队必须尽快恢复建制。以确保东南亚一带的海上交通安全。

同时,在西北方向,德国于6月份大规模入侵苏联的行动让江开戎、祝隶以及众多中国人震惊。

德国出动一千多架轰炸机、战斗机和侦察机和大规模坦克部队以及步兵共460万人进攻苏联,其势如破竹。

此时的德国国防军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装甲集团及第2军团已经在西乌克兰紧紧地抓住了苏军的西南方面军。

9月16日。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团与海因茨?古德里安的第24装甲军在基辅以东120公里的罗克费特沙会师以对基辅苏军完成包围。

祝楷也在9月份完全把精力集中在了对日战争和关注苏德战争上,他亲自飞往南京,日夜和祝隶、江开戎、克里木等人在作战室紧张地分析着挂在墙上的苏德乌克兰战役的形势图。

中国对日的战争在这个背景下不得不匆匆忙忙地结束,这也是祝楷、祝隶等人放日本人一马的根本原因。

“苏联人在基辅肯定要完蛋了,德军的包围圈已经完成。如今就看德国人攻击莫斯科的时间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江开戎问道。

“苏联人已经把大部分军队从中东抽会国内去防卫莫斯科了,我们在中东唱的戏也快穿帮了,该是全力出击的时候了。”祝楷回答道。

“小楷,苏联人向我们要求订立和平协议,可以把现在我们占领的土地归我们所有,我们是不是……”祝隶有些意动。

“苏联人打输了,它什么都保不住。赢了。你认为它会善罢甘休吗?”祝楷没有好气地说道。

“我看我们还是打通陆路到中东为好,海上的航路不太平,英国人已经在马六甲海峡拦截了我们的油轮好多次。”祝楷拿着前天何壮的汇报说道。

“我们在新疆的兵力已经有100万人了,现在出击中亚应该是时候了。”祝隶看着地图说道,“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的苏军已经都往莫斯科调动,兵力很空虚。我们进入一点问题都没有,就是不能往莫斯科方向去。那面的防守兵力太密集了。”

“现在要期待陆路运输中东的石油是不现实的,我们最后还是要想办法打败苏联人,我认为不要拐弯抹角,直接向莫斯科进军,这就要求我们和德国人有默契,而且还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克里木这时候插话道,他想参与对苏战役很久了,为此没有少做功课。

“哦!克里木,你认为我们该怎样和德国人商议?”祝楷有些好奇地问道。

“德国人不是和我们宣战了嘛!不如我们就以防止德国侵入苏联会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为由出兵中亚,不过时机现在肯定不合适。”克里木解释道。

“我们可以先占领中东原苏联人的地盘,把英国人赶到一边去,如果他们要调集部队和我们作战,那么我们就有借口进入印度,西藏不是还有一支西路军嘛!虽然他们是很另类的部队,不过他们终究是我们在供应军火给养,不管怎么样总得有回报吧!”

“好,这个办法好,我们的军队休整完毕,马上就往中东出发,远东和中亚的战斗一打响,中东部队立刻控制住全境。”祝隶吩咐道。

祝楷随即把日军的一部分准备解散的军队让宫本和日本政府协商,派到了新疆前线,加入到准备进攻苏联的阵营中。

在远东贝加尔湖前线的部队很快就增加到了130万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机械化部队和坦克部队。

而新疆的部队也由几十万人增加到了近150万人,大量的油料开始通过铁路运往两地,这使得苏联人也是格外紧张。

不过9月底,德国军队进攻莫斯科的迹象是越来越明显了,斯大林根本顾不上三、四千里之外的中亚地区局势。

而中国准备进攻的物资和装备也需要至少一两个月时间,但是中东的控制却是提前采取行动了,苏联人很自觉地退出了中东的占领区,中方军队很快就接过了防务。

第二百七十四节表面化

苏联人的退却,使得中国驻军和英国人、美国人的冲突迅速表面化。

“中国人,滚出去。”伊拉克石油公司的英美职员们在各个油田抗议中国人接管苏联人留下来的石油公司资产。

王进才在伊拉克石油公司的总部大厦楼上透过办公室窗户看着楼下喧闹的人群,有些鄙夷地说道:“早前苏联人在的时候为什么不来抗议?现在走了就想回来了,没门。”

常继荣面无表情地看着在大厦前抗议的白人,只说了一句话,“这一冲突还是早点来,该是我们的终究是我们的。”

国内已经就中东局势给了很明确的指示,所有占领的油田一步都不会退让,即使是战争也在所不惜,祝楷是很在意美国和英国的态度,但是他更在意中东的石油资源。

现在打仗靠什么?石油。没有了它你寸步难行,既然英国人在中东的人马没有那么多,干什么要怕他们,大不了干一架。

祝楷在国内得到英美联合对中国驻中东军队占领伊拉克和掌控伊拉克石油公司进行抗议的消息后,在总参演绎了一番中东冲突扩大为战争的后期变化,他看到了东南亚英美殖民地军队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这时候他才理解了日本为什么要袭击珍珠港,中国要发展就一定离不开石油资源,离不开中东,这就注定和英美的冲突是天生的,是绝不可能回避得了的。

至少东南亚一带英国殖民地军队是中国军队根本无法共存的势力,必须要有两面作战的计划了,甚至是三面作战的计划。

苏联人无法回避,英美无法回避;中亚无法回避,东南亚无法回避,中东无法回避。其实最根本的就是海洋战略和大陆战略,如果祝楷能够选择,他不想和苏联人在寒冷的西伯利亚争夺这片不毛之地。

然而和英美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争夺亚洲的话语权,争夺中东的石油资源虽然回报巨大。但是风险也更大,想想美国恐怖的工业实力就让人胆寒。

祝楷和祝隶、江开戎、李烽他们的商议在这里顿时卡壳了,祝楷很烦恼。如果走日本当年的老路,打掉夏威夷美国太平洋舰队,那么肯定会让美国人的工业力量迅速转化为战争潜力。

如果中国海军不能袭击美国西海岸,几乎是放任美国的船厂肆无忌惮地生产舰船来攻击中国海军。而要袭击美国本土,就不是这么几艘航空母舰能够完成的任务了,必须要有庞大的航空母舰编队才行。

美国人的科研实力也是惊人,如果真是让他们造出原子弹,那这场战争就不用打了。

祝楷在作战室里沉思着。江开戎不禁有些犹豫了,“小楷,我们能不能不动美国人的殖民地,而只是攻击英国人,或是和英国人也是进行协商?”

祝楷苦笑道:“英美是一体的,至少在中东的石油利益上他们一定会保持一致意见,你没有看到美国人在欧洲战场上不是一直在支援英国人嘛!”

李烽在一旁沉默了许久,突然他说道:“我们不是一直在准备两线作战嘛!老板这几年拼命在造舰船、造飞机、造坦克。无形中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战备时间。”

“现在的教育系统已经能够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产业工人。国内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有所缓解,就是我们的兵员确实少了些,如果能够把兵力总数增加到1200万人,对付陆海两个方向的敌人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老板的后勤压力会成级数增加。”李烽这一段在总结对日战争的得失,最让他头痛的就是舰船和飞行员的损失。一个是成本大,一个是培训时间长。这几乎无法在短期内快速得到弥补。

祝楷对于后勤的压力还是深有体会,不过要是飞机方面还是采用柱塞式发动机。这个成本方面的问题还是能够控制住,不会像喷气式飞机那样既要考虑发动机的材料问题,也得考虑飞机机身材料问题,总体材料方面支出会很高。

但是,战争有时候确实不能光光考虑经济效益,首先还是要考虑打赢,这让祝楷在新材料方面的投入不断地加大。

尤其是钛合金方面,现在祝严所管理的钛合金工厂都已经在川南办了一个新厂,整个钛合金生产规模已经比原来扩大了几十倍。

“如果我们要和英国开战,必然要考虑美国的反应,东南亚的美国殖民地菲律宾就一定不能够在美国人手里,而要想拿下菲律宾,首先就要解决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就是在夏威夷珍珠港的那支,还需要采取对美国本土有威胁的行动。”祝楷说道。

到了现在他已经有主意了,不管这个行动是不是短期内会使美国人参战,祝楷也要对太平洋下手,否则费那么大力气拿下日本干什么。

不过对付美国人还是需要策略,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至少要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

10月初,德国人以日本已经退出轴心国为由,撤消了对中国宣战的决定,并且派出重臣来和中国协商共同进攻苏联,最终瓜分苏联的事宜。

10月15日,祝楷出面和德国外交事务特派员马特加达成德国和中国一起瓜分苏联的协议,苏联的欧洲部分归德国所有,亚洲部分则是归中国所有,双方共同出兵进攻苏联,但是莫斯科由德国负责进攻。

11月1日,中国军队在远东下大雪,严寒来临之时,突然出动400万军队,从伊尔库茨克和新疆两地分别出发,攻击苏联的远东地区和中亚地区。

为了达到进攻的突然性,中方特意选择了贝加尔湖开始结冰的时候,而新疆已经是银装素裹了。

这次进攻的展开非常迅速,对于坦克部队来说最大的考验就是冬季燃油的防冻性能,这也是祝楷这几年和苏联人打仗最优先要解决的问题,机械化部队的车辆在冬季普通油料冻结让指挥官们头痛不已。

祝楷指示研究所优先解决冬季燃油防冻液的研究,使得这次行动能够顺利开展,也让苏联人意料不到中国军队会选择天寒地冻的时候出兵。

第二百七十五节说开战就开战

“美国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实行的排华法案对中国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们要求美国政府对此进行赔偿和道歉。”一个纽约华人组织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了诉讼。

10月中旬,此事突然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小报刊上大肆宣传,美国国内的华人一时间群情汹涌,而中国国内的激动情绪更是激动万分。

美国祝中国大使詹姆斯在18日紧急要求见总统江开戎,就此事件作出解释。

“总统阁下,这是中美两个国家在世纪初的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我们已经在20年代就解除了这个法案,就此我代表美国政府对中国说声对不起。”詹姆斯一脸平静地说道。

江开戎还是一脸的愤怒表情,他说道:“美国政府采取的排华法案对华人的伤害是很大的,华人组织要求赔偿是理所当然的,希望美国政府要认真对待,我们也会密切关注美国政府采取的行动。”

“美国政府不会就排华法案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进行赔偿,这是白宫的意见,我只负责转达,而且也不会正式发表任何道歉,我只能做到这点了,私人方面我倒是想说声对不起。”詹姆斯有些尴尬地说道。

美国政府现在是大发战争财的时候,对于一小撮华人的行动并不在意,即使中国很有可能会对英国动手,但是这和美国人有什么关系呢?中国离美国太远了,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还是占了上风,他们不希望介入任何纷争。

江开戎看着詹姆斯,非常地愤怒,看来祝楷是对的,美国人根本没想过要对自己所采取的行动负责,他们就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商人,华人的利益还是要靠中国军人来保障。

“好,我知道了,不过我还是最后说一句话。任何人对华人的伤害都要付出代价,你们不想赔偿,我会自己去拿。”江开戎一字一句地说道。

詹姆斯有些紧张了。他可不是来下战争通牒的,这样惹怒中国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不过随即他就被请出了总统府。

万般无奈之下,詹姆斯把中国的回话传回了国内。现在是英国国内最艰难的时候,美国已经在罗斯福的支持下,用租借法案来对英国进行全方位的支援,中国人的这点反应马上就被淹没在了繁多的信息中了。

然而在美国,华人持续性进行游?行?示?威。渐渐地此次行动在11月初扩展到美国全国,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部分黑人也有些蠢蠢欲动。

这时候,部分地区游行人群与当地警方发生了冲突,一些华人受伤,江开戎在一次南京著名报纸记者的采访中对此发出了强烈的声音。

“如果美国人准备用武力来对付华人,那么我们将以牙还牙。”

美国国内对此是一笑而过,现在他们不怕和中国打经济战。中国军队现在还在苏联作战。他们对于美国物资的依赖要远远大于美国人对中国市场的需求。

在太平洋上,一支庞大的舰队在亚洲到北美航线上静静地航行着,付臣军带领着重新组建的南海舰队在进行例行航行,这是舰队所有人所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