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10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说整风其实就是一块验金石,就和列宁之前拿托洛茨基磨砺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一样,如果某人被验证是块金子,那才有资格更进一步。

李晓峰吸了口气,这个挑战他接下了,如果连军队这个官僚气息不那么严重的相对封闭的小社会都搞不定,今后他凭什么去搞定外面那个更复杂的官僚社会?

不解决官僚问题,或者说不确定一套有生命力的人事制度,有再多的奇思妙想也救不了苏联。是的,经过这些年的锤炼,李晓峰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最可宝贵——那就是人才。

制度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换句话说,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维护。否则,看看印度,这也是所谓的民主国家,按道理说制度是科学的,但是印度一大半的人口都在贫困线上挣扎,推诿扯皮朝令夕改的糊糊事少吗?换做大和谐国人民生活在那样一个国度,恐怕造反起义是此起彼伏,脑壳都不知要打碎了多少。

制度建设很重要,但是如果这套制度选拔不出出色的人才,最终也是完蛋。李晓峰现在保证不了制度,那个暂时不是他能插手的,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多选拔一点人才,尽量保证官员的素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首先就要淘汰掉那一部分不称职的老革命和老资历。

“必须打破苏联的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桎梏,必须要淘汰掉相当一部分不称职不作为的干部,用新鲜血液取代他们!”

李晓峰在给鲁祖塔克的信中如此写道,某仙人在离开莫斯科的时候,偶然间发现鲁祖塔克也在朝着和他相似的方向努力,不过是后者更关注于对权力的限制,还没有涉及到人事问题。李晓峰能感觉到,在政治局内只有两个人能支持他,一个是捷尔任斯基另一个就是鲁祖塔克。

当然,有这两个人的支持也基本够了,因为列宁之前已经基本摆明了态度——随便他去军队整风,自然的在政治局中代表列宁立场的伏龙芝也不会反对。

这就已经是过半的优势了,甚至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也不会坚决反对,老托属于二导师,官僚主义的危害他能看得到,只不过他暂时没有能力去解决而已。而小斯,虽然他不见得支持大刀阔斧的对官僚主义开刀,但是在某仙人和鲁祖塔克强烈建议的前提下,保留意见也是可以期待的。

所以李晓峰在给鲁祖塔克的信中建议道:“应该开展一个战时的中高级军官培训班,将那些老一辈老资历有些跟不上时代的中高级军官集中起来进行学习。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还能减小整风运动开展的阻力……”

鲁祖塔克对这条建议欣然赞同,并立刻找到了斯维尔德洛夫做工作,果不其然,小斯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也表示可以试试。

几天之后,在政治局的建议下,军委通过了一项决议,红军中校军衔以上(含)军官轮流前往总政治部整风学习班轮训,每一批次学习两个月。

按照李晓峰的计划,学习班将在1942年年初开始,那个时段属于深冬,德军不太可能发动大规模进攻作战,轮训对部队造成的影响最小。按照他的估计,整个上半年大概可以开设三轮学习班,足以让数百名团以上级别军官脱岗。

而没有了这一批军官的干扰,整风运动将顺利许多,没有了这批人站在幕后支撑,下面的营连级干部翻不出什么浪花。

当然这也仅仅是顺利了一点,但并不意味整风运动就畅通无阻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面的人搞歪脑筋的时候是充满了想象力的。比如阳奉阴违,这就是相当的普遍。甚至一部分军官认为这就是某仙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以为熬过了这三把火,那就一切可以照旧。

总而言之,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用捷尔任斯基的话说:“要以十年为一个单位,只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坚持下去,官僚主义的风潮才能了被遏制!”

请注意捷尔任斯基说的是官僚主义的风潮被遏制,而不是被解决,想要彻底的解决官僚主义问题,呵呵,那得以一百年为单位的长期坚持,并且期间不得有任何松懈!

先不提官僚主义和整风的问题,进入十二月之后,李晓峰终于获得了好消息,随着天气好转,装甲列车获取的情报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在1942年前将德军赶出俄罗斯,政治局和军委特别重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作战。

听闻布良斯克方面军准备进行一场空前规模的空袭,一举摧毁德军的后勤补给,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政治局和军委二话不说就抽调出了红军现在能抽调的一切空中力量,集中了数百架轰炸机和攻击机,准备给德国人炸一个底朝天!

为了达到空袭的突然性,也为了麻痹德军,这次空袭的保密程度不是一般的高,仅仅有政治局委员和军委委员能知道这次行动的细节。而且在空袭开始的前一天才集结战机。

“本次空袭的代号是滚雷!”阿尔克斯尼斯亲自向参战的轰炸机师和攻击机师指挥官介绍情况:“我们将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地摧毁敌人的全部给养仓库,配合布良斯克方面军进行全面的反攻!”(未完待续。)

218空袭

红军正在策划一场空前规模的空中袭击,而空袭的重点目标就是第一、第二坦克集群的后勤仓库。当时负责仓库区警戒和保卫工作的是正在休整中的第14装甲师和第10摩托化师。

其中第14装甲师负责重点目标的警戒工作,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大空袭中被殃及的池鱼。当然,第14装甲师也没有那么无辜,比如我们可以将时间拨回1940年8月9日,看看那时候的第18装甲师有多么的风光:

当时第14装甲师正在德累斯顿进行休整,那时候的德累斯顿被庆祝的狂欢气氛所笼罩,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在街道两旁彩旗飘扬,熙熙攘攘挤满了狂热的人群,热闹非凡。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特殊的日子呢?原来德累斯顿以及萨克森州东部地区的子弟兵部队——第4步兵师刚刚从西线法国战场凯旋而归,正在进行胜利大游行。

第四步兵师整齐的队列几乎排满了老城区呈星型排列的五条大街,行军队伍前锋直指维也纳广场。随后师主力大部队沿着布拉格大街游行到老市场。

那一刻在易北河沿岸的堤坝上,其他一些摩托化部队也将取车前往市区北部,各种装甲机械车辆排着整齐的队列浩浩荡荡的向前开进。

第四步兵师在当天的日志上如此写道:“街道两旁的群众激动地挥舞着鲜花,欢迎着我们的回归,欢庆气氛之热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整个城市都被旗帜和鲜花所淹没,我们的队伍甚至就行进在接到两旁的花雨当中……激动人心的庆典结束之后,我们还有重要的工作要做,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开始进行转为装甲师的整编工作……”

这个德累斯顿精锐的第四步兵师很快就被整编为第14装甲师,其中的一个团则被编入第18装甲师,他们将作为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先锋部队杀入东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直至俄罗斯。而在俄罗斯,这些该死的德国鬼子将享受到苏联人民正义铁拳的制裁!

附带一提的是,第14装甲师和第18装甲师很快就会在红军强有力打击下灰飞烟灭,而他们的家乡德累斯顿,这座千年古城也将被盟军的空中力量彻底地从地面抹去!

1941年11月30日下午,红军空军作战部部长阿尔克斯尼斯亲自对下属的指挥官们进行了任务简报:“同志们,今天晚上我们的空袭目标已经统统标注在我身后的地图上,这次任务将关系到布良斯克方面军接下来的反击作战。你们摧毁越多的目标,陆军的同志压力就越小,我迫切地希望你们能将敌人炸个底朝天,将他们一锅端了!”

很快,类似的场景几乎同时在布良斯克周边的各空军基地上演,空勤人员接到命令结束休息,准备就餐,然后集中听取任务简报。

这一道程序似乎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年轻的飞行员们似乎却从今天明显紧张的空气中嗅出了一丝异样的气味,看来今天的空袭将是非同寻常的。

很快机组人员就集中在会议大厅内,情报军官抱着公文包快速地走上前台,台下的飞行员们此时依然不清楚公文包里的内容。很快,大黑板上的幕布被拉开了,任务简图一目了然。情报官拿着教棒,用平缓的语气进行任务说明。

与此同时,在各个机场上则是与会议室完全不同的场景,各种各样的工程车辆不停的来回穿梭于停机坪之间,大批地勤人员正忙着检查飞机、加油挂弹,一切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下午五时,在各个繁忙的机场上,准备出击的机组人员开始跑向各自的座机,随后成队的重型轰炸机和攻击机差不多同时开始启动引擎,然后排队滑跑。

不多时,庞大的轰炸机群就盘旋在布良斯克上空进行最后的集结编队,很快他们将直扑德军第一、第二坦克集群。

对于红色空军的机组成员而言,这又是一个疲惫而紧张的下午,对接下来的空袭很多年轻人感到紧张:“虽然敌人离我们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我却觉得编队飞行是那么的漫长,每一分钟就像一个小时那么难捱,紧张和不安更是随着时间点滴的积累。我就是这样,在起飞前我就感觉比以前紧张得多。我们被告知,如果在空袭中轰炸机严重受伤必须跳伞的话,请尽快联系陆军的兄弟,他们有专门的救援部队负责‘回收’我们。为此,每个机组都配发了一部小型电台。不过我一直祈祷不需要跳伞更不需要用到电台……”

年轻的飞行员是有些紧张,但不至于缩卵。对于这些立志于保家卫国的年轻人们来说,紧张会有但是恐惧是觉不存在的。他们士气如虹,都明白自己是为了保卫家园而战,只要一想到能够狠狠地打击德国纳粹,他们就会热血沸腾!

空军当天实际出动305架轰炸机,包括100架TU3,50架Pe8,其余的都是伊尔4。分为两个波次间隔约1小时空袭德军。最终有293架轰炸机抵达目标上空。此外还有近500架攻击机配合攻击和近200架战斗护航。

空袭首先由47架PE8拉开序幕,他们将首先在空中点燃德国鬼子,该机群采用特殊的低空指示轰炸战术进行空袭,绝大部分成员都参加过空袭挪威行动,拥有丰富的低空轰炸经验。

“当我距目标大约10公里的时候,通过云层中的缝隙可以观察到地面的目标,没错,就是这些该死的德国杂种,我们找到他们了!”——近卫第1轰炸机师轰炸机指挥机领航员波波夫少校。

轰炸引导机立刻投下了第一枚红色照明指示弹,大约两分钟后绿色指示弹在目标上空区域陆续投放。不过由于当天的天气并不是特别理想,目标上空笼罩着大片云雾,一部分后续跟进的轰炸机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观察到目标指示弹,错过了最佳轰炸时机。

不过没关系,胆大无畏的红军飞行员开始降低高度,普通机群一直降低到3000米,目标指示机更是降低到不足300米,随后再一次象征着死亡的红色和绿色目标指示弹被投下,如同烟火一般的目标指示弹就这样在德军仓储区上空“安静”而毫无干扰的飘了10多分钟。

这是毁灭前的最后静默,是五光十色的华丽前奏,德军的仓库被无情的锁定,而地面上的德军高射炮部队此时才仓促进入阵位,稀稀拉拉的开始射击。

晚上八点十分,红军大规模轰炸正式开始,此刻被称为“庆典主持人”的轰炸机指挥机就盘旋在庞大编队的上空,负责整场空袭的协调指挥工作,他们是空袭进程中决定性的指挥者,整个编队的投弹都将严格按照他们的指示进行。

当时留下了如下语音记录:“第七中队,准备向红色指示弹区域投弹……注意,一枚炸弹投放时间太晚,偏离目标较远……干得漂亮,第九中队,投弹非常精准……第十二中队注意寻找绿色指示弹,现在你们的投弹有点凌乱……”

随着地面上一道道火焰长廊陆续出现,一些新的“焰火”会继续闪亮在这些长廊构筑的中间区域。

第一波次的PE8在十五分钟内,总计投下了170吨炸弹和燃烧弹,它们非常精准地覆盖了预定区域,将德第一坦克集群的二号仓储区完全覆盖。轰炸机群完美的点燃了目标区域的每一个角落,这次超完美的轰炸甚至使得德国地面观察员误以为遭到了500架敌机的轰炸。

在这次大轰炸中,红军依然采取了之前空袭挪威时的两波次轰炸战术。晚上9时,第二波次的图3开始编队,随后这个庞大的编队非常顺利的飞向目标。因为他们获得了强有力的护送。超过150架战斗机卫护在左右,将闻讯赶来的少许德国拦截战斗机撵得鸡飞狗跳。

第二波次编队只是在飞抵目标上空时遇到了一点麻烦,醒悟过来的德军高炮部队猛烈的开火,一些轰炸机被击中,让第二波次的轰炸前编组遇到了一定麻烦,一些中队被迫延迟。

当夜九时二十五分,第二波次轰炸机最终飞抵目标上空,素来和Pe8机组存在竞争关系的图3轰炸机群此刻非常急躁,因为第一波次空袭引发的大火让机组成员在极远距离上就可以用肉眼清晰地观察到目标,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竞争“对手”出色的完成任务。

第二波次轰炸机群依然采取了常规的轰炸引导战术,9时30分,负责引导机群的图3轰炸机投下了第一枚目标指示弹,五分钟后,后续跟进的轰炸机抵达目标上空,熊熊燃烧的仓库让他们很难看清楚目标区域。两分钟之后,两架轰炸指挥机开始工作,他们在交换意见之后,决定扩大轰炸区域,然后再对之前轰炸区域进行补充轰炸。

正式开始投弹后,指挥机的主要任务是校正那些投弹偏离目标区域太远的轰炸机。整个第二波次轰炸也极为精确和密集,投下了超过500吨炸弹,其中燃烧弹装载量几乎占了总携弹量的一半。

轰炸机组在空袭分析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可见火焰上升到百米之高……”

一位投弹手也回忆道:“当炸弹投下的时候,我瞥了一眼,一个燃烧的地狱瞬间映入了我的眼帘,地面正在熊熊燃烧着。当风偶尔将厚厚的云层和烟雾吹开缝隙的时候,一座大熔炉就清晰可见了,燃烧的高温甚至波及了我们的机舱!热浪似乎直接传到了机舱内部,整个天空都被映照成血红色,仿佛是秋天落日时候的景象。返航途中,我在大约两百公里远的地方还能够清晰地看到那片火光……”

另一位飞行员则更为简约的回忆起自己当时的感觉:“这是我唯一一次对下面的德国佬产生同情的感觉!”但是这位飞行员随机补充道:“但是这种感觉很快就被任务的紧迫感所代替,我们的任务是打击敌人,这是必须完成的!”

红空军在这次轰炸中采用的是普通炸弹+燃烧弹的组合模式:先投放普通炸弹摧毁或者震坏敌人的仓库,紧接着投放燃烧弹,其中包括凝固汽油弹和白磷燃烧弹,这将充分地毁灭掉德军的物资储备。

应该说,这次空袭选择的弹种组合是成功的,例如普通航弹一般通过爆炸产生的碎片和冲击波杀伤或者摧毁建筑和工事,但是对于隐蔽良好的目标(如德军挖掘的防空洞)杀伤效果有限。

而燃烧弹则能补充普通炸弹无法企及的死角,诸如白磷橡胶混合溶液的50公斤级燃烧弹,或者凝固汽油弹,甚至还使用了少量的云爆弹。

总而言之,德国佬被虐惨了!

不过造成空袭效果优良的关键原因还是德国人的防空做得太差劲了,地面的高炮部队似乎是被冻僵了,反应异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