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狄夫人生活手札-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应该再与珍王爷商量商量,解决一下几地官员就任之事。

**

珍王爷那边也是血风腥雨,易修珍是个不管事则已,一管就必言出令行之人,大谷与关东目前稳定,无需他过多花费心神,他有了时间,把先前揪出的探子五马分尸,且下令追诛其六族内之人。

此事一出,几地内闻风的百姓心下敬畏不已,而有那害怕的,听风就是雨,就是与那被诛六族的人不同族只同姓之人,也惶惶不可终日,怕有牵连被砍头,大冕内就有不少人准备收拾包袱要去逃命。

关西也有这样的愚民,诛六族中的人有一个姓常的人,关西赏姓多,萧玉珠听桂花说,这几天,天天都有常姓之人在城内奔走相告,说珍王要杀光姓常之人,让大家都逃命去……

“真是稀奇,”桂花炸舌道,“公子明明下了令说不是凡姓常的人就会杀,可还是有人信,脑子不知道怎么长的。”

“怕死罢。”萧玉珠绣着手中的花淡道,眼睛看着窗外,长南领着长生他们,正跟几个护卫在玩耍。

“可不就是如此。”桂花点了头,但还是叹道,“就是好的不听,光信坏的,也不知这些人怎么想的。”

“怕,心里没底就什么都怕,坏事经多了,就总觉得坏事会再降到自己的头上……”萧玉珠收回眼神,朝桂花一笑,道,“但不会有事的,等歇停了,百姓就会安宁下来,只要在关西有他们的活路,他们就不会背井落乡。”

这传得再凶,怕死的能躲到哪里去?顶多就是去乡下罢了,至于离开,连盘缠都没有,怎么走得出去。

狄禹祥那厢差人抓了传谣的人过来,审问过后也是好笑,这人是关西的一个做黑炭买卖的小富商,他是走过中原的人,知道在易国买官成风,他在狄禹祥手里没买得官做,就觉得这个知州不识趣,打算给他这个年轻书生一点厉害瞧瞧,他首先就是造谣,同时还给土匪送了银子,打算教训狄禹祥一顿。

那银子送到了狄禹祥相熟的土匪头子头上,那土匪头子听了钱是要了,人是没打算教训的,一看官兵来提他,他还以为事犯得自己头上,装了一路的孙子过来,一到狄禹祥跟前就跪地喊够求饶。

关西果然是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关西的人身上都有一股蛮气,连知州都要给点厉害瞧瞧,土匪明知是要教训他,但收起银子来那手可一点也没软……

狄禹祥可没打算杀人,他来关西就没杀过什么人,他连土匪都敢用了,自然不会杀什么人,他只是把这个小富商的亲弟弟找来了,亲弟弟一听兄长犯了法,要入苦牢,家产就由官府判给了他暂时接管,他立马跪下地磕头,大呼青天大老爷英明。

回头他一回去,跟兄长有仇的亲弟弟把富商的这个的罪夸大了数十倍,于是,富商坐牢这事取代常姓之人会被砍头的传闻,大街小巷传闻的就是此富商散步谣言扰乱民心要入苦狱十年,和其弟按管了他的宅子和小妾的事。

桂花再把这些事打听好传到萧玉珠耳朵里,左右不过是与狄禹祥的下令有两天的时间,她听完后把来龙去脉想了一道,这日午时等狄禹祥回后院用午膳的时候,她就对身边乖乖坐着给弟弟们喂青果子的长南笑着说,“你们爹爹心思太多了,难怪要你们跟叔叔伯伯们多处处,沾点武气,要是你们个个都像了他,心思难测,到时为难的就是我这个当你们娘亲的了。”

长南尚还听不懂她听的话,只听懂了前面两句,不过他没听明白,也没阻挡他要回他娘亲的话,只听他煞有介事地点头,道,“是,爹爹好聪明好聪明的,义父说,他聪明得关西都关不住他。”

第133章

萧玉珠再收到秦南的信;又是一年年终之时;萧知远在给他们的信中他们秦南的事能在年前结了;会回京与他们爹一道过年。

狄禹祥和萧玉珠也就知道了;秦南的事;这次还是以萧知远胜利告终。

萧知远没有在信中写太多事;暮小小给萧玉珠的信里;也只写父兄康健;家中一切皆好的话;但由易修珍跟狄禹祥说的来看;兄嫂这次是在秦南出了名了。

萧玉珠听说嫂子亲手杀了三个武家人之后;一整天都有些魂不守舍。

狄禹祥好笑,问她,“可是吓着了;”

萧玉珠摇摇头,“不是。”

她心下想的是另有其事。

隔日,她拿出了大笔父兄当初给她的银钱,差了郑非去找址建庙。

现在关西地广人稀,庙宇这种江南京城常见之物,因先前的大谷不信神佛,更是稀缺。

她一拿,就拿出了近十五万两,其中这几年来包括狄禹祥单独给她的私房钱。

这事,她也是跟狄禹祥说了,狄禹祥听后就说了一句话,“依你的办。”

于是,关西的行隐寺于隔年开春就建了起来,高僧也通过郑非找的人找来了一位当坐镇主持,在狄禹祥的过问下,庙宇的建造与请佛的有关事宜也渐一开始准备。

萧知远这年春分要下江南的时候,收到了郑非给他的来信。

看罢郑非提及妹妹为他们修庙请佛的信,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暮小小坐在他身边跟着他一块读,看罢也是忍不住道,“你不是说她再循规蹈矩不过吗?”

萧知远狡猾道,“难不成为我们建庙消业障这等事,不循规蹈矩吗?你可是连庙在哪个方向都是不知的。”

暮小小也不恼,悠悠道,“天坛归灵寺在哪,妾身还是知道的。”

这两地方,京中人士,谁人不知?萧知远笑道,“你也就知道这两地了。”

“该知道的都知道,就够了。”暮小小对神佛之事不感兴趣,不过对于小姑子小小年纪就学老太礼佛之事还是知其意的,不管如何,小姑子做这等功绩,还不忘把她的名字也纳入里面,暮小小心中是欣慰不已。

她夫君再说多少次小姑子是个最重亲者情的,也抵不过她这次的这一举。

她是真把她这个嫂子当回事。

“也不知她在大冕还缺什么,郑将军在信中也没仔细说……”暮小小接过信,又看了一遍信,确定找不到缺什么的蛛丝马迹来,只得道,“那我们下江南之前,把京中的新鲜物什都收拾一通,让人给她送去。”

“嗯,你看着办。”这等事,萧知远一概不管,全交由她,连过问都未曾过问过。

而在他们离开京城去往江南的半路中,萧知远这次收到了他送到狄禹祥身边的亲信亲自送来的密信。

行隐寺是按萧知远的生辰八字请的名,而狄禹祥这次,把行隐寺的建筑图给萧知远送来了,且附上了行隐寺东临的关西,南临的大冕,西边隔着几座大山后的霁国全图也送了过来,这些图纸整整装满了一个箱子。

“这是何意?”夫妻俩这等事自成亲后就是摊开来讲,从没隐瞒,暮小小也是看过了图纸,有些讶异。

“这是妹夫妹妹送给我们真正的礼物……”萧知远褪去看这些东西时的一脸正经,这时脸上是止也不止不住的笑,“他们怕我们到时无路可走,在给我们备后路呢。”

暮小小一怔之后也明白了过来,也是禁不住好笑,但笑完之后她看向了她夫君,见萧知远眼色柔和地看着她,暮小小把手附上他的大掌,叹道,“依我们俩的性子,得罪的人太多,也许真有那么一天,我是最贪心怕死不过了,活就要活得好好的,就算死,也要寿终正寝死了才甘心,有一日我就要活一日。”

“嗯,那我陪你。”萧知远与她相视一笑,随即扬起手,把手掌附在一长桌的长纸上,“现在该我们好好想想,怎么把这些东西藏起来了。”

东西是送来了,不过,可是得藏好了。

“是不是要给妹妹送点银两过去?”

“送,不过别在这当口送。”

“为何?”

“这种诚心的事,最忌再插一脚,等他们缺了再送罢。”

“也是。”暮小小明媚一笑,“你不信,知道的还挺多。”

“妹妹啊,从小就如此,家中规矩学得最全的,莫过于她了。”

暮小小笑了起来,“那就是她比别人要聪明太多了,有些人直到出嫁,先生的板子都要把膝盖打残了,礼也未学全。”

“你说的是你?”萧知远斜眼。

暮小小捂嘴笑,“我可是学出来了,才嫁你的。”

**

萧玉宜于去年九月底,回府半月就生下了一个小世子,母子俩一直隐于王府内不出,直到百日才出面。

区婆子他们,也是在百日之后回来的,正好赶上了这年过年,其间萧玉宜叫了阿芸婆过去一趟王府,因小世子生病不好,之前一直都是阿芸婆带的,为了让小世子赶紧好起来,就叫了阿芸婆过去。

萧玉珠觉得,王府的人其实挺喜欢她的这几个婆子,她虽有不愿,但只要珍王开这个口,她也没奈何。

但珍王许是觉得跟狄禹祥要几个婆子不像话,就又送了阿芸婆回来。

阿芸婆回来后,萧玉珠问她要去哪一边,她都随她的意。

“小世子我只侍候了三个来月,小公子他们,老奴带了一年多了,说话走路,老奴都是出了薄之力的,”阿芸婆回了萧玉珠的话,字字平淡,“论感情,老奴还是偏着小公子他们的,不愿意去王妃那边,还望少夫人成全。”

“不是你想的那回事,我是愿意你们呆在狄府的,”萧玉珠叫了她起来,叫她走近点说话,朝着她轻声道,“只是王妃那是高路,你也好,还是桑婆婆也好,谁走我都不拦着。”

阿芸婆回了话,“老奴留下来。”

萧玉珠朝她微笑颔了首。

回头阿芸婆回了屋,阿桑婆见她回了屋没收拾东西,自她是应对过去了,她也不由松了口气,与阿芸婆道,“我们当奴婢的,轻易不择主,要择就择旧主,如此就是枉死了,也会落个忠字,留下比不留下强。”

跟了新主,尚不知以后是好是坏,如若一生是好还好说一些,若是坏,得来得去,无非只得“罪有应得”四字。

背主的名声,可是要跟着她们到地底下去的。

“嗯。”阿桑婆有些心不在焉,久久才道,“我倒不是怕背罪名才不跟王妃,只是那两对夫妻跟少夫人他们这对不同,我老了,眼睛再过几眼就要盲了,看不懂纠纠葛葛的关系,就是找不到老家的人,自己日子也简单点,于我要好。”

要是再年轻个十来岁,在二十来岁那个年纪,尚有着万事争一争之心,她许是就跟了。

**

此事过后,萧玉宜送了两回礼物过来,应是表歉意,珍王小世子生下来就是多病之身,萧玉珠也知当母亲的,总想着要给自己孩儿最好的,此事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而女人之间的事,有时也影响不了男人什么,易修珍与狄禹祥的来往频繁得很,他们商量着今年的秋闺之事,易修珍跟皇上请了旨,允许大冕之外的秀才来大冕参加秋闱,凡中举的今年就可有官做。

此事一传出去,大冕就来了不少读书书生,而狄禹祥没想当考官,但题目皆由他出,由珍王过目。

此次大冕自主选才由他跟易修珍提了个意,得易修珍拍掌决定,再到请旨下令,不过四月之久,而狄禹祥一边忙着关西的要务,一边要为珍王仔细过目前来大冕的才能,私下还要为着庙宇之事操心不已,整日忙得脚不沾地,一到深夜回了屋,抱着妻子就沉睡,连那事也做得少了。

他正是情热的年纪,能那事都不想,可见其身心的疲累。

萧玉珠也只能仔细着他的身体,别的她暂且也是帮不上忙。

等到了八月下旬,九月的秋闱在际,易修珍就让狄禹祥起程去往大冕,监察审令今年的考试。

萧玉珠带了众多给萧玉宜和小世子的礼物,第一次回到了冕城。

只是此时的冕城,陶夫人和张夫人都不在,陶大人和张大人都去了谷州镇守。

他们这次要在冕城至少要呆一个半月,原本狄禹祥是不想带妻子过来,但一想,他派了人在他离开的这段时日清扫关西前大谷留下的余孽,怕有意外惊吓了她和孩子,遂就把人带在了身边。

现在的大冕有说一不二的珍王坐镇,再是安全不过了。

因他们住的时日长,易修珍赐了原本住的府邸给他们入住,回来的第一个晚上,易修珍就设了家宴等着他们。

第134章

小世子百日萧玉珠没来;就狄禹祥来了,这次见到萧玉宜母子,萧玉宜招她入了内屋看了小世子的身子后;突然就有点明白萧玉宜为何要她的婆子了。

小世子从小腹到肩膀处的半身;有赤红的胎记……

给萧玉珠看过后,萧玉宜给小世子穿好衣裳,爱怜地看着孩子,轻轻道,“姐姐,莫怪我先前非要您的人。”

萧玉珠听了半晌无话。

“大夫说,要是运气好;过个两三年;就褪去了。”

“我先前不知道。”

“王爷自是不会说出去;我也没让阿芸婆跟你说。”萧玉宜笑了笑,“后来王爷跟我说,我不能那般小家子气,你也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好不容易找来的婆子,我不能抢了你的去。”

萧玉珠再次不知说何才好。

“王爷说,不管我儿身上的这胎记能不能褪掉,只要他好好活下来,他就是珍王府的世子……”萧玉宜看着儿子,脸色是平静的,只是眼睛有点红,“姐姐,他定会无事的,你说是不是?”

萧玉珠倾过身,低头去拉小世子身上的绸衣,拉开一点用手探进去摸了摸,沉声道,“好好看顾着,定会无事。”

“王爷也是这般说的。”萧玉宜抬起头朝她笑。

萧玉珠看她有点恍神的样子,跟在狄府养胎时的沉稳又有了不同,想来这段时日为这个生下来的孩子没少操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萧玉珠伸过手把她抱到怀里拍了拍,轻柔地按抚着她的背,沉声在她耳边道,“莫着急,莫着急,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小世子将来长大了,想来跟他父亲珍王也是一样的。”

“王爷也是这样说的……”萧玉宜把头埋在她的肩头,声音有些闷,“你跟王爷说的都一样。”

“因为事实就是这个样子的。”

“多谢姐姐。”

萧玉珠再拍了拍她的背,放开了她,再轻声地安抚了她一句,“振作起来罢。”

萧玉宜轻“嗯”了一声,勉强地笑了笑,“姐姐不怪我就好。”

这几个月,她一门心思全放在了儿子身上,也就派了下人给狄府送了两次礼过去,也没旁的心思去顾着她这个族姐想什么。

只是这一次,娘家那边又来了人,不知说了什么话,得罪了王爷,被软禁了起来,她提出了好几次想见人都见不着,萧玉宜久不管外面的事,遂见不到娘家的人之后,都不知道王爷究竟是生的什么气,待到听到萧玉珠要来,她才想,她还没完全陷入那孤立无援的境地,她这个时候,得有个说得上话,做得了事的人帮她一把。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外边传到了丫环的声音,说萧玉珠的丫环桂花姐姐说狄大人找狄夫人过去。

萧玉珠一听就起了身,走之前又低头看了看乖巧可人的小世子,单从他清秀的小脸来看,谁能知他身子下有那么一大块赤红狰狞的痕迹。

**

用过只有两家人的家宴已有些晚,狄禹祥本要跟珍王谈事,但妻子进去一会后,他还是差了人去叫她,要带她回去。

“都这么些年了,还看这么紧?”易修珍腿上抱着已经睡着了的长南,笑着跟狄禹祥道。

狄禹祥身边怀里有着二郎他们,孩子们奔波了一天多的路程到了大冕,未得休息就来王府用夜膳,刚用饭时眼睛就已有些睁不开了,现下从长南到长福,都睡了过去。

因带着孩子,两个大人也没喝酒,喝着清茶在轻声聊天。

听易修珍这么一问,狄禹祥失笑摇了摇头,从长南看到怀里的小儿,他带着笑压低着声音道,“王爷岂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