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殊不知,李诫还真的当真了,鼓足干劲要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弄出点成绩来。而他可选择的方向就多了,国家各项大工程、工匠技艺、屯田事宜、水利灌溉、交通道路、治理河水等,都是大有作为的。先前将作监的舞台太小,以至于人人都以为他只会修筑园林而已。其实李诫的博学之处,园林仅仅是其中一项而已。
李诫把徐崇光送入文德殿之后,径直前往工部衙门去报到。前脚刚到工部衙门,后脚小黄门就抱着官服、官靴以及一旨圣意到了工部衙门。摆好香案,洗过手之后,李诫跪倒在地,俯首听旨。
这时候的人一般不下跪,只有在认罪和赏赐的时候,或者祭拜先人的时候才跪下。
只听小黄门宣读旨意道:“制曰:将作监李诫自任职以来,尽忠职守,修葺各处园林有功,其建筑技艺天下无双。着即升任工部尚书,朕殷盼尔上任后,再建功绩。洪祥三年六月十三”
小黄门宣读完短短一行陆承启亲手写下的旨意之后,把圣旨递给李诫。李诫这才叩谢皇恩,接旨起身。接着身后的内侍把官服、腰带、官靴都递给李诫,李诫也不是第一次受官了,双手接过之后,连声道谢。
这时候因为工部侍郎唐勋尚在皇家大学,工部最高官员只是工部郎中,正六品官。七品之上都可上例朝,所以他们早就得到消息,早一步到衙门内迎接最新长官了。
李诫是一个做实事之人,待得小黄门回转,去向陆承启禀告的时候,李诫已经着手安排工作了。其实工部和将作监的工作也差不多的,都是一个性质,只不过将作监管理的是皇家建筑等器物的修建和制造,工部负责皇家之外的器物制造罢了。
工部官员一个个心中嘀咕,都认为这个新来的工部尚书想来一个下马威,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他们不知道,李诫一向的作风如此,习惯了温和的黄锡时的做事方式,李诫严苛的要求,这些工部官员开始暗暗叫苦了。
殊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也适用于一个衙门更换最高长官。大顺的官和吏是分的很开的,做了小吏便不允许考科举。一旦换了最高长官,要是看见哪个小吏不顺眼,随时撤换掉。但一般都不会这么做,毕竟大顺的官员,很多都没有真材实料,如果换掉能做事的小吏,谁来处理衙门的事务?
可惜陆承启不知道这个弊病,不然早就开始整治了。官与吏,自古都是存在着矛盾的。可以说一个满腹经纶的高官,不懂做事;一个能做事的小吏,偏生读的书少。社会就是这样,要是没本事货与帝王家,那就只好去做小吏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二章:欢喜的卢胖子
陆承启的旨意乃是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工部衙门,一路前往禁军大营。禁军大营还是如此森严,在皇家军校的教习训练下,禁军常设明哨和暗哨。
除了哨岗以外,还有常规巡逻的士卒。这都是在贯彻一个战略思想:进入军营等于备战状态。现在的禁军,不敢说天下至强之兵,也算是一支强军了。军纪严明,赏罚有度,抚恤到位,任何一支军队都会变成嗷嗷叫的强军。
大顺的兵制和历朝历代都是不同的,无论秦汉皆是兵役制,规定国内民众,不分贵贱,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从二十三岁开始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在适龄期间,除每年农闲受训外,每人一生要服兵役两次,每次一年。一次在地方,称“正卒”;一次在边疆或京城,称“戍卒”或“卫士”。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军阀割据,地方豪强势力形成,大批农民为军阀豪强所拥有,成为了依附于他们的部曲,变成了地主的家丁,全国的兵役制度遭到破坏。
三国时期则是世兵制,顾名思义就是父子世代为兵。这样的兵家户籍不在郡县,而由军府管理,称为“军户”。他们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只有得到放免才能取得平民身份。
及到了前朝,一直实行的是府兵制。军士编入户籍,开始从事生产,平日务农,农闲训练,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一开始很适合时代的发展。前朝中期以来,府兵直接从民间征集,男子年满二十一岁即可参加府兵,这使中央政权对军队的控制得到了加强。这些府兵,定期宿卫京师或戍边;战时出征,战事完毕,即所谓的“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就是府兵名字的由来。但这样府兵制并不持久,随着土地兼并的日趋激烈,府兵因负担过于沉重而大量逃亡,府兵开始名存实亡。为了补充兵员,朝廷只好实行招募的办法。招募而来的士兵称为“长从宿卫”,替代府兵定期轮流宿卫的制度。
大顺朝建立后,确立了募兵制,不同于什么服役兵制、世兵制和府兵制,乃是更加先进的征兵制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有当兵吃饷的说法,皆因大顺朝对于边军、厢军和禁军,都发粮饷。这些军队,已经隐隐有了后世现代军队的模样,可以称作是职业军人。
大顺立朝之初,征兵制度极其严格。士兵的膂力是冷兵器时代士兵能否拉开强弓硬弩的基准条件,有强大的膂力,就可以在战斗中使用强弓硬弩远距离射杀敌人。正是因为如此,禁军的选拔,第一个就是看士卒的膂力够不够强,拉不开一石弓的都不要。因为禁军相当于大顺朝的正规军,严格是肯定的。这时候的士卒并没有什么分工合作的理念,每一个步兵、骑兵都配备近战、远战武器。敌人在远处时,挽强弓射箭;敌人在近处时,则抽出刀枪厮杀。正是因为有如此精锐的禁军,大顺朝立国之初,才能威震四方。而第二个就是看兵卒的身高,低于五尺一寸的都不要。这已经很接近后世选兵的理念了,除此之外,禁军都是从边军、厢军的精壮士卒充入,有着一定的战斗经验。最可怕的士卒,不是训练中出色的士卒,而是在战场上见过血的,幸存下来的老兵。正是如此,大顺立朝之初的禁军才这么厉害。
可惜,因为天灾频繁,大顺国库又不是很丰裕,只好把这些难民充入厢军、边军之中。时日一久,边军、厢军的战斗力便下降了。而禁军是从边军、厢军充入的,慢慢的素质也被拉了下去。到了先皇元绶年间,禁军竟然成了一群老爷兵,或许比厢军强一些,却比不得边军了。
要不是陆承启大力狠抓禁军,恐怕现在禁军还是不堪一战。宣旨的小黄门,在刀枪林立的禁军大营外面,被那股肃立的气氛所慑,眼神都不敢往不该看的地方飘去。
立在辕门的禁军,通报步军指挥使卢尘洹后,才放这些宣旨的小黄门进入禁军大营。这些个禁军,在严苛的军纪下面,对于这些不速之客并没有侧目而视,反而没看到一样,仍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这小黄门啧啧称奇,心道:“都说这些禁军乃是老爷兵,现在一看,好似脱胎换骨了一样!陛下设立皇家军校,还真的起了效果。这支禁军,恐怕连契丹人的拐子马(也称呼为铁林、铁鹞子,乃是辽国最精锐的重骑兵)都能一战罢?”
来不及多想,禁军大营中帐已经到了,步军指挥使卢尘洹早就摆好香案,洗完手,准备接圣旨了。
卢尘洹也是很疑惑,自南御苑比箭之后,陆承启就好像把他忘了一样,只是赏赐了一些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了事,对于升官什么的,只字不提。卢尘洹也是很泄气,曾暗自思忖道:“早知道就不装愣头青好了,小皇帝那么忙,哪里记得住一个愣头青!这个愣头青武艺越高,这不是让小皇帝更加忌惮吗!唉……”
现在陆承启突然来了圣旨,他一半是惊喜,一半是疑惑。惊喜是陆承启终于想起他了,疑惑是小皇帝到底想做什么。
待得听完文绉绉的圣旨,卢尘洹更是云里雾里的,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圣旨的内容仅了解得一鳞半爪,眼看小黄门把圣旨递给他,他连忙赔笑道:“公公,莫走莫走,末将尚不明了圣上旨意的内容,公公可否稍微解读一番?”
小黄门听了,也不迟疑,把圣旨的内容一说。卢尘洹听了,欣喜得差点要蹦跳起来。率领脱胎换骨的禁军去剿匪,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这战功可是手到擒来的啊,小皇帝摆明了是要提拔自己啊!
卢胖子在步军指挥使这个位置上已经呆了差不多五六年了,早已经做腻了。可惜他不认识朝中大官,想要打点打点都没处送礼,这官位还是雷打不动,做得一点激情都没有。自从小皇帝亲政以来,整饬禁军,卢尘洹才算看到了一点希望。现在这么大的机遇摆在面前,卢尘洹要是捉不住,那就真的是傻子了。
卢尘洹现在都有点迫不及待想要提起那根不知道多少年没有饮过鲜血的马槊,驰骋战场了。要是立了大功,那最低限度也会赏一个殿前副都指挥使的官职吧?
卢胖子脑子里面YY着,差点流出口水了,连小黄门带着太监离开都不知道,只是握着陆承启给他的一半兵符和枢密院给下的一半兵符,咧嘴傻笑着……(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处置高丽
而此刻,下了例朝的陆承启,宣召监察司司长许景淳觐见。许景淳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了垂拱殿之后,看到了正在批阅奏折的陆承启,也不敢打扰,恭立在一旁,静静地等候着。
陆承启早就注意到了许景淳,却故意不理他。许景淳只感觉到一股股逼人的气势铺面而来,甚至有点喘不过气的难受。
大约过了一刻钟,陆承启提着朱笔的手突然停顿了一下,头也不抬地问道:“许卿,你认为如此处置那些高丽使团?”
许景淳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愣在原地很久,才发觉陆承启已经在问话了,连忙说道:“臣以为,高丽使者处心积虑想要挑动事端,无非是想逼迫陛下答应他们的条件。臣以为,高丽使者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许景淳作为监察司司长,对于这些别人不知道的内幕,肯定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陆承启也从来不想让他的信息有所闭塞,毕竟情报战场,是不见硝烟的。一个情报的疏忽,恐怕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是以许景淳作为监察司司长,大顺境内的事情他是不知道。甚至于他比陆承启早很多得知消息,只可惜没有当机立断之权,不然他的权柄就大得多了。
伺奉了这么久陆承启,许景淳对于这个小皇帝的心思,也算是有一两分了解。这个小皇帝根本没有一丝儒家的温良恭俭让的良好传统,对于其他国家,总是带有一丝敌意在里面。这个小皇帝极其信奉利益之说,不止一次提出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之类的说法,更是要求他们监察司把暗中刺探情报的人,打入辽国、高丽、日本、安南、回鹘等国,甚至白山黑水里面的生女真,陆承启都要求有暗探的存在,建立不止一条传递情报的线路,以及多达几十本的密码本。
正是如此,许景淳才有把握说出前面的话,他也不怕陆承启着恼了。毕竟担任了监察司司长之后,许景淳也慢慢了解到官场内的黑暗,了解到周围国家对大顺的阳奉阴违以及狼子野心。他们对大顺占据繁华的中原之地,无不暗中咬牙切齿,恨不得取而代之。
陆承启点了点头,对于许景淳的成长,他是看在眼里的。许景淳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御前侍卫长,渐渐到现在的监察司司长,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丝情报头子的风采了,变得相当狡猾和腹黑。当然了,在陆承启看来,这种程度的狡猾和腹黑还是远远不够的,什么时候他能成长到明代纪纲那个程度,就算是毕业了。但那个时候,许景淳会变成什么样子,陆承启不知道。希望许景淳不是纪纲的下场吧,毕竟君臣一场。
“许卿说的不错,高丽国确实狼子野心。何止是高丽?契丹、女真、安南、日本……哪一个不是狼子野心?他们嫉妒我大顺占据花花中原,只要朕放松了警惕,这些野狼肯定会狠狠咬上一口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古人诚我不欺!”陆承启缓缓地说道。
许景淳闻言,妄自揣摩上意道:“陛下,难不成要把这些高丽使团……”说罢,他做了一个割头的动作,陆承启看了,差点没笑喷出来。为何每一个情报头子,都要做这个割头的动作呢?是因为很帅吗,陆承启不觉得啊,反而觉得很愚蠢。
陆承启强忍着笑意,摇了摇头说道:“不行,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高丽现在应该是摇摆不定,不宜把它推入契丹人的怀中。”说到这,陆承启的语气开始强硬起来,“高丽想玩火,那朕就陪他们玩玩。许卿,派往高丽的暗探再多一些,全力购入粮食,囤而不卖!等到粮价虚高的时候,允许高丽富绅用金银财宝来换。哼,朕要把高丽国搅一个天翻地覆,看你们厉害,还是朕厉害!许卿,你放手去做,要是资金不够,大可问朕要。哪怕用光皇庄的钱财,朕也要看到效果!”
从陆承启的话中品味出的杀气,让许景淳这个手上沾了不少鲜血的人,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他已经预想得到,高丽被陆承启这么一鼓搞后的惨状了。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哪一次的农民起义不是饿的没办法,走投无路、无可奈何之下才揭竿而起,都是为了饱腹而已。
哪一个国家,没有了粮食,后果都极其严重。哪怕是高丽国,也无法避免这个历史得出来的经验。陆承启的这一招,可谓是狠狠打在了高丽国的七寸之上,他必须要让高丽国王王徽知道,大顺不是它一个小小高丽国能惹得起的。
许景淳立即说道:“臣遵旨!”正想告辞的时候,被陆承启叫住了:“慢着!”许景淳立即停下脚步,等着陆承启的吩咐。
陆承启想了想,缓缓地说道:“许卿,记住了,朕宁可高丽国乱不起来,也不能损失了这些暗探。要是让高丽国有所察觉,那么我们的监察司就暴露了。还有一件事,朕觉得辽国、高丽也不是吃素的,肯定在我大顺境内有暗探,这些钉子,一定要起出来。朕不允许这些耗子,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
许景淳也隐隐有这个感觉,做监察司司长越久,这个感觉就越浓烈。潜在的敌人渐渐浮现,而且暗中交手不下几十次了。许景淳早就对此有所怀疑,只是不敢确认而已。现在陆承启斩钉截铁地说明,这些潜在的敌人就是敌国的暗探,那他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只需要大肆抓捕就行了,还怕监察司大狱放不下这么多人么?
许景淳再请示道:“陛下,那这些人抓住了,怎么处置呢?”
陆承启冷笑一声,说道:“那还用说吗,只要是敌国的间谍,一律处死!要是大顺百姓,那就严惩不贷,捉入大狱之中,好好惩戒一番,再游街示众。朕不仅是要杀鸡儆猴,也是警醒这些见钱眼开的大顺子民,有些钱,不好拿!”
许景淳听得陆承启这句话,好似从九幽阎罗殿飘上来一样,吓得背后冷汗迭出。这么炎热的天气,他出汗没有什么稀奇,出冷汗那就是怪事了,也不知道他心中是有多么惊骇……(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布网
出了宣德门的许景淳,并没有逗留,立即回到了监察司之中,开始布置陆承启交代的事宜了。这时候,监察司的高效便体现了出来。只见许景淳唤来监察司业丞乐荃,对他说道:“我们在高丽的暗探有多少?”
乐荃立时回答道:“有暗探五十六人,分别在浿西道、朔方道、开内道、中原道、河南道、岭南道、江南道、山南道、岭东道、海鸥道、耽罗道等州府里面。”
不得不说,高丽处处学中原大国,却弄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