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忽悠外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中国人喜欢!我和深圳日报社的几个朋友,整天忙的事儿,就是给这个地段、那个片区起名、改名,有人说我们是深圳的第二‘地名办’。不管他是夸我还是笑我,最后的结果,经我们这么一折腾,我们说这儿叫什么,它就叫什么。人们把外号叫惯了,原来的名字反而被忘记了。”
第4课 概念就是生产力(5)
“呵呵!你们的那两把刷子,早就传出来了。全国搞房地产的人都在学呢!”赵老师让大家把讲义翻到第23页──
中心西区,一个宣传论语的诞生
2002年初,深圳在建的喜年中心拟推向市场。作为车公庙片区第一个推向市场的写字楼,面临很大的市场压力。当时整个片区的商务氛围的营造还没有成型,星彦地产多次和深圳特区报社探讨如何包装其开发和销售的问题。
《深圳特区报》提出了一个“中心西区”的概念。片区的内涵最初包括香蜜湖、农科中心、天安数码城、泰然工业园等几块。后来片区概念在炒作过程中得到延展,泛指香蜜湖以西、华侨城片区以东,与中心区平行的区域。
任何一个概念,尤其是这样一个生造的概念能否得赢得市场的认同?为了能完美概念内涵,使中心西区概念推出时不至于过于牵强,他们在概念设计上动了一番脑筋。以中心区为中心,分别推出“中心西区”“中心北区”“中心南区”“中心东区”等相对应的概念,并提出“东农西富”“南白北贵”── 东区有不少农民房,西区是富人区,南区多是白领,北区多是公务员(贵人)。这一方面大大丰富了概念内容,同时细分市场,让中心西区在推广过程中不至于过于生硬,很容易被市场消化,也更容易被市民接受。至此,中心西区的策划推广思路逐渐明晰。
2003年3月,《深圳特区报》以前所未有的跨版形式,推出中心西区的大幅宣传广告,在地产行业和市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时间,地产商纷纷打电话到报社地产部咨询相关情况。
有了地产商的热情关注,中心西区策划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时候,《深圳特区报》趁热打铁,推出中心西区策划第二部分──“中心西区系列”专辑,如安柏丽晶:中心西区之贵;农科馨园:中心西区之秀等。近20家地产商,连续多轮集中展示。一时间,中心西区一词被反复强势推出后,得到广泛认同。
中心西区概念推广的最大受益者,当是片区内的开发商。在推广过程中,开发商群策群力,实现了步调统一,这一点在后来很多片区的包装上很难实现。
2003年7月,深圳地产商聚集东莞,召开中心西区命名一周年峰会,标志着中心西区作为一个片区炒作概念的结果已经瓜熟蒂落。不仅原先的香、农、天、泰等片区的开发商无一缺席,金地、绿景等红树林一带的开发商也纷纷前来捧场。
“都心物业”的魅力
2002年1月17日,《深圳特区报》以一篇《发现都心》的文章,拉开了该报社地产部2002年“一号运动”的序幕。随后1个月时间里,“都心运动”成为深圳楼市的焦点,地产商纷纷加入。
都心运动的策划者认为,“如同第五大道是纽约的象征,枫丹白露是巴黎的特指,十里长安是北京的代名词一样,三大都心──地王都心、新中心区都心、国际城市区都心,则成为深圳的象征,构成三大珍稀物业带。三大都心的黄金带上分别涌现金众经典家园、建设新新家园、保利城花园三大代表作。”
1周之内,“*作”各自用四连版的形式同台亮相,“孔雀开屏般地绽放它们繁花似锦的都心生活灿烂画卷”。都心物业火了。协办此次活动的三个楼盘在淡市中销售成绩异常突出,成为“都心运动”的最大受益者。
这1年,长沙、成都、武汉等全国多个城市纷纷宣布发现都心,都心魅力在全国范围内释放。
吴忠信感慨地说:“呵呵,真是都知道了!我估计蒙牛将它的草场所在地──和林格尔命名为‘乳都核心区’,就是从这里学的。你们看,蒙牛是这样解释‘乳都核心区’这个名称的:呼和浩特被誉为中国的‘乳都’,和林格尔作为呼和浩特的高科技乳业基地,被誉为‘乳都核心区’也是名正言顺的。当然,他们还列举了纬度、海拔、日照、昼夜温差等方面的优势。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在消费者看来,养出好牛、挤出好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消费者是不会去探究到底是谁将这里誉为‘乳都’‘乳都核心区’这些细节的。”
乔西尔不愿让房地产行业的人抢了风头:“要论取名字,最厉害的还是咱们保健品行业的人。你的名字取得再好,能比得过‘脑白金’?这玩艺是美国人发明的,原来的名字叫什么‘褪黑素’,说是一种能阻止衰老的神奇物质。厂商赚了1亿美元之后,哈佛大学的教授得出研究结论,说它不仅不能阻止衰老,连促进老年人睡眠的说法也值得怀疑。随后,加拿大、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相继不许卖了。差不多判了死刑的东西,但一到咱中国人手里就起死回生了。史玉柱给它取了个新名字:‘脑白金’!什么意思?暗示消费者,这是大脑中如白金一样重要的东西!结果你们是知道的,在国内保健品市场跌入低谷的时候,‘脑白金’的年销售额超过了10亿元。这是不是一个名字创造的奇迹呢?”
吴忠信进行反击:“不能仅仅归功于一个名字,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史大侠想的招多着呢。”
乔西尔:“但名字是首当其冲的。”
吴忠信:“那是那是!”
……
学员们的一番发言之后,赵老师手里的消费券少了10来张。
最后,赵老师根据大家的发言,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
制造概念的五大绝招
1.游戏、软件、VCD,全是高科技;
2.不能引人入胜,就要耸人听闻;
3.概念“以人为本”,产品以不死人为本;
4.高雅加尊贵,价格翻一倍!
5.紧跟流行时尚,概念永远OK!
。 想看书来
第5课 说法有多少,差异就有多少(1)
那些成功的品牌之所以成功,就是在于它们能够把相同的产品卖出不同来!
──路长全
如果你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有一些明显的不同,比如,功能不同、工艺不同、用法不同、原材料不同、服务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等,那么就把这个不同放大再放大。
──路长全
关键在于“吆喝什么”,而绝不是你“卖什么”。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大家卖的是同一种产品,但却可以凭借“吆喝”创造新的大市场!
──李光斗
营销法则里赢家通吃最厉害的一招:发现一个产品类别,然后占领它。当不能发现的时候,就创造一个产品类别,占领它,一样可以通赢。
──叶茂中
下午的培训时间到了。赵老师一走进课堂,范总就开始提问──
“尊敬的赵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范总打着酸辣汤的嗝说,“这两年我也想研究研究,看看这营销里到底有啥名堂。没想到,新理论实在是太多了,什么品牌哪、定位哪、CIS哪、USP哪、差异化哪、市场细分哪,还有你说的造概念……国内的专家更不用说了,一本书就要整出几十个新名词,把我的头都搞大了。你给说说,这些词的含义到底有啥差异?”
“没差异,也就弄的一些概念。”赵老师笑嘻嘻地说。
“啥……啥意思……你是说……这些词……也……也是造的概念?”范总觉得头更大了。
“让你搞不懂,目的就达到了。人家坐在办公室里,挂着教授、专家的头衔,不倒腾点新名词,吃啥喝啥?这跟企业做产品是一个道理。所以说,概念是个好东西,让顾客永远有新鲜感,永远可以买到新东西!”赵老师说。
“现在企业搞营销,一张口就说给产品‘定位’、要体现‘差异化’。我看这定位、差异化什么的,应该比概念重要吧?”范总趁着肚子里的酸辣汤的劲,不依不饶地追问。
“不错!不错!”赵老师盯着范总,连连点了几下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的眼皮子恐怕要刮破了。诸位,‘定位’和‘差异化’这两个词要记牢,要能达到张口就来的地步。学会了这两个词,就离营销大师不远了,最孬也能混口饭吃。前阵子我老家隔壁的狗剩子,在我这儿听了一耳朵,一回家被我们乡里的企业当宝贝请去了。”
“就……就……就这么简单?这么些不同的名词,差……差别总有那么一点吧?”范总一激动,舌头又不好使了。
“我也跟其他很有名的营销专家交流过。跟你们说实话,这些词真没啥根本的差异,也就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这定位,就是要体现自己产品的差异化,与别人的不同;而差异化,要通过造概念表现出来……唉,解释最伤脑筋,越来越不像我赵某人讲话了。”赵老师叹了口气。
“那……那用这么多名词干啥呀,累不累?”范总说。
“你一定要找区别,还是可以找出一点的。造概念,主要是为了让顾客对产品形成深刻的印象,不一定要有差异化,比如说前阵子流行纳米概念,你说你的是纳米空调,我说我也是,大家都牛,都高科技;中国人觉得德国的地板质量好,你说你的是德国进口,我说我的是源自德国,市场上一下子出现了好多家德国地板,大家都有饭吃……不过,这样下去消费者就分不大清楚了,自己的优势不明显了,又要打新的概念,实现所谓的差异化。大家翻到讲义第42页,看一看著名策划人赵强的营销手记,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从彩棉到“暖霸生物波”
在2005年,虽然彩棉这一资源在保暖内衣行业才刚刚开始,但毕竟已经有竞争品牌开始利用彩棉制作保暖内衣了。所以,对于顺时针公司来说,如果仅仅与竞争品牌抢占彩棉的概念,还不是真正的差异化。
如果消费者觉得有两个或多个选择时,那么这种品牌之间的竞争,将大大削弱品牌的权力。所以顺时针必须在利用彩棉这个资源的同时,制造不同,超前竞争对手一步,达到借势用势、迅速发力的目的。于是,在此基础上,顺时针开始大打科技牌,树立起了技术壁垒。“暖霸生物波”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难怪这几年保暖内衣的名堂这么多,一个接一个,原来是咱营销人的功劳。”唐若水钦佩地说。
“营销人为什么要这样搞?”赵老师解释说,“说到底,都是市场逼的。现在市场开放,每一种产品,都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牌子。你不整点差异,顾客根本记不住你,更不会买你。很多时候你说自己好,消费者记不住,但你说自己与别的产品有什么不一样,消费者就记得很清晰。从人的心理的角度,人天生只对不同的东西感兴趣,只要这个不同与他的利益有一点关系。”
“只是,现在到了一个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时代。很多行业的技术基本成熟了,信息流通也快,有实质性差别的东西少之又少。这么多产品,从哪来里这么多差异呢?”刘本仁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问题。
“呵呵!这个时候,我们营销人就派上用场了。”赵老师说,“搞差异化嘛,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产品找一个说法,你只说出它与同类产品有什么不同,就成了。不怕产品没有差异,就怕营销人没说法。我们以洗发水为例,你们看,市场上凡是站得住脚的牌子,都有一个响亮的说法。”
“飘柔说自己又柔又顺,海飞丝说自己去除头屑烦恼,潘婷说自己能营养头发,沙宣说自己能增添光彩,伊卡路就说自己是植物精华……”唐若水把宝洁旗下的几个洗发水牌子的口号一口气说出来。
“宝洁公司搞得早,广告又做得凶,好位置都被它占住了。其他牌子怎么办?就看它能不能找到新的说法。夏士莲黑芝麻说自己黑亮柔顺,夏士莲绿茶说自己去油清爽,清扬说自己是男士去屑,舒蕾说自己保护头发……这些说法搞起了综合,差别小一些,但多多少少也能占一点地盘。诸位,我知道,很多营销人、策划专家每天苦思冥想,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新的说法。千万别小看一个说法,那是几亿、几十亿的市场。”
赵老师随后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
差异化就是为产品找说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5课 说法有多少,差异就有多少(2)(1)
范总有些坐不住了:“照你这么说,产品的差异化,就是企业自己说出来的?顾客能任你说什么是什么,他感觉不出来吗?”
“唐若水,你肯定用过不少牌子的洗发水吧!你说说,你感觉它们有多大的差异呢?”赵老师把问题转给唐若水。
“我不知道。估计有一点吧。”唐若水实话实说。
赵老师:“你听到没有?人家要的就是这‘估计’,也就是消费者的感觉。虽然不能确定,但人家多说几遍,说得肯定一点,很多人慢慢就会当真了。范师傅,这个道理,你应该有体会啊?”
几个学员们“哧哧”笑起来。赵老师的意思是,当年我卖拐给你的时候,在我的说服下,你还不照样把自己的一条好腿当成瘸腿。
听到有人笑,范总马上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了。他木着脸,急着反问:“我们说的是产品,你别拿人的器官作类比,好不好?我看,你这个差异化,也玩不出多少花样来。你能把一个说成两个,难道你能说成十个不成?”
“那看我们怎么说了!”赵老师从地上捡起一截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这节课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如何给相同的产品寻找差异?
“脑筋急转弯呗!地上3个猴,树上骑(7)个猴,他说是4个猴,我说是10个猴,差异不就出来了吗?”趁着赵老师背向着人群,有人小声嘀咕。
“嘿嘿!谁呀?是谁这么聪明?”赵老师也被逗乐了。循着声音的方向,他认出是深圳灰狗房地产营销顾问机构的首席顾问吴忠信。“就你先说,怎么样实现差异化?”
吴忠信:“首先要努力寻找自己产品的特别之处,然后将它放大、放大再放大。比如我们干房地产这行的,在小区里挖一个人工的小水池、小水渠,经我们一描绘,就成了‘湖景公寓’‘我家住在河岸上’,这不就是差异吗?如果楼盘邻近某个公园、绿地,虽然隔着几条马路,整个小区只有几个房间看得到,但我们说这是‘风景社区’‘公园物业’,差异不也出来了吗?”
“房子总是有不同的地方。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房子,所以你们怎么说都可以。但其他类型的产品,功能、性能上基本差不多,怎么找出不同来呢?”赵老师明知故问。
吴忠信:“只要肯动脑筋,差别总是可以找出来的。大的地方没有,小的地方总有吧?功能一样,生产方法、工艺流程是不是一样呢?流程一样,原材料总有一点差别吧?原材料一样,使用产品的方式可不可以搞出些不同呢?产品一样,服务上总可以搞些不同吧?再不凑巧,产品的外观形状、颜色总有些差异吧?有位伟人说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到底是干策划的,难不倒啊!”赵老师发了吴忠信一张消费券,“你说的方法,是实现差异化的第一招,用得也最多。大家再想想,整点复杂的。”
刘本仁:“要敢于标榜自己是某一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